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插补泻和捻转补泻的协同与分离

来源 :中国针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提插补泻和捻转补泻的协同使用情况及分离原因。提插补泻和捻转补泻是针刺补泻的重要内容,传统针灸学中,二者存在协同使用的情况,主要与以血气理论为指导的治疗思想和人体结构对手法操作的影响有关。民国以后,逐渐出现提插补泻和捻转补泻的分离,与“科学针法”被后世广泛应用及神经科学融入针灸治疗体系有关。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长远目标,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岁华诞之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张伟与记者分享了一些个人的感悟。张伟说道:“和许多老资格的党员同志相比,我的党龄并不长,到今年党龄才19年。我是快40岁那年入的党,《论语·为政》里说四十不惑,意思是经历了许多事,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所以,我的入党是一名中年知识分子成熟思考的结果,是一名临床医生经历了风雨坎坷后有判断力的选择。正如我的入党申请书里写的那样,现在的我
目的试验将针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硫糖铝口服混悬液治疗,对比临床应用疗效。方法试验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20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糖铝口服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则为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硫糖铝口服混悬液治疗。本次试验需要对患者的疗效结果做出评估,显效指的是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在胃镜检查下无胃黏膜慢性炎症表现。有效指的是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且在胃镜检查下炎症表现好转。无效则是上述要求均未满足,症状可存在加重趋
为减少临床罐具消毒步骤和防止交叉感染,设计了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本装置由防火塑料材质制成的一次性隔离单元和弹性材料制成的一次性罐口固定器构成,一次性隔离单元包括火罐颈部隔离单元和火罐内部隔离单元两部分,两者与一次性罐口固定器相连接,三者均为中心贯通的环状结构,通过本装置能够很好地防止火罐与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具有安全防护、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特点。
目的研究在脑梗死患者的日常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开展脑梗死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群体,研究时间开始于2017年1月,结束于2018年12月,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为60例的试验组和60例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而试验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每组患者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得分以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 <0.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采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的有效性及患者糖脂代谢情况。方法我院10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奥氮平治疗组采取奥氮平治疗,阿立哌唑治疗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PANSS量表评分值;两组的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阿立哌唑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与奥氮平治疗组(90.00%)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阿立哌唑治疗组PANSS量表评分值和奥
以《黄帝内经》所载原文为主,对“天牖五部”穴名、穴位归经、穴位特性等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其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疾病、运动系统
梳理《内经》《难经》中合穴的释义、穴名、定位、主治、刺灸法、禁忌等内容,发现其中已形成特指五输穴之合穴的概念义项;记载了十一经合穴的穴名、定位及其取穴方法;其中有
目的:观察针刺荥输合穴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观察
总结杨骏教授运用不同针刺手法治疗难治性面瘫经验.杨骏教授认为本病病程迁延、气血亏虚、久病入络,指出临床常规针刺方法很难取得明显疗效,针对本病病因病机及疾病特点,运用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耳鼻咽喉疾病相关性及治疗情况。方法通过对收集的424例儿童慢性咳嗽的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慢性咳嗽与耳鼻咽喉疾病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因造成儿童慢性咳嗽的发作特点及相关治疗效果。结果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中,急慢性鼻炎占17.22%,鼻窦炎、鼻息肉占26.18%,变应性鼻炎占19.81%,鼻腔异物并感染占0.24%,扁桃体及腺样体疾病占17.92%,变应性咽喉炎占15.33%,外耳道耵聍栓塞及异物占2.83%,气道异物占0.47%,其中以鼻窦炎、鼻息肉所占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