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子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u00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政府后面的小区里,住着一个自称“赤松子”的人,五短身材,面目可憎,遇熟人必打招呼,一激动,往往眨眼口吃。
  口不能言,却喜聊天。
  赤松子在家是个老小孩。女人是个干练人,里里外外应付得井井有条。儿子年未弱冠,远涉重洋,求学读书。赤松子每日莳花弄草,游戏笔墨,悠游岁月。除了上班的八小时,他大抵走在路上。看见一只瓢虫,他蹲下来,给它拍照,数一数是否真有“七星”。瓢虫掉下来,翻了,乱蹬脚,就是翻不过身,他帮上一把,端端正正把它摆到安全的地方。路过中医院,必到里面的百草园溜达,那里种着各种中药的样本。他一一传上微信,赞不绝口,说此草“活人多矣”。
  赤松子出外只带一张大钱和些许角子。自从市里实施了公交改革,两块钱可以直达最远的乡下,赤松子有空就乘车胡逛。他真成了游手好闲的人。
  一日,来到桑榆古村。这是一个僻远的村子,因为僻远,所以不着市声。旧房子鳞次栉比:有的作倾斜状,如伛偻老人;有的门墙塌了一角,苦苦支撑着;有的人去楼空,庭院荒芜,只剩一棵老桂树,馥郁依旧。这些旧门墙,都有来头:一座名曰进士第,一座名曰侍郎府;最不济的小洋楼,也是民国富商的孑遗。真所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近山大宅边的三棵大银杏和两棵连理樟,都有七八百年的历史,让人流连再三,不忍离去。
  在这样的地方,赤松子可以转悠半日。老巷子古色古香,有古风。看见老人立门墙,赤松子上去打听此间变迁,叹息再三。老人觉得得一知音,掇凳与之共坐。此时,小院里树叶婆娑,阳光碎乱,赤松子感觉须髯尽白。过日中,赤松子五块钱买一番薯,坐石凳,作享受状,感觉自己仿佛是从长安告老还乡的老吏,想起“乞骸骨”一词,不由呵呵自笑。
  他顺着老巷望去,多是游人,衣着光鲜;独有他,一双布鞋,满头黄发蜷曲,端的是唐传奇里出来的老客。起身徘徊,见不远处有一理发店,大书10元。一摸须髯,想起的确已有数日未予打理,而头上长毛,已盖双耳矣。于是,决定在此理发。这一理,不要紧,从此把城里的理发店都给晾了。
  “老哥好啊,我又来了!”
  “坐坐,真快啊,又是一月啦!”
  老哥是读过《杨家将》《兴唐传》之类的评话的,正与一老客谈论秦琼徐茂公,叹息现在买不到这样的好书了。赤松子马上接口,说回去帮他书店里找找,下次带来。
  “他是谁啊?有《说岳》替我也买一本。
  “他是城里人,每次理发,都大老远地跑到我这里来!”
  “这里水热,慢慢滋润了,慢慢理。修脸,掏耳,斜躺在靠椅上,舒坦,胜过城里的按摩店啊!”
  “是你說得好,看得起我!”
  “老哥,我……我……我可说的是实话!”赤松子激动了就结巴。
  赤松子的头,在老哥手里揣摩着,修修这头,理理那头。这个时候,赤松子要么闭目养神,要么与老哥唠嗑。说得自在了,也不结巴。慢慢说,慢慢理,就怕结束了。
  老哥客不多,来的都是“古人”,说“古话”。就是一时客多,也等得起。没有人,老哥也不急,自家的老屋,不似城里,房租贵;煤炉塞了封口,也烧不到哪里去。
  赤松子看见檐下盆盆罐罐里,全是兰草,心下喜欢。老哥说喜欢就拿走。
  “我是要。兰花无价,我身边只有一张大钞,是多是少不论,那我搬走了!”
  “兄弟,钱你拿走,山上的东西,要什么钱!”
  “你不要钱,那我不要!”
  老哥迟疑一会儿:“那好,我收着,你喜欢的都拿去!”
  从此,老哥再不收理发钱。赤松子硬要给,老哥说这是看他不起。赤松子收了钱,讷讷:“那我以后怎么好意思再来理发?”
  “你不来,更是看我不起!”老哥说得铿锵有力。
  赤松子每来,必给老哥淘古书,独缺一本《兴唐传》。
  赤松子走遍城里大小书店,就是没有这本书。网上淘,竟然也没有。评书这种古董,真是难找了。一日,在一旧书摊里,忽地发现残本,肉子倒还全,不由大喜过望。问价格,说定价的十倍,毫不犹豫买下。
  第二日兴冲冲前来,不想理发店关门了。一打听,老哥竟去了,脑溢血。他的孩子在外省,此间只有一个兄弟和老娘。赤松子摸索前往,一看那老宅,旧时访过;出来一白发老人,正是当日掇凳之人,不由大恸:白发人送黑发人!
  赤松子执意要到坟头一祭,由他兄弟陪往。在坟前,赤松子烧化了那套《兴唐传》。看山下古木森然,大宅边的三棵大银杏和两棵连理樟,一一在目,不由泫然。
  他依旧每月必来桑榆古村,来则必过理发店,必到坟前。
  多少官人同住一小区,不识神仙赤松子。
  选自《羊城晚报》2016.6.13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嘉靖年间,陈瑜任沧县知县。刚到任上,他就打听到沧县最有名的菜肴乃是远望楼的“汆花鲢”,于是兴致勃勃地赶去品尝。谁知却被一根鱼刺卡住了喉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拔出来。陈瑜一气之下,竟下了一道荒诞无比的命令:沧县境内,不得出售有刺之鱼。  沧县境内有两条河,一条是大运河,另一条就是子牙河。这两条河里都盛产鱼,沧县有很多人靠捕鱼为生,知县的命令可苦了渔民们。远望楼的老板宋思成以赔礼道歉为名,送给陈知县1
期刊
阳山位于南京市东南方向25公里处,在它的西南坡上,几百年来一直矗立着三块硕大无比的巨石,最小的一块重量也接近6000吨。让人惊讶的是,这三块巨石并非天然形成,在巨石的表面,可以清楚地看出一道道人工凿刻留下的凿痕;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三块巨石却和一个阴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巨石工程  在南京阳山脚下,坐落着一个村庄。它拥有一个不寻常的名字—坟头村。在当地人的传说中,这座村庄原来是一处巨大的坟
期刊
被康熙誉为“第一清官”的于成龙不但为官清廉,而且善破疑难命案。  于成龙被派往山西某县任知县后不久,他微服带着几个随从外出履行公务,途經邻县进城的主干道时,碰到一伙人用一块床板抬着一个女人经过。于成龙发现这伙人十分可疑:一是躺在床板上的女人用被子包得严严的,只露出头发和插在头发上的凤钗;二是除有两个壮汉抬着床板外,余下的四五个壮汉均分别护在床板两侧,其中几个壮汉还不时用手掖被子;三是这伙人走一会儿
期刊
“何二瓢!何二瓢!”正在一个冬瓜上演练“张飞打鼓”的何二瓢,把剃头刀往冬瓜上一甩,心急火燎地往师傅跟前跑去。  三年前收何二瓢为徒时,师傅抱一个冬瓜放在桌子上,将一把闪着寒光的剃头刀往冬瓜上一插,说:“开始吧!”从那以后,每天将一个浑身毛刺的冬瓜打理得鲜鲜亮亮就成了何二瓢的必修课。  师傅说:“二瓢啊,你已熟练地掌握了剃头各种技法,可以出师了。喏,我把行头都给你准备好了。”  果然就有一根扁担、一
期刊
一、火浪吞尸  这日,山东省乐陵县发生了一场诡异的火灾,葬身火海的是乐陵本地人赵康。据街坊四邻讲,昨晚亥时还下了一场小雨,这场大火应该是烧不起来的,但偏偏就烧起来了,还烧死了赵康。  赵康的邻居说起火时,他听到赵康在屋子里痛苦地惨叫,那叫声听得真真切切的,太惨了。  “小鸟,有只漂亮的小鸟飞走了……爹,它是不是不会回来了?”一个胖嘟嘟的女娃眼里噙着泪水说。  “小丫别哭,爹明天就给你逮只雀。”  
期刊
宋祁是北宋時期的文学家、史学家,诗词语言工丽,因其《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世称“红杏尚书”。不过他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喜欢用冷僻字,以显示自己博学多才。  公元1043年,宋仁宗任命欧阳修为主编、宋祁等翰林院学士为编辑,共同编修《唐书》。其中,大部分书稿由宋祁来撰写。接到这个差事后,宋祁不敢怠慢,夙夜秉烛摘抄史料,并将整理、考订好的资料汇编成稿。很快,书稿交到主编欧阳修手中。  欧
期刊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日盛,清末将领冯子材守卫的镇江(今属江苏)却固若金汤。清朝各路被击败的残兵败将一波波涌入镇江这个避难所,合起来有1.7万人。  这些人来源复杂,大都是绿营兵,处于协助地位,清廷只提供兵器和军饷,装备和军服则需要绿营兵自己筹备。  按绿营兵的常规待遇,每人每月可领白银四两。往常,军队的军饷都是由文官就地征收,就地解决。而镇江被围困已经五年,民不聊生,老糠再也榨不出油了。
期刊
安思顺是安禄山的遠亲,天宝年间任河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曾献给玄宗皇帝一条美丽的五色玉带。于是,故事开始了。  玄宗皇帝特喜欢安思顺所呈玉带,同时也迷上了这种宝玉,于是就叫人到左藏库即国库中搜寻,找了半天,仅发现一只五色玉杯。皇上郁闷,问内侍五色玉产在哪儿,内侍回答产于西域。皇帝大怒,叫使者飞马西域,责问诸蕃国为什么吝啬于献宝进贡。西域诸国回答:不是啊!我们经常进贡,但每次都被一个叫小勃律的
期刊
天会十三年(1135年),后来的金世宗完颜雍当时只有13岁,他的父亲去世,他的母亲为了躲避宗族间续嫁的习俗出了家。他依稀记得母亲离去时的样子,长发轻绾,白衣飘飘。母亲伏在他的额前低语:“乌禄(完颜雍的女真名字),人生无短长,珍惜你以后的路吧!”他放声大哭。  幸而完颜雍有妻子乌林答氏陪伴着他。两人同岁,5岁订婚,18岁那年结了婚。她用轻歌曼舞送上她如水的爱情,在每一个清晨备好茶,用灵巧的手指为他编
期刊
古代学子开学前会做哪些准备?从古籍记载来看,必不可少的有三样:一份“束脩”,亦即学费;一件“青衿”,类似于现在的学生服;一套“笈囊”,放置书本、衣服等学习和生活物品的收纳用具……  学 费  新学期开始前,学费是古代学子首先要准备的。  古代学费称“束”,根据学业的不同阶段,又有“入塾费”“拜师费”或“谢师酬金”等叫法。为什么古人称学费为“束”?这与孔子有关。当年,孔子提出人人都应该享受教育的“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