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为该地区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带来了生机,并提出了新的课题。而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合作离不开外宣媒体的强力支持。东北亚各国历史文化既有相同、相联系的地方,但是也存在巨大差异。伴随经济一体化,对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种背景下,外宣媒体应该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促进和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东北亚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媒体间的联动和媒体与经济间的互动
在东北亚各国中,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等国与中国地域相连,经济关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也不断加强。2007年8月24日,是中韩两国建交15周年纪念日,2007年也是“中韩交流年”。经贸关系的逐渐升温是推动中韩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建交以来,两国贸易规模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一速度在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发展史上是罕见的。2005年中韩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6.7%。在金融、航空、海运、IT、汽车、房地产、旅游和第三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正在不断地加强和发展。两国在相互投资方面也发展很快,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投资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中韩两国新闻媒体间的信息传播、跨文化交流合作,也成为发展潮流,这对中韩两国地区或区域间的经济、文化特点的保存与提升、互补与融合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2007年3月23日在韩国召开的“中韩文化产业研讨会”,是谋求中韩文化产业内容交流最权威的研讨会。中韩两国的相关政府、有关人士、重要企业及学界代表等一百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就是“新媒体产业的未来以及中韩协作”。
双方分别就韩国和中国的新媒体产业现况、政策、事例,以及今后的发展作了内容具体的精彩发言。双方通过交流,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发现了新的合作机会,为探索共同合作的方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韩国正在探索新平台环境下的文化内容产业发展战略。中国去年新媒体产业市场总价值达1140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媒体产业的1/3。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新媒体产业开放加速、新旧媒体合作加速、新媒体地区差别减小。新媒体产业已经成为两国共同关心的事项。但是,在此次研讨会召开以前,两国相关人员还没有坐在一起就此问题进行理解和相互交流。此次研讨会为中韩两国新媒体及文化产业相关的有关政府人士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次相互理解和交流的机会。
中韩之间成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用事实证明,东北亚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这为加强经济合作奠定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基础。新闻媒体可以寻找经济和文化的结合点,在舆论宣传中,把东北亚文化的共同性凸现出来。媒体应该在做好宣传的同时,积极参与介绍利用文化发展经济的经验,充分发挥“造势、搭台、交流、探讨、促成”的作用。
东北亚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媒体与媒体之间的联动。东北亚地区的新闻媒体有许多共同关心的事务,许多问题可以共同应对,许多资源可以共享。我们应该探索能够实现其最大价值的方法。如:韩国连接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铁路和公路项目等。如果邻国的地方媒体对这些问题给予关心的话,新闻媒体可以共有的价值就会增多。
东北亚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媒体与经济之间的互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北亚各国媒体能否合力推进多边的信息流动。媒体已不单单是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被动的守望者,而是发挥自己无可比拟的强势力量,是加强区域合作的一部分。有媒体参与的东北亚各国间的合作,将会更加完整、更加紧密,也更加富有成效。
东北亚各国社会制度不同,民族宗教不同,大小强弱各异,发展程度悬殊,区域合作滞后。这些差距,非但不能阻挡我们的和谐合作,反而是促使我们坐到一起的主要理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差异化区域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在东北亚地区,日本、韩国资金与技术力量雄厚,俄罗斯、朝鲜、蒙古自然资源丰富,中国发展迅猛,劳动力充足,市场潜力无限。各国之间竞争激烈,互补性更强。人们早就预言,东北亚地区必将成为全球区域合作的热点地区。
推进东北亚媒体间合作的几点建议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媒体仍然是人们了解整个外部世界不可替代的渠道。如何推进媒体间的合作对东北亚地区的持续繁荣与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应该扩大东北亚地区媒体间的合作与交流。《中国日报》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作为唯一代表中国加入亚洲16家主要媒体的“亚洲新闻联盟”(ANN)的成员,《中国日报》的相关报道通过ANN可以覆盖亚洲2000万读者。日本的《读卖新闻》、《每日读卖》和韩国的《韩国新闻导报》都是该联盟成员。亚洲新闻联盟的有效运作为各成员国了解亚洲新闻提供了更加有效、快捷的通道,使更多国家通过这一组织共享其他地区的新闻资源,打破西方媒体在亚洲报道的舆论强权,同时促进成员国新闻报刊业的专业管理水平。
“亚洲新闻图片网”也是由《中国日报》发起的,是在为亚洲新闻联盟16家英文报纸媒体提供图片交流的基础之上,对所属成员新闻机构的报刊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在新闻和市场开发等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建立报刊成员之间的新闻图片交换或交易平台。“亚洲新闻图片网”的建立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将促进亚洲新闻联盟在新闻和市场方面更深入和有效的合作。
此外,由中国日报社网站主办的“北京—东京”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两次,在中日两国得到了热烈的社会反响。这是由媒体与民间组织共同携手,为开展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搭建的平台。会议邀请了近百位中日政界、企业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参加,探讨两国关系面临的问题,努力推动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并为建立和谐亚洲作出贡献。
其次,虽然东北亚各国新闻运行机制有所不同,但可以寻找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合作。近期,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与交流是一个重要契机。媒体工作者可以借机彼此加深了解,从中受益,同时,我们的新闻受众更是受益者——他们借助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更多客观公正的报道。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介入到对北京的报道中,我们自己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提供相关的资讯服务。比如,《中国日报》从2006年年初开始出版了《奥运周刊》,从体育、城市建设、环境等各个角度介绍北京奥运,为已经来京和即将来京的海外媒体提供第一手的新鲜资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北京,了解中国。
最后,要积极开辟新的交流方式。今年5月31日,中国和俄罗斯双方在北京宣布设立“‘中国年’最佳俄文报道新闻奖”,以表彰在俄罗斯“中国年”新闻报道中表现优秀的俄罗斯记者。当天,活动组织者通过视频连线,在莫斯科同时宣布新闻奖的设立。这一活动是富于想象力的。首先,它表彰记者,看重的是新闻记者独特的传播作用。其次,这项新闻奖的评审委员会由中俄双方各派5名专业人士组成,便于协调行动。最后,通过中国同行对话,使大家初步领略了运用新兴媒体的便利。在这方面,我们要大胆设想,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大地提高合作交流的效果。
在此,必须特别重视关于英文媒体的作用。东北亚各国基本都有自己的英文报纸,如《中国日报》、《韩国新闻导报》和《Japan Times》等,应该利用英语这种国际语言的独特优势,实现信息的无障碍传播。
因此,我们认为媒体,特别是外宣媒体是促进东北亚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往的不可缺少的中介。同时,媒体也应从合作发展的大局出发,全面、准确、公正地报道各国合作中出现的分歧与矛盾。加强新闻媒体间的沟通与合作,多提供及时、准确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信息,最终为共建和平、繁荣的和谐东北亚作出积极贡献。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系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助理、公关部主任)
(信息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 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