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足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通过多样化设计课堂教学、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重实施差异化教学四方面,探讨了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重要课题,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课堂活动;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4-0088-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体育在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加着力于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初中生正处于长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体育训练,能帮助学生强健身体,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因此,要注重体育教学,避免教学方法的枯燥、单一,用丰富多样的活动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多样化设计课堂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让学生背诵体育知识,也不能把体育课当作副科,应付了事。体育课程一旦束缚在教案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法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另外,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讨厌体育,也会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有必要。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将课程变得有声有色。教师可以在课堂设计中,按照学生的兴趣合理划分课程安排,也可根据不同种类的运动进行体育知识的讲解。例如,学生比较喜欢球类运动,教师就可以设置专门的课程讲解足球、排球、乒乓球等体育知识和竞技技能。当然,教师的课程安排,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进行,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
初中体育课程本身是知识传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体育课若脱离训练和实践,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排除天气因素,体育课应把操场或训练场作为课堂主场,让学生在操场上放松身心、得到锻炼。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设置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比如组织一场足球比赛,让学生们分成甲、乙两队,每个队伍中有参赛选手、后勤保障队,还有啦啦队,当然这些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和比赛规则进行安排。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体育的魅力、体育精神的同时,体会团队精神,让学生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让他们互帮互助。教师在安排体育活动时,要以教学需要为主要标准及抓手,注重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另外,教师的课程安排和训练强度的设置,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半途而废。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的辅助设施,而且被越来越多的教学课程所运用,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多媒体也将发挥着重要的效果和作用。在现代体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体育知识也随之发展和改变,体育教学已经不同于以往教师讲课学生学习、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模式,有许多体育知识是无法通过演示就能向学生准确传达的,而错误的传达又很容易造成运动伤害,不仅无法实现运动目标,更有害于学生的健康。因此,进行科学的指导很有必要,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心理上形成基本认识,再加之教师的讲解,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全面地了解体育知识。例如,用多媒体技术演练田径运动中肌肉如何发力、运动神经如何传导信息等知识,学生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还可将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加进视频,指导学生在运动中如何正确发力,如何避免伤害等。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教学时间,能更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四、注重实施差异化教学
体育课程对学生本身的运动能力、身体状况、意志品质等有严格的要求,而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差异化教学。有的学生擅长跑、有的擅长跳,还有的擅长游泳,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身体因素对体育项目不甚擅长。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基于此,设计差异化教学。对于先天条件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运动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并相应提高对他们的要求。特别对那些体育特长生,就更需要着重培养,帮助他们更加科学地训练,教师还可以对其进行一对一专业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另外,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先天差的学生,就要进行基本的体育训练练习,帮助他们逐步提升体育能力,不可操之过急。另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学生的以往病史,要在体育课程中保护好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五、结束语
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科学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培养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过硬的初中生,是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培养新时期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徐丽娟.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
[2]张细谦.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实施[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01).
[3]陈志丹.“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有效体育教学目标[J].中国教育学刊,2008(09).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课堂活动;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4-0088-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体育在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加着力于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初中生正处于长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体育训练,能帮助学生强健身体,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因此,要注重体育教学,避免教学方法的枯燥、单一,用丰富多样的活动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多样化设计课堂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让学生背诵体育知识,也不能把体育课当作副科,应付了事。体育课程一旦束缚在教案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法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另外,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讨厌体育,也会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有必要。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将课程变得有声有色。教师可以在课堂设计中,按照学生的兴趣合理划分课程安排,也可根据不同种类的运动进行体育知识的讲解。例如,学生比较喜欢球类运动,教师就可以设置专门的课程讲解足球、排球、乒乓球等体育知识和竞技技能。当然,教师的课程安排,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进行,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
初中体育课程本身是知识传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体育课若脱离训练和实践,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排除天气因素,体育课应把操场或训练场作为课堂主场,让学生在操场上放松身心、得到锻炼。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设置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比如组织一场足球比赛,让学生们分成甲、乙两队,每个队伍中有参赛选手、后勤保障队,还有啦啦队,当然这些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和比赛规则进行安排。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体育的魅力、体育精神的同时,体会团队精神,让学生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让他们互帮互助。教师在安排体育活动时,要以教学需要为主要标准及抓手,注重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另外,教师的课程安排和训练强度的设置,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半途而废。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的辅助设施,而且被越来越多的教学课程所运用,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多媒体也将发挥着重要的效果和作用。在现代体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体育知识也随之发展和改变,体育教学已经不同于以往教师讲课学生学习、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模式,有许多体育知识是无法通过演示就能向学生准确传达的,而错误的传达又很容易造成运动伤害,不仅无法实现运动目标,更有害于学生的健康。因此,进行科学的指导很有必要,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心理上形成基本认识,再加之教师的讲解,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全面地了解体育知识。例如,用多媒体技术演练田径运动中肌肉如何发力、运动神经如何传导信息等知识,学生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还可将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加进视频,指导学生在运动中如何正确发力,如何避免伤害等。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教学时间,能更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四、注重实施差异化教学
体育课程对学生本身的运动能力、身体状况、意志品质等有严格的要求,而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差异化教学。有的学生擅长跑、有的擅长跳,还有的擅长游泳,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身体因素对体育项目不甚擅长。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基于此,设计差异化教学。对于先天条件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运动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并相应提高对他们的要求。特别对那些体育特长生,就更需要着重培养,帮助他们更加科学地训练,教师还可以对其进行一对一专业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另外,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先天差的学生,就要进行基本的体育训练练习,帮助他们逐步提升体育能力,不可操之过急。另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学生的以往病史,要在体育课程中保护好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五、结束语
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科学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培养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过硬的初中生,是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培养新时期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徐丽娟.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
[2]张细谦.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实施[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01).
[3]陈志丹.“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有效体育教学目标[J].中国教育学刊,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