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犯罪类型受害者报警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地理科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问卷调查数据,以理性选择理论为框架,对广州地区扒窃、诈骗、入室盗窃、暴力侵害四大犯罪类型受害者的报警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扒窃和诈骗的发生率较高,但报警率较低;入室盗窃和暴力侵害的发生率较低,但报警率较高。逻辑回归结果表明,损失的财产价值是影响扒窃、诈骗、入室盗窃、暴力侵害受害者报警行为的共同因素,损失越大,报警的可能性越大。此外,户口状态对扒窃报警行为有影响;入室盗窃和暴力侵害的报警行为还受个人客观属性和主观感知的影响。表明西方的理性选择理论框架适用于中国的报警率研究,但在选择具体的衡量指
其他文献
针对最小平方中值法(LMeds)和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在立体像对核线校正过程中,基础矩阵容易受到错误定位和误匹配的影响,导致估算精度降低的问题,该文提出采用聚类分析估计基础矩阵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匹配特征点进行聚类分析,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局内点后,采用RANSAC算法估算基础矩阵,通过确定核点坐标完成立体像对间的快速映射,利用三次卷积法进行核线重采样,完成核线校正。选取3组影像进行核
期刊
针对大数据时代数据量急剧增多,难以对地缘环境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地缘环境研究的有效途径,通过可视分析和多视图协同交互的方法,达到定量分析地缘环境的目的,从而使最终决策更加客观、科学。该文重点介绍了可视分析技术在地缘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地缘环境分析模型和可视分析模型,对地缘关系、地缘组织和地缘体进行了可视分析,最后给出了原型
期刊
针对大型结构件全局测量中多测站测量统一坐标系时的误差积累问题,该文以徕卡TM30全站仪测量系统作为测量手段,模拟实施测量方案获取点位坐标信息。基于七参数转换模型,利用Matlab编程,比较分析了作为初步转换法的四元数法、奇异值分解法和罗德里格矩阵法,对比其进行初步转换的精度差异,从而优选坐标转换方法。在初步转换的基础上,分别基于原始观测值和公共点坐标观测值进行整体平差解算,编程实现了全局测量中各公
期刊
针对大多数摄影测量处理软件仅使用某一种转角系统的外方位角元素,导致不同软件的影像外方位角元素成果往往不能通用和不同转角系统的影像外方位角会让缺乏经验的作业人员产生混淆,从而造成错误的结果这一现象,该文对目前常见的摄影测量软件采用的3类外方位角元素的转角系统进行研究,推导出不同转角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转换计算方法,并编写了几类常见摄影测量软件的转角系统和数据格式转换程序。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期刊
为了做好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管理、应用标准化的顶层设计,城市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该文分析了国内外标准体系的现状和城市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城市标准体系构建原则、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在国家两大标准体系指导下,利用UML统一建模语言,构建了从采集到服务、从基础到专项、从地上到地下的城市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层次模型及框架,同时以南京市为例开展标准体系的实践,在全国率先构建了首个
期刊
针对基于粒子系统的动态流场可视化在粒子管理体系和制图表达效果上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优化粒子管理和制图表达的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三级层次结构的粒子管理体系,更好地对流场中粒子进行控制;采用了3种粒子初始布局策略,并通过均匀性评价算法计算得出均匀性最好的分布策略;采用影响域调整的方法来控制粒子在流场中的均匀分布和动态平衡。最后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本文所提方法进行动态制图,并对两种制图效果中粒子布局情
期刊
~~
期刊
针对多源多汇多路径问题若分别以多个出口为源点,通过多次直接调用Dijkstra算法求解,节点会被多次重复扩展,导致算法搜索效率过低的问题,该文结合Dijkstra算法的执行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一种解决多出口室内应急疏散路径规划的新算法。首先通过引入一个连接所有出口节点的虚拟节点作为源点来改变原始网络结构,将多源多汇多路径规划问题转化为单源多汇多路径规划问题;然后以虚拟节点为源点,直接调用Dijkst
期刊
针对通用检索系统应用于灾害应急领域时,存在低效、复杂、不专业等问题,该文以火灾应急专题图组为例,构建了相关本体知识库,对火灾发生前后所需的专题图进行了多角度、全场景的系统归纳,并针对该知识库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扩散检索方法,用以满足用户的检索需求。该方法采用word2vec模型为相似度计算工具,通过训练相关的火灾应急语料库,提高了计算的精度。此外,根据本体的结构特点,采用分段激活扩散算法,实现了基
期刊
针对目前智慧城市"多规合一"评价体系缺失的问题,该文结合智慧城市"多规合一"特征维度分析,首次提出一套智慧城市"多规合一"评价体系,并基于全国36个典型城市(县/区)开展实施评价,分析样本城市(县/区)"多规合一"建设现状与目标之间差距,同时校验并修正评价体系。实证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多规合一"评价体系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用于指导已建地区智慧城市"多规合一"工作的完善和优化,以及引领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