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溶质运移的弥散理论开始应用于实际问题。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对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及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测,是对地下水进行保护、对地下
【基金项目】
: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自然科学专项)(2013JK0944),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BJ08133-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溶质运移的弥散理论开始应用于实际问题。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对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及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测,是对地下水进行保护、对地下水污染进行控制的基础。而弥散参数的确定则是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建立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模型预测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对西宁市贵德县地下水污染的水质运移规律进行分析,在贵德县河滨公园林场采用径向收敛流水动力弥散理论方法进行了第四系含水层现场弥散试验,计算了试验场地潜水含水层的弥散度,获得纵向弥散度(aL)为0.843~0.998 cm,横向弥散度
其他文献
极低碳稳定同位素是识别地质历史时期古冷泉及其甲烷释放事件的关键证据,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有关二叠纪冷泉活动的直接证据报道.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西藏地区拉萨地块早二叠世
为明确2%好普(氨基寡糖)水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通过田间试验,防治根腐病效果达72.5%~78.9%,增产18%以上.用量以药种比2%为宜.
由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承担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项目"在WTO框架内提高中国农产品加工能力建设"黑龙江大豆示范点工作自2001年11
以菜用早熟大豆新品种通酥1号为指示作物,讨论其最佳的播种密度。结果表明:适宜的栽培密度为2.3—2、5万株/667m^2,密度和单株结荚数、密度和百荚鲜重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密度
西藏改则地区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在该套碳酸盐岩沉积中以存在大量鲕粒滩为特色。鲕粒滩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开阔台地浅滩和台地边缘滩。鲕粒滩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