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伟能先生的一生,是丰实、充盈、精彩的一生,他在地产界、拯溺界创下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虚怀若竹,清气若兰,令人敬畏。机缘巧合之下,他因热爱游泳运动获港澳商业巨头霍英东、何鸿燊的赏识,跟随前者为香港乃至中国的体育事业四处奔走、出心出力;跟随后者进入内地房地产业,在香港乃至中国内地屡立创举。与此同时,他行善积德,坚持拯溺事业逾半世纪,提携后辈助发展。他信“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仁者之心,博大之情,让人感动!大江东去,浪淘尽,唯留仁者爱人,爱满人间!
【陈伟能先生,获荣誉勳章、太平绅士,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香港房地产协会会长、中国上海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广州市外商协会副会长、香港独木舟总会会长、香港拯溺总会主席、愉园体育会副会长、香港大专体育会名誉会长,澳娱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澳娱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澳洲煤库有限公司、瑞丰石化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黑海宏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浩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新能源(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比特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新辉置业有限公司、中金能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金控股有限公司、中金三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金三甲有限公司董事长,123中国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修身如执玉 积德胜遗金
试想,半个世纪对於一个人而言是什麽概念?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抑或是大半辈?而这大半辈子的业餘时间,你会去做什麽?陈伟能先生的回答是,救人,做拯溺工作!这一坚持,一转眼就是近半世纪。
中学时代,年轻好动、热爱运动的陈伟能先生成为了红十字会的少年团团员,是该组织第一批通过训练、考核的一名合格的救生员,那时正值1962年。之後,为人热情的他一直与朋友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义务救生,在1965年刚投入工作时,成为了非政府志愿组织、以“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为创会精神——香港拯溺总会的执行委员,也是该会至今为止唯一一位从未中断过的执行委员!
“当年,香港有两个救生组织,一个是早在1956年成立的香港拯溺总会,一个是港英政府在1960年成立的英国皇家救生会香港分会。这两个会的执行委员大部分都是同一批人,但两个会的职能卻各有不同,其中,香港拯溺总会专注於实际的义务救生工作,而英国皇家救生会香港分会则专门管理救生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1972年,陈伟能先生担任香港拯溺总会秘书长,1992年担任主席至今。据了解,一直以来,该会都由香港各界的精英人士所领导,精诚发展。
“自1997年香港回归後,我们会正式接管英国皇家救生会香港分会的考试工作,成为香港救生技能唯一考试机构。”陈伟能先生介绍道,“香港拯溺总会主要提供救生训练、考试、竞赛运动、拯溺活动、救生服务,同时还推广拯溺运动,提高市民大众的水上安全意识。”他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救生培训的手段亦跟随进步,如今已出现了许多相关的拯溺技术,比如救生快艇、水上电单车及潛水拯救等。
今年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韩国一艘载有470餘名乘客的“岁月(SEWOL)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截至26日早,遇难人数昇至187人,失踪115人。消息传出,世人为之哀悼、悲痛,对此,陈伟能先生更加肯定自己做的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学习救生技术,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增长知识,第二可以在危急情况之下帮助其他人,对年轻人是非常好的。这也是我为什麽五十年坚持一直没有放棄的原因。”
走向世界的香港拯溺总会
陈伟能先生欣喜地告诉笔者,香港拯溺总会自成立之年遇溺获救人士直线上昇,经过50多年的发展,至2013年已达到32290人次。这个资料,令他十分自豪,在该会成立五十五周年之际,他发表讲话时说,“回顾过去五十五年,我们一直稳步发展,不遗餘力地推动本地的拯溺及水上安全活动,减少拯溺事件的发生。据会方记录,这五十多年来,已有超过三万名遇溺人士获救,使这些宝贵的生命得以保存,本会上下各人,包括不少在前线的救生员,他们一直积极推动拯溺,为香港市民服务,为救生界努力,服务社群,实在是功不可没。”诚然,在真实、朴素的数据面前,无需华丽的辞藻,亦无需繁琐的论证,卻比任何大声疾呼、摇旗呐喊都要铿锵有力。他言,“我们会能帮人、救人,是难能可贵的。” 可以说,三万多人次被成功拯溺,就是陈伟能先生坚守半世纪的唯一理由!
“香港拯溺总会不但在香港影响力重大,亦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拯溺事业。”1974年,世界救生总会成立,香港加入为其中一个创会会籍;1978年,亚太区救生组织成立,首次会议在香港举行;1994年,被视为全世界救生历史上一项重大盛事——国际救生总会成立,香港亦获準成为第一批全资格会员……随着全球拯溺事业的快速发展,香港拯溺总会亦定下自己的目标——致力提高本地的拯溺救生质素,以成为亚洲最优秀的救生组织之一。
正因为有像陈伟能先生这样为拯溺事业而坚守的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亦愿意加入到这个行列。在非典时期,香港失业率直线攀高,一部分年轻人就选择前往香港拯溺总会受训,考取专业的救生员资格。“近年来,房地产的快速昇温,越来越多的地产开发商为提高居住质素,增添了游泳池项目,除此之外,一些市政康乐设施如公园、体育馆等亦增设了大量的游泳池,直接导致救生员的需求大增。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件好事,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但是,压力催生动力,相信:香港拯溺总会携手康文署等部门,在未来会给市民们的生活带去更多的便利与安康,辅助香港社会稳步地发展。
勤不言苦 地产界里展身手
每个人的命运千转百回,关键是能否把握转折点。於陈伟能先生而言,他的人生转折点,就是因为有两位英明的领路人:霍英东、何鸿燊,带他领略到了体育界的快速发展,促使他进入地产界大展拳脚。
因拥有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天赋与热爱,1972年,陈伟能先生获霍英东先生之邀加入其公司,又因其在英语方面的优势,担任霍英东先生的英语秘书,很长时间内陪同其在世界各地奔走,为香港乃至中国体育事业作贡献。“霍英东先生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他在上个世纪中,默默无闻地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体坛上地位的取得和提高,做出了无比的贡献,包括为恢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中的合法地位,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等,不胜枚举。”带着一份对霍英东先生的敬意,陈伟能先生亦从其身上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加深了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更开始步入地产界。“当年,霍英东先生担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我则是义务秘书,从而透过这个机会,认识到许多像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等港澳的地产界名人。”
何鸿燊先生也是其中一位。1987年,陈伟能先生加入其公司,1991年至2009年期间,担任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信德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42)之执行董事,负责该集团之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在此方面,他拥有三十多年的丰富经验,领导该集团在港澳及内地天津、上海、北京、广州等多项房地产项目,发展商业、住宅及购物中心项目,其中令人瞩目的项目在香港包括西环宝翠园及长沙湾昇悦居发展项目,特别是宝翠园的公务员宿舍成功重建,为集团带来可观的利润,很快在香港地产市场佔有一席之地。在国内,楼高52层的信达广场已成为天津之地标,在上海则有虹桥上海城、上海鸿艺豪苑、上海中区广场、广州信德商务大厦等等,现已成为知名的商业区或小区。
虚怀若竹 清气若兰
虽说达到了业界许多人不曾有的高度,陈伟能先生卻是一如既往地平易,与他聊天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平缓的语调中,脈络清晰地将事情原委慢慢道来,让人感到其宽阔的胸怀与清雅质朴的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离不开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对国内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投资,发展不可能有今天这麽迅速。如今,我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上广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但内地仍有许多落後的地区有待发展,目前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改善和提高贫穷地区人们的生活,使全国均衡发展。”心装家国,他愿人们安居乐业,国家一天一天发展得更好,在国际社会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就香港而言,他更是如此殷切地希望,对於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更是理性提醒,“当金融风暴、全球经济低迷之时,是祖国帮助我们香港,使我们成为东南亚恢复最快的地区之一。”他亦表示,“一国两制”的政策,並没有影响到其生活,相反可以享受到一些更加宽鬆的政策,“就目前而言,香港具备许多领先国际的优势,比如卫生、治安、金融环境等,每一位香港人都应自觉地维护,共创美好家园!”
知者乐,仁者寿。回首这过往的数十年内,陈伟能先生可以说交给了社会和自己一张满意的答卷,卷上最醒目的除了其在地产行业里的作为之外,最教人钦佩的是其在拯溺事业中近半世纪的忠实坚守,这份坚守,源自其内心的仁与义,愿这份仁义惠及更多人!
【陈伟能先生,获荣誉勳章、太平绅士,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香港房地产协会会长、中国上海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广州市外商协会副会长、香港独木舟总会会长、香港拯溺总会主席、愉园体育会副会长、香港大专体育会名誉会长,澳娱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澳娱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澳洲煤库有限公司、瑞丰石化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黑海宏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浩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新能源(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比特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新辉置业有限公司、中金能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金控股有限公司、中金三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金三甲有限公司董事长,123中国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修身如执玉 积德胜遗金
试想,半个世纪对於一个人而言是什麽概念?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抑或是大半辈?而这大半辈子的业餘时间,你会去做什麽?陈伟能先生的回答是,救人,做拯溺工作!这一坚持,一转眼就是近半世纪。
中学时代,年轻好动、热爱运动的陈伟能先生成为了红十字会的少年团团员,是该组织第一批通过训练、考核的一名合格的救生员,那时正值1962年。之後,为人热情的他一直与朋友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义务救生,在1965年刚投入工作时,成为了非政府志愿组织、以“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为创会精神——香港拯溺总会的执行委员,也是该会至今为止唯一一位从未中断过的执行委员!
“当年,香港有两个救生组织,一个是早在1956年成立的香港拯溺总会,一个是港英政府在1960年成立的英国皇家救生会香港分会。这两个会的执行委员大部分都是同一批人,但两个会的职能卻各有不同,其中,香港拯溺总会专注於实际的义务救生工作,而英国皇家救生会香港分会则专门管理救生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1972年,陈伟能先生担任香港拯溺总会秘书长,1992年担任主席至今。据了解,一直以来,该会都由香港各界的精英人士所领导,精诚发展。
“自1997年香港回归後,我们会正式接管英国皇家救生会香港分会的考试工作,成为香港救生技能唯一考试机构。”陈伟能先生介绍道,“香港拯溺总会主要提供救生训练、考试、竞赛运动、拯溺活动、救生服务,同时还推广拯溺运动,提高市民大众的水上安全意识。”他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救生培训的手段亦跟随进步,如今已出现了许多相关的拯溺技术,比如救生快艇、水上电单车及潛水拯救等。
今年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韩国一艘载有470餘名乘客的“岁月(SEWOL)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截至26日早,遇难人数昇至187人,失踪115人。消息传出,世人为之哀悼、悲痛,对此,陈伟能先生更加肯定自己做的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学习救生技术,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增长知识,第二可以在危急情况之下帮助其他人,对年轻人是非常好的。这也是我为什麽五十年坚持一直没有放棄的原因。”
走向世界的香港拯溺总会
陈伟能先生欣喜地告诉笔者,香港拯溺总会自成立之年遇溺获救人士直线上昇,经过50多年的发展,至2013年已达到32290人次。这个资料,令他十分自豪,在该会成立五十五周年之际,他发表讲话时说,“回顾过去五十五年,我们一直稳步发展,不遗餘力地推动本地的拯溺及水上安全活动,减少拯溺事件的发生。据会方记录,这五十多年来,已有超过三万名遇溺人士获救,使这些宝贵的生命得以保存,本会上下各人,包括不少在前线的救生员,他们一直积极推动拯溺,为香港市民服务,为救生界努力,服务社群,实在是功不可没。”诚然,在真实、朴素的数据面前,无需华丽的辞藻,亦无需繁琐的论证,卻比任何大声疾呼、摇旗呐喊都要铿锵有力。他言,“我们会能帮人、救人,是难能可贵的。” 可以说,三万多人次被成功拯溺,就是陈伟能先生坚守半世纪的唯一理由!
“香港拯溺总会不但在香港影响力重大,亦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拯溺事业。”1974年,世界救生总会成立,香港加入为其中一个创会会籍;1978年,亚太区救生组织成立,首次会议在香港举行;1994年,被视为全世界救生历史上一项重大盛事——国际救生总会成立,香港亦获準成为第一批全资格会员……随着全球拯溺事业的快速发展,香港拯溺总会亦定下自己的目标——致力提高本地的拯溺救生质素,以成为亚洲最优秀的救生组织之一。
正因为有像陈伟能先生这样为拯溺事业而坚守的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亦愿意加入到这个行列。在非典时期,香港失业率直线攀高,一部分年轻人就选择前往香港拯溺总会受训,考取专业的救生员资格。“近年来,房地产的快速昇温,越来越多的地产开发商为提高居住质素,增添了游泳池项目,除此之外,一些市政康乐设施如公园、体育馆等亦增设了大量的游泳池,直接导致救生员的需求大增。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件好事,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但是,压力催生动力,相信:香港拯溺总会携手康文署等部门,在未来会给市民们的生活带去更多的便利与安康,辅助香港社会稳步地发展。
勤不言苦 地产界里展身手
每个人的命运千转百回,关键是能否把握转折点。於陈伟能先生而言,他的人生转折点,就是因为有两位英明的领路人:霍英东、何鸿燊,带他领略到了体育界的快速发展,促使他进入地产界大展拳脚。
因拥有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天赋与热爱,1972年,陈伟能先生获霍英东先生之邀加入其公司,又因其在英语方面的优势,担任霍英东先生的英语秘书,很长时间内陪同其在世界各地奔走,为香港乃至中国体育事业作贡献。“霍英东先生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他在上个世纪中,默默无闻地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体坛上地位的取得和提高,做出了无比的贡献,包括为恢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中的合法地位,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等,不胜枚举。”带着一份对霍英东先生的敬意,陈伟能先生亦从其身上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加深了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更开始步入地产界。“当年,霍英东先生担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我则是义务秘书,从而透过这个机会,认识到许多像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等港澳的地产界名人。”
何鸿燊先生也是其中一位。1987年,陈伟能先生加入其公司,1991年至2009年期间,担任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信德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42)之执行董事,负责该集团之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在此方面,他拥有三十多年的丰富经验,领导该集团在港澳及内地天津、上海、北京、广州等多项房地产项目,发展商业、住宅及购物中心项目,其中令人瞩目的项目在香港包括西环宝翠园及长沙湾昇悦居发展项目,特别是宝翠园的公务员宿舍成功重建,为集团带来可观的利润,很快在香港地产市场佔有一席之地。在国内,楼高52层的信达广场已成为天津之地标,在上海则有虹桥上海城、上海鸿艺豪苑、上海中区广场、广州信德商务大厦等等,现已成为知名的商业区或小区。
虚怀若竹 清气若兰
虽说达到了业界许多人不曾有的高度,陈伟能先生卻是一如既往地平易,与他聊天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平缓的语调中,脈络清晰地将事情原委慢慢道来,让人感到其宽阔的胸怀与清雅质朴的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离不开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对国内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投资,发展不可能有今天这麽迅速。如今,我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上广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但内地仍有许多落後的地区有待发展,目前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改善和提高贫穷地区人们的生活,使全国均衡发展。”心装家国,他愿人们安居乐业,国家一天一天发展得更好,在国际社会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就香港而言,他更是如此殷切地希望,对於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更是理性提醒,“当金融风暴、全球经济低迷之时,是祖国帮助我们香港,使我们成为东南亚恢复最快的地区之一。”他亦表示,“一国两制”的政策,並没有影响到其生活,相反可以享受到一些更加宽鬆的政策,“就目前而言,香港具备许多领先国际的优势,比如卫生、治安、金融环境等,每一位香港人都应自觉地维护,共创美好家园!”
知者乐,仁者寿。回首这过往的数十年内,陈伟能先生可以说交给了社会和自己一张满意的答卷,卷上最醒目的除了其在地产行业里的作为之外,最教人钦佩的是其在拯溺事业中近半世纪的忠实坚守,这份坚守,源自其内心的仁与义,愿这份仁义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