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口区陆基围垦养殖塘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但其底泥甲烷产生动力学特征目前尚未厘清。本研究对我国东南沿海亚热带闽江河口、木兰溪河口和九龙江河口的6个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塘底泥进行了为期60 d的室内厌氧培养,并对甲烷累积产量曲线利用一阶动力学模型及改进的岡珀茨模型进行拟合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河口陆基养殖塘底泥产甲烷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可分为延滞、产生和稳定3个阶段。延滞期发生在培养初期1~4 d,产生期主要集中在4~25 d,在培养25 d后,所有养殖塘底泥的甲烷累积产量曲线趋于平衡。盐度和孔隙水DOC浓度均能够影响养殖塘底泥甲烷产生动力学拟合参数。随着养殖塘底泥盐度的增加,甲烷最大产生潜力由5961ng·g–1减少至559 ng·g–1,甲烷最大产生速率由674 ng·g–1·d–1减少至84 ng·g–1·d–1。研究结果表明一阶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低盐养殖塘底泥甲烷产生动力学过程的拟合,而改进的岡珀茨模型更适合高盐养殖塘底泥甲烷产生动力学过程的拟合。选择近海养殖塘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以及在甲烷产生期来临之前清除底泥可极大程度地减少养殖塘底泥温室气体CH4的产生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