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_sec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而年级《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要有“发展性”,从“接受化”到“创造化”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等同类题目。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又如我在教学《复式统计表》时,我利用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收集数据后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学生提出打“√”、打“正”等,并提出用“举手”来统计更快些,后来的教学中我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比较“表1”和“表2”的问题,从而探索出“复式统计表”.我们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渗透创新方法,树立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正如陶行知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四、要有“真实性”,从“虚拟化”到“逻辑化”
  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但有些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以上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点滴体会,教师要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才能创设出适宜学生领悟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识字教学中我倡导“快乐识字”,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课堂表演识字  老师在课堂中设计学生表演的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加深对汉字的掌握,在不同环境中灵活使用汉字。例如,在讲“望、瞧、瞄”的区别时,可以请三个学生分别进行表演,表演“望”的学生将右手作遮阳状置于眼部上方,向远方看;表演“瞧”的学生可以向前伸长脖子,抬起
期刊
内容提要:在语文学习中,习作一直是学生们惧怕的内容,究其原因,大多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为此,笔者从“还原生活,再现‘材’路”、“导演生活,创设‘材’路”、“品味生活,珍藏‘材’路”三方面出发,广开“材”路,从源头上解决学生们的“材”路短缺的问题,从而让习作敞开心扉。  关键词:习作 生活 “材”路 敞开心扉  每次布置作文后,学生们坐在那,要么怨声载道,要么搔头挠耳,要么抓耳挠腮,要么
期刊
一、新时代下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的困难  我国的扶贫从上个世纪开始,通过近30年的努力,效果明显。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困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尤其是在过去粗放型的扶贫政策下,中央在扶贫方面下达的政策措施往往并不能得到彻底的落实。因此,那些真正经历着贫困问题的人群并没有享受到扶贫政策带来的便利。基于这一现状,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相關政策,目的是将中央的扶贫政策真正地落实
期刊
也许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老话“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更是世界的未来”。一句简短的话却深深地烙印在我脑海里。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的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不要看到别人的绽放了,自己的那朵花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花都是有自己的花期,细心的呵护自己的花,慢慢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您的种子永远不会花开,因为它是一颗参天大树
期刊
2019年9月27日,我们曲阜市杏坛中学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在张慧燕、刘洪伟等专家团队的带领下,来到泗水县龙城中学交流学习。一直以来,我深受各位名师前辈的教诲,汲取着优秀同伴的智慧。因此,这次去泗水讲课,对我来说既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是一次向培养我的专家们汇报学习成果的展示机会。  在接到讲课通知的时候,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同时还伴随着压力。这次去泗水的交流学习,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代表着我
期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宝库,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阅读能大大地提高我们的知识储量和质量,增长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才干并激发我们的创造才能,所以阅读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本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
期刊
一、引言  多年来我们很清醒地意识到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通用的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英语教师肩负的责任将更为重大。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一直是我们的梦想。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教材。要真正做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还得听、说、读、写并进,强化听说的领先地位。由此我们看出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英语水平,听力要先行。  二、现状分析  作为一名英语
期刊
在美国杰出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书中第二章 “寻找第六阶段” 里,雷夫老师以“六阶段”做为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其中谈到达到第六阶段的学生是“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个观点正好就与“新学校研究”发起人李希贵校长在《学生第二》中提到的培养“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学生高度一致。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学生?不正是中美两位杰出教育专家所说的那种阶段的学生——有独立的人格、自律性
期刊
为了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乳山市初中地理教研团队“生活化教学”项目组历时4年,由教学研究中心牵头,以乳山口、大孤山、午极、诸往四所实验学校为主体,在全市深入推进“生活化教学”研究与实践,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创新等能力,厚植了新时代地理教学的新潜力。  地理“生活化教学”主张把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当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
期刊
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及时改变“安排、布置”等“一言堂”管理方式,而采取“班委拿主意,班集体自行决策”的民主化管理模式。真正实现“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成长”。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力求“把班级还给学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目前我班学生已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呈现良好的态势:学生能更加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能在活动中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