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所许扇面画

来源 :少年博览·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lig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化艺术品类灿若繁星,如果要在其中选一件作伴身之物寄托理想、展现意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一把着了笔墨的折扇。
  即便是在扇面上简单勾勒出溪泉幽兰、几枝修竹,当扇子张张合合、缓缓摇动时,山水兰草间的清逸仿佛能扑面而来。这样一把折扇,这样一幅扇面画,是一个人随时可享用的抒情时刻,高古又诗意。
  在扇面上写字作画的绘画形式,是中国古代特有。
  扇面画最早流行于唐代。唐代的扇子早期多为圆形,称为“团扇”,后来渐渐有了长圆、扁圆、梅花、海棠等诗意化的形状,而更极致的诗意就在于扇面画。唐代的诗意,便在画扇之风上得以体现。
  最初的扇面画,常出现在女子的生活场景里。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仕女所持的团扇上画着一朵牡丹,雍容之态呼应着画中女子的气质。唐代诗人罗隐曾写过一首《扇上画牡丹》:“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手持一柄团扇,实用的同时还能随时赏玩,这是那個时代里的女性,在庸乏生活里对自己的珍爱。她们持扇半遮面,莞尔一笑,不知不觉中便生动了扇面画的历史。
  从唐代到宋代、元代,扇面画流行坊间,蔚为风气。如果说,绘有画的团扇是女性手中的宠儿,那么着笔于万象的折扇画,便是以文人雅士为代表的男性的心头好。
  北宋时,在翰林图画院里,扇面画成为最重要的绘画艺术之一。当时的文艺青年典范宋徽宗,常常亲自在折扇上作画,引得文人士大夫纷纷效仿。
  到了明朝,折扇画成为风尚。遥想明清时期文人书生的意气,总觉得他们是手摇着折扇,走上历史的楼台。这不是无缘无故的想像,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常以书画表达自己的情操。众多的书画形式中,唯独扇面画随身可带,最为轻灵,最显潇洒。其浓郁的文雅玲珑之气,作为文人雅士的随身之物,最恰当不过。
  相比卷轴画,扇面画尺幅小巧,收放自如,又文雅清逸,在书画中别具一格。不同于金石玉器的贵重,对于文人雅士而言,几笔丹青作画的折扇,表现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身份和审美。
  在折扇上作画也非易事。折扇扇面上宽下窄,弧状外沿,特殊的尺幅空间,且有扇骨的折痕,容不得画者信笔挥毫:稍有不慎,一方古意天地就失了意境。因此,要心静、慎行——高超的扇面画作者,内心一定是有大局观的,针对特殊尺幅精思巧构画境,落笔简洁精准。峰峦叠嶂、曲溪流水、繁盛花草、高士隐僧皆入画;流云、墨竹、古塔、楼台,也都容进了方寸天地之间。
  扇面画,也不必是一个人的笔墨独白,可一人题诗,另一人作画。你画梅花清逸横斜,我写清秀的小楷呼应,这幅扇面画,便是我们心性相投的证明。如此这般,扇面画也成了文人吟哦酬唱、互相赠礼的雅物,情意和祝愿,都通过扇面画上的一字一物来言说。
  知名昆曲剧目《桃花扇》,便是以一纸折扇牵引着故事的起承转合。故事的最后,山河飘摇中,李香君以死相抗,血溅诗扇,杨龙友就着扇面血痕,画出几笔枝叶,点染成一幅桃花,取名“桃花扇”。血泪之上开出桃花,一把桃花扇寄托了作者不屈不挠、志高行洁的精神。
  别致脱俗的扇面画,传达着作者的审美与情感,生动了中国文化艺术史的长廊。它散发着贯穿古今的中国文化气质,成就了不凡的美学欣赏价值。
  古今多少文人意志,在小小一方扇面中徐徐展开。我想,有时间该去好好寻一幅投缘的扇面画,圆满自己的中国文人情结。想象着,在人生浮浮沉沉间,我摇着一把折扇,慢赏扇上画意,对天地的某种情感,对自我的某种期许,都在掌中、心中缓缓升起。我会热衷,这一种特别中国、自得其乐的生活。
其他文献
姓名:杨若溪  年龄:13岁  学校:安徽省五河第二中学  如果你看过动漫《棋魂》,就会知道这个故事:名叫“小光”的少年在爷爷家翻出了一个古董棋盘,遇见灵魂附在棋盘上的天才棋手佐为。佐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围棋的最高境界:神之一手。他对围棋执着的爱感染了小光,让小光也拥有了与围棋相伴终生的灵魂。  不少喜爱围棋的人都喜欢这部动漫,其中也包括围棋少女杨若溪。每每看到这部动漫,她就会想到自己的围棋之路。 
期刊
水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许多国家能源建设的优先选项。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拥有全产业链整合能力,是当之无愧的水电超级强国。  大坝是水电工程的核心。现在,让我们来到金沙江畔,看看世界上最“聪明”的水电站拥有哪些独门绝技!  绝技一:特殊的温度計  金沙江的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有着世界上最壮观的水电站群。其中,溪洛渡、白鹤滩等巨型水电站均位居世界十大水电站之列。  这些巨型水电站,坝体
期刊
传说,对着树洞讲出你的心事,心情会释然。找到你的树洞,埋藏进所有的眼泪和哭声,让我为你守望。不知不觉中你就会长大。  主持人——柳眉儿  午休时间,平常昏昏欲睡的柳眉儿正因为小说中的某个片段而热泪盈眶。当一团团纸巾装满垃圾桶,柳眉儿终于肿着双眼合上书本,长出一口气,顿觉心满意足、神清气爽!再看手中这封关于“哭”的信件,柳眉儿总算有了回信的灵感。  “天天不着家,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啥都不管,
期刊
提到国际劳动节,相信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它是每年五月的第一个节日,又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最重要的是,它还放假!  但大家知道“劳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为什么我们总说“劳动最光荣”“劳动棒棒哒”?  为了避免人类对自己的行为有自夸的嫌疑,我们可以问问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看看它们是怎么回答的——  猩猩:劳动?它是魔法  自从我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和我们猩猩是近亲后,我就在大脑里开始一
期刊
我是空气。  最近,我发现自己身上有股怪怪的味道,一种闻了很不舒服的味道。  “唉……”我叹了一口气。  我慢慢地飘着,不经意间看见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个漂亮的塑料瓶正趾高气昂地立在那儿,指指点点。它旁边的陶罐弯着腰,低着头,一声不吭,显得有些卑微。  “你看看你……黑不溜秋的,像是摔到泥潭里一样。衣服上面的花纹模糊不清,款式也很老气。你再看看我——皮肤多么好,衣服也很华丽,是最新款。你
期刊
亲爱的同学,你是不是从小就期待红旗一角的光荣,向往党旗下庄严的誓言?从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再到共产党员,红色基因一路传递,信仰的力量薪火相传。也许,现在的我们就可以丰富自己对那段红色岁月、光荣历史的了解,为未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百洞寒裘絮纷飞,猛雪飘落换银衣;草鞋连踝陷三尺,飕飕刺骨寒风厉;弓月西挂茫茫夜,饥冷攻齿发故疾;忆愤无悔征万里,壮怀远志今古稀。”  这首《过中甸雪山
期刊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在2019年发布一份最佳旅行地名单,挑选了2019年最值得去的28个旅行地。中国只有一个旅行地上榜,就是在2018年夏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梵净山!  巍峨雄奇,云雾缭绕,美如仙境,具有2000多年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也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最神秘的一座。在这片“梵天净土”之间,奇景与名胜星罗棋布。它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并且独具生态之美:除了
期刊
经过一个春节的美食“灌溉”,我惆怅地站在体重秤上,心里满是悲伤。弟弟在一边幸灾乐祸:“元宵节到了,你千万忍住别吃元宵!吃甜食体重会涨得更快!”  我豪迈地一挥手:“没事,你吃元宵我喝汤!”  我的老家在南方,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包汤圆,我和弟弟却偏爱北方的元宵。虽然看起来和汤圆很像,但它是用甜馅儿滚出来的,相比汤圆,口感更劲道一点。  那时,小镇上有一个从北方来的大哥哥。元宵节前后,他总会沿着
期刊
蓝色的天空澄净明亮,一朵白云悠然飘过,在看到一片绿意时,好奇地停了下来。  那是一片绿茵场。远远望去,只见一个黑白相间的足球在场上飞驰,紧随其后的,是少年们你追我赶的身影。随着一记长长的传射,足球入网,绿茵场上一片山呼喝彩。  如果此时白云可以出声,一定会好奇地问:“这样精彩的足球赛,是在哪个体育馆里进行的呢?”  如果少年们听到它的询问,一定会爽朗地大笑起来:“哪里是体育馆,这是我们学校的足球场
期刊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一名顶盔掼甲的军人伴着月色策马而来。枕戈待旦的日子已过去,军人脱下铠甲,摘下头盔,露出真容,竟是一名女子。  她奔驰的这条路似是归家路,又似一条时光轴,让她穿梭千年,以沉稳、坚毅又不乏明媚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Tips:  我们对花木兰的最初了解,都来自一首《木兰诗》。据说,《木兰诗》原载于南朝《古今乐录》,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