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需要有高水平的语文素养,因为语文能力是学好一切的基础,是学生走向 就业的桥梁。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 门公共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 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工作和适应职业变化所需要的 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这一阐 述,肯定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建 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学校的教学指导、学生就业前景、学生终身发展、职业生涯的设 计、提高学习专业课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无疑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真正合格的 人才,他不仅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同时更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文 化修养。而这些素质的养成,与语文课的学习与积累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很多人都有切身的 感受和体会,也尝到了甜头。
为了发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在语文课内容的设置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适合他 们的教法,即一切都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就业指导要渗透到语文教学的环节中去,为了更 加贴近中职教育的现状,更加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语文教学就必须不断实践、不 断改革,必须有所创新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阅读和口语教学,培养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方向。职业教育就是就业 教育。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而言,“引进就业指导,就是引进一种战略”。因此,职业就业 指导要渗透到语文教学的环节中去,特别是要渗透到口语教学中去。对于每个人来说,口语 交际或一个人的口才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人们相互交流的基础。口才是现代智能型人才的基本 素质,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 在校中职生来讲,如果想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找到一个好工作,除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以外,会“说话”,即练就一口好口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将会大大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生 存能力与竞争能力。由于学生在初中时不被重视,有自卑感,不爱交际,口语表达能力比较 薄弱,使得他们不敢面对众人说话,有很多同学说不好普通话,说话不得体、用词不恰当。 在各种竞争中失去了敲开企业大门的资格。所以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将来求职就业提供 了保障,也成为当前职教语文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1.针对目前现状,各个职业学校应设置定量的阅读和口语练习课。教师从最基本的说明、 会话开始训练。例如: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家乡特产,来职业学校的原因,按空间顺序 介绍学 校等,训练题目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可直接采取由学生选择题目的形式。在学生介 绍时老师给予提示、引导,从基础练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开口说话的能力,学生由不爱说话 变为可自由的畅谈。在此基础上,设置专业性较鲜明的演讲课程,分为赛场演讲和即兴演讲 ,由单一说明性质逐渐过渡到有内容有目的的表达。
2.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叙述、讲故事的训练。例如:讲故事比赛,讲自己假期的见 闻 ,讲住集体宿舍的感受,讲军训的经历等。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能力,提高整合 资料转化口语的过程。在第二阶段中设置辩论的训练,这个训练是学生最为活跃的环节。可 以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设正方与反方,设主辩手、副辩手,讨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像追星问题、上网问题、孝敬父母问题等等。此阶段的活动评价可以由开始的单一教师点评 转化为学生共同评价,看谁讲得生动、有趣、感人。在评论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参与 性评论,这样亦可锻炼学生学会如何去评论。
3.毕业前要集中对学生进行如何面试、如何竟聘的表达训练。经过前一段的说明、叙述、 辩论的 口语训练,求职面试的训练就变得简单了。教师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 际,在求职训练过程中采用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自我调查、社会活动等方法 进行模拟应试,为求职、应聘打下基础。这个环节的工作,语文教师可配合就业指导部门的 课程进行练习。
二、加强实用文写作的教学,提升学生求职应聘能力
中职学校的教学一直遵循着“文化课为基础课服务,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生产实 习课服务”的原则。这样,作为最基础的文化课——语文往往不被重视。很多学校认为不学 语文也会说话,也能认字就行了,所以有的专业只讲一些应用文,有的专业根本不开设语文 课。但就业指导恰恰要由语文老师来完成,而且只有语文老师做的会更好。因为求职离不开 说明、记叙、描写、议论、口语表达等语文方面的知识。
由于中职生语文基础较差,写作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在教学中采取阶段教 学的方式,把不同的应用文体依据其难易程度和实际应用的多少,有阶段有步骤的进行讲解 训练。例如:一年级主要进行留言条、请假条和借条等简易应用文的写作,主要以学生在校 生活内容为主;二年级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有选择性的进行投诉书、广告等写作,主 要以今后实践应用为主;三年级则主要进行自我介绍和求职信的练习,主要是以不同专业的 求职性质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应用文的写作兴趣,设置一 定的生活场景,也可结合适当的节日来构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讲授、知 识灌输的方式,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改革试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受学 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如引入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学 中做,改善应用文枯燥的写作模式。
三、加强德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作为人们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在思想上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是社会主义道 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行为方式。无私、正 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
学生在中职阶段的学习,是增长知识、增加见识、增强体质、增进了解的时期,在这时期通 过引导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信念,使其形成良好道德素质 和作人做事的准则是十分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师:第一,要积极引导、正确教育使学生逐步 感知;第二,要注重实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 对党的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第三,在诚实守信的规范要求下,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 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学会合作,这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 的关键。
语文教师可适当的选取有针对性的课文,进行自主的整理,分类的对学生进行思想的熏陶。 例如设置自信与诚信、敬业与爱业、责任与奉献等具有引导性质的单元。以课堂阅读或习 作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并配合适当的作文练习,循循善诱的来加强职业品德的渗透。
为真正体现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职业类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必须突出“就 业”的特色,不囿陈见,大胆求新。在教学中要充分加强课本与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培养就业的观念和信心。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具有职教特 点的大语文观。第一,必须树立教学为就业服务的意识,树立为市场服务的意识,为培养高 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服务;第二,必须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兴趣爱 好的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将课内外的语文教学活动与技能技巧的训练紧密结合,因材施教; 第三,必须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机渗透与联系,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 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使我们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第四,必须积极地引导和关注时代精 神和新的科技知识,并有机的融入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使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合拍,有助 于学生的生命意识、人文意识、科学意识、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未来意识的培养,使他们 了解自身、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并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为了发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在语文课内容的设置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适合他 们的教法,即一切都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就业指导要渗透到语文教学的环节中去,为了更 加贴近中职教育的现状,更加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语文教学就必须不断实践、不 断改革,必须有所创新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阅读和口语教学,培养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方向。职业教育就是就业 教育。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而言,“引进就业指导,就是引进一种战略”。因此,职业就业 指导要渗透到语文教学的环节中去,特别是要渗透到口语教学中去。对于每个人来说,口语 交际或一个人的口才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人们相互交流的基础。口才是现代智能型人才的基本 素质,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 在校中职生来讲,如果想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找到一个好工作,除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以外,会“说话”,即练就一口好口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将会大大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生 存能力与竞争能力。由于学生在初中时不被重视,有自卑感,不爱交际,口语表达能力比较 薄弱,使得他们不敢面对众人说话,有很多同学说不好普通话,说话不得体、用词不恰当。 在各种竞争中失去了敲开企业大门的资格。所以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将来求职就业提供 了保障,也成为当前职教语文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1.针对目前现状,各个职业学校应设置定量的阅读和口语练习课。教师从最基本的说明、 会话开始训练。例如: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家乡特产,来职业学校的原因,按空间顺序 介绍学 校等,训练题目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可直接采取由学生选择题目的形式。在学生介 绍时老师给予提示、引导,从基础练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开口说话的能力,学生由不爱说话 变为可自由的畅谈。在此基础上,设置专业性较鲜明的演讲课程,分为赛场演讲和即兴演讲 ,由单一说明性质逐渐过渡到有内容有目的的表达。
2.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叙述、讲故事的训练。例如:讲故事比赛,讲自己假期的见 闻 ,讲住集体宿舍的感受,讲军训的经历等。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能力,提高整合 资料转化口语的过程。在第二阶段中设置辩论的训练,这个训练是学生最为活跃的环节。可 以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设正方与反方,设主辩手、副辩手,讨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像追星问题、上网问题、孝敬父母问题等等。此阶段的活动评价可以由开始的单一教师点评 转化为学生共同评价,看谁讲得生动、有趣、感人。在评论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参与 性评论,这样亦可锻炼学生学会如何去评论。
3.毕业前要集中对学生进行如何面试、如何竟聘的表达训练。经过前一段的说明、叙述、 辩论的 口语训练,求职面试的训练就变得简单了。教师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 际,在求职训练过程中采用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自我调查、社会活动等方法 进行模拟应试,为求职、应聘打下基础。这个环节的工作,语文教师可配合就业指导部门的 课程进行练习。
二、加强实用文写作的教学,提升学生求职应聘能力
中职学校的教学一直遵循着“文化课为基础课服务,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生产实 习课服务”的原则。这样,作为最基础的文化课——语文往往不被重视。很多学校认为不学 语文也会说话,也能认字就行了,所以有的专业只讲一些应用文,有的专业根本不开设语文 课。但就业指导恰恰要由语文老师来完成,而且只有语文老师做的会更好。因为求职离不开 说明、记叙、描写、议论、口语表达等语文方面的知识。
由于中职生语文基础较差,写作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在教学中采取阶段教 学的方式,把不同的应用文体依据其难易程度和实际应用的多少,有阶段有步骤的进行讲解 训练。例如:一年级主要进行留言条、请假条和借条等简易应用文的写作,主要以学生在校 生活内容为主;二年级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有选择性的进行投诉书、广告等写作,主 要以今后实践应用为主;三年级则主要进行自我介绍和求职信的练习,主要是以不同专业的 求职性质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应用文的写作兴趣,设置一 定的生活场景,也可结合适当的节日来构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讲授、知 识灌输的方式,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改革试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受学 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如引入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学 中做,改善应用文枯燥的写作模式。
三、加强德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作为人们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在思想上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是社会主义道 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行为方式。无私、正 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
学生在中职阶段的学习,是增长知识、增加见识、增强体质、增进了解的时期,在这时期通 过引导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信念,使其形成良好道德素质 和作人做事的准则是十分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师:第一,要积极引导、正确教育使学生逐步 感知;第二,要注重实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 对党的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第三,在诚实守信的规范要求下,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 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学会合作,这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 的关键。
语文教师可适当的选取有针对性的课文,进行自主的整理,分类的对学生进行思想的熏陶。 例如设置自信与诚信、敬业与爱业、责任与奉献等具有引导性质的单元。以课堂阅读或习 作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并配合适当的作文练习,循循善诱的来加强职业品德的渗透。
为真正体现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职业类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必须突出“就 业”的特色,不囿陈见,大胆求新。在教学中要充分加强课本与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培养就业的观念和信心。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具有职教特 点的大语文观。第一,必须树立教学为就业服务的意识,树立为市场服务的意识,为培养高 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服务;第二,必须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兴趣爱 好的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将课内外的语文教学活动与技能技巧的训练紧密结合,因材施教; 第三,必须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机渗透与联系,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 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使我们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第四,必须积极地引导和关注时代精 神和新的科技知识,并有机的融入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使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合拍,有助 于学生的生命意识、人文意识、科学意识、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未来意识的培养,使他们 了解自身、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并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