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语言,一半是沉默

来源 :上海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尔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德国女作家和诗人,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学院赞扬她“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真,描写了那些被剥夺者的境遇”。1953年8月17日,米勒出生于罗马尼亚巴纳特地区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子,尼茨基多夫村。1987年移居德国。她以写作德裔罗马尼亚人在苏俄时的遭遇著称,主要作品有《低地》《沉重的探戈》《护照》《心兽》《单腿旅行》等。
  短篇小说集《低地》是她的一部作品,于1982年以审查本的形式问世。第一个完整版于两年后在柏林出版。1987年,她和母亲离开罗马尼亚,定居于柏林。接下来出版了其他作品,主要有:《心兽》(1994)、《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1997)和《呼吸秋千》(2009)①——以英文出版,作品名字分别为《青李之地》(The Land of Green Plums,1996)、《约会》(The Appointment,2001)和《饥饿天使》(The Hunger Angel,2012)。 ②
  访问者菲利普·贝姆(Philip Boehm,1958—),美国剧作家、话剧导演和翻译家,精通英语、德语和波兰语,曾翻译过德国作家赫尔塔·米勒、弗兰茨·卡夫卡等人的作品。他翻译过《狐狸是永远的猎人》《饥饿天使》《约会》(合译)等米勒的作品。这次访谈是米勒赴美参加《饥饿天使》这部书的推广活动期间,在纽约、芝加哥、波士顿和华盛顿这几次作品朗读的间隙用德语进行的。(译者)
  菲利普·贝姆:您的家庭在尼茨基多夫村是个农民家庭吗?
  米勒:我祖父当时是很富有的。他有很多土地,还开了个杂货铺。他是个粮商,每个月都到维也纳出差。
  菲利普·贝姆:他的粮食生意主要是小麦吗?
  米勒:主要是小麦和玉米。我长大的那座房子房顶上有个很大的拉粮食的升降机,有四层楼那么高。可是后来1945年之后,一切东西都给弄走了,我家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此后,只有那架升降机戳在那儿,空荡荡的。
  菲利普·贝姆:在家里每个人都讲德语吗?
  米勒:在德意志人住的村子里人们讲德语,在匈牙利人住的村子里他们讲匈牙利语,在塞尔维亚人住的村子里他们讲塞尔维亚语。人们是不混在一起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宗教、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服装。甚至在德意志族人之间,一个村子和另一个村子的口音都不一样。
  菲利普·贝姆:你们家的人是不是标准德语和方言都讲呢?
  米勒:我祖父由于要做生意,标准德语和方言都讲。但我祖母只讲方言。他们也会讲完美的匈牙利语。他们小的时候,那个村子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因此在这个地区,匈牙利人就迫使人们同化。所以,我祖父母上的是一所匈牙利语学校。这样一来,他们不管死记硬背地学什么东西——比如说代数——他们只能用匈牙利语学。可是,到了社会主义者掌权的时候,我祖父母都已经六十岁了,所以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学过罗马尼亚语。
  菲利普·贝姆:您上学的情况如何?
  米勒: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日子非常难过,因为方言和他们正在教的标准德语很不一样。我们从来都搞不准我们的一些方言词语在不应该溜进来的时候是不是偷偷地溜了进来。不过与此同时,它们的发音听起来毫无二致。比方说,“面包”这个词在两种情况下都是一个单词——布罗特。可是在我听来却是不对劲儿的。它在标准德语里面发音肯定应该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就说成类似于“布拉特”,仅仅是因为我以为那样听起来更像是标准德语应该发音的样子。于是结果就是这种一直都有的不安全感。我从来都不完全相信任何一种语言真正是我自己的。我的印象是,它们都属于别的人,它是我暂时借来一用的东西。而且这种感觉在每一个转折点都得到了强化,因为他们从来都不让你忘了,你是个少数民族。在每一份调查问卷中,我都得写下:我属于德意志少数民族。尽管从官面儿上说,我们不叫少数民族,而是叫做“共同居住的民族”——就好像是我们被恩准和其他人一起居住似的。就好像我们在那里居住的权利不知怎么地是值得怀疑的。当然这是十分荒谬的,考虑到这些人在这同一个地方生活了三百年了。
  菲利普·贝姆:您父母对您要求很严格吗?
  米勒:他们要求是很严格,不过那都是正常的。作为一个孩子,我必须一直干活,在家里边儿,在外面的田地里,什么活儿都得帮着干。我必须把那群母牛赶到山谷里去,赶到河边儿,整整一天都是孤零零地和那几头母牛在一起。
  菲利普·贝姆:有几头牛啊?
  米勒:通常是五六头。
  菲利普·贝姆:您那样子孤零零一个人的时候唱歌不唱歌?
  米勒:都是我们在幼儿园里学的那些小歌儿,像《一个人站在森林里》。不过我也自己跟自己说很多话,跟植物说很多话。我相信,我跟什么东西都能说话。
  菲利普·贝姆:您和上帝说话吗?
  米勒:我那时候本来是不敢的。即使是那个时候,我也不想更多地跟他打交道。他看到的已经足够多了,我想。我只是看那几头牛,就把两只手都占着了。我必须确保它们不跑到田地里去,因为那些田地都是国家的。有时候如果牛没有草吃,它们就会发疯,开始到处乱跑。罗马尼亚的牛可不都是像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子。大多数牛都很瘦,但齐奥塞斯库有这么一群喂肥了的牛,他们会提前把牛运到乡间的某个村子。然后电视台的人就会来,拍摄齐奥塞斯库的照片,背景是那些肥牛在吃草。但是我必须非常小心,我所照看的那几头牛不跑进田地里去,否则,我的父母就不得不交一笔他们交不起的罚款。然后到了傍晚,我就领着那几头母牛回到村子里去。
  菲利普·贝姆:您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论坛上讲见证文学,您曾寫到等火车通过的情节。
其他文献
今儿说的不是《春田花花同学会》哦,冬令进补吃得再好,诸位同学也成不了“麦兜”。寒假里,围着火炉,听着窗外鞭炮催赶着春天的脚步,是不是有些想念小学班上一起调皮一起恶搞一起努力一起回家的兄弟姐妹了?既然想念了,咱就出来聚聚吧,念叨的是友谊,谈论的是轶事,经历的是成长,赶走的是寂寞。呵呵,坐了六年第一排的张三长高了嘛;老挂红灯的李四居然拿了年级第一;哎呀,那个美眉是咱们班上的吗?什么?是韩梅梅?可能只是
走,跟我去看“牛奶河”
教你爬树?那我以后还有爬树的机会吗?  甭管视频摄像头多贵,马上给我安一个。  为了写好这个虎字,我整整练习了一年呐!  它们这种行为算不算非法抢注?
初三的繁忙,让昔日的爱好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难得的闲暇时光显得弥足珍贵,阅读成为我唯一的坚持。  喜欢经典,就像书中所述,阅读经典是吸收人类的智慧,是对自己生命的滋养。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名著,精心呵护和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生活就会有一种境界有一份雅致。  我尤其喜欢散文,它优美的辞藻使我着迷,它的深度让我受益。融入它们,仿佛在聆听大师诉说,让我有所感悟,获益匪浅。我想,阅读永将继续。    我是一
在香港,有不少类似的上海人;这些人的真实经历,决定了他们今天对香港目不转睛的关注    龚港华在电话里告诉我:到香港来,交通很方便的  而在后来的访谈里知道,龚港华20多年前的香港“交通”,是何其艰难  访谈,在相隔了40年后的同学之间进行当年在中学教室里,大家吵吵嚷嚷地核对数学作业的答案,今天,在香港位于金钟地铁站附近的高级办公楼里,说的是香港回归十年这个话题上世纪1985年就来到香港定居的龚港
女性35岁以后,在养成健康膳食习惯的同时,应当根据“运动金字塔”,有意识地保持“动态”生活,长久拥有健康活力。  生活中,很多白领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运动,想减肥但是总难以付诸行动。其实运动健身并不会占用大量时间,只要有意识地保持“动态”生活,就能轻松拥有健康活力。其中包括每天多一些类似走路、爬楼、做家务、逛街的日常身体活动,做一些肢体动作、广播操等伸展运动,参与一些跳舞、快走、慢跑、游泳、球类等有氧
我爱好写作,写作能把我所思所想所求真实地表露出来,记录在纸上,永远地被珍藏。  我爱好音乐,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夕阳下的湖边,挽一缕天青色,读一池盛开于湖心的阳光,听一曲悠扬醉人的音乐,做一场恬静的梦,真是其乐融融。  我的阅读兴趣既浓厚又广泛。我爱读杂文,爱颂诗歌,爱品散文。手捧一本书,让它带着我和作者谈心,无意中,我的心也就飞得更高了。  写作,我喜欢捕捉生活中细小的片段,描述心之所感,最原生态
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阳光女孩,爱好广泛,最喜欢读书、写作。我认为是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  茫茫书海中,我喜欢《撒哈拉的故事》,因为三毛清新隽永的文字像丝带一样拴紧了我的心,使我天真的思想开始成熟,开始懂得感悟生活,也倾向于写生活中琐碎而有趣的小事。  与三毛相似,我爱好旅游,游历过很多名山胜水。我的愿望是去撒哈拉沙漠领略三毛所描绘的美景。    站在舞台上,我深深地向评委、观众鞠躬,紧紧抿着
活跃是我的性格。我很会学习,也懂得劳逸结合。课余时,我总爱将10分钟的时间分段:4分钟休息,5分钟复习和预习,1分钟准备。  我爱打乒乓球,也爱吹葫芦丝。提起葫芦丝,它已成为我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用它陶冶情操,舒缓学习压力。  我在同学眼中是个“神话”,大家对我的评价汇成了一句最平常却深刻的话:“看,某某人来了!”这里有惊讶、羡慕,还掺杂着嫉妒。同班同学认为只要能赢我,便是特大的成功,有
“近抢把”,但凡上海人,几乎没有不关注闸北的。有关它狂飙的房价,它和静安的滚床单,由“谣传”而苟且而公开听证,坊间的热议和段子满天飞。  且不管它的前世今生,我的眼里它可是一坨老鲜肉了,肉夹气是蛮熏的。幼时,常听大人叫它“赤膊区”、“赤膊区”,意指它卖相欠佳,是屌丝、是“夜壶蛋”,是上海苦大仇深之人的集聚地,但这种说法我爷爷生前一听就是要痛斥的:啥人讲闸北推板(差)啊?它都是打仗,被一次次地打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