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式家具市场更关注藏品稀有性
秋拍伊始,苏富比在香港推出的“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专场就表现不凡:38件(套)拍品不仅取得成交率100%、总成交额逾2.6亿港元的佳绩,更有6件拍品因独特罕见而估价较高,最后都高价成交:堪称华丽至极的十字海棠纹围子六柱架子床,估价900万到1500万港元,成交价1388万港元;仅另外出现过一对的带座圆角柜成对,估价1200万1800万港元,成交价1568万港元;靠背特高的高靠背南官帽椅成对,估价1200到1800万港元,成交价2108万港元;以珍贵木材仿制竹制家具的裹腿高罗锅枨大画桌,估价1200万到1800万港元,成交价2288万港元;原件难得保存的独板围子罗汉床,估价800万到1200万港元,成交价2348万港元;尺寸最小的插肩榫绿纹石面酒桌却拔得全场头筹,估价900万到1500万港元,成交价却高达2528万港元,苏富比专家称,这是因为插肩榫酒桌全球仅2件。
说到明式家具,人们一定会提到王世襄,圈内人士将其视为明式家具收藏的大救星,流传着他作为故宫专家的明式家具收藏的传奇故事,极具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后他受邀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担任访问学者,出版了专著,成为这个收藏板块的学术奠基人,影响遍及海内外。不过,他在香港的影响更大,因为当时明式家具的买家主要在海外,香港成为转运的窗口与交易中心,对王世襄亦师亦友的伍嘉恩女士,所主持的嘉木堂在当时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在拍卖场上,明式家具虽然时不时有重要拍品上拍,但直到2010秋拍中国嘉德才以专场形式连连推出:首个专场为“简约隽永——明式黄花梨家具精品”专场,60件拍品总成交额逾2亿元。2011年春拍的“读往会心——侣明室藏明式家具”专场,70件拍品更夺得100%成交率、近2.5亿元的总成交额。2012年进入调整行情后,这个专场才难以为继,但仍不时有精品上拍并取得佳绩,其中最令人咋舌的是2015年3月佳士得纽约举办的安思远“锦瑟年华”拍卖会。这个战后活跃的中国古董教父,比王世襄更早介入明式家具收藏,出版过3部明式家具收藏图录。他的藏品中一套4张黄花梨圈椅,在“锦瑟年华”第一天的夜场上拍出968.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011万元)的天价。
明式家具的新纪录由此刷新。苏富比在香港推出“攻玉山房珍藏明式家具”专场,也算是一个呼应。他们8月先在苏富比的香港空间做收藏展,10月又在秋拍中推出其专场,其中穿针引线的关键人物就是伍嘉恩。值得注意的是苏富比的低估价策略以及侧重于藏品自身价值挖掘的推广手法:8月的展览他们采用苏州园林风格来突出明式家具的东方文人气质,但在10月秋拍的图录上,却改用北欧家具式的西方时尚路线,试图吸引国际买家来参与竞拍。
佛像&宋瓷两大热门表现各异
安思远的那个夜场还创造了另外3项新纪录:“西藏铜瑜伽士坐像”以486.9万美元创西藏雕塑拍卖的纪录,买家是中国著名藏家刘益谦;还有“尼泊尔13世纪鎏金铜观音立像”与“印度朱罗王朝9世纪铜舞王湿婆承接恒河降凡像”,分别以822.9万与285.3万美元,创下了尼泊尔与印度佛像的拍卖纪录。安思远虽被圈内人称为中国古董教父,晚年却大胆介入喜马拉雅、印度与东南亚艺术,而他的“锦瑟年华”夜场所创造的这3项纪录,证明他当年极富前瞻性的转向,已然成为今天国际市场的新潮流,也为2015年的艺术市场留下了伏笔。
同样是呼应这种新潮流,佳士得在香港秋拍上推出了“大俱足——经典亚洲佛教艺术”专场,其中一尊尼泊尔13世纪制作的“鎏金铜释迦牟尼佛立像”,拍前估价3200万到5000万港元,最后以8020万港元高价成交。值得一提的是佛像艺术热由来已久:2010年,佳士得香港春拍一尊明宣德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以7010万港元成交;2013年,苏富比香港秋拍中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以2.36亿港元成交;2014年,佳士得香港秋拍中一幅“大明永乐年御制刺绣红夜摩唐卡”,以3.48亿港元成交。这些拍卖纪录都与明代帝王崇尚的藏传佛教有关,可见中国内地拍卖场上2015年刮起“喜马拉雅风”,并非空穴来风。
另一个新动向是“宋瓷热”:经过两三年的国际展览,日本著名藏家的“临宇山人”收藏的宋瓷,在佳士得香港秋拍中推出第一个拍卖专场。据佳士得专家透露,他收藏的宋元瓷器计有300多件,佳士得将分3场推出,首场依据宋代的窑口如耀州窑、钧窑、哥窑、景德镇窑、定窑、磁州窑等挑出36件拍品。拍卖结果,成交率为83%,总成交额为4862万港元,拍前被广泛报道而引发市场特别关注的哥窑花口盘,却遗憾流拍。
“宋瓷热”始于2012年,艺术市场已经进入了调整行情:当年4月,苏富比香港春拍中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超过2亿港元的天价刷新了宋瓷的拍卖纪录;2014年,苏富比香港春拍中一件克拉克旧藏定窑大碗以1.46亿港元成交;2015年,苏富比香港春拍中一尊“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以1.1388亿港元高价成交。难怪大家对佳士得的这个宋瓷专场寄予厚望。但拍卖结果却提醒大家,宋瓷收藏自有其难度。我们不妨与同样受到追捧的“清三代”(指清朝初期康熙、雍正与乾隆三代皇帝)的官窑瓷器相比:由于清宫内廷严密的制度,清三代官窑有详细的制作档案,而记录宋瓷制作、运输与储存的文献资料却十分匮乏;宋瓷更比前代瓷器多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沧桑,也使其来源(所谓“传承有绪”)难以考证。因此,宋瓷收藏首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判断其真伪与品质,比如对几大名窑,许多窑口尚未得到验证,加之宋瓷质量参差不齐,拍品的来源亦即收藏线索就成为最重要的参考因素。由此可以推断,宋瓷热的结果,将使这个品类出现价格的两极分化,对藏家和拍卖行而言,“如何经营宋瓷”都将是严峻的挑战。
近现代书画六大重器“大观”卖俏
至于中国书画板块,2015秋拍中最有戏剧性的专场是中国嘉德的夜场——大观之夜:全场成交率79%,总成交额逾9.2亿元。尤其是其中的近现代书画部分,一举推出6件巨作,堪称六大“重器”:首先,这些作品都是这5位大师的代表作,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方法,都带着各位大师鲜明的个人印记。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不用说了,当年他一口气创作了7幅同类题材和表现方法的作品;潘天寿的《劲松》以一棵苍松撑起整个画面,凸显出其对画面结构高超的掌控力,而《朝霞》则描绘晨曦中立于磐石之上一只桀骜不驯的秃鹫;傅抱石的《郑庄公见母》则被誉为其“上古衣冠”的典范之作,十分罕见;黄胄《听琴图》截取了维族妇女围坐一团边绣花帽边听胡琴演奏的热闹场面,堪称其1980年代多人物、大场面巨作的典范;而齐白石《吉寿永昌》为其赠好友罗隆基大尺幅巨作,极为少见地画了九个充盈的桃实。
其次,这6件作品真不愧为“重器”,估价不菲:6件作品中有3件估价超过5000万元,分别是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估价为6800万到8800万元;潘天寿的《劲松》估价也是6800万到8800万元;潘天寿的《朝霞》,估价为5200万到6200万元。还有那件傅抱石的作品,估价为3500万到4500万元,超过了3000万元大关。
最后,拍卖结果也没有辜负“重器”的美名: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1.84亿元成交;潘天寿《劲松》以9315万元成交;他的另一件作品《朝霞》,成交价为6900万元;傅抱石的《郑庄公见母》,以 7993万元成交;齐白石的《吉寿永昌》,以4140万元成交;黄胄的《听琴图》,以4083万元成交;六件重器的总成交额,就超过了5亿元。正如中国嘉德总裁助理兼中国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在拍后所表示的:“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宏观经济状态下,优秀的作品总是能在市场中表现出自己真正的价值。”
书画板块,近10年尤其是在中国艺术市场行情的泡沫化年代里,占据了整个市场的过半份额,规模扩张与价格升幅最大,2012年后首当其冲受到了正面冲击。尤其是当前,行情调整俨然成了“新常态”,拍卖公司作为应对之策也不能再简单地调整一下价格,而是转向了高价精品路线,强调对拍品的全方位发掘,尤其是突出行话所谓的“生货”二字,以此来避开泡沫化年代的历史包袱。嘉德大观夜场一举推出的这6件“重器”,或者是从未在拍场亮相的,或者是多年阔别市场的,就是上述“生货”策略的范例。
与此同时,书画板块的市场发育比较充分,同行竞争也最激烈。如苏富比在香港秋拍中首推古代书画专场,就是一个例子。在苏富比与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这四大公司组成的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方阵里,苏富比是最晚设置古代书画专场的公司。有趣的是,这场拍品总数为52件的拍卖,最终结果为成交率80.8%,总成交额6382万港元。其中,许多估价低的拍品成交价却很高,如进入成交价排行榜前十的仇英(款)《四季山水》,估价仅30万-50万港元,成交价却高达368万港元;拔得全场头筹的王铎的《草书节临王献之“安和帖”》,估价160万-260万港元,成交价高达848万港元。遗憾的是,宋元册页、弘仁、石涛的手卷等重磅拍品却未能成交。
其实,古代书画虽然在整个书画板块中也是一个方面军,但这个板块不仅拍品少,买家群体也小,属于非常小众的板块,苏富比就是因此在香港曾长期停拍这个业务。想不到2012年之后,古代书画却成了拍卖行竞相争夺的香饽饽,说到底是因为其过于小众而未受到前两年泡沫行情的污染,可谓因祸得福。然而,这个板块毕竟太小,过分的同行竞争势必会稀释本来就十分珍稀的资源,降低每家公司古代书画专场的品质。有趣的是,嘉德在大观夜场首次推出碑帖专题,其中陈景陶、俞复旧藏的《汉孔宙碑》为此碑传世最旧本,颇为稀罕;何绍基、李国松旧藏的《汉史晨前后碑》是明代晚期典型传拓风格,被海上名家王壮弘称为“《史晨前后碑》拓者之最”;《晋王献之书洛神赋碧玉版十三行》为翁嵩年未呈内府前所拓,传拓当在清康熙时期,经名家递藏,有先贤跋语,传世无多;尤其《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为崇恩、李经畬、孙多巘旧藏,叶志诜审定,为宋元时期未经俗手剜刻拓本,流传有绪。拍卖令人刮目,尤其最后一件碑帖,以750万元的高价落槌。
现当代艺术“+86开创”加速市场洗牌
现当代艺术板块,也像书画板块一样大起大落,尤其是其中的当代艺术板块,正面临严峻的市场洗牌。从这次秋拍看,这个板块最值得关注的,是佳士得上海秋拍中首次推出的“+86开创(First Open)”专场,这是佳士得在已经营了10年并在纽约、伦敦与香港等地运行的“开创(First Open)这个拍卖平台上,为中国年轻一代当代艺术家特地设计的新专场。这个新专场通过展览、讲座、艺术论坛、私人洽购以及拍卖等多种形式,把整个板块洗牌的焦点一下子聚焦到年轻艺术家身上。
在这次首拍上,佳士得推出了33件作品,涵盖绘画、摄影、装置及录像等多种媒材,显示佳士得试图凭借独特的策展思维,系统梳理并挖掘具有开创性、实验性及前瞻性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集结中国当下一批活跃、先锋且极具创作能量的艺术家作品,其中包括刘韡的《紫气》及仇晓飞的《肢僵硬》。正如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所表示的:“佳士得通过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专场,全景展示中国新兴艺术家群体创作,我们期待更加融入当下中国多元艺术生态,并进一步推动中国艺术市场成长。”而“+86 First Open”拍卖主管李丹青则表示:“经过两年的研究与探索,佳士得推出‘+86 First Open’来表达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信心,以满足全球日益浓厚的兴趣,通过全新平台另辟蹊径,不断吸引资深及新晋藏家。”拍卖结果,仅最后一件拍品流拍,刘韡的《紫气》则拍得363万元。
与书画板块中苏富比的古代书画专场相似,现当代艺术板块中,四大公司的同行竞争也很激烈,其中中国嘉德在秋拍中推出了他们公司历史上首个现当代艺术夜场,而这也是在四大公司中推出同类专场的最后一家拍卖公司。有趣的是,嘉德的这个夜场中,不乏像石冲的《欣慰中的年轻人》那样最低估价超过2000万元的高价拍品,同样是高估价的还有刘小东的《大雨(纽约)》但拍卖结果却近乎完美:26件拍品仅1件流拍,成交总额逼近1.28亿元;现代艺术部分多件作品高溢价成交——吴大羽的《飞羽》250万元起拍,到几乎翻倍的510万元落槌;常书鸿的《静物·鸡》120万元起拍,追到550万元落槌;余本的《晚归》200万元起拍,550万元落槌。当代艺术部分,何多苓的《白衣彝女》200万元起拍,620万元落槌;高价拍品也不负众望:石冲《欣慰中的年轻人》以1800万元起拍,直追到3300万元才落槌;刘小东的作品则以680万元起拍,直到1000万元落槌;赵半狄的早期作品《涂口红的女孩》更以300万元起拍,直追到1200万元落槌。中国嘉德中国20世纪及当代艺术部负责人李艳锋拍后表示:“夜场首秀并没有刻意制造所谓的‘高价夜场’的概念,26件标的估价合理,超过60%的作品在估价范围内成交,超过20%的拍品以超出最高端估价的价格成交。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艺术史梳理、细分为思路,为藏家呈现具有学术特色的精彩拍卖。”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国际市场西方现当代艺术十分热闹,2015年春拍佳士得在纽约以策展人方式,推出了融合西方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两大板块的创新的“20世纪艺术”夜场,结果毕加索、贾克梅蒂的作品创造了绘画与雕塑的新的世界纪录。秋拍佳士得再接再厉,在纽约又推出类似的夜场,结果莫迪利亚尼的《侧卧的裸女》拍出了1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中国内地拍卖公司面对这一热潮,也不甘现状,西泠印社拍卖公司就在秋拍推出了内地首个西方近现代大师作品专场。笔者采访西泠负责这个专场的专家陆丰川,他表示这个专场经过多年筹备,拍品共15件左右,总估价五六千万元,其中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安格尔的素描、柯罗的《林下小溪》、莫奈的《翁富勒圣母院的小教堂》、雷诺阿的《风景》、莫兰迪的《静物》、高更的《树下两头牛》以及安迪·沃霍尔的《三兄弟》。他表示,这些作品按照西方美术史的线索以及中国买家的口味挑选,在拍品筛选上采用了比较严格的标准。以刘益谦买下《侧卧的裸女》为最新的案例,中国买家在当前国际市场上西方艺术热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西泠的这个新专场因此引发了市场广泛的注意,人们对拍卖结果拭目以待!
秋拍伊始,苏富比在香港推出的“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专场就表现不凡:38件(套)拍品不仅取得成交率100%、总成交额逾2.6亿港元的佳绩,更有6件拍品因独特罕见而估价较高,最后都高价成交:堪称华丽至极的十字海棠纹围子六柱架子床,估价900万到1500万港元,成交价1388万港元;仅另外出现过一对的带座圆角柜成对,估价1200万1800万港元,成交价1568万港元;靠背特高的高靠背南官帽椅成对,估价1200到1800万港元,成交价2108万港元;以珍贵木材仿制竹制家具的裹腿高罗锅枨大画桌,估价1200万到1800万港元,成交价2288万港元;原件难得保存的独板围子罗汉床,估价800万到1200万港元,成交价2348万港元;尺寸最小的插肩榫绿纹石面酒桌却拔得全场头筹,估价900万到1500万港元,成交价却高达2528万港元,苏富比专家称,这是因为插肩榫酒桌全球仅2件。
说到明式家具,人们一定会提到王世襄,圈内人士将其视为明式家具收藏的大救星,流传着他作为故宫专家的明式家具收藏的传奇故事,极具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后他受邀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担任访问学者,出版了专著,成为这个收藏板块的学术奠基人,影响遍及海内外。不过,他在香港的影响更大,因为当时明式家具的买家主要在海外,香港成为转运的窗口与交易中心,对王世襄亦师亦友的伍嘉恩女士,所主持的嘉木堂在当时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在拍卖场上,明式家具虽然时不时有重要拍品上拍,但直到2010秋拍中国嘉德才以专场形式连连推出:首个专场为“简约隽永——明式黄花梨家具精品”专场,60件拍品总成交额逾2亿元。2011年春拍的“读往会心——侣明室藏明式家具”专场,70件拍品更夺得100%成交率、近2.5亿元的总成交额。2012年进入调整行情后,这个专场才难以为继,但仍不时有精品上拍并取得佳绩,其中最令人咋舌的是2015年3月佳士得纽约举办的安思远“锦瑟年华”拍卖会。这个战后活跃的中国古董教父,比王世襄更早介入明式家具收藏,出版过3部明式家具收藏图录。他的藏品中一套4张黄花梨圈椅,在“锦瑟年华”第一天的夜场上拍出968.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011万元)的天价。
明式家具的新纪录由此刷新。苏富比在香港推出“攻玉山房珍藏明式家具”专场,也算是一个呼应。他们8月先在苏富比的香港空间做收藏展,10月又在秋拍中推出其专场,其中穿针引线的关键人物就是伍嘉恩。值得注意的是苏富比的低估价策略以及侧重于藏品自身价值挖掘的推广手法:8月的展览他们采用苏州园林风格来突出明式家具的东方文人气质,但在10月秋拍的图录上,却改用北欧家具式的西方时尚路线,试图吸引国际买家来参与竞拍。
佛像&宋瓷两大热门表现各异
安思远的那个夜场还创造了另外3项新纪录:“西藏铜瑜伽士坐像”以486.9万美元创西藏雕塑拍卖的纪录,买家是中国著名藏家刘益谦;还有“尼泊尔13世纪鎏金铜观音立像”与“印度朱罗王朝9世纪铜舞王湿婆承接恒河降凡像”,分别以822.9万与285.3万美元,创下了尼泊尔与印度佛像的拍卖纪录。安思远虽被圈内人称为中国古董教父,晚年却大胆介入喜马拉雅、印度与东南亚艺术,而他的“锦瑟年华”夜场所创造的这3项纪录,证明他当年极富前瞻性的转向,已然成为今天国际市场的新潮流,也为2015年的艺术市场留下了伏笔。
同样是呼应这种新潮流,佳士得在香港秋拍上推出了“大俱足——经典亚洲佛教艺术”专场,其中一尊尼泊尔13世纪制作的“鎏金铜释迦牟尼佛立像”,拍前估价3200万到5000万港元,最后以8020万港元高价成交。值得一提的是佛像艺术热由来已久:2010年,佳士得香港春拍一尊明宣德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以7010万港元成交;2013年,苏富比香港秋拍中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以2.36亿港元成交;2014年,佳士得香港秋拍中一幅“大明永乐年御制刺绣红夜摩唐卡”,以3.48亿港元成交。这些拍卖纪录都与明代帝王崇尚的藏传佛教有关,可见中国内地拍卖场上2015年刮起“喜马拉雅风”,并非空穴来风。
另一个新动向是“宋瓷热”:经过两三年的国际展览,日本著名藏家的“临宇山人”收藏的宋瓷,在佳士得香港秋拍中推出第一个拍卖专场。据佳士得专家透露,他收藏的宋元瓷器计有300多件,佳士得将分3场推出,首场依据宋代的窑口如耀州窑、钧窑、哥窑、景德镇窑、定窑、磁州窑等挑出36件拍品。拍卖结果,成交率为83%,总成交额为4862万港元,拍前被广泛报道而引发市场特别关注的哥窑花口盘,却遗憾流拍。
“宋瓷热”始于2012年,艺术市场已经进入了调整行情:当年4月,苏富比香港春拍中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超过2亿港元的天价刷新了宋瓷的拍卖纪录;2014年,苏富比香港春拍中一件克拉克旧藏定窑大碗以1.46亿港元成交;2015年,苏富比香港春拍中一尊“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以1.1388亿港元高价成交。难怪大家对佳士得的这个宋瓷专场寄予厚望。但拍卖结果却提醒大家,宋瓷收藏自有其难度。我们不妨与同样受到追捧的“清三代”(指清朝初期康熙、雍正与乾隆三代皇帝)的官窑瓷器相比:由于清宫内廷严密的制度,清三代官窑有详细的制作档案,而记录宋瓷制作、运输与储存的文献资料却十分匮乏;宋瓷更比前代瓷器多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沧桑,也使其来源(所谓“传承有绪”)难以考证。因此,宋瓷收藏首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判断其真伪与品质,比如对几大名窑,许多窑口尚未得到验证,加之宋瓷质量参差不齐,拍品的来源亦即收藏线索就成为最重要的参考因素。由此可以推断,宋瓷热的结果,将使这个品类出现价格的两极分化,对藏家和拍卖行而言,“如何经营宋瓷”都将是严峻的挑战。
近现代书画六大重器“大观”卖俏
至于中国书画板块,2015秋拍中最有戏剧性的专场是中国嘉德的夜场——大观之夜:全场成交率79%,总成交额逾9.2亿元。尤其是其中的近现代书画部分,一举推出6件巨作,堪称六大“重器”:首先,这些作品都是这5位大师的代表作,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方法,都带着各位大师鲜明的个人印记。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不用说了,当年他一口气创作了7幅同类题材和表现方法的作品;潘天寿的《劲松》以一棵苍松撑起整个画面,凸显出其对画面结构高超的掌控力,而《朝霞》则描绘晨曦中立于磐石之上一只桀骜不驯的秃鹫;傅抱石的《郑庄公见母》则被誉为其“上古衣冠”的典范之作,十分罕见;黄胄《听琴图》截取了维族妇女围坐一团边绣花帽边听胡琴演奏的热闹场面,堪称其1980年代多人物、大场面巨作的典范;而齐白石《吉寿永昌》为其赠好友罗隆基大尺幅巨作,极为少见地画了九个充盈的桃实。
其次,这6件作品真不愧为“重器”,估价不菲:6件作品中有3件估价超过5000万元,分别是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估价为6800万到8800万元;潘天寿的《劲松》估价也是6800万到8800万元;潘天寿的《朝霞》,估价为5200万到6200万元。还有那件傅抱石的作品,估价为3500万到4500万元,超过了3000万元大关。
最后,拍卖结果也没有辜负“重器”的美名: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1.84亿元成交;潘天寿《劲松》以9315万元成交;他的另一件作品《朝霞》,成交价为6900万元;傅抱石的《郑庄公见母》,以 7993万元成交;齐白石的《吉寿永昌》,以4140万元成交;黄胄的《听琴图》,以4083万元成交;六件重器的总成交额,就超过了5亿元。正如中国嘉德总裁助理兼中国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在拍后所表示的:“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宏观经济状态下,优秀的作品总是能在市场中表现出自己真正的价值。”
书画板块,近10年尤其是在中国艺术市场行情的泡沫化年代里,占据了整个市场的过半份额,规模扩张与价格升幅最大,2012年后首当其冲受到了正面冲击。尤其是当前,行情调整俨然成了“新常态”,拍卖公司作为应对之策也不能再简单地调整一下价格,而是转向了高价精品路线,强调对拍品的全方位发掘,尤其是突出行话所谓的“生货”二字,以此来避开泡沫化年代的历史包袱。嘉德大观夜场一举推出的这6件“重器”,或者是从未在拍场亮相的,或者是多年阔别市场的,就是上述“生货”策略的范例。
与此同时,书画板块的市场发育比较充分,同行竞争也最激烈。如苏富比在香港秋拍中首推古代书画专场,就是一个例子。在苏富比与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这四大公司组成的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方阵里,苏富比是最晚设置古代书画专场的公司。有趣的是,这场拍品总数为52件的拍卖,最终结果为成交率80.8%,总成交额6382万港元。其中,许多估价低的拍品成交价却很高,如进入成交价排行榜前十的仇英(款)《四季山水》,估价仅30万-50万港元,成交价却高达368万港元;拔得全场头筹的王铎的《草书节临王献之“安和帖”》,估价160万-260万港元,成交价高达848万港元。遗憾的是,宋元册页、弘仁、石涛的手卷等重磅拍品却未能成交。
其实,古代书画虽然在整个书画板块中也是一个方面军,但这个板块不仅拍品少,买家群体也小,属于非常小众的板块,苏富比就是因此在香港曾长期停拍这个业务。想不到2012年之后,古代书画却成了拍卖行竞相争夺的香饽饽,说到底是因为其过于小众而未受到前两年泡沫行情的污染,可谓因祸得福。然而,这个板块毕竟太小,过分的同行竞争势必会稀释本来就十分珍稀的资源,降低每家公司古代书画专场的品质。有趣的是,嘉德在大观夜场首次推出碑帖专题,其中陈景陶、俞复旧藏的《汉孔宙碑》为此碑传世最旧本,颇为稀罕;何绍基、李国松旧藏的《汉史晨前后碑》是明代晚期典型传拓风格,被海上名家王壮弘称为“《史晨前后碑》拓者之最”;《晋王献之书洛神赋碧玉版十三行》为翁嵩年未呈内府前所拓,传拓当在清康熙时期,经名家递藏,有先贤跋语,传世无多;尤其《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为崇恩、李经畬、孙多巘旧藏,叶志诜审定,为宋元时期未经俗手剜刻拓本,流传有绪。拍卖令人刮目,尤其最后一件碑帖,以750万元的高价落槌。
现当代艺术“+86开创”加速市场洗牌
现当代艺术板块,也像书画板块一样大起大落,尤其是其中的当代艺术板块,正面临严峻的市场洗牌。从这次秋拍看,这个板块最值得关注的,是佳士得上海秋拍中首次推出的“+86开创(First Open)”专场,这是佳士得在已经营了10年并在纽约、伦敦与香港等地运行的“开创(First Open)这个拍卖平台上,为中国年轻一代当代艺术家特地设计的新专场。这个新专场通过展览、讲座、艺术论坛、私人洽购以及拍卖等多种形式,把整个板块洗牌的焦点一下子聚焦到年轻艺术家身上。
在这次首拍上,佳士得推出了33件作品,涵盖绘画、摄影、装置及录像等多种媒材,显示佳士得试图凭借独特的策展思维,系统梳理并挖掘具有开创性、实验性及前瞻性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集结中国当下一批活跃、先锋且极具创作能量的艺术家作品,其中包括刘韡的《紫气》及仇晓飞的《肢僵硬》。正如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所表示的:“佳士得通过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专场,全景展示中国新兴艺术家群体创作,我们期待更加融入当下中国多元艺术生态,并进一步推动中国艺术市场成长。”而“+86 First Open”拍卖主管李丹青则表示:“经过两年的研究与探索,佳士得推出‘+86 First Open’来表达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信心,以满足全球日益浓厚的兴趣,通过全新平台另辟蹊径,不断吸引资深及新晋藏家。”拍卖结果,仅最后一件拍品流拍,刘韡的《紫气》则拍得363万元。
与书画板块中苏富比的古代书画专场相似,现当代艺术板块中,四大公司的同行竞争也很激烈,其中中国嘉德在秋拍中推出了他们公司历史上首个现当代艺术夜场,而这也是在四大公司中推出同类专场的最后一家拍卖公司。有趣的是,嘉德的这个夜场中,不乏像石冲的《欣慰中的年轻人》那样最低估价超过2000万元的高价拍品,同样是高估价的还有刘小东的《大雨(纽约)》但拍卖结果却近乎完美:26件拍品仅1件流拍,成交总额逼近1.28亿元;现代艺术部分多件作品高溢价成交——吴大羽的《飞羽》250万元起拍,到几乎翻倍的510万元落槌;常书鸿的《静物·鸡》120万元起拍,追到550万元落槌;余本的《晚归》200万元起拍,550万元落槌。当代艺术部分,何多苓的《白衣彝女》200万元起拍,620万元落槌;高价拍品也不负众望:石冲《欣慰中的年轻人》以1800万元起拍,直追到3300万元才落槌;刘小东的作品则以680万元起拍,直到1000万元落槌;赵半狄的早期作品《涂口红的女孩》更以300万元起拍,直追到1200万元落槌。中国嘉德中国20世纪及当代艺术部负责人李艳锋拍后表示:“夜场首秀并没有刻意制造所谓的‘高价夜场’的概念,26件标的估价合理,超过60%的作品在估价范围内成交,超过20%的拍品以超出最高端估价的价格成交。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艺术史梳理、细分为思路,为藏家呈现具有学术特色的精彩拍卖。”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国际市场西方现当代艺术十分热闹,2015年春拍佳士得在纽约以策展人方式,推出了融合西方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两大板块的创新的“20世纪艺术”夜场,结果毕加索、贾克梅蒂的作品创造了绘画与雕塑的新的世界纪录。秋拍佳士得再接再厉,在纽约又推出类似的夜场,结果莫迪利亚尼的《侧卧的裸女》拍出了1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中国内地拍卖公司面对这一热潮,也不甘现状,西泠印社拍卖公司就在秋拍推出了内地首个西方近现代大师作品专场。笔者采访西泠负责这个专场的专家陆丰川,他表示这个专场经过多年筹备,拍品共15件左右,总估价五六千万元,其中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安格尔的素描、柯罗的《林下小溪》、莫奈的《翁富勒圣母院的小教堂》、雷诺阿的《风景》、莫兰迪的《静物》、高更的《树下两头牛》以及安迪·沃霍尔的《三兄弟》。他表示,这些作品按照西方美术史的线索以及中国买家的口味挑选,在拍品筛选上采用了比较严格的标准。以刘益谦买下《侧卧的裸女》为最新的案例,中国买家在当前国际市场上西方艺术热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西泠的这个新专场因此引发了市场广泛的注意,人们对拍卖结果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