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径赛运动员“速度感”主要因素和速度感的培养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以求为我国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径赛; 速度感; 培养; 训练
1 前言
任何体育运动都需要掌握其特定的专项技能,形成运动技能离不开良好的本体感觉,作为体能主导类的田径项目更是如此。伴随着现代田径比赛的开发和制度改变,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密度加大,要求运动员拥有连续比赛能力,且维持较高竞技状态的时间延长。这些新的要求让田径运动员,特别是径赛运动员,在高密度的比赛过程中合理控制自己体能分配。纵观奥运会、田径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和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国际比赛,创造优异成绩和顶级水平的径赛运动员,无不是利用自身良好的“速度感”控制自己在决赛前几轮比赛中的成绩,以便在决赛中保持充沛的体能更好的发挥水平。
速度感形成的基础是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对于身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感觉。“速度感”灵敏度的强弱表现在运动员能否区别和判断不同跑速的准确程度,它是径赛运动员的专门感知觉之一。除了在比赛中合理分配体能之外,精确的速度感可使运动员辨出不同强度跑速中肌肉用力的大小和技术的正确程度,在高速跑中有效调控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的收缩与放松,而不致造成肌肉用力紊乱,出现动作失调。可见建立良好的“速度感”对竞赛运动员提高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在训练中更好的培养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为我国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高水平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体育学院图书室、中国期刊网和internet等途径,查阅、研读和搜集与本选题有关的书籍、论文、报刊等资料,获得有关田径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建立和训练的相关资料,以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研究参考。
2.2.2 专家访谈法:从研究课题的筹备到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都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对有关专家进行走访和调查,并总结归纳专家对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建立和训练的观点。
2.2.3 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分析影响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培养的主要因素和主要训练手段,得出对我国田径径赛运动员“速度感”训练的启示。
3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速度感:
何杰在《论精确的速度感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3]一文中认为,速度感是赛跑运动员对自己的跑速在时间上的反应和对肌肉用力与放松程度的本体感觉。
徐开飞在《试论径赛运动员的_速度感_及其培养方法》[4]一文中认为,所谓“速度感”是指运动员在跑动中对其速度判断的能力,它是对每一动作所用时间的细微感觉的总和。它的基础是运动员在跑动中对于身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感觉。
3.2 影响径赛运动员速度感主要因素分析:
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整理,以及专家访问,将影响运动员速度感知能力的因素归纳为三种:遗传学因素、训练因素和心理因素。
3.2.1 遗传学因素:
速度感知能力受到神经类型、反射速度、本体感觉器灵敏程度等人体先天条件的一定限制,而这些先天条件中有些是通过后天的训练无法弥补的。因此,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在径赛运动员选材时也应当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3.2.2 训练因素:
孙志新在《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分析》[5]中认为,通过实验发现运动水平低的运动员在速度变化的最初阶段明显要比水平高的运动员差,但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这种差异逐步缩小,并最终消失。可以这样认为水平高的运动员在速度能力变化上强于水平低的运动员,但同时又说明速度感是可以通过运动训练培养的。
范爱武在《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训练研究》[6]一文中认为,中长跑运动员经过不长时间的专门训练,就可以较好地感知跑的节奏。在适应新跑速节奏方面, 水平高与水平低的运动员在最初阶段存有显著差异。
可见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知能力具备较强的可塑性,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运动员的“速度感”,将“速度感”训练融入径赛运动员训练中,可以使运动员的速度感知能力随着运动成绩的增长而变强,最终达到提高比赛能力的目的。因此,训练因素也是影响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的最重要因素。
3.2.3 心理因素: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培养的最后阶段就是在比赛中,对速度的感知能力不受心理和情绪变化的影响,能够稳定控制速度的阶段。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本体感觉和肌肉感知上,并且肌肉更容易在跑动过程中找到放松法力的感觉。有相关研究表明,运动员在中等强度负荷时对“速度感”灵敏程度最高,在高强度和极限强度时往往速度感的灵敏性变差,比赛属于高强度和极限强度的负荷。
3.3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建立过程: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速度感知能力形成的初步阶段,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分析器来完成,通过视觉来判断人体在空间内的相对位移速度,通过听觉来感知跑动中的步频节奏变化;第二个阶段是通过不断的强化速度感知的能力,进一步强化本体感觉和动觉分析器的精细划分,达到通过肌肉本体感觉来判断速度的阶段;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径赛运动员培养速度感得最重要阶段,即运动员获得在比赛过程中不受心理和情绪变化的影响,能够稳定的依靠本体感觉和动觉分析器控制速度的能力。
3.4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培养方法:
田径比赛中径赛项目又被分为短跑(100m、200m、400m、接力项目)、中跑(800m、1500m)长跑(3000m、5000m、10000m)、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和竞走(10km、20km、50km),虽然同属于体能主导类周期性运动向群,但由于强度和项目特点的不同,在速度感的培养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3.4.1 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主要培养方法:
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培养最主要的手段是给予运动员不同强度的刺激,包括100%和超100%强度。关于径赛运动员的强度测定方法,如表1所示。
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运动员准确按既定强度跑,并将实际完成的强度与给定强度之差异进行反馈,使运动员不断进行调整,建立精确的速度感,从而在训练比赛中自觉判断跑速。
3.4.2 中、长跑运动员速度感的主要培养方法。
中、长跑项目的平均比赛强度没有短跑大,动作节奏变化较小,动作频率也较低,运动员在比赛中易于控制速度。中跑运动员的速度感知能力的训练,除了按照不同的强度训练之外,更强调运动员的节奏感训练。有研究表明,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除了冲刺阶段和起跑后150米内的加速阶段,其步距基本稳定,因此中长跑运动员控制速度的方式是改变步频。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控制步频能力的训练,来锻炼其速度感知能力,是中长跑运动员速度感训练的重要手段。
3.5 速度感的主要训练方法。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训练方法主要有几种,首先,根据运动员的最好成绩计算出其不同强度的时间,让其通过对不同强度的跑速的感知来锻炼“速度感”,这种方法多适用于短跑运动员;第二,规定运动员固定距离的步数,稳定其步幅,最终使其通过控制步频来感知速度感,这种训练方法多适用于中长跑运动员;第三,变速跑,不同体能状态下的计时跑,来帮助运动员提高自身对节奏的感知能力,这种训练方法多适用于长跑、竞走和马拉松运动员;第四,通过多圈跑时控制每圈的时间来让运动员把握节奏,感知速度。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的建立分为三个阶段。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速度感知能力形成的初步阶段,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分析器来完成;第二个阶段是达到通过肌肉本体感觉来判断速度的阶段;最后一个阶段运动员获得在比赛过程中不受心理和情绪变化的影响,能够稳定的依靠本体感觉和动觉分析器控制速度的能力。
4.1.2 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培养方法。
通过研究归纳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感建立主要依靠不同强度跑的反复练习;中、长跑运动员主要依靠稳定步距,通过调整步频来控制节奏,最终控制速度;马拉松和竞走运动员的速度感训练与中、长跑类似,但要注意运动员如何在身体出现极点和体能下降的时候如何精确的控制速度。
4.2 建议。
“速度感”的训练对于新赛制下的径赛运动员比赛能力尤为重要,但速度感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希望我国从事田径训练工作的教练员积极探索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培养的新方法,将相关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参考文献
[1] 运动训练学编写组.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3] 何杰.论精确的速度感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J].体育科学,2000(5):34
[4] 徐开飞.试论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及其培养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0(3):13~15
[5] 孙志新.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1999(1):19~21
[6] 范爱武.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训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0):98~99
关键词 径赛; 速度感; 培养; 训练
1 前言
任何体育运动都需要掌握其特定的专项技能,形成运动技能离不开良好的本体感觉,作为体能主导类的田径项目更是如此。伴随着现代田径比赛的开发和制度改变,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密度加大,要求运动员拥有连续比赛能力,且维持较高竞技状态的时间延长。这些新的要求让田径运动员,特别是径赛运动员,在高密度的比赛过程中合理控制自己体能分配。纵观奥运会、田径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和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国际比赛,创造优异成绩和顶级水平的径赛运动员,无不是利用自身良好的“速度感”控制自己在决赛前几轮比赛中的成绩,以便在决赛中保持充沛的体能更好的发挥水平。
速度感形成的基础是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对于身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感觉。“速度感”灵敏度的强弱表现在运动员能否区别和判断不同跑速的准确程度,它是径赛运动员的专门感知觉之一。除了在比赛中合理分配体能之外,精确的速度感可使运动员辨出不同强度跑速中肌肉用力的大小和技术的正确程度,在高速跑中有效调控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的收缩与放松,而不致造成肌肉用力紊乱,出现动作失调。可见建立良好的“速度感”对竞赛运动员提高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在训练中更好的培养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为我国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高水平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体育学院图书室、中国期刊网和internet等途径,查阅、研读和搜集与本选题有关的书籍、论文、报刊等资料,获得有关田径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建立和训练的相关资料,以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研究参考。
2.2.2 专家访谈法:从研究课题的筹备到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都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对有关专家进行走访和调查,并总结归纳专家对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建立和训练的观点。
2.2.3 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分析影响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培养的主要因素和主要训练手段,得出对我国田径径赛运动员“速度感”训练的启示。
3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速度感:
何杰在《论精确的速度感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3]一文中认为,速度感是赛跑运动员对自己的跑速在时间上的反应和对肌肉用力与放松程度的本体感觉。
徐开飞在《试论径赛运动员的_速度感_及其培养方法》[4]一文中认为,所谓“速度感”是指运动员在跑动中对其速度判断的能力,它是对每一动作所用时间的细微感觉的总和。它的基础是运动员在跑动中对于身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感觉。
3.2 影响径赛运动员速度感主要因素分析:
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整理,以及专家访问,将影响运动员速度感知能力的因素归纳为三种:遗传学因素、训练因素和心理因素。
3.2.1 遗传学因素:
速度感知能力受到神经类型、反射速度、本体感觉器灵敏程度等人体先天条件的一定限制,而这些先天条件中有些是通过后天的训练无法弥补的。因此,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在径赛运动员选材时也应当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3.2.2 训练因素:
孙志新在《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分析》[5]中认为,通过实验发现运动水平低的运动员在速度变化的最初阶段明显要比水平高的运动员差,但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这种差异逐步缩小,并最终消失。可以这样认为水平高的运动员在速度能力变化上强于水平低的运动员,但同时又说明速度感是可以通过运动训练培养的。
范爱武在《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训练研究》[6]一文中认为,中长跑运动员经过不长时间的专门训练,就可以较好地感知跑的节奏。在适应新跑速节奏方面, 水平高与水平低的运动员在最初阶段存有显著差异。
可见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知能力具备较强的可塑性,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运动员的“速度感”,将“速度感”训练融入径赛运动员训练中,可以使运动员的速度感知能力随着运动成绩的增长而变强,最终达到提高比赛能力的目的。因此,训练因素也是影响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的最重要因素。
3.2.3 心理因素: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培养的最后阶段就是在比赛中,对速度的感知能力不受心理和情绪变化的影响,能够稳定控制速度的阶段。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本体感觉和肌肉感知上,并且肌肉更容易在跑动过程中找到放松法力的感觉。有相关研究表明,运动员在中等强度负荷时对“速度感”灵敏程度最高,在高强度和极限强度时往往速度感的灵敏性变差,比赛属于高强度和极限强度的负荷。
3.3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建立过程: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速度感知能力形成的初步阶段,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分析器来完成,通过视觉来判断人体在空间内的相对位移速度,通过听觉来感知跑动中的步频节奏变化;第二个阶段是通过不断的强化速度感知的能力,进一步强化本体感觉和动觉分析器的精细划分,达到通过肌肉本体感觉来判断速度的阶段;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径赛运动员培养速度感得最重要阶段,即运动员获得在比赛过程中不受心理和情绪变化的影响,能够稳定的依靠本体感觉和动觉分析器控制速度的能力。
3.4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培养方法:
田径比赛中径赛项目又被分为短跑(100m、200m、400m、接力项目)、中跑(800m、1500m)长跑(3000m、5000m、10000m)、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和竞走(10km、20km、50km),虽然同属于体能主导类周期性运动向群,但由于强度和项目特点的不同,在速度感的培养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3.4.1 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主要培养方法:
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培养最主要的手段是给予运动员不同强度的刺激,包括100%和超100%强度。关于径赛运动员的强度测定方法,如表1所示。
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运动员准确按既定强度跑,并将实际完成的强度与给定强度之差异进行反馈,使运动员不断进行调整,建立精确的速度感,从而在训练比赛中自觉判断跑速。
3.4.2 中、长跑运动员速度感的主要培养方法。
中、长跑项目的平均比赛强度没有短跑大,动作节奏变化较小,动作频率也较低,运动员在比赛中易于控制速度。中跑运动员的速度感知能力的训练,除了按照不同的强度训练之外,更强调运动员的节奏感训练。有研究表明,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除了冲刺阶段和起跑后150米内的加速阶段,其步距基本稳定,因此中长跑运动员控制速度的方式是改变步频。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控制步频能力的训练,来锻炼其速度感知能力,是中长跑运动员速度感训练的重要手段。
3.5 速度感的主要训练方法。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训练方法主要有几种,首先,根据运动员的最好成绩计算出其不同强度的时间,让其通过对不同强度的跑速的感知来锻炼“速度感”,这种方法多适用于短跑运动员;第二,规定运动员固定距离的步数,稳定其步幅,最终使其通过控制步频来感知速度感,这种训练方法多适用于中长跑运动员;第三,变速跑,不同体能状态下的计时跑,来帮助运动员提高自身对节奏的感知能力,这种训练方法多适用于长跑、竞走和马拉松运动员;第四,通过多圈跑时控制每圈的时间来让运动员把握节奏,感知速度。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的建立分为三个阶段。
径赛运动员速度感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速度感知能力形成的初步阶段,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分析器来完成;第二个阶段是达到通过肌肉本体感觉来判断速度的阶段;最后一个阶段运动员获得在比赛过程中不受心理和情绪变化的影响,能够稳定的依靠本体感觉和动觉分析器控制速度的能力。
4.1.2 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培养方法。
通过研究归纳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感建立主要依靠不同强度跑的反复练习;中、长跑运动员主要依靠稳定步距,通过调整步频来控制节奏,最终控制速度;马拉松和竞走运动员的速度感训练与中、长跑类似,但要注意运动员如何在身体出现极点和体能下降的时候如何精确的控制速度。
4.2 建议。
“速度感”的训练对于新赛制下的径赛运动员比赛能力尤为重要,但速度感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希望我国从事田径训练工作的教练员积极探索径赛运动员速度感培养的新方法,将相关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参考文献
[1] 运动训练学编写组.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3] 何杰.论精确的速度感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J].体育科学,2000(5):34
[4] 徐开飞.试论径赛运动员的“速度感”及其培养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0(3):13~15
[5] 孙志新.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1999(1):19~21
[6] 范爱武.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训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0):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