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解决富含碳酸盐类矿物煤层透气性差的问题,提出多组分酸化压裂增透技术.通过实验室测试煤样酸化前后渗透率的变化,确定了适用于三元煤矿的压裂酸液配比:w(HCl)为9%+w(CH3
【机 构】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6ZX05045004-001),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创新引导项目(SYYD-20WS-0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富含碳酸盐类矿物煤层透气性差的问题,提出多组分酸化压裂增透技术.通过实验室测试煤样酸化前后渗透率的变化,确定了适用于三元煤矿的压裂酸液配比:w(HCl)为9%+w(CH3 COOH)为3%+ρ(KCl)为20 g/L.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三元煤矿采用多组分酸化压裂后,抽采瓦斯混合流量和瓦斯浓度比普通抽采钻孔平均提高了1.34倍和1.70倍.对比传统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多组分酸化压裂通过物理增透和化学增透的联合作用,更有利于煤体孔隙裂隙网络结构的发育,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对瓦斯产生了驱替作用,有利于瓦斯抽采;同时扩大钻孔孔径可以有效提高压裂接触面和抽采自由面面积,进一步提高增透抽采效果.
其他文献
建筑不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政治、社会文化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建筑承载和传递了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水平。每一个历史时期建筑设计及其学科的发展和建筑师成长都有时代的特征和烙印。学校培养职业建筑师的历史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而逐渐成熟,建筑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也随建筑技术和学科的发展不断演变。从建筑学和教育体系的溯源可以为当代建筑设计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为有效降低卫星载荷的重量,同时保证卫星较高的通信容量,设计了阵列馈电单口径反射面多波束天线,利用262个馈源形成目标区域600个高增益点波束覆盖;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方法,即基于方向图特征提取的遗传算法.利用该方法,结合馈源复用技术,实现了600个点波束快速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单口面阵列馈电多波束天线方向图优化过程引入的人为误差,提高方向图优化效率.
为使岸防雷达同时满足高速弹丸跟踪和低速多目标能力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通用的搜索加跟踪兼顾边扫描边跟踪(TAS+TWS)体制雷达中心机系统方案.根据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从中心机外部接口、系统硬件以及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上,给出了中心机系统方案的具体实现;详细论述了方案中涉及的波束编排与调度、目标预测及跟踪等关键技术,并给出了方案的实际应用结果.理论和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针对雷达兵指挥推演训练想定制作效率低下、操作复杂等问题,根据想定制作过程和全流程管理要求,对雷达兵指挥推演想定生成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模块、主要流程进行了设计,给出了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基于战场环境的可视化航迹生成和基于模板的想定情况设置;利用该系统进行雷达兵指挥推演训练,可帮助组训人员快速高效地生成符合要求的想定,有效提高组训水平和训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