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病情瞬息万变,事故频发,护理人员随时都应做好抢救准备。经过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抢救中存在护理事故隐患,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护理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1 事故隐患
1.1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如查对不严格、医嘱执行不及时、抢救制度落实不到位、急救物品完好率不达标,危重病人交接不清楚,抢救记录不按规定书写,药品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等引起的事故。
1.2疏忽大意:如抢救中把用过的安瓶顺手放在患者床上,躁动患者没有加上床栏,静脉穿刺后没有及时松止血带,输液时不严格按医嘱执行滴数,护士不用心观察病情,对患者主诉不重视等,导致抢救力度不够,引发安全事故。
1.3 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在抢救中新技术、新内容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高新仪器使用不当和不熟练,操作时未试机造成临时故障,给患者增加技术风险,影响抢救工作,引发安全事故。
1.4 技术性操作家属代劳:在护理中有些护士往往把技术性操作交给家属代劳,结果家属草率行事,造成各种隐患。如:给患者保暖时,家属使用热水袋而引发的烫伤事故。
1.5 护理人员不足和排班不当: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病情在任何时间都有突发加重的危险,特别是在特殊时间的班次,在班护理人员较少,造成人员安排及管理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
1.6 患者家属的负面影响:患者抢救成功与否是家属关注的焦点,有些家属对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期望值过高,对抢救中患者病情异常变化难以理解和接受,这给护理人员在抢救中增加了心理压力而造成事故。
2 对策
2.1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全员在抢救中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认真分析抢救工作中存在不利于履行举证责任法定义务的行为,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明确患者和医务人员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认清自己抢救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和严重后果,以及自己在医疗护理纠纷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媒体对有关医护在抢救中违法事例报道的讨论分析,吸取教训,杜绝抢救中的违规行为。
2.2 落實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
2.2.1 加强护理制度和薄弱环节的管理:为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必须认真落实查对、抢救、执行医嘱、急救物品管理等制度,并打印成册,下发给每位护理人员,要求认真学习和掌握,纠正抢救中不规范的行为,防患于未然。在抢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进行的手术均列于手术同意书上,术前由医师与家属交谈,将必要性、意义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等告知家属,待知情同意签字后再实施操作,避免发生并发症后,因告知不详而引发纠纷。
2.2.2 制定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各病种的抢救预案:在全院护理安全与风险预案的基础上,组织本科室资历较高的护理人员认真分析、讨论,并制定本专科应急预案,包括本专科常见病的风险处理预案、常见病的抢救预案、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护理缺陷预防、常用抢救仪器发生故障的防范措施等方面内容,并对抢救安全工作做出具体指导。
2.3 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病区管理者要经常利用早会和小课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三基”知识、专业操作规程及高新技术规范化培训和达标考核,使每个护理人员都掌握抢救技能及应急情况下的抢救程序,对典型的抢救病例及时组织回顾性分析并讨论,使护理人员从点滴中感悟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加强护理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2.4 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实施全程特级护理:管理者得知有抢救信息后,要立即做好特级护理人员的安排,若遇到重大的抢救,向护理部请示并做好人员的调配,实行抢救一对一的全程护理,负责所有的抢救工作,书写抢救护理记录、健康教育等,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为满足患者需要提供人性化抢救护理。
2.5 加强护理人员抢救工作的质量监控:管理者直接参与并指导抢救工作,了解护理人员对抢救工作的实施情况,征求患者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对在抢救中患者家属不满意的护理人员,经调查核实按医院管理条例给予处理,并利用晨会对抢救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发现抢救中的薄弱环节商讨相应的对策,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出现。
2.6 正确处理护患家属之间的关系:加强交流与沟通,融洽家属之间关系,可以促进护士与患者家属的相互理解,抢救治疗也容易得到家属的配合,从而减少家属对医疗护理行为的误解。护士长是护理单元的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患者家属比较信任护士长,护士长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家属心理。对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和多变的家属,要教育护士给予充分理解,并及时安慰患者家属,对提出特殊要求的家属,护士长要给予妥善处理。此外护理人员要学会倾听,取得家属的合作。当遇到有悖于患者家属意愿的抢救时,应避免强行或勉强进行,要注意询问原因,了解他们需求,采取对方容易接受的沟通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的病房环境。
3 小结
在抢救全过程中,抢救工作的每个环节均可出现安全隐患,若抢救安全意识低,会给患者家属增加投诉和纠纷,从而影响医院声誉。因此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消除安全隐患,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白雅,卞干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8),448
[2] 刘淮,姚秀彬.心血管病的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2,22(4):90
作者单位:014010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1 事故隐患
1.1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如查对不严格、医嘱执行不及时、抢救制度落实不到位、急救物品完好率不达标,危重病人交接不清楚,抢救记录不按规定书写,药品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等引起的事故。
1.2疏忽大意:如抢救中把用过的安瓶顺手放在患者床上,躁动患者没有加上床栏,静脉穿刺后没有及时松止血带,输液时不严格按医嘱执行滴数,护士不用心观察病情,对患者主诉不重视等,导致抢救力度不够,引发安全事故。
1.3 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在抢救中新技术、新内容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高新仪器使用不当和不熟练,操作时未试机造成临时故障,给患者增加技术风险,影响抢救工作,引发安全事故。
1.4 技术性操作家属代劳:在护理中有些护士往往把技术性操作交给家属代劳,结果家属草率行事,造成各种隐患。如:给患者保暖时,家属使用热水袋而引发的烫伤事故。
1.5 护理人员不足和排班不当: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病情在任何时间都有突发加重的危险,特别是在特殊时间的班次,在班护理人员较少,造成人员安排及管理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
1.6 患者家属的负面影响:患者抢救成功与否是家属关注的焦点,有些家属对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期望值过高,对抢救中患者病情异常变化难以理解和接受,这给护理人员在抢救中增加了心理压力而造成事故。
2 对策
2.1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全员在抢救中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认真分析抢救工作中存在不利于履行举证责任法定义务的行为,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明确患者和医务人员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认清自己抢救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和严重后果,以及自己在医疗护理纠纷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媒体对有关医护在抢救中违法事例报道的讨论分析,吸取教训,杜绝抢救中的违规行为。
2.2 落實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
2.2.1 加强护理制度和薄弱环节的管理:为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必须认真落实查对、抢救、执行医嘱、急救物品管理等制度,并打印成册,下发给每位护理人员,要求认真学习和掌握,纠正抢救中不规范的行为,防患于未然。在抢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进行的手术均列于手术同意书上,术前由医师与家属交谈,将必要性、意义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等告知家属,待知情同意签字后再实施操作,避免发生并发症后,因告知不详而引发纠纷。
2.2.2 制定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各病种的抢救预案:在全院护理安全与风险预案的基础上,组织本科室资历较高的护理人员认真分析、讨论,并制定本专科应急预案,包括本专科常见病的风险处理预案、常见病的抢救预案、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护理缺陷预防、常用抢救仪器发生故障的防范措施等方面内容,并对抢救安全工作做出具体指导。
2.3 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病区管理者要经常利用早会和小课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三基”知识、专业操作规程及高新技术规范化培训和达标考核,使每个护理人员都掌握抢救技能及应急情况下的抢救程序,对典型的抢救病例及时组织回顾性分析并讨论,使护理人员从点滴中感悟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加强护理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2.4 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实施全程特级护理:管理者得知有抢救信息后,要立即做好特级护理人员的安排,若遇到重大的抢救,向护理部请示并做好人员的调配,实行抢救一对一的全程护理,负责所有的抢救工作,书写抢救护理记录、健康教育等,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为满足患者需要提供人性化抢救护理。
2.5 加强护理人员抢救工作的质量监控:管理者直接参与并指导抢救工作,了解护理人员对抢救工作的实施情况,征求患者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对在抢救中患者家属不满意的护理人员,经调查核实按医院管理条例给予处理,并利用晨会对抢救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发现抢救中的薄弱环节商讨相应的对策,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出现。
2.6 正确处理护患家属之间的关系:加强交流与沟通,融洽家属之间关系,可以促进护士与患者家属的相互理解,抢救治疗也容易得到家属的配合,从而减少家属对医疗护理行为的误解。护士长是护理单元的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患者家属比较信任护士长,护士长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家属心理。对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和多变的家属,要教育护士给予充分理解,并及时安慰患者家属,对提出特殊要求的家属,护士长要给予妥善处理。此外护理人员要学会倾听,取得家属的合作。当遇到有悖于患者家属意愿的抢救时,应避免强行或勉强进行,要注意询问原因,了解他们需求,采取对方容易接受的沟通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的病房环境。
3 小结
在抢救全过程中,抢救工作的每个环节均可出现安全隐患,若抢救安全意识低,会给患者家属增加投诉和纠纷,从而影响医院声誉。因此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消除安全隐患,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白雅,卞干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8),448
[2] 刘淮,姚秀彬.心血管病的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2,22(4):90
作者单位:014010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