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学质量管理的角度,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从全面教学质量监控的特点入手,提出了如何构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教学质量 管理体系 监控体系 保障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过渡,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与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决定着高校的前途和命运。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监测与调控作用。
一、教学质量的概念
教学质量没有一个单一的质量标准,而是一个有机组合起来的概念体系。一般来说,教学质量是指教学所达到的水平,它一般体现在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特性上,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素质与水平,是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结果和反映。从教学质量监控的角度,教学质量是指学校教学结果达到的程度,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尽可能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二、全面教学质量监控的特点
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全面教学质量监控实现的。全面教学质量监控是指通过对学生从进校到学生离开学校的整个在校期间的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管与控制,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教学质量监控具有以下特点:①全方位质量监控。以教学为中心,对教学、科研和后勤等一系列涉及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和环节进行综合性管理,通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质量损耗,培养优秀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②全过程质量监控。全程教学监控包括教学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经过对教学运行各环节的认真分析,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较大的主要环节有:课堂教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及教材质量评估、教学研究工作、实验室工作、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十大环节。因此,应制订相应的标准对这些环节进行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从而达到对整个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的目的。③动态改进质量监控。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及其教学质量管理也要随之而变化发展。正像《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指出的那样:“对高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应予以应有的重视,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因此,教学全面质量监控要充分注意动态发展,不断调查研究,提出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坚持从动态发展中把握教学全面质量监控的正确方向和科学方法。
三、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PDCA模式
根据全面教学管理的特点,教学质量管理循环包括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即: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循环管理方式。①制订计划(P)。好的计划是有效管理的基础,不仅包括任务目标,也包括实现目标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每学年开始之前,教务处和学院都要根据上一学年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结果,对教学相关的工作做出计划,包括教学计划的修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大纲的制订、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工作、教学改革、实验室工作、毕业论文(设计)总体安排、课程教学日历的制订以及教材的使用情况评估等。针对每个环节制订严格的评价标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落实责任,将实施任务分配给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人员。②执行制订的计划(D)。根据计划的要求,相关责任人要按照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对教学各环节实施监控。首先,学校对学院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运行等进行监控,并给出评价意见,学校及学院督导组成员通过听课、研讨、走访、巡视等方式对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抽查与评价,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及时纠正。其次,建立多渠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采集包括教师的教学效果信息、学生的学习质量信息、管理者的管理效能信息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信息。在开学、期中、期末的常规教学检查中,通过领导干部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信息员反馈、期末考试检查、毕业学生信息反馈等多种渠道,收集反馈意见,从不同侧面汇集教学一线的各种教学质量信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专家督导评价与学生评价都应通过网上评教系统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开展,这样一方面能使督导和学生真实的、客观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全面地参与评价,避免了抽样评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后,所有的评价统计工作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减少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错误的发生,教师还可以通过上网看到督导、学生的评价结果以及相关评语。③处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C)。教学管理部门在学期结束前,将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课堂教学评价,优秀主讲教师评选,优秀课件评价,精品课程建设状况评价,实验室建设评价等各种各样的质量评价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形成当学期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教学管理人员应根据网上评教系统形成的统计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报告。④分析不足,积极改进(A)。教学管理部门将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督导人员,通过会议讨论等形式分析原因并制订整改计划。同时听取学院教师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质量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该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将结果和整改计划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和教师,要求他们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并按照整改要求,在下一教学过程中能够改进提高。同时,评教结果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年度综合考核、教学评奖的重要依据记入教师教学档案。
四、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向大众化迈进的过程中,尤其应关注教学质量,为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保证。①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以生为本的观念,《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我们应从法制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生为本,教书育人的观念,带着感情和爱心与学生互动管理和教学。②加强政策建设、开展教师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是关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要发挥政策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实行教师的弹性考核聘任制度,完善评优奖励政策,形成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机制,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保障教学质量的学校人事政策和分配政策。③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大教学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学生公寓、食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保障基本的教学条件。学校的各类实验室、图书馆要对所有学生开放,加强统筹建设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以及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为广大教师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同时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教学正常运转和进行教学改革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和物质保证。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师生员工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校园文化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高等院校通过思想建设、党团组织建设、各项制度建设和教学环境建设,开展生动活泼的学风建设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努力营造并形成校院系齐抓共管,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努力进取的良好学术文化氛围,培育并形成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
[2]大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2,(9).
[3]徐向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的范畴、原则与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4,(1).
关键词:教学质量 管理体系 监控体系 保障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过渡,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与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决定着高校的前途和命运。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监测与调控作用。
一、教学质量的概念
教学质量没有一个单一的质量标准,而是一个有机组合起来的概念体系。一般来说,教学质量是指教学所达到的水平,它一般体现在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特性上,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素质与水平,是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结果和反映。从教学质量监控的角度,教学质量是指学校教学结果达到的程度,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尽可能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二、全面教学质量监控的特点
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全面教学质量监控实现的。全面教学质量监控是指通过对学生从进校到学生离开学校的整个在校期间的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管与控制,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教学质量监控具有以下特点:①全方位质量监控。以教学为中心,对教学、科研和后勤等一系列涉及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和环节进行综合性管理,通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质量损耗,培养优秀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②全过程质量监控。全程教学监控包括教学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经过对教学运行各环节的认真分析,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较大的主要环节有:课堂教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及教材质量评估、教学研究工作、实验室工作、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十大环节。因此,应制订相应的标准对这些环节进行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从而达到对整个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的目的。③动态改进质量监控。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及其教学质量管理也要随之而变化发展。正像《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指出的那样:“对高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应予以应有的重视,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因此,教学全面质量监控要充分注意动态发展,不断调查研究,提出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坚持从动态发展中把握教学全面质量监控的正确方向和科学方法。
三、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PDCA模式
根据全面教学管理的特点,教学质量管理循环包括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即: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循环管理方式。①制订计划(P)。好的计划是有效管理的基础,不仅包括任务目标,也包括实现目标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每学年开始之前,教务处和学院都要根据上一学年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结果,对教学相关的工作做出计划,包括教学计划的修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大纲的制订、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工作、教学改革、实验室工作、毕业论文(设计)总体安排、课程教学日历的制订以及教材的使用情况评估等。针对每个环节制订严格的评价标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落实责任,将实施任务分配给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人员。②执行制订的计划(D)。根据计划的要求,相关责任人要按照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对教学各环节实施监控。首先,学校对学院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运行等进行监控,并给出评价意见,学校及学院督导组成员通过听课、研讨、走访、巡视等方式对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抽查与评价,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及时纠正。其次,建立多渠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采集包括教师的教学效果信息、学生的学习质量信息、管理者的管理效能信息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信息。在开学、期中、期末的常规教学检查中,通过领导干部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信息员反馈、期末考试检查、毕业学生信息反馈等多种渠道,收集反馈意见,从不同侧面汇集教学一线的各种教学质量信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专家督导评价与学生评价都应通过网上评教系统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开展,这样一方面能使督导和学生真实的、客观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全面地参与评价,避免了抽样评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后,所有的评价统计工作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减少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错误的发生,教师还可以通过上网看到督导、学生的评价结果以及相关评语。③处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C)。教学管理部门在学期结束前,将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课堂教学评价,优秀主讲教师评选,优秀课件评价,精品课程建设状况评价,实验室建设评价等各种各样的质量评价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形成当学期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教学管理人员应根据网上评教系统形成的统计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报告。④分析不足,积极改进(A)。教学管理部门将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督导人员,通过会议讨论等形式分析原因并制订整改计划。同时听取学院教师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质量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该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将结果和整改计划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和教师,要求他们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并按照整改要求,在下一教学过程中能够改进提高。同时,评教结果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年度综合考核、教学评奖的重要依据记入教师教学档案。
四、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向大众化迈进的过程中,尤其应关注教学质量,为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保证。①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以生为本的观念,《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我们应从法制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生为本,教书育人的观念,带着感情和爱心与学生互动管理和教学。②加强政策建设、开展教师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是关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要发挥政策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实行教师的弹性考核聘任制度,完善评优奖励政策,形成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机制,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保障教学质量的学校人事政策和分配政策。③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大教学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学生公寓、食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保障基本的教学条件。学校的各类实验室、图书馆要对所有学生开放,加强统筹建设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以及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为广大教师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同时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教学正常运转和进行教学改革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和物质保证。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师生员工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校园文化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高等院校通过思想建设、党团组织建设、各项制度建设和教学环境建设,开展生动活泼的学风建设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努力营造并形成校院系齐抓共管,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努力进取的良好学术文化氛围,培育并形成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
[2]大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2,(9).
[3]徐向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的范畴、原则与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