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部电影叫《恋爱的温度》,它讲述了因为时而热烈时而冰冷的“恋爱的温度”,恋人们反复着恋爱和分手的过程。职场同事东熙和英,三年来都小心翼翼地避开其他同事的目光,进行着秘密的“办公室恋爱”。两人时而甜蜜多情,时而又在无意间伤害对方,恋爱的温度也时不时发生着变化。您认为原因是什么呢?借用电影里的台词引起大家的思考:“结了婚才能知道真面目”、“其实每个人都一样,相处久了你就会知道,她是个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相爱的时候多美好,结局为什么这么卑劣”。其实,这里面的逻辑就是,温度的变化会带来对现实与未来的疑问,产生疲劳与分歧。在学术更新发展中,对新理念的爱恋何尝不是有着这样的逻辑呢?
● 避免走进中国式质疑的逻辑怪圈
我从2006年质疑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开始就试图寻找学术质疑的正确逻辑。面对质疑,有相当一部分人采取的是中国式的逻辑,基本状况如下。
第一,你质疑别人的东西,难道说别人的东西一点好的也没有?我认为,从辩证唯物主义看,任何东西都是有好有坏的,所以说别人的东西肯定是有好的一面,但这并不能否认质疑,或者说否认它坏的一面。
第二,你要质疑人家,就要拿出一套建设性的建议来!你看欧几里得的平行线公理面对的质疑。《几何原本》问世后,从阿拉伯的数学家和欧洲的数学家,都质疑平行线公理,都在试图证明出平行线公理来。可他们给出过什么建设性建议吗?也是没有的!从来质疑或批判,都是面对面的,是不需要什么建设性建议的。
我们会发现,这两个中国式质疑的逻辑,都不是针对质疑本身进行合理的解释,而是企图从另外的角度来否定质疑或批判。如果许多人都有这两种中国式的逻辑,那么培养质疑精神或批判性精神,就沦为叶公好龙了。
● 冷静质疑慕课中的逻辑悖论
第一,流行中的自我否定。最早的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的形式是课件,当年也在鼓吹这是一次教育革命,后来有了网络,又开始宣扬网络化,把课件又变成积件,而网络一次不行,又来第二次,从Web1.0到Web2.0,以论坛博客促进教师的发展!真正的一线教师,在这些所谓的技术上发展的比例又有多少?真正长期写博客的极少见,怎么能说是促进了发展呢?现在,又把慕课等说得天花乱坠,好像有了这个,前面的理念落后了。其实,是不流行了而已,这是同一批追赶潮流的人自己否定自己。拭目以待,慕课会怎么样被否定,原因一定不是它不好,而是有了更新的替代品。
第二,功能夸张出现的矛盾。有了慕课,是否连常规的学校教学都可以消除?甚至全国可以只要一名学科教师,这个学科教师通过慕课就能把全国学生的问题给解决掉?我记得当年自己读小学时,教辅里就有先预习,并且让我们写三个看了文章后的问题。当时是1986年前,最开始,还是有几个人认真在写看了文章后想出的问题,但一般的学生写的是什么问题?全是什么中心思想不清楚,分段不熟悉等这种大又空的问题,几乎没有人在认真写问题。后来我当教师,又当了数学教师,在1997年左右,我是要求每次考试学生全要写总结(当时不叫写反思),就是写自己为什么这些题要错,是什么原因。从开始到结束,几乎所有的人写的错题原因都是粗心!后来我还问了他们:“为什么你这道题粗心,下道题又不粗心呢?”这个情况多了,就是有问题的!可真正沉下心来写这种总结的,还是少之又少。各个群里有许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如果你们上课时,让学生自主,不上课了,网又是开着的。你看看,一个年级有多少人是在上网学习的?可能1%都不到吧!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还缺乏自控力,大部分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主动去学习的,不要说他们,就是我们成年人,又有多少是自主学习的,绝大多数都是愿意自主玩的!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慕课来改变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自主,而非通过慕课培养自主。
第三,只看表象是片面的。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美国这些国家用慕课手段可行?真行不行先不说,就算引进的人认为行,那也是因为人家的要求和我们是不一样的。记得有个关于网瘾的调查,我在博客里也写过。中国网络上瘾的,几乎都是中学生,而在美国,却是成年人!以美国的高中为例,他们是修学分,也就是说,可以放弃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在自己爱好的学科中去发展。而他们所选择的学科,来自于对上百个学科的比较,那么必然是自己喜欢的。所以说,人家的自主学习,是从分学科开始就进行了。而我们的自主学习呢?仅仅是一个外衣而已。一旦要什么全面发展,那就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现实是,所有的人都是偏科,没有全才。就算是有某些方面都有才的,但也不会是全才。那是上帝了!可你我培养的,是上帝、是科学家、还是常人?而普通的人,偏科是多数,也就是说,他喜欢的学科,仅仅是一个,甚至还有不喜欢任何学科的。而偏科多了,要想考上大学,只有狠抓这些偏科,这是很累的事,多半是事倍功半的。慕课这时候可能是有益的。
第四,新名词与旧内容的关系。慕课还是以讲授为主,可新课程不是反对讲授为主吗?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懂,那他在课后,网上听,就能听得懂了?知识要传承到学生的脑子里,不仅仅需要讲授、需要课堂。包括新课程,老以为学习是在课堂上听讲完成的,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专家们说什么慕课交互及时,那是在教师一直都在线上专注这一个慕课时才有可能。可就算是最好的教师,他能一直在线,一直专注这一个慕课吗?如果线下提问的人多了,他又能有三头六臂,马上回答所有的问题吗?
第五,慕课的核心是什么。慕课的核心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已经有了自主学习,那么任何方式都可以促进他的学习,而不仅仅是慕课。如果学生本身就没有自主学习,那用慕课仍然不能解决他自主学习的问题。套用一句流行语,学生在那里,慕课不慕课,他还是在那里!
第六,慕课能不能真正让学生从非自主学习到自主学习呢?这可能性很小,因为必须要学生通过慕课产生了明显的学习效果后,才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就学习本身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慕课不是激素,不可能立即见效,所以对一般学生而言,是不会产生明显效果的,而没有明显效果,就达不成学生的自我转变。
第七,慕课就是资源库的一类。资源库的建设,我们知道是花了大量的钱,而效果大家也是清楚的。而慕课的出现,说穿了,还是资源库的一个分支而已。从逻辑上说,以前资源库的效果不明显,那现在出现的慕课,就一定会有改善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为什么资源库没有产生真正的效率,慕课又如何来避免这个问题?这才是真正做慕课的人应该思考的。慕课或翻转课堂,是常规课堂的一个有意或有益的补充。如果是这个大前提下,是正确的,但如果把慕课、翻转课堂当成什么教育革命,那只是狂想曲,无论内容与方式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实践和创新都存在着很多逻辑悖论,等待它的是如同以前的“教育理论”一样的结局:无情被抛弃。
总结对慕课质疑,仍然借用电影中的两句台词来结束:“中乐透的概率是814万分之一,但是,每期都有几个人中大奖,那可是814万分之一,所以百分之三是很大的数字。”“我们分手,从某方面看,可能是我们想要寻找刺激的新的事物,无意识下就那样了,无论有多喜欢,彼此太过熟悉也不会察觉到。”
● 避免走进中国式质疑的逻辑怪圈
我从2006年质疑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开始就试图寻找学术质疑的正确逻辑。面对质疑,有相当一部分人采取的是中国式的逻辑,基本状况如下。
第一,你质疑别人的东西,难道说别人的东西一点好的也没有?我认为,从辩证唯物主义看,任何东西都是有好有坏的,所以说别人的东西肯定是有好的一面,但这并不能否认质疑,或者说否认它坏的一面。
第二,你要质疑人家,就要拿出一套建设性的建议来!你看欧几里得的平行线公理面对的质疑。《几何原本》问世后,从阿拉伯的数学家和欧洲的数学家,都质疑平行线公理,都在试图证明出平行线公理来。可他们给出过什么建设性建议吗?也是没有的!从来质疑或批判,都是面对面的,是不需要什么建设性建议的。
我们会发现,这两个中国式质疑的逻辑,都不是针对质疑本身进行合理的解释,而是企图从另外的角度来否定质疑或批判。如果许多人都有这两种中国式的逻辑,那么培养质疑精神或批判性精神,就沦为叶公好龙了。
● 冷静质疑慕课中的逻辑悖论
第一,流行中的自我否定。最早的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的形式是课件,当年也在鼓吹这是一次教育革命,后来有了网络,又开始宣扬网络化,把课件又变成积件,而网络一次不行,又来第二次,从Web1.0到Web2.0,以论坛博客促进教师的发展!真正的一线教师,在这些所谓的技术上发展的比例又有多少?真正长期写博客的极少见,怎么能说是促进了发展呢?现在,又把慕课等说得天花乱坠,好像有了这个,前面的理念落后了。其实,是不流行了而已,这是同一批追赶潮流的人自己否定自己。拭目以待,慕课会怎么样被否定,原因一定不是它不好,而是有了更新的替代品。
第二,功能夸张出现的矛盾。有了慕课,是否连常规的学校教学都可以消除?甚至全国可以只要一名学科教师,这个学科教师通过慕课就能把全国学生的问题给解决掉?我记得当年自己读小学时,教辅里就有先预习,并且让我们写三个看了文章后的问题。当时是1986年前,最开始,还是有几个人认真在写看了文章后想出的问题,但一般的学生写的是什么问题?全是什么中心思想不清楚,分段不熟悉等这种大又空的问题,几乎没有人在认真写问题。后来我当教师,又当了数学教师,在1997年左右,我是要求每次考试学生全要写总结(当时不叫写反思),就是写自己为什么这些题要错,是什么原因。从开始到结束,几乎所有的人写的错题原因都是粗心!后来我还问了他们:“为什么你这道题粗心,下道题又不粗心呢?”这个情况多了,就是有问题的!可真正沉下心来写这种总结的,还是少之又少。各个群里有许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如果你们上课时,让学生自主,不上课了,网又是开着的。你看看,一个年级有多少人是在上网学习的?可能1%都不到吧!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还缺乏自控力,大部分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主动去学习的,不要说他们,就是我们成年人,又有多少是自主学习的,绝大多数都是愿意自主玩的!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慕课来改变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自主,而非通过慕课培养自主。
第三,只看表象是片面的。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美国这些国家用慕课手段可行?真行不行先不说,就算引进的人认为行,那也是因为人家的要求和我们是不一样的。记得有个关于网瘾的调查,我在博客里也写过。中国网络上瘾的,几乎都是中学生,而在美国,却是成年人!以美国的高中为例,他们是修学分,也就是说,可以放弃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在自己爱好的学科中去发展。而他们所选择的学科,来自于对上百个学科的比较,那么必然是自己喜欢的。所以说,人家的自主学习,是从分学科开始就进行了。而我们的自主学习呢?仅仅是一个外衣而已。一旦要什么全面发展,那就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现实是,所有的人都是偏科,没有全才。就算是有某些方面都有才的,但也不会是全才。那是上帝了!可你我培养的,是上帝、是科学家、还是常人?而普通的人,偏科是多数,也就是说,他喜欢的学科,仅仅是一个,甚至还有不喜欢任何学科的。而偏科多了,要想考上大学,只有狠抓这些偏科,这是很累的事,多半是事倍功半的。慕课这时候可能是有益的。
第四,新名词与旧内容的关系。慕课还是以讲授为主,可新课程不是反对讲授为主吗?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懂,那他在课后,网上听,就能听得懂了?知识要传承到学生的脑子里,不仅仅需要讲授、需要课堂。包括新课程,老以为学习是在课堂上听讲完成的,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专家们说什么慕课交互及时,那是在教师一直都在线上专注这一个慕课时才有可能。可就算是最好的教师,他能一直在线,一直专注这一个慕课吗?如果线下提问的人多了,他又能有三头六臂,马上回答所有的问题吗?
第五,慕课的核心是什么。慕课的核心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已经有了自主学习,那么任何方式都可以促进他的学习,而不仅仅是慕课。如果学生本身就没有自主学习,那用慕课仍然不能解决他自主学习的问题。套用一句流行语,学生在那里,慕课不慕课,他还是在那里!
第六,慕课能不能真正让学生从非自主学习到自主学习呢?这可能性很小,因为必须要学生通过慕课产生了明显的学习效果后,才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就学习本身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慕课不是激素,不可能立即见效,所以对一般学生而言,是不会产生明显效果的,而没有明显效果,就达不成学生的自我转变。
第七,慕课就是资源库的一类。资源库的建设,我们知道是花了大量的钱,而效果大家也是清楚的。而慕课的出现,说穿了,还是资源库的一个分支而已。从逻辑上说,以前资源库的效果不明显,那现在出现的慕课,就一定会有改善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为什么资源库没有产生真正的效率,慕课又如何来避免这个问题?这才是真正做慕课的人应该思考的。慕课或翻转课堂,是常规课堂的一个有意或有益的补充。如果是这个大前提下,是正确的,但如果把慕课、翻转课堂当成什么教育革命,那只是狂想曲,无论内容与方式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实践和创新都存在着很多逻辑悖论,等待它的是如同以前的“教育理论”一样的结局:无情被抛弃。
总结对慕课质疑,仍然借用电影中的两句台词来结束:“中乐透的概率是814万分之一,但是,每期都有几个人中大奖,那可是814万分之一,所以百分之三是很大的数字。”“我们分手,从某方面看,可能是我们想要寻找刺激的新的事物,无意识下就那样了,无论有多喜欢,彼此太过熟悉也不会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