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丰富自身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过程,让学生在有效地掌握阅读技巧的基础上展开积极的课外阅读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86-01
一、前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小学生年龄小,对于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带有盲目性,这就对教师上好推荐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文本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阅读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好习惯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这本书是学生配套教材,但大多数老师并不把它当一回事,几乎发给学生后就没再提过它。据了解,书中推荐学生阅读的文章可读性还是很强的。但是在挖掘该书籍的实际价值,正确使用该书籍的人较少。通过阅读内容的引导,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对世界、对生活的科学有效地认识和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过程中,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科学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缘由及意义
1.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缘由。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标”还明确了各学段的阅读量,其中1-2年级课外阅读量为5万字,3-4年级为40万字,5-6年级为100万字。由此可见,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小学阶段在儿童成长时期非常特殊:脱离了幼儿阶段的懵懂期,正向青少年的敏感和叛逆期过渡。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处在正在形成的关键阶段;已经形成了独立人格,但是又乐于依附长辈和固有经验。在这些复杂的心理因素之下,如何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正面引导,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大量经典作品,学习经验、增长见闻、开阔眼界、提升能力,从而健康快乐成长。
2.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比较单一,如果语文教学只是单纯拘泥于课本,就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眼界不能得到提升,并且也不能满足学生对其他领域的探知欲和好奇心。课外阅读书籍中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这样就能使得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小学语文课外书籍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漫画、故事、作文等,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其知识面会拓宽,眼界也会更开阔。阅读是一个思维活跃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就能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这样不用教师和家长去催促,学生就会主动阅读,并且能够让阅读成为一种快乐。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会因此得到全面提升,還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进而帮助小学生解决作文不知道该写什么的难题。
三、贯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理念的策略
1.学校重视,营造整体阅读环境。
从学校管理层面,应该对语文课外阅读活动重视起来,并且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国家宏观重视语文的大形势下,很多学校都在开展“书香校园”类的活动。充实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在走廊、大厅等公共区域设置图书区,各班级设立小书架,开展“争做小小图书管理员”“图书推广小大使”等活动,提倡大家把家里的优秀读物带到学校交流、分享等。让小学生在大环境的浸染下产生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也能够减轻学生购买图书的经济负担,还可以利用起在校的零散时间,既达成了提升课外阅读总量的目的,也减轻了学生放学后的任务量。
2.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有利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方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高效。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性不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这就导致了学生课外阅读效果不佳的状况。对此,教师首先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不能一味依靠教材上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教师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一个方向,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
3.举办读书交流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书交流活动的举办,可以选择让学生关注与图书相关的信息,如书名、作者、简介、前言、目录文等,可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因为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有些学生可能会由于兴趣转移半途而废。因此,在举办读书交流活动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简单的读书计划,教师要对相应的阅读时间和进度统筹安排,可选择课内和课外结合方式每周安排特定时间进行阅读教学,其余过程要鼓励学生自我阅读、自我管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在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认知模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和思考撰写读书笔记,教师要求学生要把自己读书的独特感受写出来,书籍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和精彩语段可以记录下来,这样能让学生积累较多的阅读素材。
4.丰富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必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且要丰富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可以组织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课外阅读的心得和感悟,让他们针对课外阅读书籍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开展讲故事大会活动,学生需要将故事的主要情节提炼出来,然后绘声绘色地去表演,让语言尽量诙谐和夸张,这样就能增强故事的戏剧性,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得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得到锻炼,进而使得他们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盛玉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和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7,(4).
[2]李虹霞.浅议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
[3]刘志超.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7.
作者简介:罗庆红(1972.12-),女,汉族,广东大埔人,大学本科学历,深圳市振能广培小学教师。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86-01
一、前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小学生年龄小,对于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带有盲目性,这就对教师上好推荐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文本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阅读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好习惯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这本书是学生配套教材,但大多数老师并不把它当一回事,几乎发给学生后就没再提过它。据了解,书中推荐学生阅读的文章可读性还是很强的。但是在挖掘该书籍的实际价值,正确使用该书籍的人较少。通过阅读内容的引导,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对世界、对生活的科学有效地认识和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过程中,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科学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缘由及意义
1.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缘由。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标”还明确了各学段的阅读量,其中1-2年级课外阅读量为5万字,3-4年级为40万字,5-6年级为100万字。由此可见,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小学阶段在儿童成长时期非常特殊:脱离了幼儿阶段的懵懂期,正向青少年的敏感和叛逆期过渡。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处在正在形成的关键阶段;已经形成了独立人格,但是又乐于依附长辈和固有经验。在这些复杂的心理因素之下,如何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正面引导,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大量经典作品,学习经验、增长见闻、开阔眼界、提升能力,从而健康快乐成长。
2.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比较单一,如果语文教学只是单纯拘泥于课本,就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眼界不能得到提升,并且也不能满足学生对其他领域的探知欲和好奇心。课外阅读书籍中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这样就能使得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小学语文课外书籍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漫画、故事、作文等,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其知识面会拓宽,眼界也会更开阔。阅读是一个思维活跃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就能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这样不用教师和家长去催促,学生就会主动阅读,并且能够让阅读成为一种快乐。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会因此得到全面提升,還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进而帮助小学生解决作文不知道该写什么的难题。
三、贯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理念的策略
1.学校重视,营造整体阅读环境。
从学校管理层面,应该对语文课外阅读活动重视起来,并且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国家宏观重视语文的大形势下,很多学校都在开展“书香校园”类的活动。充实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在走廊、大厅等公共区域设置图书区,各班级设立小书架,开展“争做小小图书管理员”“图书推广小大使”等活动,提倡大家把家里的优秀读物带到学校交流、分享等。让小学生在大环境的浸染下产生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也能够减轻学生购买图书的经济负担,还可以利用起在校的零散时间,既达成了提升课外阅读总量的目的,也减轻了学生放学后的任务量。
2.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有利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方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高效。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性不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这就导致了学生课外阅读效果不佳的状况。对此,教师首先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不能一味依靠教材上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教师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一个方向,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
3.举办读书交流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书交流活动的举办,可以选择让学生关注与图书相关的信息,如书名、作者、简介、前言、目录文等,可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因为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有些学生可能会由于兴趣转移半途而废。因此,在举办读书交流活动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简单的读书计划,教师要对相应的阅读时间和进度统筹安排,可选择课内和课外结合方式每周安排特定时间进行阅读教学,其余过程要鼓励学生自我阅读、自我管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在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认知模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和思考撰写读书笔记,教师要求学生要把自己读书的独特感受写出来,书籍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和精彩语段可以记录下来,这样能让学生积累较多的阅读素材。
4.丰富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必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且要丰富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可以组织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课外阅读的心得和感悟,让他们针对课外阅读书籍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开展讲故事大会活动,学生需要将故事的主要情节提炼出来,然后绘声绘色地去表演,让语言尽量诙谐和夸张,这样就能增强故事的戏剧性,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得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得到锻炼,进而使得他们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盛玉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和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7,(4).
[2]李虹霞.浅议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
[3]刘志超.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7.
作者简介:罗庆红(1972.12-),女,汉族,广东大埔人,大学本科学历,深圳市振能广培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