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老家的习俗,亲戚们是要赶在过年前聚在一起吃个团年饭的。之前母亲早早嘱咐,她专门定了一个周末,好让我能赶回家团圆。我却不想参加,觉着就自己一家清清静静和和美美过个年多好。宽泛点看,自己应该也能被划为“恐归族”了吧——只是年前“恐归”,每个除夕都是开开心心在家过的,还不至于像电视采访中的一些人那样好几年不回家。
至于为什么不回家,媒体也总结了不少理由:车票难买,被迫异乡过年;赚钱少,要面子,不回老家;人情世故招架不住……把这些“条条款款”对应到自己身上,就是人情世故这一项我如鲠在喉。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不太善于社交的人,想想饭桌上的推杯换盏、连环炮轰就头疼。许多话他们还没到嘴边就知道要说什么:“什么时候要孩子啊?年纪不小了哦!”“在什么地方上班呀,工资能拿多少?”……
这些少不了的家常里短,我们知道是亲戚的好心问候,本意不坏。但是有些问题,他们不一定是真的想帮助你去解决,而是要成为日后唠嗑的话题——谁谁家的孩子,都30好几了,还没找到对象;谁家的女娃,认识一个偏远山区的男孩,非要嫁过去吃苦;谁家的孩子出去打工,才两年,就赚钱给爸妈买了一辆小车……然后,等”故事”中的主角回去,再去问上一些所谓的“好心话”,看看能否从那个他们看似奇葩的“年轻人”身上找到更多话题,小时候都是听这些“故事”,当自己成为其中主角的时候,真的是那么厌恶和无奈。从好心延伸到说三道四,或许连问话人本身当时都不会想那么多,但却在无意间造成误解甚至伤害。
说到这里,举一个例子吧:
我有一个表舅,生于50年代,家在农村,高中毕业后考不了大学就在家务农,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读了大学,毕业分到省城里的单位上班,娶了生长于省城的妻子。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亲友们对表舅妈的议论无非就是:她看见别人也不怎么招呼,城里来的,瞧不起农村人,说话不怎么搭理你……渐渐的,一些亲戚与他家疏远了。等我长大到省城读书,接触多了才发现,她和议论中不一样,很亲切。
那时我才知道,不是她人变了,是人们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想问题的方式不同,想听到的话题也不同。几乎没有人回去会和亲戚们讨论这样的问题吧——互联网未来会怎样发展?美国现在都在干些什么?马云、李彦宏他们为啥那么牛?……
结婚、生子、房、车……我们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或许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我们在外面的世界,在家乡亲戚们都看不到的地方。七大姑八大姨没办法拍着胸脯给我们指点迷津。当我们仍然走回那个出生的地方,必须要把一些几十年如一日“好心”的话题从新捡起来。好在先生是一朵“交际花”,天生一把社交好手,带上他参加聚会,省心!
至于为什么不回家,媒体也总结了不少理由:车票难买,被迫异乡过年;赚钱少,要面子,不回老家;人情世故招架不住……把这些“条条款款”对应到自己身上,就是人情世故这一项我如鲠在喉。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不太善于社交的人,想想饭桌上的推杯换盏、连环炮轰就头疼。许多话他们还没到嘴边就知道要说什么:“什么时候要孩子啊?年纪不小了哦!”“在什么地方上班呀,工资能拿多少?”……
这些少不了的家常里短,我们知道是亲戚的好心问候,本意不坏。但是有些问题,他们不一定是真的想帮助你去解决,而是要成为日后唠嗑的话题——谁谁家的孩子,都30好几了,还没找到对象;谁家的女娃,认识一个偏远山区的男孩,非要嫁过去吃苦;谁家的孩子出去打工,才两年,就赚钱给爸妈买了一辆小车……然后,等”故事”中的主角回去,再去问上一些所谓的“好心话”,看看能否从那个他们看似奇葩的“年轻人”身上找到更多话题,小时候都是听这些“故事”,当自己成为其中主角的时候,真的是那么厌恶和无奈。从好心延伸到说三道四,或许连问话人本身当时都不会想那么多,但却在无意间造成误解甚至伤害。
说到这里,举一个例子吧:
我有一个表舅,生于50年代,家在农村,高中毕业后考不了大学就在家务农,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读了大学,毕业分到省城里的单位上班,娶了生长于省城的妻子。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亲友们对表舅妈的议论无非就是:她看见别人也不怎么招呼,城里来的,瞧不起农村人,说话不怎么搭理你……渐渐的,一些亲戚与他家疏远了。等我长大到省城读书,接触多了才发现,她和议论中不一样,很亲切。
那时我才知道,不是她人变了,是人们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想问题的方式不同,想听到的话题也不同。几乎没有人回去会和亲戚们讨论这样的问题吧——互联网未来会怎样发展?美国现在都在干些什么?马云、李彦宏他们为啥那么牛?……
结婚、生子、房、车……我们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或许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我们在外面的世界,在家乡亲戚们都看不到的地方。七大姑八大姨没办法拍着胸脯给我们指点迷津。当我们仍然走回那个出生的地方,必须要把一些几十年如一日“好心”的话题从新捡起来。好在先生是一朵“交际花”,天生一把社交好手,带上他参加聚会,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