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作用,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分析治疗后两组的SGRQ与FEV1%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85天的治疗,肝功均正常,仅出现1例胃肠道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SGRQ与FEV1%指标均出现显著变化,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克拉霉素 基础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98
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多发性呼吸道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该病的特点之一是气流受限,患者的病情多呈现进行性发展,与呼吸道炎性反应之间存在关联。临床实践证明,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着积极的效果,因而进行了此次研究。为分析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作用,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分析治疗后两组的SGRQ与FEV1%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63~74岁,平均68.3岁。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19例Ⅱ级,17例Ⅲ级;患者均排除过敏性鼻炎、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上升、色甘酸钠使用史、支气管哮喘等重度合并症的可能;病程16~23年,平均病程17.6年。将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方法: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治疗人员提供吸氧,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要求患者口服茶碱,不应用激素类、组胺拮抗剂、大环内酯类药物[1]。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用药剂量250mg/次,频率1次/日[2]。两组均持续接受15周的治疗。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SGRQ与FEV1%指标,对比本组变化,并分析两组的不同。
统计学处理:选取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85天的治疗,肝功均正常,仅出现1例胃肠道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对照组/研究组的SGRQ与FEV1%指标均出现一定改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医学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肺部的炎性反应,一般表现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加,从而引发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促使细胞释放炎性介质[3]。当炎性反应波及到肺血管、肺泡壁与气道时,会导致肺动脉高压、气流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而,临床治疗的重点之一在于控制炎性反应。目前,针对该病,尚未找到疗效绝对确切的治疗手段。医学界常应用SGRQ与FEV1%进行评价,前者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后者表示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的容积在预计值中占有的比例。选取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分析克拉霉素的临床疗效。经过研究,得出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适于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杜洋,施广霞.趋化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9(11):109-113.
2 李钰燕,李斌,李云.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9,9:117-121.
3 徐伟芳.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15:109-113.
4 施秉银,马秀萍.现代甲状腺疾病与治疗[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4-85.
5 杨斌,辛华,韩春山,曲俊海.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特点分析[J].实验诊断学,2010,9(14):1501-1502.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克拉霉素 基础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98
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多发性呼吸道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该病的特点之一是气流受限,患者的病情多呈现进行性发展,与呼吸道炎性反应之间存在关联。临床实践证明,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着积极的效果,因而进行了此次研究。为分析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作用,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分析治疗后两组的SGRQ与FEV1%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63~74岁,平均68.3岁。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19例Ⅱ级,17例Ⅲ级;患者均排除过敏性鼻炎、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上升、色甘酸钠使用史、支气管哮喘等重度合并症的可能;病程16~23年,平均病程17.6年。将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方法: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治疗人员提供吸氧,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要求患者口服茶碱,不应用激素类、组胺拮抗剂、大环内酯类药物[1]。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用药剂量250mg/次,频率1次/日[2]。两组均持续接受15周的治疗。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SGRQ与FEV1%指标,对比本组变化,并分析两组的不同。
统计学处理:选取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85天的治疗,肝功均正常,仅出现1例胃肠道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对照组/研究组的SGRQ与FEV1%指标均出现一定改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医学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肺部的炎性反应,一般表现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加,从而引发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促使细胞释放炎性介质[3]。当炎性反应波及到肺血管、肺泡壁与气道时,会导致肺动脉高压、气流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而,临床治疗的重点之一在于控制炎性反应。目前,针对该病,尚未找到疗效绝对确切的治疗手段。医学界常应用SGRQ与FEV1%进行评价,前者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后者表示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的容积在预计值中占有的比例。选取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分析克拉霉素的临床疗效。经过研究,得出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适于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杜洋,施广霞.趋化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9(11):109-113.
2 李钰燕,李斌,李云.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9,9:117-121.
3 徐伟芳.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15:109-113.
4 施秉银,马秀萍.现代甲状腺疾病与治疗[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4-85.
5 杨斌,辛华,韩春山,曲俊海.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特点分析[J].实验诊断学,2010,9(14):15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