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中,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提高其信息素质。本文提出在职业计算机教学中,既要重视其基础性,更要注重其发展性。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成为今天衡量职业技术学生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
职业教育 计算机 教学 技能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一条适合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新路子,把握住社会发展的需求、时代的需求和职业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要求,力求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一、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高职高专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一)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将打破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熟悉并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必然要求进入社会就业岗位的劳动者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且具有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是信息社会对未来劳动者的要求、对培养社会新型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学环节的广泛应用,学生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外,还必须懂得如何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得相关的知识信息,如网上查询资料等,所以,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应用,在应用中学会学习,提高计算机素质,尽可能早地融入信息化社会,为将来步入社会就业领域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将计算机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独立开展工作。 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注意培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高职高专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并且要将这个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计算机教学,摸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上的主导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让学生对此产生极大的好奇心,思维活跃起来,并开始思考怎样实现计算机的这些功能,并渴望马上去学习掌握这些技能。
(二)强化上机操作技能训练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足够的上机操作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而又实用的操作内容,在上机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操作课上,教师指导学生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反复练习,教师及时总结,使学生动画处理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完全转化为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动画处理的基本操作技术。
(三)优化课堂结构
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扩大信息交流,畅通教学渠道,为学生施展聪明才智,发挥个性特长创造有利的条件,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学生间的互助、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与交流中去体会、去总结、去记忆,帮助、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四)设计典型案例,实现教学内容再创造
1、教学案例要能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又是枯燥乏味的。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往往能把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贯穿其中,而且又生动活泼,能吸引人。而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教学案例的设计难度要适当,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设计出难度不同的教学案例,过难的话学生不易甚至不能掌握,过易的话失去挑战,也失去了教学意义。另外,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作为老师就要“因材施教”,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时,尽管已经把问题讲解、研究、讨论得比较清楚,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个别学生仍会提出不同层次、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要随时随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譬如,针对刚进校的学生,因开设计算机课程不同,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也存在很大差异,层次不同,接受能力不一,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对于先做完的学生要给出更深层次问题;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电脑的学生,也要多主动关心,向他讲解具体操作步骤,这样一来,快的学生可以往深的地方研究;大部分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接受慢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特别“辅导”,缩短与同学们的差距。
3、在教学案例设计时要结合教学任务,拓宽思考空间。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教学案例的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计算机学科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一个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学到,也没必要这样做。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职业计算机教学应使学生终生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同时让想象的事物在实践中实现。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学科中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计算机这门新型学科的特点来搞好计算机教学。在教学改革的征途上,让我们不断地钻研、探索,让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职业教育 计算机 教学 技能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一条适合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新路子,把握住社会发展的需求、时代的需求和职业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要求,力求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一、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高职高专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一)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将打破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熟悉并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必然要求进入社会就业岗位的劳动者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且具有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是信息社会对未来劳动者的要求、对培养社会新型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学环节的广泛应用,学生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外,还必须懂得如何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得相关的知识信息,如网上查询资料等,所以,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应用,在应用中学会学习,提高计算机素质,尽可能早地融入信息化社会,为将来步入社会就业领域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将计算机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独立开展工作。 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注意培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高职高专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并且要将这个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计算机教学,摸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上的主导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让学生对此产生极大的好奇心,思维活跃起来,并开始思考怎样实现计算机的这些功能,并渴望马上去学习掌握这些技能。
(二)强化上机操作技能训练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足够的上机操作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而又实用的操作内容,在上机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操作课上,教师指导学生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反复练习,教师及时总结,使学生动画处理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完全转化为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动画处理的基本操作技术。
(三)优化课堂结构
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扩大信息交流,畅通教学渠道,为学生施展聪明才智,发挥个性特长创造有利的条件,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学生间的互助、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与交流中去体会、去总结、去记忆,帮助、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四)设计典型案例,实现教学内容再创造
1、教学案例要能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又是枯燥乏味的。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往往能把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贯穿其中,而且又生动活泼,能吸引人。而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教学案例的设计难度要适当,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设计出难度不同的教学案例,过难的话学生不易甚至不能掌握,过易的话失去挑战,也失去了教学意义。另外,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作为老师就要“因材施教”,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时,尽管已经把问题讲解、研究、讨论得比较清楚,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个别学生仍会提出不同层次、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要随时随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譬如,针对刚进校的学生,因开设计算机课程不同,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也存在很大差异,层次不同,接受能力不一,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对于先做完的学生要给出更深层次问题;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电脑的学生,也要多主动关心,向他讲解具体操作步骤,这样一来,快的学生可以往深的地方研究;大部分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接受慢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特别“辅导”,缩短与同学们的差距。
3、在教学案例设计时要结合教学任务,拓宽思考空间。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教学案例的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计算机学科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一个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学到,也没必要这样做。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职业计算机教学应使学生终生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同时让想象的事物在实践中实现。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学科中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计算机这门新型学科的特点来搞好计算机教学。在教学改革的征途上,让我们不断地钻研、探索,让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不断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