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都昌县芗溪乡井头村,成片的油茶、翠绿的苗圃基地,呈现出勃勃生机。打鱼归来的村民,忙着对各类鱼货进行处理;忙碌之余,村民或哼唱着赣剧,或操练着太极拳,一派祥和景象。
而就在两三年前,这个靠水吃水的“十三五”贫困村还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井头村的变与不变,得从扶贫工作队说起。
“十三五”贫困村率先摘帽
井头村,位于芗溪乡南部,三面被鄱阳湖环绕,是典型的滨湖村。追忆从前,井头人也曾风光过。那时,湖面开阔、水流平缓,打鱼成了村民们的主要生计。网箱养殖也一度形成规模,村民们虽然没有十分富裕,但也衣食无忧。伴随着鄱阳湖禁捕退捕政策的推行,河湖水库网箱养殖被取缔,渔民上岸之后的生计成了问题,井头村慢慢“落后”了。
芗溪乡人大主席张琪介绍说,井头村以前主要依靠渔业、水产养殖加工,村级集体经济为零,全村1006户居民中就有116户贫困户,贫困人口接近400人。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部署要求,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的安排,2017年初,从事多年银行工作的朱训华受建设银行九江市分行委派,来到井头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
到井头村后,朱训华有了一个全新的“头衔”一一井头村扶贫第一书记。他围绕工作大局,迅速转变角色,结合自身金融专业优势和井头村工作实际为当地脱贫致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狠抓落实。无论严寒酷暑,始终与其他扶贫工作队成员一道坚持和乡村干部同吃同住。
“帮扶贫困村,不仅仅是几条村道宽敞了、路灯明亮了,还得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朱训华如是说。因此,他与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一起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根据资源特色、致贫差异等,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对不同贫困户实施不同的帮扶措施,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
光伏发电项目投产了,油茶一片连着一片,苗圃基地一片绿油油……2018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井头村成功实现了整村脱贫。
爱心奉献,解决基础设施“瓶颈”
精准扶贫,就是要从解决贫困地区、贫困户最迫切的需求开始。在派驻挂职干部帮扶的同时,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九江市分行时刻不忘国有大行的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员工捐款等形式,每年开展慰问、结对帮扶贫困户等活动,奉献爱心。
酷热的夏日,建设银行为贫困户送去奖学金、房屋维修款、大米、食用油、电扇;寒冷的冬天,建设银行及时为贫困户送去棉被、衣物及慰问金。
今年72岁的江道栋是井头村的“老支书”,他至今仍记得,去年冬日的一天,朱训华走访到一户贫困户家里,发现小孩穿的冬衣很单薄,当即自掏腰包给小孩买了一件厚实的棉衣。贫困户江国新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双腿残疾,上学要靠坐轮椅,由家人送。朱训华经常到她家和学校,与她谈心,关心她的学习,发现她冬天睡觉双脚冰凉,又自费给她买了“暖宝”。江道栋说,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朱书记早就将井头村村民当成了自家人。
扶贫先扶智,通过到井头村小走访,朱训华发现该校教师的后勤保障落后,教师洗澡、上卫生问不方便,很多年轻优秀老师待上一年半载就走了,生源也是急剧下降,他立即向建设银行九江市分行汇报,争取了专项资金修建了两个卫生问,配置了热水器,购买了一批办公电脑,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今年,为改善井头村卫生所破旧的现状,朱训华又积极向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九江市分行争取资金对其进行改造,给村民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
此外,朱训华利用各种机会和多种途径宣讲金融知识,在井头村商店开通了“裕农通”,实现建行金融网点在农村延伸,增强井头村干部和农民的金融意识,提升了他们的金融知识水平。
倾力帮扶,推动产业强起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金融机构,简单将资金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扶持可持续、有前景的特色产业,从而带动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在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九江市分行的全力支持下,在井头村,越来越多的脱贫先行人不离家、不离土就能融入产业发展,在人生舞台大放异彩,也翻滚带动着更多的就业和脱贫致富。
朱訓华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开展调研,发现光伏发电项目非常适合井头村。为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朱训华积极协调省市建设银行、县人民医院,筹得70万元资金,新建100千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为了确保项目早日投产,他多次往返跑县发改委、扶贫办,联系光伏公司、供电部门,使得电站在2018年底并网发电,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16万元的收益,村两委想做事也有了底气,一批民生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井头村委会主任江孟升说。
“井头村耕地面积小,以往村民以种植棉花等作物为主。我们积极对接市县相关部门,给贫困户争取到油茶种植补贴,每亩可补贴2000元。”朱训华指着一片连着一片的油茶介绍说,村里新增油茶种植面积300余亩,再过一两年就可以挂果,为贫困户脱贫和持续增收打下了基础。
近几年来,朱训华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向井头村投放,齐发、来顺、江黑等老牌水产加工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冷库300立方米、破鱼机床12台,新增农民种养合作社6家、扶贫车间1家,新增工作岗位50余个,其中贫困户工作岗位35个。
朱训华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商机”。“之前开展村庄整治的时候,我们采购了一批树苗美化道路。后来我们仔细研究,发现种植树苗的利润空间很大,市场也比较广,所以我们就发动村民搞苗木种植。”朱训华说,他积极向建设银行九江市分行、军代处等争取资金40余万元,成立了扶志苗木合作社,全村种植苗木160余亩。
从种子到发芽,再到长成幼苗,朱训华和村民们看到苗圃基地一天一个变化,心里乐开了花。村民们都说,朱书记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永远念共产党的好。
干群关系融洽了,村庄展现出新面貌
村支书江新海说,作为扶贫第一书记,朱训华同志还积极帮助该村抓党建村建等工作,他积极引进建行先进管理理念,从抓干部签到小事做起,协助驻村领导抓村“两委”定期碰头会,抓村民主评议会,抓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在他的努力与坚持下,井头村执行“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成为常态,村干部“懒散”习气改了,群众气消了,干群关系融洽了,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两年多来,井头村完成了116户贫困户识别再精准工作,完成了13个自然村的村庄整治工作,97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一些丢失的习俗也慢慢被捡拾起来。作为滨湖村,井头村最靓丽的文化名片是比渔歌更有韵味的赣剧。在上个世纪,村里的赣剧团演出仍很活跃,演出的都是经典戏目。当年的角儿嫁的嫁、老的老,留下来的己撑不起一个“团”。
在扶贫工作队的推动下,赣剧团重新开了腔。于是,红白喜事、闲时娱乐,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咿咿呀呀地“唱曲”过个戏瘾。
江孟升说,30多年前,他在赣剧团演的是小生。时光的大幕开开闭闭,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他,用“日晒黄金夜不收”来形容井头村夜不拾遗的好村风。湖边人特别重孝道,要是哪家小子对父母不孝顺,性格豪爽的湖边人就直言劝诫,村上从没有虐待老人的事发生。
今日的渔乡,合着时代的节拍,村民的文化生活己呈多元化。留守的大妈跳起了广场舞,空巢的老人练起了太极拳。这些过去因贫困、生活压力大而封闭消沉的“大妈”纷纷走出家门,用欢快的舞姿、动作优美的太极拳表达对脱贫致富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朱训华说,虽然驻村扶贫工作到2020年就结束,但井头村俨然己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他将继续与驻村帮扶干部、村两委干部一起,以更坚强的斗志、更坚定的信心和更热烈的付出,扎扎实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绝不辜负组织期望和群众期盼。
作者简介:徐恩怡,都昌县委宣传部中心报道组。
责任编辑:程文燕
而就在两三年前,这个靠水吃水的“十三五”贫困村还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井头村的变与不变,得从扶贫工作队说起。
“十三五”贫困村率先摘帽
井头村,位于芗溪乡南部,三面被鄱阳湖环绕,是典型的滨湖村。追忆从前,井头人也曾风光过。那时,湖面开阔、水流平缓,打鱼成了村民们的主要生计。网箱养殖也一度形成规模,村民们虽然没有十分富裕,但也衣食无忧。伴随着鄱阳湖禁捕退捕政策的推行,河湖水库网箱养殖被取缔,渔民上岸之后的生计成了问题,井头村慢慢“落后”了。
芗溪乡人大主席张琪介绍说,井头村以前主要依靠渔业、水产养殖加工,村级集体经济为零,全村1006户居民中就有116户贫困户,贫困人口接近400人。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部署要求,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的安排,2017年初,从事多年银行工作的朱训华受建设银行九江市分行委派,来到井头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
到井头村后,朱训华有了一个全新的“头衔”一一井头村扶贫第一书记。他围绕工作大局,迅速转变角色,结合自身金融专业优势和井头村工作实际为当地脱贫致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狠抓落实。无论严寒酷暑,始终与其他扶贫工作队成员一道坚持和乡村干部同吃同住。
“帮扶贫困村,不仅仅是几条村道宽敞了、路灯明亮了,还得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朱训华如是说。因此,他与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一起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根据资源特色、致贫差异等,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对不同贫困户实施不同的帮扶措施,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
光伏发电项目投产了,油茶一片连着一片,苗圃基地一片绿油油……2018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井头村成功实现了整村脱贫。
爱心奉献,解决基础设施“瓶颈”
精准扶贫,就是要从解决贫困地区、贫困户最迫切的需求开始。在派驻挂职干部帮扶的同时,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九江市分行时刻不忘国有大行的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员工捐款等形式,每年开展慰问、结对帮扶贫困户等活动,奉献爱心。
酷热的夏日,建设银行为贫困户送去奖学金、房屋维修款、大米、食用油、电扇;寒冷的冬天,建设银行及时为贫困户送去棉被、衣物及慰问金。
今年72岁的江道栋是井头村的“老支书”,他至今仍记得,去年冬日的一天,朱训华走访到一户贫困户家里,发现小孩穿的冬衣很单薄,当即自掏腰包给小孩买了一件厚实的棉衣。贫困户江国新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双腿残疾,上学要靠坐轮椅,由家人送。朱训华经常到她家和学校,与她谈心,关心她的学习,发现她冬天睡觉双脚冰凉,又自费给她买了“暖宝”。江道栋说,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朱书记早就将井头村村民当成了自家人。
扶贫先扶智,通过到井头村小走访,朱训华发现该校教师的后勤保障落后,教师洗澡、上卫生问不方便,很多年轻优秀老师待上一年半载就走了,生源也是急剧下降,他立即向建设银行九江市分行汇报,争取了专项资金修建了两个卫生问,配置了热水器,购买了一批办公电脑,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今年,为改善井头村卫生所破旧的现状,朱训华又积极向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九江市分行争取资金对其进行改造,给村民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
此外,朱训华利用各种机会和多种途径宣讲金融知识,在井头村商店开通了“裕农通”,实现建行金融网点在农村延伸,增强井头村干部和农民的金融意识,提升了他们的金融知识水平。
倾力帮扶,推动产业强起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金融机构,简单将资金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扶持可持续、有前景的特色产业,从而带动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在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九江市分行的全力支持下,在井头村,越来越多的脱贫先行人不离家、不离土就能融入产业发展,在人生舞台大放异彩,也翻滚带动着更多的就业和脱贫致富。
朱訓华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开展调研,发现光伏发电项目非常适合井头村。为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朱训华积极协调省市建设银行、县人民医院,筹得70万元资金,新建100千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为了确保项目早日投产,他多次往返跑县发改委、扶贫办,联系光伏公司、供电部门,使得电站在2018年底并网发电,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16万元的收益,村两委想做事也有了底气,一批民生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井头村委会主任江孟升说。
“井头村耕地面积小,以往村民以种植棉花等作物为主。我们积极对接市县相关部门,给贫困户争取到油茶种植补贴,每亩可补贴2000元。”朱训华指着一片连着一片的油茶介绍说,村里新增油茶种植面积300余亩,再过一两年就可以挂果,为贫困户脱贫和持续增收打下了基础。
近几年来,朱训华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向井头村投放,齐发、来顺、江黑等老牌水产加工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冷库300立方米、破鱼机床12台,新增农民种养合作社6家、扶贫车间1家,新增工作岗位50余个,其中贫困户工作岗位35个。
朱训华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商机”。“之前开展村庄整治的时候,我们采购了一批树苗美化道路。后来我们仔细研究,发现种植树苗的利润空间很大,市场也比较广,所以我们就发动村民搞苗木种植。”朱训华说,他积极向建设银行九江市分行、军代处等争取资金40余万元,成立了扶志苗木合作社,全村种植苗木160余亩。
从种子到发芽,再到长成幼苗,朱训华和村民们看到苗圃基地一天一个变化,心里乐开了花。村民们都说,朱书记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永远念共产党的好。
干群关系融洽了,村庄展现出新面貌
村支书江新海说,作为扶贫第一书记,朱训华同志还积极帮助该村抓党建村建等工作,他积极引进建行先进管理理念,从抓干部签到小事做起,协助驻村领导抓村“两委”定期碰头会,抓村民主评议会,抓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在他的努力与坚持下,井头村执行“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成为常态,村干部“懒散”习气改了,群众气消了,干群关系融洽了,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两年多来,井头村完成了116户贫困户识别再精准工作,完成了13个自然村的村庄整治工作,97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一些丢失的习俗也慢慢被捡拾起来。作为滨湖村,井头村最靓丽的文化名片是比渔歌更有韵味的赣剧。在上个世纪,村里的赣剧团演出仍很活跃,演出的都是经典戏目。当年的角儿嫁的嫁、老的老,留下来的己撑不起一个“团”。
在扶贫工作队的推动下,赣剧团重新开了腔。于是,红白喜事、闲时娱乐,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咿咿呀呀地“唱曲”过个戏瘾。
江孟升说,30多年前,他在赣剧团演的是小生。时光的大幕开开闭闭,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他,用“日晒黄金夜不收”来形容井头村夜不拾遗的好村风。湖边人特别重孝道,要是哪家小子对父母不孝顺,性格豪爽的湖边人就直言劝诫,村上从没有虐待老人的事发生。
今日的渔乡,合着时代的节拍,村民的文化生活己呈多元化。留守的大妈跳起了广场舞,空巢的老人练起了太极拳。这些过去因贫困、生活压力大而封闭消沉的“大妈”纷纷走出家门,用欢快的舞姿、动作优美的太极拳表达对脱贫致富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朱训华说,虽然驻村扶贫工作到2020年就结束,但井头村俨然己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他将继续与驻村帮扶干部、村两委干部一起,以更坚强的斗志、更坚定的信心和更热烈的付出,扎扎实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绝不辜负组织期望和群众期盼。
作者简介:徐恩怡,都昌县委宣传部中心报道组。
责任编辑: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