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某小区住宅建筑工程项目中两个地块住户类型不同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设计策略,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该小区的方案设计。
关键词:民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工程实例
某项目位于旧城区,基地被自然山体划分为A和B地块,基地的周边还包括三座山,景观资源俱佳。A地块为1.1万m2,拟建地面建筑面积为3.3万m2,70 m2拆迁安置房约500户。B地块为2.02万m2,拟建地面建筑面积为3.3万m2,约500套住房。
1项目特点
A地块,住户主要为拆迁安置的居民。考虑到拆迁安置区设计不同于商品房楼盘,要求小区的设计在打造高品质同时有利于安置分房,我们在设计中坚持经济、快速、均好、标准化等原则,实现和谐安置。
B地块,住户主要为商品房购置居民。对于商品房而言,更应强调的是景观价值的最大化和销售形象、卖点的营造。
2 A地块设计理念
2.1突出景观优势的规划布局
规划强调了拆迁安置区的住宅均好性。3.0的容积率和40m的限高给设计带来了难度。我们通过错动的折板式单元布局为住区带来了更宽松的楼间距和更加开阔的观景面,使得户户山景,朝向均为东南和西南向,单元式的布局为城市提供了视觉通廊,也便于营造小区形象。沿主干道一侧设置了8m×12m的二层商铺,转角处适当放大作为托儿所、居委会、治安站、便民店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在景观设计方面,我们沿入口主轴布置长达120m绿色生态走廊,贯穿近4000 m2的大花园,提供优良的景观大环境及视觉享受,结合绿化、水景构成了花园中一条特色景观带。戏水池、风雨亭、绿地为住户提供了游玩场地,羽毛球场、老年活动场地、晨练空间尽在其中,倡导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
2.2严控工程造价,追求最佳性价比
A地块总计500套住房,以完全相同的户型单元为基础进行组合,通过对建筑密度,建筑景观,建筑经济性等因素的综合评价,在楼栋数与层数、标准层户数三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最终,我们确定建筑层数为14层,栋数6栋的综合性能最优(如表1)。
2.3户型设计标准化
本地块所有的户型单元完全相同,为两房两厅,客厅开间3.4m,主卧开问3m,
表16栋14层综合参数
户型成熟,南北通透,使用率高,实现了标准层户型最精选化与标准化,节约了设计周期与施工工期。每套住房的公摊面积和使用率完全相同,降低了分房难度。同时,也便于根据拆迁安置户的个性化要求做出局部修改,以利快速确定方案,达成拆迁安置协议。
2.4充分考虑经济性
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性需求,我们将传统的板式住宅进行折合,L形的平面形式和位置适中的核心筒使得结构稳定,降低结构造价。其次,在不破坏地面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地下停车数,并且采用半地下室的车库设计,大大节省了土方成本和结构成本,也为地下空间带来更多的新鲜空气和阳光。
此外,在一次性投入中充分考虑了后期运行成本的降低。如智能化系统,降低物业管理成本;自然通风等节能措施降低空调能耗;公共空间利用自然采光,采用节能灯具,减少照明能耗。
3 B地块设计理念
3.1突出景观优势的规划布局
在B地块中,住户为商品房购置居民。在设计中,我们以两条高低错落的建筑体量,呈盘龙之势,首尾相望,最大化的利用了山景。在景观设计上,我们充分利用区域内原有山体,打造社区核心景观,结合住区总体规划风格,使景观设计成为现代生活与自然元素的连接点,创造舒适、宁静、清新、自然的高品质居住环境。正对人口的三层架空景观设计,使内与外,人工与自然景观区域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弧形景观长廊与建筑环抱着两湖水景,山水相融,创造出近1万m2的生态大花园,构成了极具震撼性的住区中心景观,极大的提升了销售形象,提升住区生活品质。人口处结合半地下室抬高处理,利用如:水幕墙、叠水溪流、景观步道等设计手法在解决高差问题的同时,塑造有特色的景观空间。园区内,景观环境延伸入住宅架空层,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排球、步道、晨练空间尽在其中,倡导着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
沿商业价值高的主干道和转角一带,设置了8m×12m的二层商铺,转角处适当放大。靠小区内部的底层设置了托儿所、居委会、便民店等社区配套设施。商业景观注重于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布置了绿化与休闲座椅,配以生活气息浓郁的小型雕塑,给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娱乐环境和购物空间。
3.2合理的户型分布
考虑到较高的容积率和40m的限高,我们在对建筑景观,销售形象,建筑经济性和住宅单元等因素的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参数详见表2)。最终,我们采用了9栋一梯四户经典模式。
表2综合评价表
按照景观价值分布原则,在朝向与景观资源具佳的位置布置180 m2的大户型,具有270度开阔视野与最大范围的景观资源,尊贵地位尽现其中。135 m2和144 m2的大户型设置在后排,南北通透,南有花园,北有山景。125 m2户型设置在前排,南北通透,东、北面是与山景相融的大花园。115 m2的户型设置在后排前端,均拥有三面环绕的大花同。90 m2的户型设置在前排的前面两户,视线开阔。
3.3高品质的户型设计
本项目户型紧凑,使用率高,人户花园、空中花园、开敞景观侯梯厅成了它们的标准配置,将地面庭院生活情境提升至空中。可改造的大平台灵活度高,既可改造为一间房,又可改造为主卧配套的书房。假凸窗的设计可大大增加房间的尺寸,户型整体增值空间大,卖点足。根据不同大小的户型,客厅的面宽从4m~5.4m不等,主卧面宽从3.3m~4.2m不等。其中180 m2的户型更是配备了中西双厨,入户玄关,北侧观景阳台与入户花园相接,环绕整个客厅,主卧拥有270度落地景观圆窗,尽显尊贵。同时,我们还创造性地引入了“合用双首层大堂”——两个单元合用一个大堂,可以把更多的空间让给景观架空层,大堂也更易于做到大气豪华;双首层大堂把地下层的入户变为一种奢华的享受。
3.4适宜的立面设计
建筑采用“简约”、“理性”、“活泼”的现代主义风格,简洁明快的建筑造型营造出充满现代居住色彩的社区形象。建筑立面采用面砖与涂料结合的方式,以暖灰、白色调与玻璃的对比,突出建筑的体块感与材质特征。奢华于细节之间自然涌現。商业沿街立面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形成风格统一而又灵活多变的标志性城市界面。
4打造绿色居住
我们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在不增加造价的前提下,实现绿色建筑,力求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活模式。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自然通风、噪声、日照等的模拟,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设计,走精细化之路。
①自然通风模拟:由于点式高层在南面,处于上风向,北面高层处于下风向,气流流动顺畅,小区室外风速在1~4m/s范围内。舒适度好,户型内外通风压力3Pa以下,室内自然通风条件优越,空气品质及舒适度高。
②噪声模拟:小区西侧为城市主干道,根据我们对场地声环境的实测结果:基地东南侧噪声达到75dB,立面的声环境处于不利情况,中部和西部平均为55dB。本方案在基地西侧布置小户型板式高层住宅,可以减少噪音对大户型住宅的影响,创造宁静的园区环境。经噪声模拟分析,本案建成后区内噪音<4OdB,室内安静舒适。
参考文献:
[1]沈福煦.建筑方案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乔博,汪峰,叶忠波.建筑方案设计中如何贯彻节能设计思想[J].建筑节能,2009,(3).
关键词:民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工程实例
某项目位于旧城区,基地被自然山体划分为A和B地块,基地的周边还包括三座山,景观资源俱佳。A地块为1.1万m2,拟建地面建筑面积为3.3万m2,70 m2拆迁安置房约500户。B地块为2.02万m2,拟建地面建筑面积为3.3万m2,约500套住房。
1项目特点
A地块,住户主要为拆迁安置的居民。考虑到拆迁安置区设计不同于商品房楼盘,要求小区的设计在打造高品质同时有利于安置分房,我们在设计中坚持经济、快速、均好、标准化等原则,实现和谐安置。
B地块,住户主要为商品房购置居民。对于商品房而言,更应强调的是景观价值的最大化和销售形象、卖点的营造。
2 A地块设计理念
2.1突出景观优势的规划布局
规划强调了拆迁安置区的住宅均好性。3.0的容积率和40m的限高给设计带来了难度。我们通过错动的折板式单元布局为住区带来了更宽松的楼间距和更加开阔的观景面,使得户户山景,朝向均为东南和西南向,单元式的布局为城市提供了视觉通廊,也便于营造小区形象。沿主干道一侧设置了8m×12m的二层商铺,转角处适当放大作为托儿所、居委会、治安站、便民店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在景观设计方面,我们沿入口主轴布置长达120m绿色生态走廊,贯穿近4000 m2的大花园,提供优良的景观大环境及视觉享受,结合绿化、水景构成了花园中一条特色景观带。戏水池、风雨亭、绿地为住户提供了游玩场地,羽毛球场、老年活动场地、晨练空间尽在其中,倡导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
2.2严控工程造价,追求最佳性价比
A地块总计500套住房,以完全相同的户型单元为基础进行组合,通过对建筑密度,建筑景观,建筑经济性等因素的综合评价,在楼栋数与层数、标准层户数三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最终,我们确定建筑层数为14层,栋数6栋的综合性能最优(如表1)。
2.3户型设计标准化
本地块所有的户型单元完全相同,为两房两厅,客厅开间3.4m,主卧开问3m,
表16栋14层综合参数
户型成熟,南北通透,使用率高,实现了标准层户型最精选化与标准化,节约了设计周期与施工工期。每套住房的公摊面积和使用率完全相同,降低了分房难度。同时,也便于根据拆迁安置户的个性化要求做出局部修改,以利快速确定方案,达成拆迁安置协议。
2.4充分考虑经济性
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性需求,我们将传统的板式住宅进行折合,L形的平面形式和位置适中的核心筒使得结构稳定,降低结构造价。其次,在不破坏地面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地下停车数,并且采用半地下室的车库设计,大大节省了土方成本和结构成本,也为地下空间带来更多的新鲜空气和阳光。
此外,在一次性投入中充分考虑了后期运行成本的降低。如智能化系统,降低物业管理成本;自然通风等节能措施降低空调能耗;公共空间利用自然采光,采用节能灯具,减少照明能耗。
3 B地块设计理念
3.1突出景观优势的规划布局
在B地块中,住户为商品房购置居民。在设计中,我们以两条高低错落的建筑体量,呈盘龙之势,首尾相望,最大化的利用了山景。在景观设计上,我们充分利用区域内原有山体,打造社区核心景观,结合住区总体规划风格,使景观设计成为现代生活与自然元素的连接点,创造舒适、宁静、清新、自然的高品质居住环境。正对人口的三层架空景观设计,使内与外,人工与自然景观区域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弧形景观长廊与建筑环抱着两湖水景,山水相融,创造出近1万m2的生态大花园,构成了极具震撼性的住区中心景观,极大的提升了销售形象,提升住区生活品质。人口处结合半地下室抬高处理,利用如:水幕墙、叠水溪流、景观步道等设计手法在解决高差问题的同时,塑造有特色的景观空间。园区内,景观环境延伸入住宅架空层,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排球、步道、晨练空间尽在其中,倡导着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
沿商业价值高的主干道和转角一带,设置了8m×12m的二层商铺,转角处适当放大。靠小区内部的底层设置了托儿所、居委会、便民店等社区配套设施。商业景观注重于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布置了绿化与休闲座椅,配以生活气息浓郁的小型雕塑,给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娱乐环境和购物空间。
3.2合理的户型分布
考虑到较高的容积率和40m的限高,我们在对建筑景观,销售形象,建筑经济性和住宅单元等因素的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参数详见表2)。最终,我们采用了9栋一梯四户经典模式。
表2综合评价表
按照景观价值分布原则,在朝向与景观资源具佳的位置布置180 m2的大户型,具有270度开阔视野与最大范围的景观资源,尊贵地位尽现其中。135 m2和144 m2的大户型设置在后排,南北通透,南有花园,北有山景。125 m2户型设置在前排,南北通透,东、北面是与山景相融的大花园。115 m2的户型设置在后排前端,均拥有三面环绕的大花同。90 m2的户型设置在前排的前面两户,视线开阔。
3.3高品质的户型设计
本项目户型紧凑,使用率高,人户花园、空中花园、开敞景观侯梯厅成了它们的标准配置,将地面庭院生活情境提升至空中。可改造的大平台灵活度高,既可改造为一间房,又可改造为主卧配套的书房。假凸窗的设计可大大增加房间的尺寸,户型整体增值空间大,卖点足。根据不同大小的户型,客厅的面宽从4m~5.4m不等,主卧面宽从3.3m~4.2m不等。其中180 m2的户型更是配备了中西双厨,入户玄关,北侧观景阳台与入户花园相接,环绕整个客厅,主卧拥有270度落地景观圆窗,尽显尊贵。同时,我们还创造性地引入了“合用双首层大堂”——两个单元合用一个大堂,可以把更多的空间让给景观架空层,大堂也更易于做到大气豪华;双首层大堂把地下层的入户变为一种奢华的享受。
3.4适宜的立面设计
建筑采用“简约”、“理性”、“活泼”的现代主义风格,简洁明快的建筑造型营造出充满现代居住色彩的社区形象。建筑立面采用面砖与涂料结合的方式,以暖灰、白色调与玻璃的对比,突出建筑的体块感与材质特征。奢华于细节之间自然涌現。商业沿街立面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形成风格统一而又灵活多变的标志性城市界面。
4打造绿色居住
我们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在不增加造价的前提下,实现绿色建筑,力求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活模式。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自然通风、噪声、日照等的模拟,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设计,走精细化之路。
①自然通风模拟:由于点式高层在南面,处于上风向,北面高层处于下风向,气流流动顺畅,小区室外风速在1~4m/s范围内。舒适度好,户型内外通风压力3Pa以下,室内自然通风条件优越,空气品质及舒适度高。
②噪声模拟:小区西侧为城市主干道,根据我们对场地声环境的实测结果:基地东南侧噪声达到75dB,立面的声环境处于不利情况,中部和西部平均为55dB。本方案在基地西侧布置小户型板式高层住宅,可以减少噪音对大户型住宅的影响,创造宁静的园区环境。经噪声模拟分析,本案建成后区内噪音<4OdB,室内安静舒适。
参考文献:
[1]沈福煦.建筑方案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乔博,汪峰,叶忠波.建筑方案设计中如何贯彻节能设计思想[J].建筑节能,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