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某基站挡土墙事故原因,并对处理方案做了简单介绍。通过这次事件,总结了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中主要事项,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通信基站设计、挡土墙、土体稳定、事故处理
中图分类号: TU47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如今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号覆盖的要求,偏远山区通信基站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也逐渐增加,随之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由于以前这类基站建设较少,遇到的问题也没有这么突出。本文要讨论的就是这类山区基站经常遇到的挡土墙。
2、工程简介
此基站站址位于某山顶,基站一侧土体高差约6米,因此基站这一侧根据国家挡土墙标准图集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了挡土墙设计,基站建成后一段时间,该基站围墙、院内地坪出现开裂及下沉,由于开裂情况严重,对原围墙做了拆除处理,此时,挡土墙并未出现险情,后期恰逢雨季,挡土墙墙身也出现了开裂等情况,并且随着雨季的延续,挡土墙最终倒塌。现场情况比较危险,随时会危及该基站塔基础。挡土墙施工完毕后情况见图1,挡土墙倒塌后的情况见图2。
图1 施工完毕后的挡土墙 图2 倒塌后的挡土墙
3、事故原因分析
相关设计人员在挡土墙出现裂缝直至倒塌这段时间对现场进行了多次勘察,并对施工、监理人员进行了询问。了解到由于施工工期比较紧张,为了满足建设单位工期要求,施工单位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回填土方采用一次性回填并且回填时下小雨。由于回填土方没有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分層回填并夯实,基站建成后回填土自然沉降造成围墙地梁断裂,围墙开裂下沉,院内地坪也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开裂,围墙开裂情况见图3。围墙及地坪开裂后,为防止其危及铁塔安全,建设单位对围墙开裂部分进行了拆除,但对院内地坪没有做及时处理,此段时间正遇雨季,大量雨水顺着裂缝进入挡土墙后的土体内,最终形成滑裂面造成挡土墙倒塌。后期拆除倒塌挡土墙时又发现了挡土墙施工存在偷工减料,挡土墙砌筑几乎没有砂浆,与设计严重不符。原挡土墙砌筑情况见图4。
图3 围墙开裂情况 图4 原挡土墙砌筑情况
从以上情况可以得到,挡土墙出现倒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为了赶工期,基础回填土方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2)围墙开裂处理不及时,地坪裂缝没有处理,使雨水进入土体,造成挡土墙最终失稳;
(3)挡土墙施工质量不合格。
其中主要原因是挡土墙施工不合格,次要原因是回填土方没有按照设计要求。
4、处理方案及分析
针对挡土墙已经倒塌的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人员仔细分析了事故原因并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与相关单位反复讨论后给出了初步处理方案,见图5。
图5事故处理初步方案
首先、考虑到施工完成至挡土墙倒塌再到如今事故处理,期间时间跨度已近一年半,初步判断当初回填的土方已经自然沉降完成,不会再出现不均匀沉降情况,现场实际勘察后情况也表明如此;其次、吸取上次挡土墙倒塌前围墙及地坪处理经验及不足之处,此次处理重点做好防水排水工作,防止后期雨水渗入土体,此次方案做了截水沟设计;第三、根据一般挡土墙的设计经验,坡脚的稳定是重点,因此这次方案对坡脚部分挡土墙做了重新设计,加强坡脚处的安全;第四、此次方案考虑施工造价,并考虑土体已经稳定,上部采用混凝土面层处理,只做防渗水处理;第五、加强后期对挡土墙及铁塔垂直度的观测。根据初步处理方案施工完毕后的效果见图6。
图6 处理后的挡墙
5、对后期工程的建议
此次挡土墙倒塌事故,对于设计人员在后期实际工程中特别是山区基站设计中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在山区基站选址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开陡坡,选择高差较小或地势平坦的地方,这样在设计前期就避免了做挡土墙,节省了造价;其次,对于必须做挡土墙的基站,设计人员要做好前期勘察工作,使挡土墙的设计符合现场情况,满足安全要求;再次,要严把挡土墙施工质量关,要求现场人员包括施工、监理人员有较高的责任心,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后,挡土墙施工完毕后一段时间要经常观测,看墙身是否有裂缝等不良情况出现,如有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单位采取处理方法,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造成巨大损失。
关键词:通信基站设计、挡土墙、土体稳定、事故处理
中图分类号: TU47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如今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号覆盖的要求,偏远山区通信基站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也逐渐增加,随之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由于以前这类基站建设较少,遇到的问题也没有这么突出。本文要讨论的就是这类山区基站经常遇到的挡土墙。
2、工程简介
此基站站址位于某山顶,基站一侧土体高差约6米,因此基站这一侧根据国家挡土墙标准图集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了挡土墙设计,基站建成后一段时间,该基站围墙、院内地坪出现开裂及下沉,由于开裂情况严重,对原围墙做了拆除处理,此时,挡土墙并未出现险情,后期恰逢雨季,挡土墙墙身也出现了开裂等情况,并且随着雨季的延续,挡土墙最终倒塌。现场情况比较危险,随时会危及该基站塔基础。挡土墙施工完毕后情况见图1,挡土墙倒塌后的情况见图2。
图1 施工完毕后的挡土墙 图2 倒塌后的挡土墙
3、事故原因分析
相关设计人员在挡土墙出现裂缝直至倒塌这段时间对现场进行了多次勘察,并对施工、监理人员进行了询问。了解到由于施工工期比较紧张,为了满足建设单位工期要求,施工单位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回填土方采用一次性回填并且回填时下小雨。由于回填土方没有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分層回填并夯实,基站建成后回填土自然沉降造成围墙地梁断裂,围墙开裂下沉,院内地坪也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开裂,围墙开裂情况见图3。围墙及地坪开裂后,为防止其危及铁塔安全,建设单位对围墙开裂部分进行了拆除,但对院内地坪没有做及时处理,此段时间正遇雨季,大量雨水顺着裂缝进入挡土墙后的土体内,最终形成滑裂面造成挡土墙倒塌。后期拆除倒塌挡土墙时又发现了挡土墙施工存在偷工减料,挡土墙砌筑几乎没有砂浆,与设计严重不符。原挡土墙砌筑情况见图4。
图3 围墙开裂情况 图4 原挡土墙砌筑情况
从以上情况可以得到,挡土墙出现倒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为了赶工期,基础回填土方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2)围墙开裂处理不及时,地坪裂缝没有处理,使雨水进入土体,造成挡土墙最终失稳;
(3)挡土墙施工质量不合格。
其中主要原因是挡土墙施工不合格,次要原因是回填土方没有按照设计要求。
4、处理方案及分析
针对挡土墙已经倒塌的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人员仔细分析了事故原因并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与相关单位反复讨论后给出了初步处理方案,见图5。
图5事故处理初步方案
首先、考虑到施工完成至挡土墙倒塌再到如今事故处理,期间时间跨度已近一年半,初步判断当初回填的土方已经自然沉降完成,不会再出现不均匀沉降情况,现场实际勘察后情况也表明如此;其次、吸取上次挡土墙倒塌前围墙及地坪处理经验及不足之处,此次处理重点做好防水排水工作,防止后期雨水渗入土体,此次方案做了截水沟设计;第三、根据一般挡土墙的设计经验,坡脚的稳定是重点,因此这次方案对坡脚部分挡土墙做了重新设计,加强坡脚处的安全;第四、此次方案考虑施工造价,并考虑土体已经稳定,上部采用混凝土面层处理,只做防渗水处理;第五、加强后期对挡土墙及铁塔垂直度的观测。根据初步处理方案施工完毕后的效果见图6。
图6 处理后的挡墙
5、对后期工程的建议
此次挡土墙倒塌事故,对于设计人员在后期实际工程中特别是山区基站设计中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在山区基站选址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开陡坡,选择高差较小或地势平坦的地方,这样在设计前期就避免了做挡土墙,节省了造价;其次,对于必须做挡土墙的基站,设计人员要做好前期勘察工作,使挡土墙的设计符合现场情况,满足安全要求;再次,要严把挡土墙施工质量关,要求现场人员包括施工、监理人员有较高的责任心,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后,挡土墙施工完毕后一段时间要经常观测,看墙身是否有裂缝等不良情况出现,如有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单位采取处理方法,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造成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