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单位是企业的细胞,它的生产计划是与整个企业的工作任务紧密相联系的,不论是月度计划,还是临时追加的任务,都是生产一盘棋中的一个棋子,有相互依存关系,也有相互协调性。基层领导是完成日常生产和工作任务的具体组织者,也是职工有无积极性的直接影响者,企业的生产任务主要依靠基层领导的具体指挥、运作来完成。他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如何,直接制约着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管理和生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作实践中,要真正搞好基层工作,做一个合格的基层领导,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
管理学认为,领导是影响和推动一个或多个群体人们朝着某个方向和目标努力的过程,领导行为的核心在于影响和推动,领导力自然就体现在这种影响力和推动力上。基层领导做为一个基层单位的带头人,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己能轻易解决,特别是对一些棘手的问题,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领导的作用。现在由于油田深化改革,在干部队伍明显年轻化、知识化的同时,基层领导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发出不和谐之音。在这种情况下,基层领导更应该注重自己各方面素质尤其是技术素质的培养。那种光靠苦干加傻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所以应该首先给自己充电,充分利用8小时以外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业的自修,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只有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带领和影响本单位职工把精力投入到这方面来,这个单位的整体素质才能相应的得到提高。
二、突出工作重点,掌握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
现代领导者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作为领导者要能够驾驭全局,从繁杂的事务圈中“超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从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还要善于抓住工作重点。有的领导工作上劲没少使,心没少费,但事与愿违,效率不高,从早到晚忙忙碌碌,结果却是政绩平平。原因之一在于工作方法不对头,事事躬亲,不分轻重缓急,胡子眉毛一把抓,处于穷应付的被动状态。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领导人员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可见,领导者只有找出工作重点,才能推动全盘工作进程,提高工作效率。把握工作重点,必须掌握以下基本方法:一要从大局出发,因地制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实事求是地确定工作重点。要分清主次,全面兼顾,既抓住中心环节,又要兼顾其它各项工作;二要集中精力紧紧抓住重点,在思想上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自觉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在措施上要精心设计,周密部署,力求上下同心协力,讲究实效。
三、培养竞争意识,引进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
在油田改革中,为了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很多单位都采取有效手段,促进职工最大限度地实现内部的自我控制,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最佳模式。过去,职工一但进厂当了工人,无论是父母亲的要求还是自己想的,都会让自己朝着好好学技术、争取当个好工人的方向努力,然而因为大锅饭现象的影响,工人学技术的热情低、干劲小,对于生产实践中的难题不肯动脑子;而现在,企业的设备不断更新,各种现代化、科技含量高的设备纷纷进入企业,生产工人操作起来更加方便、简单,再加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增加,管理手段的进一步提高,生产一线的许多技术难题、管理难题都会有专人负责解决,用不着去动脑筋了,使职工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遇事只会等、要、靠。
四、融洽干群关系,营造一个温暖的工作环境
作为一个基层单位的领导,直接接触的是职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最不稳定、又操心费力的苦差事。面对的是要完成的生产计划和任务,更要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只有处处带头,做出榜样,做事雷厉风行,才能让人信服。有的基层领导认为,8小时以内带领大伙干好本职工作,是分内的事,8小时以外便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管职工的其他事是不恰当的。一名优秀的基层领导虽然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对职工8小时以外的生活也应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借此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调整管理策略,开展和谐、丰富的集体活动,多为职工排忧解难,更能促进集体团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五、健全完善机制,形成一种规范的管理模式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一个企业的基层单位管理是否规范,对这个企业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高效、精细、务实、严谨的管理经营机制,会使员工由被动接受转变到自觉遵守,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无形地督促、感染职工投入和参与本单位的经营管理之中,自发维护单位利益。要做到这一点应加强对本单位的规范化管理:一是岗位分工具体化。为加强管理,基层领导应对本单位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使单位里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打破了基层领导一人集权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民主,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岗位分工具体化,使每个职工都能自觉参与管理。这种分工明确,工作具体,各尽职责的管理模式,极有利于增强单位凝聚力,形成单位“一盘棋”的局面。二是职工考核规范化。为了去掉基层单位管理上的“大锅饭”现象,应制定职工月考核制度,从出勤、维护保养、业务知识、工作能力等各方面对本单位成员进行综合评定。直接与奖金分配挂钩,并作为年底评先的重要依据,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自己与业务骨干的负担,也有效地调动了其他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职工管理自主化。为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基层单位给每个职工都层层界定了责权范围,从而强化职工自主参与企业管理,有效地激发了每个职工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基层管理工作上水平,充分展现本单位的良好精神风貌,使其以一个蓬勃、向上、健康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基层领导不但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实干家。独特的领导艺术、合理的工作方法、现代的管理思维、精湛的业务技术,将会得到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单位职工的信任和拥戴。
一、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
管理学认为,领导是影响和推动一个或多个群体人们朝着某个方向和目标努力的过程,领导行为的核心在于影响和推动,领导力自然就体现在这种影响力和推动力上。基层领导做为一个基层单位的带头人,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己能轻易解决,特别是对一些棘手的问题,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领导的作用。现在由于油田深化改革,在干部队伍明显年轻化、知识化的同时,基层领导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发出不和谐之音。在这种情况下,基层领导更应该注重自己各方面素质尤其是技术素质的培养。那种光靠苦干加傻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所以应该首先给自己充电,充分利用8小时以外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业的自修,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只有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带领和影响本单位职工把精力投入到这方面来,这个单位的整体素质才能相应的得到提高。
二、突出工作重点,掌握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
现代领导者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作为领导者要能够驾驭全局,从繁杂的事务圈中“超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从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还要善于抓住工作重点。有的领导工作上劲没少使,心没少费,但事与愿违,效率不高,从早到晚忙忙碌碌,结果却是政绩平平。原因之一在于工作方法不对头,事事躬亲,不分轻重缓急,胡子眉毛一把抓,处于穷应付的被动状态。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领导人员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可见,领导者只有找出工作重点,才能推动全盘工作进程,提高工作效率。把握工作重点,必须掌握以下基本方法:一要从大局出发,因地制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实事求是地确定工作重点。要分清主次,全面兼顾,既抓住中心环节,又要兼顾其它各项工作;二要集中精力紧紧抓住重点,在思想上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自觉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在措施上要精心设计,周密部署,力求上下同心协力,讲究实效。
三、培养竞争意识,引进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
在油田改革中,为了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很多单位都采取有效手段,促进职工最大限度地实现内部的自我控制,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最佳模式。过去,职工一但进厂当了工人,无论是父母亲的要求还是自己想的,都会让自己朝着好好学技术、争取当个好工人的方向努力,然而因为大锅饭现象的影响,工人学技术的热情低、干劲小,对于生产实践中的难题不肯动脑子;而现在,企业的设备不断更新,各种现代化、科技含量高的设备纷纷进入企业,生产工人操作起来更加方便、简单,再加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增加,管理手段的进一步提高,生产一线的许多技术难题、管理难题都会有专人负责解决,用不着去动脑筋了,使职工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遇事只会等、要、靠。
四、融洽干群关系,营造一个温暖的工作环境
作为一个基层单位的领导,直接接触的是职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最不稳定、又操心费力的苦差事。面对的是要完成的生产计划和任务,更要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只有处处带头,做出榜样,做事雷厉风行,才能让人信服。有的基层领导认为,8小时以内带领大伙干好本职工作,是分内的事,8小时以外便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管职工的其他事是不恰当的。一名优秀的基层领导虽然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对职工8小时以外的生活也应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借此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调整管理策略,开展和谐、丰富的集体活动,多为职工排忧解难,更能促进集体团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五、健全完善机制,形成一种规范的管理模式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一个企业的基层单位管理是否规范,对这个企业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高效、精细、务实、严谨的管理经营机制,会使员工由被动接受转变到自觉遵守,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无形地督促、感染职工投入和参与本单位的经营管理之中,自发维护单位利益。要做到这一点应加强对本单位的规范化管理:一是岗位分工具体化。为加强管理,基层领导应对本单位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使单位里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打破了基层领导一人集权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民主,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岗位分工具体化,使每个职工都能自觉参与管理。这种分工明确,工作具体,各尽职责的管理模式,极有利于增强单位凝聚力,形成单位“一盘棋”的局面。二是职工考核规范化。为了去掉基层单位管理上的“大锅饭”现象,应制定职工月考核制度,从出勤、维护保养、业务知识、工作能力等各方面对本单位成员进行综合评定。直接与奖金分配挂钩,并作为年底评先的重要依据,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自己与业务骨干的负担,也有效地调动了其他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职工管理自主化。为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基层单位给每个职工都层层界定了责权范围,从而强化职工自主参与企业管理,有效地激发了每个职工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基层管理工作上水平,充分展现本单位的良好精神风貌,使其以一个蓬勃、向上、健康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基层领导不但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实干家。独特的领导艺术、合理的工作方法、现代的管理思维、精湛的业务技术,将会得到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单位职工的信任和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