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语文高考说明》明确要求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从八十年代开始,高考就出现关于古诗词的考查题。1994--2000年全国试题连续出现对唐诗(元稹《菊花》、刘禹锡《望洞庭》、雍陶《题君山》、杜甫《漫成一首》),宋词(李清照《如梦令》、赵师秀《约客》),元曲(阿鲁威《[双调]蟾宫曲》)的考查,足见这一考点的重要性,在语文的备考中必须对这一点要有足够的重视。
>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它是一个人文学素质的综合反映。诵读只是鉴赏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它不等同于鉴赏。因此,有些同学虽然能背诵不少古诗词,但在考试中却很难的高分。他们所缺乏的是文学知识,是鉴赏古诗词的必要的积累。要想能够正确鉴赏古诗词,就要广泛的涉猎,对常见的诗词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及时总结,掌握技巧,做起这类题目来才能得心应手。
一、整体感知,把握意境
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情和景(或物、事)两种因素,情景交融构成意境,而不同的意境又往往表现为不同的基调氛围。读一首诗,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意境。如果把诗肢解为各个独立的部分,那样就很难把握诗的主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很难深刻理解诗的主旨的。即使勉强得到主旨,那也是断章取义,不够全面。如陆游的《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世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词的前一部分对"丝毫尘世不相关"的生活进行了充分的渲染:读书、饮酒、竹林漫步、卧榻看山,是毫无拘束,蔑视世俗,是隐士文人的风度。如果看到这些就轻易地对词的主旨下结论,就可能与主旨相距万里。原来前面只是正话反说,是一种极端愤慨心理的表现,这种闲散的生活同作者的愤慨心理形成鲜明对比。
二、适当分解,局部品味
诗歌的主旨需要我们从总体上进行把握,但是要想看懂全诗,理解全诗,还必须对诗歌进行分解,从诗的遣词造句中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古人是非常重视语言的锤炼,唐代卢延让就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颈须"的苦吟,更有贾岛"推敲"的故事传颂至今。诗歌的语言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需要我们反复咀嚼,悉心品味,才能领略诗词的隽涌深刻,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有些诗词,不用去深刻理解,它的字里行间,就已经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抓字眼",即抓住诗中的重要字眼进行选择分析。如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从标题中的"余"字可知,作者不是写大雪纷飞的景象,因此这方面的分析肯定是错误的。
三、利用选项,寻求突破
诗歌鉴赏虽然大都是些"踮踮脚、勾得着"的题目,但考虑到高中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要求它准确无误得去鉴别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考题大都是让考生从大部分正确的信息中选择一个错误的信息,这就降低了难度。同时,在四个选项里面,往往有一项分析和其它几项明显不一样,特别在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表现得更为明确。如李白的《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晚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两句通过对严寒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
B、五六两句具体描写了一天的军旅生活,反映了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战士奋勇杀敌的精神面貌。
C、皑皑的白雪,凛冽的寒风,忧幽的笛声,惨烈的厮杀,一副副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态度和对战士的同情。
D、这首诗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和化用楼兰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通过分析选项,ABD三项都是解释为爱国之情,只有C项解释为反战和同情,这与本诗的基调不符。
四、瞻前顾后,辅助理解
诗歌阅读题目,都会告诉我们文章的作者,篇名,有些还会告诉我们写作背景、写作时间及始终的一些典故。对于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知识,我们一定要多加注意,既然出题者给我们补充上这些内容,肯定有他的意图:暗示着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全诗有所帮助,决不会是多此一举。
(一)、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暗示了所写内容,通过审题,可以达到了解诗歌大意的目的。如朱庆馀《近试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一般考生会误认为这是一首描绘新婚夫妇洞房私语的诗作,其实这是一首巧妙的临考试的试探诗。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水部,以公婆比主考官,表现自己考前期待与不安的心情,征询张水部的意见,以帮助自己度过主考官这一关。
(二)看作者。大凡名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知其人,则晓其风格: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苏、辛的词豪壮奔放,柳、姜的词委婉含蓄。了解了这些,对作品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当然,诗歌鉴赏是对综合能力的考察,需要每一个考生平时广泛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但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对解答这类问题还是很有帮助的。只要在做题时认真分析,仔细揣摸,对各种方法灵活运用,诗歌鉴赏题是有章可循的。
>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它是一个人文学素质的综合反映。诵读只是鉴赏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它不等同于鉴赏。因此,有些同学虽然能背诵不少古诗词,但在考试中却很难的高分。他们所缺乏的是文学知识,是鉴赏古诗词的必要的积累。要想能够正确鉴赏古诗词,就要广泛的涉猎,对常见的诗词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及时总结,掌握技巧,做起这类题目来才能得心应手。
一、整体感知,把握意境
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情和景(或物、事)两种因素,情景交融构成意境,而不同的意境又往往表现为不同的基调氛围。读一首诗,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意境。如果把诗肢解为各个独立的部分,那样就很难把握诗的主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很难深刻理解诗的主旨的。即使勉强得到主旨,那也是断章取义,不够全面。如陆游的《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世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词的前一部分对"丝毫尘世不相关"的生活进行了充分的渲染:读书、饮酒、竹林漫步、卧榻看山,是毫无拘束,蔑视世俗,是隐士文人的风度。如果看到这些就轻易地对词的主旨下结论,就可能与主旨相距万里。原来前面只是正话反说,是一种极端愤慨心理的表现,这种闲散的生活同作者的愤慨心理形成鲜明对比。
二、适当分解,局部品味
诗歌的主旨需要我们从总体上进行把握,但是要想看懂全诗,理解全诗,还必须对诗歌进行分解,从诗的遣词造句中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古人是非常重视语言的锤炼,唐代卢延让就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颈须"的苦吟,更有贾岛"推敲"的故事传颂至今。诗歌的语言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需要我们反复咀嚼,悉心品味,才能领略诗词的隽涌深刻,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有些诗词,不用去深刻理解,它的字里行间,就已经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抓字眼",即抓住诗中的重要字眼进行选择分析。如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从标题中的"余"字可知,作者不是写大雪纷飞的景象,因此这方面的分析肯定是错误的。
三、利用选项,寻求突破
诗歌鉴赏虽然大都是些"踮踮脚、勾得着"的题目,但考虑到高中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要求它准确无误得去鉴别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考题大都是让考生从大部分正确的信息中选择一个错误的信息,这就降低了难度。同时,在四个选项里面,往往有一项分析和其它几项明显不一样,特别在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表现得更为明确。如李白的《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晚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两句通过对严寒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
B、五六两句具体描写了一天的军旅生活,反映了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战士奋勇杀敌的精神面貌。
C、皑皑的白雪,凛冽的寒风,忧幽的笛声,惨烈的厮杀,一副副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态度和对战士的同情。
D、这首诗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和化用楼兰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通过分析选项,ABD三项都是解释为爱国之情,只有C项解释为反战和同情,这与本诗的基调不符。
四、瞻前顾后,辅助理解
诗歌阅读题目,都会告诉我们文章的作者,篇名,有些还会告诉我们写作背景、写作时间及始终的一些典故。对于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知识,我们一定要多加注意,既然出题者给我们补充上这些内容,肯定有他的意图:暗示着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全诗有所帮助,决不会是多此一举。
(一)、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暗示了所写内容,通过审题,可以达到了解诗歌大意的目的。如朱庆馀《近试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一般考生会误认为这是一首描绘新婚夫妇洞房私语的诗作,其实这是一首巧妙的临考试的试探诗。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水部,以公婆比主考官,表现自己考前期待与不安的心情,征询张水部的意见,以帮助自己度过主考官这一关。
(二)看作者。大凡名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知其人,则晓其风格: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苏、辛的词豪壮奔放,柳、姜的词委婉含蓄。了解了这些,对作品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当然,诗歌鉴赏是对综合能力的考察,需要每一个考生平时广泛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但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对解答这类问题还是很有帮助的。只要在做题时认真分析,仔细揣摸,对各种方法灵活运用,诗歌鉴赏题是有章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