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意象
意象分析法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方法。独特的意象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是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理解意象,把握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提高其诗词鉴赏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意象,了解意象,引导学生根据意象分析鉴赏诗词。
意象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周易》一书之中。《周易》作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对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周易》论“象”,涉及象与意彼此的关系,它提出了“立象以尽意”的观点,对后世“言”“意”“象”之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易·系辞上》有阐述说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其意是孔子认为:圣人创立卦象以穷尽自己所要表达的心意,设置卦爻以穷尽所要表达的真伪,用文辞以穷尽所要表达的言语,变动卦爻使之通达,以穷尽天下之利,鼓动起舞(而行蓍)以穷尽其神妙。当然,《周易》“立象尽意”的观点并不是以美学为原点而出发的,但其隐含着中国传统美学的雏形,为后世意象概念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创作者心灵感触的外化。如果说《周易》的“立象以尽意”只是从卦爻角度阐明意与象的关系,那么以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家就从哲学高度对意与象的关系进行了二次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至此,意象关系摆脱了先秦朦胧的象数之学,而进入了哲学领域。以刘勰《文心雕龙》为始,意象真正进入美学领域。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他首次将情意言与自然事物相关联,由外界美物带给人的触动着手,认为想象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而想象本身则是建立在现实事物的基础上的,“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强调心也就是思维与想象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完成了由“物象”到“意象”的转换合并,而接近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有固定的文学内涵,“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他将“象”的范围扩大到由单个的象组合而成的诗歌及诗歌意境,相对于《文心雕龙》 中主要以“比”义通神,《二十四诗品》里则兼以“比兴”两者来对“象”的作用加以发挥。
至此,由《周易》萌芽的“立象以尽意”,走过魏晋玄学的“寻象以观意”,以刘勰《文心雕龙》“神与物游”进入美学,而最终在《二十四诗品》中完成深入的理论阐述。“意象”二字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富有民族审美特色的重要文学理论范畴,而对意象的分析理解,成为解析诗歌绕不开的内容之一。
意象,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作者内在抽象心意的外在寄托,理解了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诗词的寓意也就迎刃而解。在高中语文所选的诸多古诗文中,对意象进行解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1.关注意象所在的季节。意象,是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其中融入作者自己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作为作者精心挑选设计的外在投射,它出现的时节,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落木”“飞鸟”诸多意象围绕一个“悲秋”展开。此时的作者经历了国家战乱,爱子夭折的生活折磨,已经从壮年“会当凌绝顶”的豪情壮志中苍老,历经人世起伏,悲欢离合,进入到生命的暮年之中,此时的季节“秋”,即时应景登高时的季节,也是李唐王朝由盛入衰的时代之“秋”,更是作者生命走过白日放歌纵酒的壮年,进入潦倒落寞的暮年的岁月之“秋”,一个季节三重意蕴,故清人评其“气象高浑,有如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诚为七律中稀有之作。”而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当中,出现的季节则为春季,词中开篇即“春花秋月何时了”,词尾再次点题,“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季本是最美好的时节,万物复苏,花红柳绿,处处充满生机,但对于作者而言,如此美好的春天卻给人以度日如年之感,扣问这样的日子何时结束。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亡国被囚的耻辱,饱受宋帝的折磨,不难理解,词中的春,有对昔日风华正茂时的春的怀念,更多的是而今沦为阶下之囚的春的生无可恋。景物之春与生命之秋形成鲜明对比,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娓娓道出。关注意象所在的季节,帮助我们读懂诗词的内蕴。
2.认识意象所蕴含的颜色。列宾说:“色彩, 就是思想。”在诗词鉴赏中,抓住意象的颜色,就可以体会浓郁的诗味。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32字无一处写喜,但一黑一红,两处颜色的对比,让春雨为锦官城带来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跃然纸上,“‘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 (浦起龙《读杜心解》) 。李清照的名篇《如梦令·昨日雨疏风骤》,同样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个娇俏少女的好奇问题,几千年来拨动人们的心弦,而词句中的色彩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作者用“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本是雨后花园的寻常之景,却因作者别出心裁,以颜色代替寻常事物,使得诗句色彩鲜明、雨后的生机扑面而来,“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语言的创新,色彩的应用使得词句“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
3.留心意象的排列组合。除了意象的季节和颜色,关注意象的排列顺序,对学生理解诗词意义,也具有极大的帮助。在高适的《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两组反差强烈的意象场面浓缩在一句14个字之中,战士战死沙场的悲壮与将军醉生梦死的场景形成强烈对比,作者对统治者昏庸及批判力透纸背。在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诗人描写了舟、 烟渚、日暮、客、 旷野、天、树、清江、月等9个意象,但却打破其常规的时间、空间排列组合顺序,以近似倒叙的组合方式描写诗篇,荒诞之中,却蕴含着诗人漂泊在外的愁绪,在途中江清月明,停泊桥边,但作者的思绪移舟孤独落寂,独特的排列顺序,让这首诗如一帧帧蒙太奇式的画面,种种场景纷至沓来,而作者的思绪却巧妙的藏在景物的出现顺序之中。
从“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到“我以我血荐轩辕”,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五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五千年的诗词史。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就是聆听古人诗词歌赋背后的声音,让诗词中的文字开口说话,让诗词中的故事打动人心。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走进诗词,体会诗词中的文化,提高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
意象分析法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方法。独特的意象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是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理解意象,把握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提高其诗词鉴赏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意象,了解意象,引导学生根据意象分析鉴赏诗词。
一、意象的内涵
意象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周易》一书之中。《周易》作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对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周易》论“象”,涉及象与意彼此的关系,它提出了“立象以尽意”的观点,对后世“言”“意”“象”之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易·系辞上》有阐述说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其意是孔子认为:圣人创立卦象以穷尽自己所要表达的心意,设置卦爻以穷尽所要表达的真伪,用文辞以穷尽所要表达的言语,变动卦爻使之通达,以穷尽天下之利,鼓动起舞(而行蓍)以穷尽其神妙。当然,《周易》“立象尽意”的观点并不是以美学为原点而出发的,但其隐含着中国传统美学的雏形,为后世意象概念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意象的发展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创作者心灵感触的外化。如果说《周易》的“立象以尽意”只是从卦爻角度阐明意与象的关系,那么以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家就从哲学高度对意与象的关系进行了二次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至此,意象关系摆脱了先秦朦胧的象数之学,而进入了哲学领域。以刘勰《文心雕龙》为始,意象真正进入美学领域。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他首次将情意言与自然事物相关联,由外界美物带给人的触动着手,认为想象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而想象本身则是建立在现实事物的基础上的,“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强调心也就是思维与想象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完成了由“物象”到“意象”的转换合并,而接近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有固定的文学内涵,“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他将“象”的范围扩大到由单个的象组合而成的诗歌及诗歌意境,相对于《文心雕龙》 中主要以“比”义通神,《二十四诗品》里则兼以“比兴”两者来对“象”的作用加以发挥。
至此,由《周易》萌芽的“立象以尽意”,走过魏晋玄学的“寻象以观意”,以刘勰《文心雕龙》“神与物游”进入美学,而最终在《二十四诗品》中完成深入的理论阐述。“意象”二字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富有民族审美特色的重要文学理论范畴,而对意象的分析理解,成为解析诗歌绕不开的内容之一。
三、意象的分析应用
意象,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作者内在抽象心意的外在寄托,理解了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诗词的寓意也就迎刃而解。在高中语文所选的诸多古诗文中,对意象进行解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1.关注意象所在的季节。意象,是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其中融入作者自己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作为作者精心挑选设计的外在投射,它出现的时节,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落木”“飞鸟”诸多意象围绕一个“悲秋”展开。此时的作者经历了国家战乱,爱子夭折的生活折磨,已经从壮年“会当凌绝顶”的豪情壮志中苍老,历经人世起伏,悲欢离合,进入到生命的暮年之中,此时的季节“秋”,即时应景登高时的季节,也是李唐王朝由盛入衰的时代之“秋”,更是作者生命走过白日放歌纵酒的壮年,进入潦倒落寞的暮年的岁月之“秋”,一个季节三重意蕴,故清人评其“气象高浑,有如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诚为七律中稀有之作。”而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当中,出现的季节则为春季,词中开篇即“春花秋月何时了”,词尾再次点题,“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季本是最美好的时节,万物复苏,花红柳绿,处处充满生机,但对于作者而言,如此美好的春天卻给人以度日如年之感,扣问这样的日子何时结束。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亡国被囚的耻辱,饱受宋帝的折磨,不难理解,词中的春,有对昔日风华正茂时的春的怀念,更多的是而今沦为阶下之囚的春的生无可恋。景物之春与生命之秋形成鲜明对比,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娓娓道出。关注意象所在的季节,帮助我们读懂诗词的内蕴。
2.认识意象所蕴含的颜色。列宾说:“色彩, 就是思想。”在诗词鉴赏中,抓住意象的颜色,就可以体会浓郁的诗味。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32字无一处写喜,但一黑一红,两处颜色的对比,让春雨为锦官城带来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跃然纸上,“‘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 (浦起龙《读杜心解》) 。李清照的名篇《如梦令·昨日雨疏风骤》,同样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个娇俏少女的好奇问题,几千年来拨动人们的心弦,而词句中的色彩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作者用“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本是雨后花园的寻常之景,却因作者别出心裁,以颜色代替寻常事物,使得诗句色彩鲜明、雨后的生机扑面而来,“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语言的创新,色彩的应用使得词句“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
3.留心意象的排列组合。除了意象的季节和颜色,关注意象的排列顺序,对学生理解诗词意义,也具有极大的帮助。在高适的《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两组反差强烈的意象场面浓缩在一句14个字之中,战士战死沙场的悲壮与将军醉生梦死的场景形成强烈对比,作者对统治者昏庸及批判力透纸背。在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诗人描写了舟、 烟渚、日暮、客、 旷野、天、树、清江、月等9个意象,但却打破其常规的时间、空间排列组合顺序,以近似倒叙的组合方式描写诗篇,荒诞之中,却蕴含着诗人漂泊在外的愁绪,在途中江清月明,停泊桥边,但作者的思绪移舟孤独落寂,独特的排列顺序,让这首诗如一帧帧蒙太奇式的画面,种种场景纷至沓来,而作者的思绪却巧妙的藏在景物的出现顺序之中。
从“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到“我以我血荐轩辕”,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五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五千年的诗词史。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就是聆听古人诗词歌赋背后的声音,让诗词中的文字开口说话,让诗词中的故事打动人心。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走进诗词,体会诗词中的文化,提高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