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章太炎与明治日本思想初次相遇,是在1898年末至1899年6月的台湾。此时期,中日两国各自的政治及彼此文化交流均处于重要的历史拐点。章太炎供职于殖民当局的官办媒体《台湾日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近代‘国学’构想的建立:章太炎与明治思潮”(12CZS042)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抗战建国与民族复兴”的前期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太炎与明治日本思想初次相遇,是在1898年末至1899年6月的台湾。此时期,中日两国各自的政治及彼此文化交流均处于重要的历史拐点。章太炎供职于殖民当局的官办媒体《台湾日日新报》,在该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悼念维新六贤,声援康、梁,思索和规划中国政治蓝图。这既是戊戌政变的余波,又拉开了清末十年以康章为代表的不同派别进行伦理及政治思想对话的序幕。而日本多年来期冀与中国"夷夏"易位,此时在其首块殖民地台湾获得了实践空间。通过宣传吸附儒学忠孝伦理的"国体论",鼓吹天皇"万世一系",日本强力管控着台湾的意识形态。章太炎与日本学人就评价康有为的言行往复论辩,立场尖锐对立;章氏倡导以孔子后裔为中华共主,自认为是借鉴天皇万世一系,却为日人坚决抵制。他们的冲突是东亚儒学花开两朵后的一场遭遇战,其核心在于是否承认革命具有政教伦理的合法性,以及"忠"究竟是相互的还是单向的道德义务。明治国体论又可谓康、章清末政治分歧的第三方参照物。与之比照,可知康章之政治主张实际上"同"大于"异",二人均未逾越儒学"一统"与"革命"的两项价值,共同撑起了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空间。
其他文献
研究了红壤茶园中不同树龄茶树根层土壤微生物区系分布和种群结构的变化及其生态学因子。结果表明 ,随着树龄的增长 ,茶树根层土壤的酸度增加 ,pH值下降 ,土壤交换性酸组成从
<正>晚清时期"Republic/共和"概念的输入与接受,既是知识领域的跨文化互动问题,也是政治领域的现实行动选择问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对西方共和概念的了解长期呈现名与实依
<正>二战时期,中国不仅进行了一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的反法西斯战争,同时也努力寻求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为此,战时中国从三个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一是中华民族自身的独立
晚清浙江省瑞安县士人林骏的日记记录了一个普通地方士子在科举改废、学堂兴起过程中的观察与活动,表明科举之废、学堂之兴在晚清地方尚可展现为"水到渠成"的递嬗过程,这种水
1923—1935年的青年党,并不像其建党元老所言,全在文化学术和教育上用功夫,而是极度重视军事工作,花费大量的党力用于军事活动,以实践该党的"革命"方略。1935年6—7月,苗可秀
<正> 我国水稻土分布面积广阔,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在国民经济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地位。1930年,我国土壤研究机构成立以后,水稻土分类的研究,就已为我国土壤学家所注
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复杂的,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就要采用一些适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其中生活化教学,可以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健康体质的培养。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中期,他们的价值认识程度趋于成熟,培养良好的健身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问卷调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常研究人员需要做实验才能得出相关知识或结论,因此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历来也是备受高中化学教师的重视的。但是近年来高中化学实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极为活跃的有机组分,是土壤圈层与相关圈层(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等)发生物质交换的重要形式。影响土壤中物质的溶解、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