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它为当代大学生掌握知识筑牢了科学平台;为当代大学生提高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当代大学生提高政治素质提供了重要保证。
关键词: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不断内化为学生自身思想意识,并逐步外化为学生自觉行为的能动的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体会,试从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层面、能力提高层面、政治素质层面分析出发,探讨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作用 。
一、实践教学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其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是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实践教学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方面具有一般理论教学无法取代的作用。
一是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知识。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一般不是从“实践”开始的,而是从“认识”开始的,即从学习间接经验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到的知识本身是抽象的,学生没有切身的感受,学习时常常会有很远的距离感,难以理解,有时只能靠死记硬背,这样对知识的学习不仅十分枯燥乏味,且死记硬背的知识也很容易遗忘。实践证明,由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可能从实践开始,但巩固理论知识和学会知识的应用则离不开实践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学习中的实践活动,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材料和更多的感性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与理论密切相联。由于实践教学大多在社区、街道、厂矿、企业、农村、纪念地等场所进行,是在现实的环境中验证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丰富知识。实践教学是使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把书本上静态、抽象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直观的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提升、改造和升华。实践教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运用中得以巩固,在服务中得以提高,在实践中得以检验。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人的认识要经历由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当人们对感性认识加以概括、总结,提升为理性认识,得到和前人一致的认识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二是实践教学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道德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大多是抽象的重大的理论概念,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需要联系实际进行诠释和分析才能获得较为深入的理解。这种诠释可以通过课堂讲解中的案例分析来进行,也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和领悟。学生对实践教学往往更有兴趣,因而效果也就更为显著。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实践教学的真情实境,弄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理论的指导作用,激发起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化为思维方法,成为指导研究现实,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再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相互联系不但是事物存在的条件,而且还使不同事物结合为一个整体而产生新的质。这一哲学思想如果仅停留于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并不会很深刻。如果我们能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某种形式的团队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中不同团队的业绩差异,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团队中不同个体间的相互配合对实践结果所具有的意义,那效果就不一样了,这一抽象的哲理就会转变成一种生动可触的现实,深深印在学生的记忆之中。
二、实践教学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提高能力
一是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所高校的内在要求。实践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生积极、自主和广泛的参与。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以课堂教学为唯一教学形式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把课堂上所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认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教学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针对社会实际探索事物内在关系,理解、掌握、发现规律,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证明,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获得,仅靠课堂讲授、理论教学是无法达到的,还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才能获得。实践教学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理论教学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大学实践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是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造知识、投身社会实践的动手能力。“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主要是靠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实践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是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实践教学大多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自主开展活动来完成。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如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等,开展各种活动,既可以推动全校学习理论的高潮,培养一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生骨干,又能锻炼一批学生社团干部,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实践教学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提高政治素质
一是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大学生的首要素质。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能仅仅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有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的理想和信念,要有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奉献的崇高的思想境界。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千秋伟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就要把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放在第一位。
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不仅要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要靠实践教学。在当前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各种思潮对大学生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单纯的理论教学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所起的作用远远不够,必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实践教学可起到理论教学所无法起到的作用。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并能认识到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领导地位,从而更有利于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实践教学能帮助大学生确立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帮助他们理解这一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把它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或信仰。而要建立对一种思想体系的认同和信念,仅凭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实践的验证,以鲜活的实践触动人的心灵,引发其内心震荡和深入思考,才可能逐步实现。例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主义对这一原理作了非常充分、清晰的论证。虽然如此,成长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青年学生,还是有人将信将疑,他们崇尚的是“网络英雄”或“知识精英”。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如果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生产劳动第一线作实地考察或调研,亲身接触和走访生产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了解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辛勤劳作过程,了解他们在劳动创造中表现出的智慧和力量,了解普通劳动者的创造、发明对社会进步和人们日常生活具有的巨大意义,由此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灵震撼和理论说服力是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进而促使其思想认识发生变化,在自己的心中矗立起劳动群众的崇高形象,从思想深处认同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理论评判。
三是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大缺陷。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也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说教可能会造成逆反心理,甚至事与愿违。加强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措施。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历史重任。但由于他们大多是从高中直接就进入大学,缺乏社会经验,对国情了解不够,所以很容易被误导。而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社会实践中耳闻目睹拼搏在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辛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真实情形,会使他们加深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了解,会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清形势,客观公正地对待一些重大问题。例如,通过结对子、帮困扶贫等实践活动,让他们知道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有很多生活困难的人们,还有很孩子不能上学读书;促使他们懂得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明白给予和奉献的快乐。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知道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在社会与时代的总要求下塑造自己,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不断内化为学生自身思想意识,并逐步外化为学生自觉行为的能动的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体会,试从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层面、能力提高层面、政治素质层面分析出发,探讨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作用 。
一、实践教学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其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是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实践教学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方面具有一般理论教学无法取代的作用。
一是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知识。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一般不是从“实践”开始的,而是从“认识”开始的,即从学习间接经验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到的知识本身是抽象的,学生没有切身的感受,学习时常常会有很远的距离感,难以理解,有时只能靠死记硬背,这样对知识的学习不仅十分枯燥乏味,且死记硬背的知识也很容易遗忘。实践证明,由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可能从实践开始,但巩固理论知识和学会知识的应用则离不开实践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学习中的实践活动,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材料和更多的感性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与理论密切相联。由于实践教学大多在社区、街道、厂矿、企业、农村、纪念地等场所进行,是在现实的环境中验证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丰富知识。实践教学是使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把书本上静态、抽象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直观的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提升、改造和升华。实践教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运用中得以巩固,在服务中得以提高,在实践中得以检验。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人的认识要经历由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当人们对感性认识加以概括、总结,提升为理性认识,得到和前人一致的认识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二是实践教学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道德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大多是抽象的重大的理论概念,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需要联系实际进行诠释和分析才能获得较为深入的理解。这种诠释可以通过课堂讲解中的案例分析来进行,也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和领悟。学生对实践教学往往更有兴趣,因而效果也就更为显著。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实践教学的真情实境,弄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理论的指导作用,激发起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化为思维方法,成为指导研究现实,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再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相互联系不但是事物存在的条件,而且还使不同事物结合为一个整体而产生新的质。这一哲学思想如果仅停留于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并不会很深刻。如果我们能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某种形式的团队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中不同团队的业绩差异,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团队中不同个体间的相互配合对实践结果所具有的意义,那效果就不一样了,这一抽象的哲理就会转变成一种生动可触的现实,深深印在学生的记忆之中。
二、实践教学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提高能力
一是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所高校的内在要求。实践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生积极、自主和广泛的参与。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以课堂教学为唯一教学形式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把课堂上所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认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教学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针对社会实际探索事物内在关系,理解、掌握、发现规律,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证明,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获得,仅靠课堂讲授、理论教学是无法达到的,还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才能获得。实践教学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理论教学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大学实践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是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造知识、投身社会实践的动手能力。“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主要是靠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实践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是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实践教学大多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自主开展活动来完成。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如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等,开展各种活动,既可以推动全校学习理论的高潮,培养一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生骨干,又能锻炼一批学生社团干部,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实践教学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提高政治素质
一是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大学生的首要素质。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能仅仅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有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的理想和信念,要有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奉献的崇高的思想境界。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千秋伟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就要把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放在第一位。
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不仅要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要靠实践教学。在当前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各种思潮对大学生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单纯的理论教学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所起的作用远远不够,必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实践教学可起到理论教学所无法起到的作用。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并能认识到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领导地位,从而更有利于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实践教学能帮助大学生确立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帮助他们理解这一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把它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或信仰。而要建立对一种思想体系的认同和信念,仅凭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实践的验证,以鲜活的实践触动人的心灵,引发其内心震荡和深入思考,才可能逐步实现。例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主义对这一原理作了非常充分、清晰的论证。虽然如此,成长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青年学生,还是有人将信将疑,他们崇尚的是“网络英雄”或“知识精英”。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如果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生产劳动第一线作实地考察或调研,亲身接触和走访生产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了解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辛勤劳作过程,了解他们在劳动创造中表现出的智慧和力量,了解普通劳动者的创造、发明对社会进步和人们日常生活具有的巨大意义,由此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灵震撼和理论说服力是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进而促使其思想认识发生变化,在自己的心中矗立起劳动群众的崇高形象,从思想深处认同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理论评判。
三是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大缺陷。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也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说教可能会造成逆反心理,甚至事与愿违。加强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措施。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历史重任。但由于他们大多是从高中直接就进入大学,缺乏社会经验,对国情了解不够,所以很容易被误导。而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社会实践中耳闻目睹拼搏在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辛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真实情形,会使他们加深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了解,会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清形势,客观公正地对待一些重大问题。例如,通过结对子、帮困扶贫等实践活动,让他们知道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有很多生活困难的人们,还有很孩子不能上学读书;促使他们懂得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明白给予和奉献的快乐。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知道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在社会与时代的总要求下塑造自己,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