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档案在脑卒中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兰台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bour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疾控中心掌握的脑卒中患者病案进行分析,可以探究脑卒中患者主要分布年龄、性别、诊断依据,为进一步做好脑卒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为便于本课题研究,本文分析了某县2019年脑卒中患者档案资料中的报告内容及其完整性,并对脑卒中档案资料的质量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做好脑卒中病案报告对策建议。
  关键词:疾控档案;脑卒中;疾病防控
  概述
  脑卒中,又名“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脑部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导致脑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460万人,并且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脑卒中成为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分析疾控中心掌握的脑卒中患者病案,探究脑卒中患者主要分布年龄、性别、诊断依据,可为进一步做好脑卒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即是对某县2019年脑卒中患者治疗与康复档案资料进行分析。
  1 脑卒中患者档案资料收集整理
  1.1 档案资料的收集
  本文所用脑卒中患者治疗与康复档案资料来自某县2019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病例个案信息。
  1.2 档案资料的整理
  对2019年某县境内多家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病例个案信息进行详细分析。整理的数据资料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分析和图表绘制,选用SAS9.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脑卒中患者档案资料分析利用
  2.1 人口资料
  2019年,某县统计的户籍人口117.17万人,其中,男性60.5万人,女性56.67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03。其中,40岁以上男性162586人,女性171931人。
  2.2 发病概况
  2019年某县多家医院收治的脑卒患者病案进行统计,累计1045人。脑卒中死亡病例178例,死亡/发病比为0.17。
  2.3 脑卒中诊断依据及病例报告
  从脑卒中诊断依据的可靠性分析来看,由低到高的诊断依据分别为:尸检、心电图、生化、临床症状、CT、磁共振、血管造影。从收集到的脑卒中病患中,依靠血管造影诊断出脑卒患者占病例总数的2.88%;磁共振诊断出的脑卒中病例占21.05%;CT诊断出的脑卒中病例占72.25%;临床症状诊断出的脑卒中病例占3.44%;生化与心电图诊断出的病例均为0.19%。
  2.4 报告卡完整率
  2019年全县收治的1045张脑卒中报告卡。依据报告地区、报告单位、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首诊日期、认知障碍等级、临床情况、诊断依据、脑卒中诊断、确诊单位、报卡日期、报卡医生、填报人、审核人、是否漏报等若干项目进行详细填写,依据这些项目评价脑卒中报告卡的完整性。其中,1003张脑卒中报告卡填写完整,完整率95.98%。脑卒中报告卡完整率较2018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但完整性依然较低,也显示当前基层医疗机构对脑卒中报告卡项目填写方面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不完整情况亟待改建,需加大脑卒中诊断报告卡的规范填写。
  2.5 报告时效性
  根据相关要求及监测方案规定,脑卒中患者从诊断到上报时限为7天,并据此作为脑卒中报告时效性的评价依据。其中,脑卒中报告及时率达到了76.5%。
  3 脑卒中患者档案资料质量评估
  从前述脑卒中患者档案资料的分析可知,主要存在的問题是报告卡填报事项不完整,以及脑卒中报告及时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3.1 报告卡漏报调查
  脑卒中报告卡的完整、准确填报是后期脑卒中预后康复治疗,以及疾病预防的重要参考资料。但从现状分析来看,报告卡漏报问题需要切实加以解决。通过做好脑卒中患者随访工作,以进一步规范脑卒中报告填报,确保报告卡内容填写的完整性、有效性。为此,在2020年对全县各家医疗机构上报的脑卒中患者随访登记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调查结果存在漏报事项的报告卡共计42例,漏报率为4.02%。低于10%的漏报率最低要求。
  3.2 报告卡质量评价
  从某县2019年脑卒中患者登记报告中有关脑卒中数据报告质量的相关指标分析,脑卒中患者的死亡/发病比低于1,发生的漏报事项导致的漏报率满足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影响脑卒中报告卡完整性主要为脑卒中患者身份证号码及ICD编码,但相关诊断依据等主要项目填报率较高。
  3.3 档案资料分析利用
  2019年某县脑卒中报告发病率为89.31/10万,低于同期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利用流行病学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分析脑卒中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占比及诊断依据,为指导全县脑卒中预防和控制工作发挥着积极的现实应用价值。
  4 建议
  4.1 思想上重视档案工作
  疾控中心领导及档案工作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既要加强疾控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疾控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根据疾控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配备必要档案管理人员,并做好疾控业务部门及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也要加大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将档案管理所需经费纳入疾控工作预算,加大相关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场所建设,改善疾控档案工作基础。
  4.2 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
  档案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疾控中心规范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流行病档案资料的内容整理、数据分析,能够显著提升疾控预防工作的精准性。因此,要切实加强疾控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加大疾病控制档案资料的及时、完整收集、整理和归档,确保疾控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此外,要加大疾控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如,脑卒中、风疹等疾病档案资料专题数据库,定期做好专题档案数据库中的数据统计分析,为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提供丰富的档案资料支撑。   4.3 加大脑卒中报告工作
  目前,我国脑卒中防控工作形势严峻。根据《中国卒中报告2019》发布的数据显示,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发病因素复杂、多样,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不良生活习惯,等等。但从目前脑卒中防控工作来看,主要还是因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缺失,因此,要加大脑卒中报告工作,加快推进区域性、标准化、规范化脑卒中资料库建设,定期对资料库中的脑卒中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为脑卒中疾病预防与康复治疗提供详实、可靠、准确资料,指导脑卒中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疾控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
  4.4 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从脑卒中患者档案资料的整理分析结果来看,档案信息化是提升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也是提高脑卒中患者档案管理质量的主要手段。为此,建议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大本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档案信息化所需经费的投入力度,及时添置必要的档案管理仪器设备,将脑卒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医院整个信息化建设的体系之中进行谋划部署。并结合疾控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时填报档案信息内容,做好档案信息内容的实时更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4.5 加强脑卒中档案利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系统的、区域的、灵敏的疾病监测工作,由此所产生的档案资料也是疾病监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辖区范围内的脑卒中患者疾病监测档案分析利用,尤其是一些特征性、规律性信息的总结提炼,为疾病监测人员开展脑卒中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还可通过季节性疾病发展规律、易发年龄人群分布、主要康复治疗措施等相关信息的分析利用,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及时消除脑卒中发病因素,提高预后康复效果,增强脑卒中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强.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消防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8(5):94—96.
  [2]杨丹妮.探析疾病防控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20(4):499—500.
  [3]塔拉.略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J].内蒙古教育,2020(11):22,31.
  [4]段建国,宋珊珊.疾控档案在脑卒中防控中的应用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8(4):148.
  [5]李舰,陈伟,王园园.浅谈疾控档案在脑卒中防控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5):6—8.
  作者簡介:卓美水(1974— ),大学学历,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代化体系发展下,单位档案工作正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作为单位档案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往往因部分单位领导思想观念、人员编制体制、职工个人素质等方面因素影响,存在一些问题。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如何走向规范化、现代化,纳入单位整体档案管理体系中,是一门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问题;解决  事业单位作为政府重要的机构组成,其档案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
摘 要:城乡规划立法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城建档案的责任主体及管理依据,对提升城建档案管理水平,指导城建档案管理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切实保障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城乡规划立法背景下城建档案管理的范围和内容的变化,探讨了城乡规划背景下城建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并提出了借力城乡规划立法基础上强化城建档案管理的具体对策措施,对提升城建档案管理水平,确保城乡规划目标的实现等,具
摘 要:自《归档文件整理规则》颁布以来,档案管理人员围绕科研档案是否采用“卷”改“件”管理模式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与热烈的讨论,得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本文在对传统科研档案以“卷”整理归档的弊端、优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科研档案“卷”改“件”的策略。推行科研档案“卷”改“件”管理模式时机已成熟,势在必行。  关键词: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卷”改“件”  1 问题的提出  科研档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
摘 要:精细化管理应用在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中,可提高档案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病历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有利于医院的稳定运行,为医疗服务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对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档案管理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医院档案;精细化管理;应用  医院档案是记录医院历史和进程的文档信息资料,是医院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创新技术及可持续
摘 要:档案管理是维护组织工作质量、效率、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国内档案管理已经基本完成从信息管理到数据管理的范式转型,对其转型机制进行研究,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档案数据管理的逻辑和优势。本文主要对档案管理人信息管理到数据管理的转型机制与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数字  科研机构档案管理十分重要,它既可以保护科研信息资源安全,又可以提升科研工作的效率。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已经迈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病历档案信息化也在不断推进。目前我国病历档案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其信息化发展效果不明显。本文分析病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病历档案;问题;对策  病历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对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病历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信息化发展缓慢,影响档案服务作用的发
摘 要: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档案是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存在类别设置不明确、材料收集不完整、文件材料质量不高等问题,为确保企业档案门类收集齐全、完整,准确反映国有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真实情况,加强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1 安全生产档案的含义  安全生产档案是指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直接形
摘 要:作为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进展,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能为档案管理开辟新的广阔空间。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实物档案管理为例,从多个方面设想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实物档案管理所带来的全新变化,明确物联网技术给档案馆所带来的应用前景,也为智慧档案馆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实物档案;RFID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运用RFID技术、智能感应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以及激光扫描技术等实现物品和互联网之间的
摘 要:科研档案是一家医院的技术来源与技术推广根本,科研档案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家医院在医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往国内各家医院为生存与发展,常各自为政,将科研项目视为私有知识财产。本次研究,立足于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探讨公立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现状中暴露出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应对之策,希望为读者在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提供一份帮助。  关键词: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医院科研档案  新医改提
摘 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居民健康被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为此,国家要求进一步加强健康信息化建设,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对居民健康进行有效的管理。近年,居民健康档案的真实性、科学性、可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的构建。文章立足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档案;健康中国战略;应用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一种将居民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