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3诱导 STAT6磷酸化及促进人肝星状细胞的纤维化作用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白细胞介素-13( IL-13)对人肝星状细胞( hepatic stellate cell )纤维化作用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IL-13对人肝星状细胞株LX-2增殖的影响;RT-PCR技术检测LX-2细胞Ⅰ型胶原蛋白( collagen typeⅠ, COLⅠ) mRNA表达;ELISA和羟脯氨酸实验定量检测IL-13对LX-2细胞分泌COLⅠ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分析IL-13对LX-2细胞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 STAT6)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IL-1310 ng/ml组、20 ng/ml组和50 ng/ml组LX-2细胞增殖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加入IL-1350 ng/ml显著上调了LX-2细胞COL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低浓度IL-13(5 ng/ml、10 ng/ml、20 ng/ml)对LX-2细胞COL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IL-13(50 ng/ml)作用LX-2细胞,60 min组和120 min组磷酸化STAT6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 IL-13促进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并上调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IL-13促进人肝星状细胞的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是激活STAT6磷酸化。

其他文献
目的 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的全长编码基因中扩增4个CSP基因编码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EGFP 中进行表达纯化,观察环子孢子蛋白肽段与EGFP融合蛋白对肝细胞的靶向结合能力,探讨其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载体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的编码序列设计4对引物,利用聚
目的 探讨HIV-1早期感染者体内单核细胞的成熟状态和对TLR配体的反应特点,了解HIV-1感染早期单核细胞功能状态和与疾病进展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HIV-1早期感染者和13例HIV阴性的健康人,采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后纯化出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表面活化/抑制分子表达。用脂多糖( LPS)和Pam3CSK4分别刺激单核细胞,培养20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
本文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抗干燥综合征 A ( SSA )抗体、抗 SSB 抗体、抗 Robert52( Ro52)抗体,探讨3种抗体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