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信息化发展可以说是时代所趋,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新时期我们深入研究水利信息化发展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探讨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而后又深入分析了我国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最后,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研究经验,针对我国水利信息化人才建设策略,笔者进一步做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 信息化 发展现状 构建原则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TV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052-02
1 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较而言,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洪涝灾害发生也十分频繁。从这个角度出发,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打造我国稳定的防汛减灾系统,是我国一直以来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民生发展。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我们可以应用这些技术顺利地对现有水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而实现我国水力资源全面的节约和有效的保护,从长期上更是促进我国水利信息化全面而可持续发展。在笔者的观点里,我国所谓的建设水利信息化其实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使得水利信息可以更高、更快速的发展,使得水利信息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和发展,进而打造我国水利信息化平台并对相关信息进行适当的存贮和利用。
2 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对于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来说,水利信息化是这个目标的基本内容所在,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重要的环节所在。从目前来看,我国水利相关部门已然打造全范围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早,在建设之初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就发展历程来说,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速度并不快。笔者认为,在我国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则对其他信息产业落后趋势,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事实上,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早在“七五”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这对其他行业来说,起步是相对比较早的,在水利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笔者的观点里,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我国信息化应用以及遥感和遥测等方面。这样使得水利信息可以更为高速地传递和发展。这样对水利资源来说,则可以更为有效的控制。如今,我国的国家水文数据库建设已然有了一些显著的效果,远程文件传输以及在线管理体系已建立,办公自动化建设也已建立,建立一个计算机实时水文信息传播的广域网连接整个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国家防汛指挥系统覆盖整个国家也已投入建设。
上文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那就是水利信息化建设并不晚,但发展相对缓慢,相对落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对信息化的认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在一个时期缺乏对建设项目的紧迫感,在很多领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信息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信息采集和传输手段普遍落后,水利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至今还没有形成覆盖全行业的信息网络,特别是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水土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领域都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系统性应用所在。再者由于规划和管理不能满足信息的需要,全国性的水利公用信息平台还未建成。发展信息技术发展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其低级冗余和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信息化队伍的综合素质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 水利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分析
3.1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与交叉性原则
水利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是关于科学性和交叉性的原则,这是受到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并由科学性所客观决定的实际结果。所以,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以及发展目标,应进一步秉持着科学的角度,充分把握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系统和实质性内容所在。同时,水利信息化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多种知识、多种学科,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以应对各类水问题,保护生态健康,优化水资源配置,最终实现水利和谐,减少环境污染,因此评价指标不仅从信息化的发展角度出发,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遵循交叉性原则,还应该充分反映水利业务发展需求。
3.2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与代表性原则
因为水资源信息涉及到多学科的重叠内容,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衡量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强大的系统特点,广泛覆盖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充分反映水利信息的发展,具体地说,水利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主要由3个方面内容组成:(1)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内容;(2)水利信息应用相关内容;(3)水利信息安全环境相关内容,除此之外,评价指标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要素。我们在进行指标建设相关领域时应当秉持着指标选择的特点,要着力选择一些信息丰富有代表性的指标。
3.3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可测量性与可比较性原则
为了测量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水平,选取指标必須考虑指标含义的明确性、数据的可获得性、计算方法的可操作性。只有按照测量原理和比较才可以有效地评价在不同的地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从而进行指导和监督,进一步促进水利信息化的发展。
4 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策略分析
人才是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水利信息技术含量高、系统庞大复杂,它的建设、使用、维护、安全保护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高质量的信息技术和现代水利技术人员,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形式的信息提高综合素质的团队。如笔者所在的宝鸡峡灌区,基层职工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计算机相关知识更是欠缺,给宝鸡峡灌区信息化设备的推广使用带来不小的阻力,所以,水利信息化人才是基础,培养信息人才是水利信息化的基础。如组织熟悉计算机应用的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传感微电子技术、数字模拟技术、3S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和进修深造。要针对水利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信息化是一个战略措施覆盖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战略举措,对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跟踪了解国际先进水平、高素质的熟悉水利信息化知识的多层次的水利信息化人才,加快水利信息服务建设的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水利工程众多,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拥有漫长的发展史。现如今的时代已然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如何在这个时代中推进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是我国现代建设的核心内容所在。笔者为此做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工作,也发现我国现阶段水利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所在。未来,应当进一步正视这些问题所在,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不断完善,使其能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 曾焱,王爱莉,黄藏青.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水利信息化,2015(1):14-19.
[2] 田雨,杨明祥,蒋云钟.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1):114-117.
[3] 欧正蜂,傅属燕,杨岱庚,等.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78-80.
[4] 艾萍,方彦舒,吴军斓,等.一种水利信息化发展程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J].水利信息化,2012(5):16-19.
[5] 陈军强.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J].人民珠江,2011(1):52-54.
[6] 孟祥军,王广会,魏文志.关于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5):944-947.
关键词:水利工程 信息化 发展现状 构建原则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TV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052-02
1 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较而言,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洪涝灾害发生也十分频繁。从这个角度出发,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打造我国稳定的防汛减灾系统,是我国一直以来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民生发展。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我们可以应用这些技术顺利地对现有水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而实现我国水力资源全面的节约和有效的保护,从长期上更是促进我国水利信息化全面而可持续发展。在笔者的观点里,我国所谓的建设水利信息化其实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使得水利信息可以更高、更快速的发展,使得水利信息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和发展,进而打造我国水利信息化平台并对相关信息进行适当的存贮和利用。
2 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对于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来说,水利信息化是这个目标的基本内容所在,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重要的环节所在。从目前来看,我国水利相关部门已然打造全范围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早,在建设之初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就发展历程来说,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速度并不快。笔者认为,在我国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则对其他信息产业落后趋势,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事实上,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早在“七五”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这对其他行业来说,起步是相对比较早的,在水利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笔者的观点里,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我国信息化应用以及遥感和遥测等方面。这样使得水利信息可以更为高速地传递和发展。这样对水利资源来说,则可以更为有效的控制。如今,我国的国家水文数据库建设已然有了一些显著的效果,远程文件传输以及在线管理体系已建立,办公自动化建设也已建立,建立一个计算机实时水文信息传播的广域网连接整个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国家防汛指挥系统覆盖整个国家也已投入建设。
上文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那就是水利信息化建设并不晚,但发展相对缓慢,相对落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对信息化的认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在一个时期缺乏对建设项目的紧迫感,在很多领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信息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信息采集和传输手段普遍落后,水利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至今还没有形成覆盖全行业的信息网络,特别是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水土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领域都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系统性应用所在。再者由于规划和管理不能满足信息的需要,全国性的水利公用信息平台还未建成。发展信息技术发展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其低级冗余和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信息化队伍的综合素质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 水利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分析
3.1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与交叉性原则
水利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是关于科学性和交叉性的原则,这是受到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并由科学性所客观决定的实际结果。所以,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以及发展目标,应进一步秉持着科学的角度,充分把握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系统和实质性内容所在。同时,水利信息化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多种知识、多种学科,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以应对各类水问题,保护生态健康,优化水资源配置,最终实现水利和谐,减少环境污染,因此评价指标不仅从信息化的发展角度出发,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遵循交叉性原则,还应该充分反映水利业务发展需求。
3.2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与代表性原则
因为水资源信息涉及到多学科的重叠内容,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衡量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强大的系统特点,广泛覆盖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充分反映水利信息的发展,具体地说,水利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主要由3个方面内容组成:(1)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内容;(2)水利信息应用相关内容;(3)水利信息安全环境相关内容,除此之外,评价指标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要素。我们在进行指标建设相关领域时应当秉持着指标选择的特点,要着力选择一些信息丰富有代表性的指标。
3.3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可测量性与可比较性原则
为了测量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水平,选取指标必須考虑指标含义的明确性、数据的可获得性、计算方法的可操作性。只有按照测量原理和比较才可以有效地评价在不同的地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从而进行指导和监督,进一步促进水利信息化的发展。
4 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策略分析
人才是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水利信息技术含量高、系统庞大复杂,它的建设、使用、维护、安全保护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高质量的信息技术和现代水利技术人员,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形式的信息提高综合素质的团队。如笔者所在的宝鸡峡灌区,基层职工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计算机相关知识更是欠缺,给宝鸡峡灌区信息化设备的推广使用带来不小的阻力,所以,水利信息化人才是基础,培养信息人才是水利信息化的基础。如组织熟悉计算机应用的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传感微电子技术、数字模拟技术、3S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和进修深造。要针对水利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信息化是一个战略措施覆盖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战略举措,对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跟踪了解国际先进水平、高素质的熟悉水利信息化知识的多层次的水利信息化人才,加快水利信息服务建设的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水利工程众多,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拥有漫长的发展史。现如今的时代已然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如何在这个时代中推进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是我国现代建设的核心内容所在。笔者为此做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工作,也发现我国现阶段水利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所在。未来,应当进一步正视这些问题所在,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不断完善,使其能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 曾焱,王爱莉,黄藏青.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水利信息化,2015(1):14-19.
[2] 田雨,杨明祥,蒋云钟.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1):114-117.
[3] 欧正蜂,傅属燕,杨岱庚,等.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78-80.
[4] 艾萍,方彦舒,吴军斓,等.一种水利信息化发展程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J].水利信息化,2012(5):16-19.
[5] 陈军强.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J].人民珠江,2011(1):52-54.
[6] 孟祥军,王广会,魏文志.关于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5):94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