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人物性格塑造中的应用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h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肢体语言是演员主要的表演形式之一,演员必须学会掌控自己的肢体,在表演过程中,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信息,并把握肢体语言运用的时机和程度。文章对原创剧本《小院往事》中吴警官这一角色进行分析,讨论肢体语言在人物性格塑造中的应用,提出在表演中使用肢体语言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肢体语言;性格;人物塑造
  一、表演领域中肢体语言的相关理论
  (一)肢体语言的定义
  肢体语言的标准定义为:通过大脑的控制产生各种动作以向他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沟通方式。相较于语言,肢体动作对于信息的表达更加含蓄。对于演员来说,掌握肢体语言表演这种方式非常重要,必须对其理论有充分的认知,并且通过训练掌握正确的肢体语言表达方式。
  (二)肢体语言的表意功能划分
  用肢体传情达意主要是通过三个部位完成,分别是躯干、面部以及四肢。
  第一,躯干表意。通常人们第一眼看一个人都是感受他整体的轮廓,并由此产生一个朦胧的第一印象,然后才会进一步打量具体的身体部分。因此对于话剧表演来说,一定要把握好观众与角色的“初次见面”,从而让观众对角色形成最准确的第一印象。另外,即使演员在舞台上并没有台词,也不能偷懒,无论是坐、立还是行走,都要展现出角色应有的精神面貌。
  第二,表情表意。表情主要通过面部五官以及脸部肌肉变化完成,当一个人产生某种情绪时,通常面部也会产生表情动作,基于此,演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情绪,而观众也可以从角色的表情中读懂他的心情。另外我国古代对于表情有一个说法——面由心生,即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也会体现在他的脸上。如,性格悲观的人,通常总是皱着眉头,嘴角总是下垂;性格开朗乐观的人,平时总是眉目舒展,经常露出笑容。演员可以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在表演中展现恰当的面部表情。
  第三,四肢表意。四肢动作也能展现一个人的性格,且其信息传达相对于躯干与表情来说更加显著,更容易被观众捕捉到。肢体语言的表意功能主要体现在四肢动作的内容、幅度、快慢等方面,比如文静或者绅士的人,一般四肢动作非常有节制,且礼仪动作很多。从心理学来看,很多动作都具有特殊意味。比如,在与人沟通中,与对方勾肩搭背,这意味着他心扉敞开;而如果保持一定距离,则说明他有一点抗拒。
  二、肢体语言塑造人物性格的要点
  (一)肢体语言要符合行为逻辑
  话剧领域中的表演作为一种力求贴近现实的艺术,要求演员的一言一行都要有真实感。对于演员来说,在角色塑造中也要让角色接地气,要能够让观众感到真实和亲切,这需要演员在肢体语言的表达上符合生活逻辑,即角色的肢体语言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点,并且动作之间要连贯、自然过渡,即便都是提前设计好的,也要避免让观众感受到设计的痕迹。
  (二)肢体语言打造性格魅力
  角色形象的最终形成,是演员以自己为素材进行塑造的。演员要将角色的性格、气质以及肢体习惯复制到自己身上,然后通过动作、语言表现出来。而对于角色性格特质的表现,肢体语言是最有效的途径。演员可以根据角色性格特点,在满足其行为逻辑的基础上,再为角色设计一些专属肢体动作,包括姿势、手势、表情等,充分展现角色独特的性格魅力。
  (三)肢体语言与内部行动贴合
  肢体语言应以角色的真情实感为基础。在设计角色的肢体语言时,要紧紧围绕着角色的内在性格以及当时的情感,只有通过充分的内部行动来支撑肢体语言,让自己的每个动作都有依据,才能准确地表达感情,避免让观众不明所以。因此,演员要提前研究角色性格,对每一场表演中角色的情感进行分析,然后设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角色会怎么做,产生怎样的肢体语言,从而使内心情感表达与肢体语言形神合一。
  三、肢体语言在人物性格塑造中的应用
  (一)《小院往事》吴警官人物分析
  《小院往事》是西安外事学院17级表演专业的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剧本,是西安外事学院首部原创怀旧文学话剧。《小院往事》故事发生在古都西安,有三个时间节点,分别是1988年、21世纪初和2010年左右。吴警官是南街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主要出现在21世纪初和2010年这两个时间节点的故事中。21世纪初,吴警官正值青年,刚当上警官没多久,还在辅助孙警官办事。他们两个负责本剧的主人公张洪刚出狱的后续帮教工作,需要定期对其开展法制教育,了解其后期状况,正确引导其改过自新。
  由于吴警官是一个次要的人物,戏份比较少,从剧本中并不足以全面地看出他的性格特征。但从一些描述中,也可以对其性格窥探一二:第一,从其细腻地发现张洪刚签名写错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比较细心的人;第二,从其对黑蛋多年来不断进行劝诫和教育,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第三,从其台词中可以发现,吴警官是一个说话风趣、性格比较幽默的人。比如,他说:“唉,咱这不是古都西安吗?现在都进入IT时代了,咱这院子不也得更新更新吗?”这段话表现出他的诙谐,因此,人物塑造中应当展现他的幽默。
  (二)肢体语言对人物性格塑造
  1.躯干表演
  吴警官作为一名年轻力壮的警察,受过专业的警察培训,因此一举一动都展现着严谨和细致。同时,他的身材应当是比较健硕的,体态良好,习惯抬头挺胸,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感覺。因此,在表演中,演员应着装整齐,以坚挺的姿势和稳健的步伐出场,给观众留下一个正面的印象。在没有台词的时候,依旧是挺直地站着,可以稍微放松,一只手拿着材料,另一种自然下垂,这样既比较自然,又能保持一个警察的形象。
  2.面部表情表演
  警察由于职业特性,一般在工作中或与服务对象接触时,都比较严肃。比如,他在对张洪刚宣读回家之后的注意事项时,正视张洪刚,目光坚定不移,眉头微皱,面部平静没有细微的小表情,这样就能够把他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很好地展现出来。再如,在教育黑蛋欠债还钱时,他说:“人家现在已经坐在派出所了,态度还很和蔼,这次不算追债啊?人家要人家自己的钱是不是天经地义啊?”他在说教过程中,面向黑蛋,上半身轻微向其倾斜,通过这样的姿势希望能够引起黑蛋的重视,说话不如过去那么生疏和严肃,因此面部表情少了几分严肃,多了几分认真与亲切。同时说到“人家”时,眼神向外瞥一下,头也跟随着朝外摆一下,以此强调应当要努力偿还他人的钱财。
  3.四肢表演
  四肢表演是最主要的肢体动作,对于四肢的表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演员应当要进行精细化的形体训练,并掌握根据角色特点匹配的、合适的四肢动作。他提出了一种表演方法:演员应当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动作类型库,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积累,把不同性格的人的习惯动作记在脑海中,逐步了解和总结不同类型人的惯用动作,然后在表演中,根据角色的性格,从自己的脑海中搜索与之匹配的四肢动作,从而使其性格与行为达成统一。根据吴警官的职业特点,作为警察,在和人接触时,应当是非常注重身份的,且动作干脆利落。比如在教训黑蛋时,他以警察的身份严肃地对他说:“再提醒你一句,别惹事!”这时候目光要凌厉,表演十分严肃,伸出两根手指指向黑蛋来警戒他。但当不用工作时,他也会放下自己的“架子”,比如,在和性格善良的冉老师交谈时,吴警官就以普通人的身份非常亲切地说:“冉老师,也没什么大事,你忙你的吧。”边说边用手势引导方向,示意和引导冉老师离开。
  四、结语
  肢体语言的使用对于演员表演来说非常重要,是演员必须要掌握的表演技能。本文着重论述肢体语言在人物性格塑造中的应用方法,并以原创剧本《小院往事》中的吴警官为例,对其肢体语言进行设计,并且展现了完整的肢体语言设计流程,首先要进行故事背景及人物性格分析,然后要从躯干、表情及四肢三个方面的肢体语言来塑造角色性格。从实践中可以看到,演员通过合理设计和运用一系列肢体语言,能够让人物性格更大程度展现出来,并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1]麻力丹.探析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有效运用[J].传媒论坛,2020(3):60-61.
  [2]杨丝丝.戏剧表演中表演者形体语言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8(19):24-25.
  [3]彭宇欣.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运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
   西安外事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民族声乐教学在高职院校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该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系统化的学习与训练掌握正确的发声、表演技巧,从而成为一名专业的表演者。其中,美声唱法是较为考验技巧的,因其对于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比较大,常常会将二者进行融合,逐渐形成美声唱法的民族化。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十分注重美声唱法教学,并希望通过进行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声乐课程的教学水平,让学生以更加系统与专业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从而
期刊
摘 要:新时代,公共美育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美育教学的审美培养价值。高校公共美育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推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我们应该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助力公共美育课程建设纵深发展。高校美育在具体实践上需要营造尊重创新意识的美育环境,增加侧重培养创新能力的美育内容,提倡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和创造性
期刊
摘 要: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主动承担起为社会供应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责任,在传授学生基础性乐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使民族器乐教学不断融合有价值的文化艺术发展成果,让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为培养新一代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的基地,还应强化人才培育力度,突出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与社会性。文章分析了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民族器乐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通过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民族器
期刊
摘 要:古代诗词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化深厚的底蕴,同时也蕴含着音乐美价值。尤其是较早的朝代创作的诗词作品中,大多与音乐有着紧密的关联,不仅体现在音调、语言方面,还在意境的塑造上有所体现,因而这部分诗词的内在和外延都具有显著的音乐性,呈现出了特殊的音乐美。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渗透于音节、音调、意境之中,构成了古代诗词特有的审美价值。因此,文章结合古代诗词中蕴含的节奏韵律之美感、抑扬顿挫之美感以及和谐
期刊
摘 要:在近年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杂技演出逐渐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产品“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在国内旅游演艺市场中也优势凸显。“赛场+商演”的演出运营模式是我国国有杂技艺术院团转企改制后坚持市场化道路探索出的一条能够促进杂技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演出运营模式。“赛场+商演”的演出模式相较普通商演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提升口碑影响力、节约运营成本、获得经济效益、激励创新创作等方面,对这一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有
期刊
摘 要:艺术是多元的,现代艺术各种流派很好地诠释了艺术的多元性与复杂性,艺术家用极富创造力的视觉语言与形式表达客观世界与个体感受。在造型基础课程中引入现代艺术造型观念和创作方法,打破对造型的传统认知,使造型基础这门传统课程更具有时代性和高效性,以便更好地培养有创造思维的艺术人才。  关键词:造型;现代艺术;造型基础课程  注:本文系2019年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信息加工能力培养的设计专业
期刊
摘 要: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不仅善画水墨,也善于诗文创作。齐白石三次游历至广西钦州,此后创作了不少以荔枝为主题的画作和诗赋。文章围绕齐白石三次游历至广西钦州并与荔枝结缘的经历,整理并解读了齐白石与荔枝有渊源的文字记录和诗作,旨在帮助读者朋友们对齐白石的艺术经历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齐白石;荔枝;诗  一、齐白石与荔枝的结缘  自古以来,荔枝因其外形红艳、果肉甜美,吸引了不少文人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该文化体系以国画、书法、曲艺等为载体,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其中国画可以直观地表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文章主要通过研究我国高校的中国画教学模式,找出中国画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系列方法,促进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中国画教学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画;教学问题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期刊
摘 要:高校本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改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努力打造“金课”、消灭“水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各阶段学科教学工作的方向。高校的音乐史教学应积极顺应潮流,探索适合的教学新方法,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中,摸索新路子、探索新方法。  关键词:欧洲音乐史;混合教学;线上;线下  面对新形势下我国本科教育出现的新问题,教育部要求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
期刊
摘 要:传统中国画中的器物和建筑,在空间中给人的感觉不是西方焦点透视的“近大远小”而是“近小远大”。从理论上来说焦点透视更符合我们的视觉规律,但有趣的是传统中国画并未给我们的欣赏造成任何障碍,反而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趣。文章以《高逸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多幅传统中国画为例,从视知觉角度探究“近小远大”的审美意趣。  关键词:“近小远大”;传统中国画;透视  一、“近小远大”是独特的审美意趣  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