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进步的阶梯。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小班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可塑性强,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本文笔者认为阐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词:严格要求;反复强化;以身作则;家园配合;
一、态度可亲,要求严格
《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态度必须和蔼可亲,只有亲切的老师才能给孩子一个轻松的乐园,孩子们才能信任我们。“态度可亲,要求严格”该如何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度”,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案例一:今天上课,我们班的“小捣蛋们”一点都不给面子。吵吵闹闹、无止无休。我很生气的训斥了他们,过了五分钟他们又原形毕露了。我气的用铃鼓直拍桌子说;:“哪个小朋友再讲话,我要生气了!”这群“小捣蛋们”只是看了我一会,又开始喧哗了。我意识到强硬的管理手段是行不通的,于是马上做了一个闭嘴的动作,以温柔的语气说:“老师最喜欢上课不讲话,认真听的小朋友了。我看看,现在哪个小朋友最乖!”孩子们听到我的话之后,不一会儿就悄无声息了。虽说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安安静静的坐很久,但效果却比之前的明显和持久,偶尔会有一两个不能控制住自己行为的时候,我不再用生气的语气告诫他们,而是用温柔的目光盯着他,坚持了一会他也就无奈的放弃了“闲聊”,乖乖的坐好上课。从这以后,班里幼儿就养成了自觉举手的好习惯。
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模仿他人的高峰期,教师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他们。换句话说,教师就是孩子们的镜子,镜子与现实是成正比的。对于这次的突发状况,由于及时改变了传统管理手段,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如今很多老师经常以命令的口吻告诫幼儿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样不仅破坏了老师在幼儿心中亲切和蔼的形象,还会使幼儿对老师有抗拒和排斥心理。如果在一些“小事”上,多给孩子们一些的空间,孩子们反而会更听话,这样不是比强硬的要求孩子听话来得容易和簡单吗?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中,经过长期培养而形成的。
二、反复强化,启蒙引导
任何个性品质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反复的强化,而教育中的一个大忌就是教师的反复无常,幼儿会无所适从。当幼儿明确了目标,又经过老师前后一致的强化以后,外部行为标准才能够逐渐内化,成为幼儿自己的行为习惯。只要在日常活动中,对幼儿的要求持之以恒,就能养成良好的常规。所谓常规,指的是幼儿园教学与生活中儿童经常要遵守的规则,这其中包括了行为准则、活动纪律,也包括了日常生活程序。
案例二:以前我们班上课,教师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培养他们回答问题的习惯。可每次上课提问时,幼儿都会忘了举手回答问题的规则,经常在下面自说自话或是和旁边的其他小朋友说。我当时很生气的责怪了他们,并且严肃的告诉他们:“老师提问时,要举手回答问题,这是上课的规矩!”一开始幼儿还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是等到我再提问时,他们早把我的“规矩”忘到了九霄云外,继续在下面说。当时我很生气,实在不想再和他们费口舌。于是,我每次提问之后就会立刻做出举手的动作,没想到这个不经意的动作,比我平时反复用语言强调来的有效多了。大部分幼儿看到了我的动作后,都会慢慢的停止了讨论,同时举起自己的小手。还有一些“小捣蛋”看到其他幼儿都不说话了,也会乖乖闭上嘴巴停止讨论。久而久之,现在举手的常规已经成为习惯。
常规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习惯的形成,假如我们总要记得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怎样做,就会感到非常吃力,而且常常可能忘记。如果形成了习惯,就不需要提醒,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做该做的事情。所以,教师适当的介入和引导,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直达车”。小班幼儿自控能力较差,动作、行为往往经常是自己想到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到说什么就说什么。多数情况下,这些行为都不是孩子有意或故意干扰别人,他们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不要用讽刺挖苦、当众批评和罚坐罚站来教训他们。这样孩子会得出“我又做错了,老师一点也不喜欢”的结论,往后仍然会再犯。
三、潜移默化,以身作则
教师应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个性和积极性,因人而异,分配不同的任务,让班里每个孩子都有事干,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养成孩子为班集体负责的习惯。所以,我尝试着组织班上的孩子们自己讨论、制订班级里的规则。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规则的制订中去,通过大家一起讨论,老师帮助总结,形成人性化的班级规则。由于那不是老师硬塞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决定的,所以孩子在遵守的同时不会存在抵触心理。我们还通过奖五角星、红苹果等方式来引导幼儿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孩子们对规则有了更透彻的了解,执行起来也会自觉得多。
四、家园配合,相辅相成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身惯养,捧在受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长的过分紧张造就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脾气倔强的性格,这样反而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有能力,还可以帮助其他幼儿。
例如可以每天请一个幼儿轮流做小组长,或每天幼儿轮流为其他幼儿发勺子,给每个幼儿锻炼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不依赖别人。每一个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只有家园沟通方面做到零距离,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上达成共识。
俗话说: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何况孩子。每个孩子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他们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在幼儿的常规培养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心理学指出,幼儿的长时记忆尚处在发展中,他们的记忆容量小、信息加工效率低、回忆速度慢、而且在不同情境中迁移概念能力差。所以,教师在教导孩子时,讲话要简洁明了,更应注意在不同情境中的反复强化。这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把习惯转化为本能。
关键词:严格要求;反复强化;以身作则;家园配合;
一、态度可亲,要求严格
《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态度必须和蔼可亲,只有亲切的老师才能给孩子一个轻松的乐园,孩子们才能信任我们。“态度可亲,要求严格”该如何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度”,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案例一:今天上课,我们班的“小捣蛋们”一点都不给面子。吵吵闹闹、无止无休。我很生气的训斥了他们,过了五分钟他们又原形毕露了。我气的用铃鼓直拍桌子说;:“哪个小朋友再讲话,我要生气了!”这群“小捣蛋们”只是看了我一会,又开始喧哗了。我意识到强硬的管理手段是行不通的,于是马上做了一个闭嘴的动作,以温柔的语气说:“老师最喜欢上课不讲话,认真听的小朋友了。我看看,现在哪个小朋友最乖!”孩子们听到我的话之后,不一会儿就悄无声息了。虽说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安安静静的坐很久,但效果却比之前的明显和持久,偶尔会有一两个不能控制住自己行为的时候,我不再用生气的语气告诫他们,而是用温柔的目光盯着他,坚持了一会他也就无奈的放弃了“闲聊”,乖乖的坐好上课。从这以后,班里幼儿就养成了自觉举手的好习惯。
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模仿他人的高峰期,教师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他们。换句话说,教师就是孩子们的镜子,镜子与现实是成正比的。对于这次的突发状况,由于及时改变了传统管理手段,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如今很多老师经常以命令的口吻告诫幼儿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样不仅破坏了老师在幼儿心中亲切和蔼的形象,还会使幼儿对老师有抗拒和排斥心理。如果在一些“小事”上,多给孩子们一些的空间,孩子们反而会更听话,这样不是比强硬的要求孩子听话来得容易和簡单吗?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中,经过长期培养而形成的。
二、反复强化,启蒙引导
任何个性品质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反复的强化,而教育中的一个大忌就是教师的反复无常,幼儿会无所适从。当幼儿明确了目标,又经过老师前后一致的强化以后,外部行为标准才能够逐渐内化,成为幼儿自己的行为习惯。只要在日常活动中,对幼儿的要求持之以恒,就能养成良好的常规。所谓常规,指的是幼儿园教学与生活中儿童经常要遵守的规则,这其中包括了行为准则、活动纪律,也包括了日常生活程序。
案例二:以前我们班上课,教师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培养他们回答问题的习惯。可每次上课提问时,幼儿都会忘了举手回答问题的规则,经常在下面自说自话或是和旁边的其他小朋友说。我当时很生气的责怪了他们,并且严肃的告诉他们:“老师提问时,要举手回答问题,这是上课的规矩!”一开始幼儿还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是等到我再提问时,他们早把我的“规矩”忘到了九霄云外,继续在下面说。当时我很生气,实在不想再和他们费口舌。于是,我每次提问之后就会立刻做出举手的动作,没想到这个不经意的动作,比我平时反复用语言强调来的有效多了。大部分幼儿看到了我的动作后,都会慢慢的停止了讨论,同时举起自己的小手。还有一些“小捣蛋”看到其他幼儿都不说话了,也会乖乖闭上嘴巴停止讨论。久而久之,现在举手的常规已经成为习惯。
常规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习惯的形成,假如我们总要记得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怎样做,就会感到非常吃力,而且常常可能忘记。如果形成了习惯,就不需要提醒,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做该做的事情。所以,教师适当的介入和引导,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直达车”。小班幼儿自控能力较差,动作、行为往往经常是自己想到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到说什么就说什么。多数情况下,这些行为都不是孩子有意或故意干扰别人,他们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不要用讽刺挖苦、当众批评和罚坐罚站来教训他们。这样孩子会得出“我又做错了,老师一点也不喜欢”的结论,往后仍然会再犯。
三、潜移默化,以身作则
教师应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个性和积极性,因人而异,分配不同的任务,让班里每个孩子都有事干,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养成孩子为班集体负责的习惯。所以,我尝试着组织班上的孩子们自己讨论、制订班级里的规则。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规则的制订中去,通过大家一起讨论,老师帮助总结,形成人性化的班级规则。由于那不是老师硬塞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决定的,所以孩子在遵守的同时不会存在抵触心理。我们还通过奖五角星、红苹果等方式来引导幼儿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孩子们对规则有了更透彻的了解,执行起来也会自觉得多。
四、家园配合,相辅相成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身惯养,捧在受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长的过分紧张造就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脾气倔强的性格,这样反而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有能力,还可以帮助其他幼儿。
例如可以每天请一个幼儿轮流做小组长,或每天幼儿轮流为其他幼儿发勺子,给每个幼儿锻炼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不依赖别人。每一个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只有家园沟通方面做到零距离,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上达成共识。
俗话说: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何况孩子。每个孩子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他们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在幼儿的常规培养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心理学指出,幼儿的长时记忆尚处在发展中,他们的记忆容量小、信息加工效率低、回忆速度慢、而且在不同情境中迁移概念能力差。所以,教师在教导孩子时,讲话要简洁明了,更应注意在不同情境中的反复强化。这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把习惯转化为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