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青枯病,是由几种镰刀菌或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而弯孢菌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都是对玉米生产影响较重的病害。
一、玉米青枯病发生与防治
1、发生原因
1.1栽培与管理因素。不合理栽培导致种植过密、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磷钾肥和有机肥不足,植株生长过旺、抗病能力下降。
1.2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导致青枯病的严重发生。
1.3玉米田连作相当普遍,导致玉米青枯病菌群在土壤中大量富集,土壤菌种的数量超过接种条件下表现为抗性的标准,使得接种时抗性在田间表现为感病。
2、发生规律
玉米青枯病是以土壤带菌、根部侵染为主的系统性侵染病害。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土壤和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病原菌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能借雨水、昆虫或机械伤害从根部侵入,引起根腐,然后进一步扩展,进入茎基部。通常当玉米进入乳熟期、植株开始衰老抗病性降低时,病原菌才开始向茎基部发展,此时如果遇到合适的气候条件,久旱高温、突降暴雨并且雨后骤晴,就会迅速发病。
3、田间症状
玉米青枯病在玉米进入灌浆期后开始发生,从始见病叶到全株发病,一般仅7d左右,短的只有2~3d,长的可达15d以上。多数叶片由下而上表现青枯症状,少数为黄枯症状。开始通常是由根系发病,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随后逐渐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最后根变空心,根毛稀少,植株易拔起;植株茎基部2~3节由青绿色逐渐变成黄褐色,节间中空,茎节变成淡褐色,病部易破裂;叶片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展到整个叶片,很快全株变成青灰色枯死,或叶片逐渐变黄缓慢干枯;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瘪,无光泽,千粒重下降。
4、防治措施
4.1药剂防治
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的用药量拌种;选用具有防病功效的种衣剂拌种等对控制病害发生效果很好。发病初期用绿亨一号灌根,用65%代森锌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每隔7~10d喷根茎1次,连治2~3次。
4.2农业防治
病田实行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换茬,防止土壤中病原菌逐年积累。玉米收获后应及时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翌年初侵染菌源。增施农家肥和钾肥,在玉米拔节期增施氮磷钾复合肥,可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减轻或推迟发病。
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与防治
1、病情发展规律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田间增长规律可概括为:发病期→急剧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平稳期,所对应的生育期是:苗期即可发病;急剧增长期从发病开始,一直到拔节、抽穗抽雄的大部分穗期,整个时期可持续1个月,该期间每10d病指增长可高达50%左右;玉米进行抽丝的穗期阶段是病情的缓慢增长期,该期间可持续20d,每10d病指增长5%左右,病情增长基本达到整个生育期的最高值,与发病初期相比病指增长约3倍;玉米进入成熟期,叶片由于养分开始向籽粒转移而发黄,病情增长也进入了平稳期,直至接近收获时病情不再增长。
2、危害症状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初为褪绿小点,逐渐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在感病品种上病斑较大,宽1~2mm,长1~4mm,中央苍白色、黄褐色,边缘有较宽的环带,最外围有较宽的半透明草黄色晕圈,数个病斑相连可形成叶片坏死区。由于弯孢菌叶斑病在不同品种上,特别是在抗病及感病品种上,病斑大小、形状、晕圈宽窄等特征差异极大,且容易与其他叶斑病相混淆,所以对其诊断应格外谨慎和注意。
3、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残体组织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越冬。带菌的玉米秸秆和杂草是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叶片上,进行再侵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属于典型的成株期病害,玉米苗期抗病性较强,随着植株生长抗性减弱。如遇高温、高湿,可在短时期内大面积流行发生,低洼积水田和连作田发病较重。
4、防治方法
4.1药剂防治
根据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情增长的特点,建议药剂控制病害的时间应从始发病时开始,重点控制病害的急剧增长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kg/hm2;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kg/hm2;或12.5%多·稀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每隔7~10d施1次药,连续施3~4次。
4.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轮作与密植,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株和落叶,集中清理或深耕深埋,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作者单位:155802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二管理区)
一、玉米青枯病发生与防治
1、发生原因
1.1栽培与管理因素。不合理栽培导致种植过密、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磷钾肥和有机肥不足,植株生长过旺、抗病能力下降。
1.2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导致青枯病的严重发生。
1.3玉米田连作相当普遍,导致玉米青枯病菌群在土壤中大量富集,土壤菌种的数量超过接种条件下表现为抗性的标准,使得接种时抗性在田间表现为感病。
2、发生规律
玉米青枯病是以土壤带菌、根部侵染为主的系统性侵染病害。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土壤和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病原菌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能借雨水、昆虫或机械伤害从根部侵入,引起根腐,然后进一步扩展,进入茎基部。通常当玉米进入乳熟期、植株开始衰老抗病性降低时,病原菌才开始向茎基部发展,此时如果遇到合适的气候条件,久旱高温、突降暴雨并且雨后骤晴,就会迅速发病。
3、田间症状
玉米青枯病在玉米进入灌浆期后开始发生,从始见病叶到全株发病,一般仅7d左右,短的只有2~3d,长的可达15d以上。多数叶片由下而上表现青枯症状,少数为黄枯症状。开始通常是由根系发病,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随后逐渐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最后根变空心,根毛稀少,植株易拔起;植株茎基部2~3节由青绿色逐渐变成黄褐色,节间中空,茎节变成淡褐色,病部易破裂;叶片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展到整个叶片,很快全株变成青灰色枯死,或叶片逐渐变黄缓慢干枯;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瘪,无光泽,千粒重下降。
4、防治措施
4.1药剂防治
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的用药量拌种;选用具有防病功效的种衣剂拌种等对控制病害发生效果很好。发病初期用绿亨一号灌根,用65%代森锌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每隔7~10d喷根茎1次,连治2~3次。
4.2农业防治
病田实行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换茬,防止土壤中病原菌逐年积累。玉米收获后应及时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翌年初侵染菌源。增施农家肥和钾肥,在玉米拔节期增施氮磷钾复合肥,可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减轻或推迟发病。
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与防治
1、病情发展规律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田间增长规律可概括为:发病期→急剧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平稳期,所对应的生育期是:苗期即可发病;急剧增长期从发病开始,一直到拔节、抽穗抽雄的大部分穗期,整个时期可持续1个月,该期间每10d病指增长可高达50%左右;玉米进行抽丝的穗期阶段是病情的缓慢增长期,该期间可持续20d,每10d病指增长5%左右,病情增长基本达到整个生育期的最高值,与发病初期相比病指增长约3倍;玉米进入成熟期,叶片由于养分开始向籽粒转移而发黄,病情增长也进入了平稳期,直至接近收获时病情不再增长。
2、危害症状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初为褪绿小点,逐渐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在感病品种上病斑较大,宽1~2mm,长1~4mm,中央苍白色、黄褐色,边缘有较宽的环带,最外围有较宽的半透明草黄色晕圈,数个病斑相连可形成叶片坏死区。由于弯孢菌叶斑病在不同品种上,特别是在抗病及感病品种上,病斑大小、形状、晕圈宽窄等特征差异极大,且容易与其他叶斑病相混淆,所以对其诊断应格外谨慎和注意。
3、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残体组织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越冬。带菌的玉米秸秆和杂草是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叶片上,进行再侵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属于典型的成株期病害,玉米苗期抗病性较强,随着植株生长抗性减弱。如遇高温、高湿,可在短时期内大面积流行发生,低洼积水田和连作田发病较重。
4、防治方法
4.1药剂防治
根据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情增长的特点,建议药剂控制病害的时间应从始发病时开始,重点控制病害的急剧增长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kg/hm2;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kg/hm2;或12.5%多·稀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每隔7~10d施1次药,连续施3~4次。
4.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轮作与密植,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株和落叶,集中清理或深耕深埋,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作者单位:155802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二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