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数字技术正在加速成为激发社会创造力、经济活力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驱动力量。科技创新与数字驱动始终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应用场景,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变革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的日益显现,经济发展需要借助数字驱动力量,持续推动战略转型和优化。
关键词: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研究
全球新一轮信息化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创新驱动下,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势态,各行各业纷纷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典型代表。数字经济的发展在重构市场供求体系的同时,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科技企业的创新与跨界合作,同时也拓展了数字经济特征下的科技创新发展空间。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深数字科技创新应用,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一、我国数字经济的基本现状
我国数字经济目前处于整体规模跨呈越式提升,数字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7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0)》,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已经凸显。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数据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不充分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并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中大有可为,但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均衡不充分。一是在区域的分布上差异较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农村落后于城市;二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通信网络、大数据、5G等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三是传统的高速宽带网络、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亟待加快。
(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较少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大国,但仍然不是数字经济强国。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市场驱动为主的特点,应用创新较多,技术创新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凭借庞大的网络用户基数和广阔的市场规模发展迅速,而核心技术领域发展较为滞后。在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软件等领域,尤其是在高端芯片、电脑操作系统和手机操作系统等领域,仍处于积极追赶阶段。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信息技术核心领域——集成电路领域,龙芯等自主研发的 CPU 与英特尔仍有较大差距,华为海思、展讯等国产移动设备芯片仍难以比肩海外软件公司,所以打造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技术是目前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度不深
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现有产业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型市场空间,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数字经济虽然在多个方面已经体现出其内在的驱动力量,但是其基础建设水平依然无法满足实传统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目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在技术扩散的效率和范围还得不到有效提升,上下游企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再次,从整个行业发展,建立以大数据分析的运行模式不够,没有全面在现代产业发展中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从而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四)数字化创新高端人才缺乏
人才和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技能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数字经济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创造性强的高技能人才需求持续上升。现阶段我国从事数字经济领域的人员总量较为庞大,但高技能人才较为稀缺,尤其缺乏跨界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随着数字经济行业集中度的不断加强,高技能创新人才集中在上游企业,下游的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实力。
(五)数字经济下的管理体系未形成
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体系应由“数据的价值导向能力、技术的应用创新能力、数据资源的整合再利用能力、数据的制度建设与运行能力、环境的协调与数据监管能力”五方面要素构成。当前面临的数字经济下的管理问题是:一是存在“数据孤岛”,数据在不同部门相互独立存储,独立维护,彼此间相互孤立。二是存在“数字鸿沟”,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等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信息差異。三是存在“信息壁垒”,应用系统相互之间在功能上部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同时数字经济监管体系尚未健全,由于数字经济的边界尚未明确,因此,目前具体产业形态、细分领域和统计计算口径尚未纳入国家经济监测和统计指标体系之中。
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的对策研究
(一)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数字经济时代,网络的质量和速度决定着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5G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新引擎,将为互联网向纵深发展注入力量,为工业互联网的兴起提供新动能,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和国家的影响十分可观。稳步推动5G网络建设,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基础设施,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支撑能力。如现阶段在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时,可以建设一批高水平行业级、区域级、企业工业网平台,实施工业技术软件化行动和“5G+工业互联网”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技术融合工业应用场景。同时,数字经济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形成叠加溢出效应,将更好支撑城市创新转型,引领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和生产方式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演进。 (二)加大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研发应用
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增强数字经济的发展动力。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坚持应用牵引、体系推进,加快突破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数字技术供给能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进一步夯实数字产业化发展基石。
科技创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向各行各业“渗透”和“赋能”,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全面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提升
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可以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并实现产业创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要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二是要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三是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解决“不敢转”、“不会转”等现实问题;四是要支持核心企业尤其是具有产业链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搭建网络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通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全数据链,提升下游企业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向更高层级升级;五是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的领军企业,通过打造数字产业园和数字产业集群,突破物理边界限制,充分发挥企业间的协同倍增效应;六是鼓励培育发展“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融合1+1>2的成效。
(四)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数字人才引进培育机制,通过打造产业优势、创新生态体系、提供多方面的保障性条件来吸引数字人才;二是加强对数字人才队伍的统筹协调,实现数字人才发展优先谋划、优先发展,人才缺口及时填补,适合产业发展布局;三是强化产学研协作培养顶尖数字人才,引进和培养在数字经济领域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数字技术创新創业顶尖人才,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整合各类要素,融合更多优势资源,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联合攻关,实现顶尖数字人才的引进培养,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原创成果,使创新技术与应用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四是支持企业发挥对数字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提升企业对数字人才开发必要性的认知,注重对融合信息通信技术与专业知识综合型数字人才的内部培养,鼓励企业从战略定位和长远发展出发,建立综合型数字人才内部选拔培养和人才开发投入机制。
(五)建立数字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是一种新生事物,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新特征和新问题,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创新除新兴技术之外大多发生在跨界边缘地带,需要行业内、行业间,甚至要跨部门协同、跨部门联合管理,从长远看,需要改变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数字经济跨行业、跨领域发展的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功能,有效避免“数据孤岛”、“数据鸿沟”、“信息壁垒”,有效避免管理活动的“真空”和“缺位”。 构建完善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实现对数字产业与产业数字化的全方位管理。转变监管理念和体制机制,加快产业政策从“选择性”向“普惠性”转型。夯实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多方参与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监管方面的应用研究,建立健全监管标准体系,加快专业领域有关标准的研究,实现互联网领域安全生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监管等。
结束语
本文从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的相关对策。得出以下结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需要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深化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数字经济发展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展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得到以下启示:①将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充分出发挥对数字经济的带动作用。②加强网络安全控制能力,完善数据资源保护机制。政府可以考虑加快推进数据资源领域的立法工作,维护国家数据主权。③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使数字经济的“红利”惠及大众。一是减少城乡“数字鸿沟”带来的不均等问题,二是关注就业结构调整问题,三是发展惠民工程。④利用好“一带一路”等的发展机遇,强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一方面,将一批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及优质企业"引进来"。另一方面,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模式“走出去”,促进国内数字经济在竞争与合作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红宇,祝志勇,胡晓清.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J].中国科技论坛,2019(11):103-112.
[2]李永红,黄瑞.我国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模式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6):129-134.
[3]张辉,石琳.数字经济:新时代的新动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2):10-22.
[4]湛泳,李珊.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智慧城市建设——基于信息化发展视角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6,42(02):4-15.
[5]何江旭.“供给侧改革”助推中国经济转型的研究分析[J].新经济,2016(3):54-55.
关键词: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研究
全球新一轮信息化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创新驱动下,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势态,各行各业纷纷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典型代表。数字经济的发展在重构市场供求体系的同时,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科技企业的创新与跨界合作,同时也拓展了数字经济特征下的科技创新发展空间。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深数字科技创新应用,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一、我国数字经济的基本现状
我国数字经济目前处于整体规模跨呈越式提升,数字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7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0)》,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已经凸显。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数据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不充分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并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中大有可为,但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均衡不充分。一是在区域的分布上差异较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农村落后于城市;二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通信网络、大数据、5G等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三是传统的高速宽带网络、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亟待加快。
(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较少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大国,但仍然不是数字经济强国。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市场驱动为主的特点,应用创新较多,技术创新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凭借庞大的网络用户基数和广阔的市场规模发展迅速,而核心技术领域发展较为滞后。在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软件等领域,尤其是在高端芯片、电脑操作系统和手机操作系统等领域,仍处于积极追赶阶段。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信息技术核心领域——集成电路领域,龙芯等自主研发的 CPU 与英特尔仍有较大差距,华为海思、展讯等国产移动设备芯片仍难以比肩海外软件公司,所以打造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技术是目前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度不深
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现有产业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型市场空间,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数字经济虽然在多个方面已经体现出其内在的驱动力量,但是其基础建设水平依然无法满足实传统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目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在技术扩散的效率和范围还得不到有效提升,上下游企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再次,从整个行业发展,建立以大数据分析的运行模式不够,没有全面在现代产业发展中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从而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四)数字化创新高端人才缺乏
人才和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技能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数字经济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创造性强的高技能人才需求持续上升。现阶段我国从事数字经济领域的人员总量较为庞大,但高技能人才较为稀缺,尤其缺乏跨界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随着数字经济行业集中度的不断加强,高技能创新人才集中在上游企业,下游的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实力。
(五)数字经济下的管理体系未形成
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体系应由“数据的价值导向能力、技术的应用创新能力、数据资源的整合再利用能力、数据的制度建设与运行能力、环境的协调与数据监管能力”五方面要素构成。当前面临的数字经济下的管理问题是:一是存在“数据孤岛”,数据在不同部门相互独立存储,独立维护,彼此间相互孤立。二是存在“数字鸿沟”,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等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信息差異。三是存在“信息壁垒”,应用系统相互之间在功能上部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同时数字经济监管体系尚未健全,由于数字经济的边界尚未明确,因此,目前具体产业形态、细分领域和统计计算口径尚未纳入国家经济监测和统计指标体系之中。
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的对策研究
(一)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数字经济时代,网络的质量和速度决定着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5G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新引擎,将为互联网向纵深发展注入力量,为工业互联网的兴起提供新动能,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和国家的影响十分可观。稳步推动5G网络建设,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基础设施,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支撑能力。如现阶段在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时,可以建设一批高水平行业级、区域级、企业工业网平台,实施工业技术软件化行动和“5G+工业互联网”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技术融合工业应用场景。同时,数字经济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形成叠加溢出效应,将更好支撑城市创新转型,引领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和生产方式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演进。 (二)加大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研发应用
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增强数字经济的发展动力。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坚持应用牵引、体系推进,加快突破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数字技术供给能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进一步夯实数字产业化发展基石。
科技创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向各行各业“渗透”和“赋能”,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全面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提升
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可以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并实现产业创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要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二是要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三是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解决“不敢转”、“不会转”等现实问题;四是要支持核心企业尤其是具有产业链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搭建网络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通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全数据链,提升下游企业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向更高层级升级;五是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的领军企业,通过打造数字产业园和数字产业集群,突破物理边界限制,充分发挥企业间的协同倍增效应;六是鼓励培育发展“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融合1+1>2的成效。
(四)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数字人才引进培育机制,通过打造产业优势、创新生态体系、提供多方面的保障性条件来吸引数字人才;二是加强对数字人才队伍的统筹协调,实现数字人才发展优先谋划、优先发展,人才缺口及时填补,适合产业发展布局;三是强化产学研协作培养顶尖数字人才,引进和培养在数字经济领域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数字技术创新創业顶尖人才,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整合各类要素,融合更多优势资源,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联合攻关,实现顶尖数字人才的引进培养,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原创成果,使创新技术与应用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四是支持企业发挥对数字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提升企业对数字人才开发必要性的认知,注重对融合信息通信技术与专业知识综合型数字人才的内部培养,鼓励企业从战略定位和长远发展出发,建立综合型数字人才内部选拔培养和人才开发投入机制。
(五)建立数字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是一种新生事物,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新特征和新问题,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创新除新兴技术之外大多发生在跨界边缘地带,需要行业内、行业间,甚至要跨部门协同、跨部门联合管理,从长远看,需要改变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数字经济跨行业、跨领域发展的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功能,有效避免“数据孤岛”、“数据鸿沟”、“信息壁垒”,有效避免管理活动的“真空”和“缺位”。 构建完善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实现对数字产业与产业数字化的全方位管理。转变监管理念和体制机制,加快产业政策从“选择性”向“普惠性”转型。夯实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多方参与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监管方面的应用研究,建立健全监管标准体系,加快专业领域有关标准的研究,实现互联网领域安全生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监管等。
结束语
本文从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的相关对策。得出以下结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需要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深化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数字经济发展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展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得到以下启示:①将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充分出发挥对数字经济的带动作用。②加强网络安全控制能力,完善数据资源保护机制。政府可以考虑加快推进数据资源领域的立法工作,维护国家数据主权。③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使数字经济的“红利”惠及大众。一是减少城乡“数字鸿沟”带来的不均等问题,二是关注就业结构调整问题,三是发展惠民工程。④利用好“一带一路”等的发展机遇,强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一方面,将一批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及优质企业"引进来"。另一方面,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模式“走出去”,促进国内数字经济在竞争与合作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红宇,祝志勇,胡晓清.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J].中国科技论坛,2019(11):103-112.
[2]李永红,黄瑞.我国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模式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6):129-134.
[3]张辉,石琳.数字经济:新时代的新动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2):10-22.
[4]湛泳,李珊.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智慧城市建设——基于信息化发展视角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6,42(02):4-15.
[5]何江旭.“供给侧改革”助推中国经济转型的研究分析[J].新经济,2016(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