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才能“止于至善”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00663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适先生写了一篇《差不多先生传》,嘲讽做事不到位的某些国人。这位“差不多先生”的名言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最后“差不多先生”病了,家人误将畜医当成先生请来了,“差不多先生”很想得开,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活着跟死了,也差不多。”
  这种“差不多”,与刻板精神的人大异其趣。因此形成的对比是,认真地生产的柴油机,可以安放在办公室的红毯上,噪音不会影响到隔壁办公的人。而“差不多”们生产的柴油机,不仅轰鸣声数里可闻,而且柴油机油飞溅满地。造柴油机的技术不是什么高精尖,造出的柴油机为什么质量差距这么大呢。关键就在认真与“差不多”的巨大差距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对品质的追求,《礼记·大学》开篇即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谓“至善”?尽善尽美是也。中国人中也不乏臻于化境的能工巧匠。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核舟記》描写道:“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而后细致地描述了匠人送作者的一只以核桃雕刻的核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如此精品,堪称鬼斧神工。
  只是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丢失了追求“至善”的精神,现在我们要找回来。怎么找回?愚以为,可从找回“专注”之心开始。
  人造万物,皆是心智的外化,专注之心,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正在干的事情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所在的单位是一个教研单位,工作需要员工终日枯坐电脑前,很不利于健康,所以单位规定,下午下班前一个小时为体育锻炼时间。我每天按时到健身房跑步机上慢跑一小时,全身大汗淋漓,驱除一天的疲劳。在一排跑步者中,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状况:跑步机面板上放置着手机,连接的耳机塞在耳中的跑步者,突然人仰马翻,手机摔在地上七零八落。专心地跑三四十分钟,这么简单的事情,做到就那么难?
  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但有数据表明,我们的制造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距?仍然可归结为:专注。
  在某家德国企业,一个油漆工已经干了27年,一个螺丝工也从技校毕业干到年过半百,一个负责中国市场的经理的儿子也在厂里当工人。他们都对所从事工作有持久的专注之心,有一种对企业、对工作终生相许的忠心。
  他们的专注之心从何而来?这与德国的职业培训体系紧密相关。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就在于企业和学校共同培育技术工人。很多德国孩子从高中起就上职业学校,一小半时间读书,一多半时间在企业实习。企业通过学徒制,师傅手把手教学徒。在此期间,企业支付一定的报酬,但远没有正式工高。其间的差距,让学徒看到自己进步的前景。
  就这样,对于员工而言,他的知识技能来源于企业,他的技能进步依赖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他的高收入和有质量的生活依靠企业,企业的利益与他自身的利益高度一致,他怎么会不对工作专心致志?怎么会不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呢?
  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日本一家3平方米的小店卖羊羹,店主一天工作12小时,按照品质要求用红豆炖出来的汤汁,只能做出150个60克大小的羊羹,尽管常年有人半夜起床排队购买,但店家坚持一天只做150个,以确保羊羹品质。而店家之所以能够作出如此品质的羊羹,是他们家族几代人专心致志地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工艺水平的结果。
  这个世界不需要太多的总统、明星,也产生不了太多的大科学家、大企业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亿万富豪;但这个世界永远需要顶级的普通劳动者。有句话说:把平凡的事情持之以恒地做好、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一个人的生命質量其实决定于他能把工作做到什么品味,因为这会决定他是否具有真正的尊严。一个把卫生做到极致的清洁工,是值得所有人由衷尊重的。
其他文献
谨以此书,献给在这块多灾多难的热土上与我同命运者及其亲属,数以百万计的人们;  献给曾在苦难中,以爱和信任支持我、鼓励我活下去、站起来的亲人和朋友;  也献给所有跟我一起走过那非正常年代,同辈的以及上下一两代遭际相似的过来人。  我知道,其中千百万人已经不在,他们没有能够活到今天。  历经忧患的生还者也都逐渐老去,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急切地写出来,献给健在者和一切敢于直面历史的同时代人,只有他们有权
期刊
严承章先生在《文化卮言》(《杂文月刊》原创版2016年第6期)中谈到中国“快乐文化少之又少”,“快乐只是文化功能中很次要的一部分”,而“文艺创作也绝不是快乐之事”。我则认为文化乃大幸之事,是国之幸事,民之幸事,从事文艺创作是文化工作者之幸事。  人生一世,劳其身体虑其心智是很苦痛之事,这才“发明”了文化以自娱,以自励。唯有文化,苦痛人生才有了些欢乐,怀了些憧憬,增了些自信,添了些力量。无法想象,“
期刊
气质,是当下热词,“主要看气质”甚至一度成为去年年尾刷屏至爆的微信游戏,并在朋友圈迅速蹿红。那么,气质到底是什么?  气质一词,最早源自于宋朝理学家,他们解释为人类先天的不同禀赋,“天生丽质”“先天禀赋”之谓是也。与此同时,古人也认为气质后天可以改变,如宋代思想家张载认为“为学大益,在自求變化气质”,即指人在出生时有不同的个性,但这些不同的个性,都可能因为后天的修养与阅读,而所有改变。而现代科学观
期刊
历史中有两样东西最血腥,一个是真枪实刀地争夺,另一个就是玩政治。  刘备正在后园浇菜,曹操请他喝酒,书里写得备细:“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够情调。可这里不是喝酒,是谈政治——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谁是英雄,刘备装逼卖傻,胡乱提了一大堆,都被曹操摇头否决。刘备还在装,曹操干脆挑明了:“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曹耳。”刘备一听吓得筷子都掉了。可巧天上打了一个响雷,刘备低头拾起筷子,曰:“一震
期刊
史学大师陈寅恪当年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在开学第一课时向学生郑重申明:“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难怪傅斯年赞誉:“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吴宓则认为陈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胡适当年在大学演讲,他先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在黑板上寫“孔说、孟说、孙说”。最后,总要加上一个“胡说”。这不仅是
期刊
慣用语“唱对台戏”指从前两个戏班子为抢生意,在同一时间演相关的戏,以此反对或搞垮对方。写杂文不妨说是站在假丑恶之对立面,唱以良知和正义领衔主演的“对台戏”。对面演污泥浊水、同流合污的丑剧,这里就唱激浊扬清、泾渭分明的正剧;对面弹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老调,这里就喊革故鼎新、进取创新的新声;对面忽悠民众,这里就发聋振聩;对面假公济私、贪赃枉法,这里就猛追穷究;对面居心叵测,这里就作诛心之论;对面把水搞
期刊
欲求事业有成,就得花功夫。然功夫有明暗之别。明功夫指和所做之事直接相关的专业训练或必要准备。如梨园艺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或应试学子“平时不用功,考试就发懵”。暗功夫指看似游离于自身主(专)业,却间接对主(专)业多有裨益的旁通功夫。文艺家成就的高低,最后比拼的往往是暗功夫之深浅精粗。写杂文亦如是。  鲁迅有藏书14000多册,“但我们读鲁迅的书,不太易发现这些书籍的影子。这些东西都是藏在文
期刊
哈米先生用《雨果:革命之上有人道》(本刊2016年8月上)来驳斥“革命就一步步演变为恐怖统治”(《书屋》载推荐《论革命》的文章)。前者是“翻書”时看到的“人道”,后者是讲述“革命”后曾经发生过的“恐怖”。“书”怎么能否定“事实”呢?  哈米先生将一名侵越美军中的士兵一时的善心与“革命”的“人道”相联系,恐怕有些欠妥。
期刊
三毛曾在一篇文章《沙漠中的饭店》里写过,丈夫荷西说老板要到他们家里做客,点名要吃竹笋炒冬菇,竹笋还要鲜嫩的。在这茫茫沙漠中,哪儿找鲜竹笋去?我们的三毛却胸有成竹,用小黄瓜削皮切片,与香菇急火快炒,一道“竹笋炒冬菇”就出锅了,脆嫩爽口,令老板赞不绝口,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的“竹笋炒冬菇”了。这道俏菜正好迎合那个老板的刁嘴,也许只有三毛才能想得出来。  同样是刁嘴的,还有电视剧《闯关东》里的潘五爷,他指
期刊
老牛堂集,土地祠札,东莱新语。扛鼎笔,腾蛟鸣凤,犀利诙谐神韵著。书卷气,若悬泉流馥,飞溅琼珠似雨。争道是,三家村后,血脉相承应许。  博览强记梳今古,合千家,山不辞土。聘颖悟,知人论世,评说雌黄皆有据。谈笑里,正人心风尚,臧否恒生妙趣。似灿簇,寒光点点,直指城狐社鼠。  行看纸贵东都,恰鲁迅遗风重睹。寄人间忧患,黎庶心声共铸。忘毁誉,恁肝肠吐,只为神州裕。风采富,摇曳多姿,品藻瑶台独步。  附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