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有谐音材料表明,在《聊斋俚曲》的对话叙述文字中,上声和阳平有混淆的迹象。可能在蒲松龄时代,声调还分为四类,其中阳平和上声的调值只是相似而不相同。某些个别字,如“牛(有)、蛇(傻)、虎(湖)”,已经混同。也就是说,由四类声调向三类演变尚处于开始阶段,现在的淄川方音则是进入了这种演变的完成阶段。(二)“乖子”即蝈蝈,因为古清声母入声字在山东西部基本归到阴平调中,“蝈”就读成了“乖”。“蛐蟮”即蚯蚓,“蛐”山东西部读阴平调,得名的由来可能是体形弯曲,写作“蛐”则是出于类推心理加了虫旁。“犸虎”或作“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