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观念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房屋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深入的贯彻和落实,在建筑设计中的突出表现就是高效节能设计理念的逐步应用。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节能建筑设计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技术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完善。要加强节能建筑设计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建设环保型社会尽一份力。
1、节能建筑内涵及重要性
1.1、节能建筑的内涵
简而言之,节能建筑是立足于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达到规范要求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建筑结构中提高采暖设备运转的效率以及隔热的保温功能等,以便促使建筑中采暖以及空调消耗达到规范要求,倘若在不使用采暖以及空调时,室内的热环境是满足相关规定要求的。
1.2、节能建筑的重要性
(1)能够有效节约能源
节能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够有效节约资源,这样能够有效缓解资源匮乏的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2)能够有效提高居住质量
一般而言,居住质量的提高是源于建筑物热工缓解质量的提高,通常所使用的能源消耗方式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所以,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很多人的追求,而节能建筑设计显然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
1.3、能够有效保护周围环境
纵观当前的环境污染,生活污染属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而建筑采暖是其中重要的污染源。建筑中所使用的空调及采暖在消耗能源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然而,采用节能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生活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2、我国节能建筑设计中面临的问题
2.1、节能技术落后,建筑质量与实用性较差
我国的经济与工业发展较落后于发达国家,对环境与能源的重视程度也低于先进国家,因此建筑行业的节能设计技术也较落后,开发较晚,技术还不成熟。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水平较低,尤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节能建筑和高级节能建筑,其建设设计的质量与实用性都相对较差,难以达到设计的效果。
2.2、如何均衡设计者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
建筑节能的设计者与开发商因为其所处位置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致使设计者与开发商之间难以达成共识,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设计者在进行节能设计时,大多追求完美,力求构思巧妙,使其实现過程要有高的投入与成本作为支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注重工程达到的效果,而很少考虑达到此效果所付出的经济成本。
3、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对策
3.1、结构设计上的节能环保
在开展节能建筑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节能环保的外形以及结构造型,从而就要求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的时候,要牢固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将保护环境理念应用到规划设计中。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构造以便严格控制节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设计人员要严格依照节能建筑现行标准政策的要求进行建筑节能设计。
3.2、合理利用资源
(1)重视对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
一般而言,对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充分地回收利用,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而且是落实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机制。因此,在对建筑过程中所产生建筑材料进行处理的时候,有机地将此转化为生活中能够利用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木制品、钢材、保温材料等,在得到了一定的加工和改造的时候,在满足相关规范及要求的情况下,应用在新建筑物中是很不错的选择。王澍先生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将建筑废弃材料重新组织构成建筑的外立面,既是崭新的建筑语言表达,又重新赋予了这些废旧材料的生命。
(2)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
太阳能资源作为一项丰富且清洁的能源,将太阳能应用在建筑节能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讲,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时候,将太阳能设备科学地安装在高层建筑物的顶部,这样就可以有机地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直接使用的能源。与此同时,自然光也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而且自然光对人们的视觉是非常合适的,所以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线、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除此以外,充分利用风能也是一项重要方式,即将风力发电设备科学安装在建筑物的合理位置,这样就能够有机地将风能转化为直接使用的能源。
3.3、墙体节能设计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建筑状况,不难发现我国建筑物墙体多数是采用空心砌块墙体等单一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存在很多不足,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热工性能不佳,这样就致使导热系数较大,无法满足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然而,近年来,新型复合墙体出现并逐步应用在了高层建筑中,复合墙体是立足于建筑主体墙体结构的基础之上,融入了一层甚至多层绝热保温材料,这样就有效的改善了围护结构墙体材料的热工性能,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保温隔热的效果,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3.4、自然通风的设计
在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采用自然通风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也就是说,要真正掌握温差的通风,即“烟囱效应”在建筑中的应用,就要求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合理规划出“烟囱效应”的空间体系,充分利用这个空间以便达到拔风作用,以达到室内通风的效果。
4、对我国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展望
4.1、节能建筑结构设计的展望
在今后的节能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更好的实现节能设计目标,应尽量完善建筑物的结构,提高自然光的利用率,以减少电能的消耗。与普通建筑相比,节能建筑的结构要在满足舒适、美观、安全等要求的基础上,以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能源消耗的减少。另外,除了注重建筑物的整体朝向、小区多栋建筑间设计、建筑结构窗口设计等基本节能建筑结构设计项目以外,设计师应将自然光线、热量的利用作为主要发展趋势,结合现代化的节能技术手段,使得结构设计与建筑节能之问的联系更加紧密。
4.2、节能建筑设计中材料的展望
在新时期的节能建筑设计中,应特别重视节能材料的应用。近年来,为了促进节能建筑设计目标的实现,我国在节能保温材料的研究与生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我国保温板、保温砖等节能材料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为设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另外,随着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强化,节能材料在节能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也符合人们的需求,这为相关设计工作的全而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3、节能建筑设计理念的展望
在进行建筑物设计时,施工设计单位多考虑其建筑施工的成本、设计的户型,有效利用施工场地等因素,对建筑物朝向问题考虑较少。其实,在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多以南北朝向为主,因为这样的朝向有利于室内的采光、热量的吸收与通风,可以更好的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在过去的节能建筑设计中,只考虑如何设计能方便太阳能的使用,忽略了对环境、经济及人的影响,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对于各种能源的利用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坚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的原则。
结束语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地球能源消耗越来越大,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越来越强,城市建筑设计中对于节能设计的考虑也逐渐增加,节能建筑的设计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这样一个环境、能源被高度破坏的时代,节能建筑设计受到建筑行业的关注,而且将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方向,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存发.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科技风,2013,22:153-154.
[2]刘元春,董娉怡.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263.
[3]王佳,徐丽丽.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242.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节能建筑设计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技术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完善。要加强节能建筑设计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建设环保型社会尽一份力。
1、节能建筑内涵及重要性
1.1、节能建筑的内涵
简而言之,节能建筑是立足于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达到规范要求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建筑结构中提高采暖设备运转的效率以及隔热的保温功能等,以便促使建筑中采暖以及空调消耗达到规范要求,倘若在不使用采暖以及空调时,室内的热环境是满足相关规定要求的。
1.2、节能建筑的重要性
(1)能够有效节约能源
节能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够有效节约资源,这样能够有效缓解资源匮乏的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2)能够有效提高居住质量
一般而言,居住质量的提高是源于建筑物热工缓解质量的提高,通常所使用的能源消耗方式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所以,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很多人的追求,而节能建筑设计显然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
1.3、能够有效保护周围环境
纵观当前的环境污染,生活污染属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而建筑采暖是其中重要的污染源。建筑中所使用的空调及采暖在消耗能源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然而,采用节能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生活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2、我国节能建筑设计中面临的问题
2.1、节能技术落后,建筑质量与实用性较差
我国的经济与工业发展较落后于发达国家,对环境与能源的重视程度也低于先进国家,因此建筑行业的节能设计技术也较落后,开发较晚,技术还不成熟。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水平较低,尤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节能建筑和高级节能建筑,其建设设计的质量与实用性都相对较差,难以达到设计的效果。
2.2、如何均衡设计者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
建筑节能的设计者与开发商因为其所处位置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致使设计者与开发商之间难以达成共识,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设计者在进行节能设计时,大多追求完美,力求构思巧妙,使其实现過程要有高的投入与成本作为支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注重工程达到的效果,而很少考虑达到此效果所付出的经济成本。
3、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对策
3.1、结构设计上的节能环保
在开展节能建筑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节能环保的外形以及结构造型,从而就要求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的时候,要牢固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将保护环境理念应用到规划设计中。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构造以便严格控制节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设计人员要严格依照节能建筑现行标准政策的要求进行建筑节能设计。
3.2、合理利用资源
(1)重视对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
一般而言,对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充分地回收利用,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而且是落实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机制。因此,在对建筑过程中所产生建筑材料进行处理的时候,有机地将此转化为生活中能够利用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木制品、钢材、保温材料等,在得到了一定的加工和改造的时候,在满足相关规范及要求的情况下,应用在新建筑物中是很不错的选择。王澍先生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将建筑废弃材料重新组织构成建筑的外立面,既是崭新的建筑语言表达,又重新赋予了这些废旧材料的生命。
(2)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
太阳能资源作为一项丰富且清洁的能源,将太阳能应用在建筑节能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讲,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时候,将太阳能设备科学地安装在高层建筑物的顶部,这样就可以有机地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直接使用的能源。与此同时,自然光也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而且自然光对人们的视觉是非常合适的,所以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线、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除此以外,充分利用风能也是一项重要方式,即将风力发电设备科学安装在建筑物的合理位置,这样就能够有机地将风能转化为直接使用的能源。
3.3、墙体节能设计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建筑状况,不难发现我国建筑物墙体多数是采用空心砌块墙体等单一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存在很多不足,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热工性能不佳,这样就致使导热系数较大,无法满足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然而,近年来,新型复合墙体出现并逐步应用在了高层建筑中,复合墙体是立足于建筑主体墙体结构的基础之上,融入了一层甚至多层绝热保温材料,这样就有效的改善了围护结构墙体材料的热工性能,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保温隔热的效果,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3.4、自然通风的设计
在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采用自然通风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也就是说,要真正掌握温差的通风,即“烟囱效应”在建筑中的应用,就要求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合理规划出“烟囱效应”的空间体系,充分利用这个空间以便达到拔风作用,以达到室内通风的效果。
4、对我国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展望
4.1、节能建筑结构设计的展望
在今后的节能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更好的实现节能设计目标,应尽量完善建筑物的结构,提高自然光的利用率,以减少电能的消耗。与普通建筑相比,节能建筑的结构要在满足舒适、美观、安全等要求的基础上,以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能源消耗的减少。另外,除了注重建筑物的整体朝向、小区多栋建筑间设计、建筑结构窗口设计等基本节能建筑结构设计项目以外,设计师应将自然光线、热量的利用作为主要发展趋势,结合现代化的节能技术手段,使得结构设计与建筑节能之问的联系更加紧密。
4.2、节能建筑设计中材料的展望
在新时期的节能建筑设计中,应特别重视节能材料的应用。近年来,为了促进节能建筑设计目标的实现,我国在节能保温材料的研究与生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我国保温板、保温砖等节能材料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为设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另外,随着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强化,节能材料在节能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也符合人们的需求,这为相关设计工作的全而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3、节能建筑设计理念的展望
在进行建筑物设计时,施工设计单位多考虑其建筑施工的成本、设计的户型,有效利用施工场地等因素,对建筑物朝向问题考虑较少。其实,在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多以南北朝向为主,因为这样的朝向有利于室内的采光、热量的吸收与通风,可以更好的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在过去的节能建筑设计中,只考虑如何设计能方便太阳能的使用,忽略了对环境、经济及人的影响,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对于各种能源的利用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坚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的原则。
结束语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地球能源消耗越来越大,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越来越强,城市建筑设计中对于节能设计的考虑也逐渐增加,节能建筑的设计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这样一个环境、能源被高度破坏的时代,节能建筑设计受到建筑行业的关注,而且将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方向,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存发.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科技风,2013,22:153-154.
[2]刘元春,董娉怡.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263.
[3]王佳,徐丽丽.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