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愉快教学,亦称快乐教学,其核心是使学生“乐学”。它强调的是教师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
一、巧妙导入,让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若上课之初,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所学内容兴趣索然,那么课堂内就不能充分收到效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如何激发,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有趣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环境中去感知、体验、触景生情。创设教学情景,应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作游戏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乐趣。
如,在教“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采用了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上课,老师就对学生说:“以前是老师考学生,现在由同学们来考老师,好吗?”同学们听了都很高兴。老师满怀自信地说:“不论同学们说出的是几位数,我都可以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地判断它能否被2、5、3整除。”同学们听了,有点不大相信,但他们很想试试。于是争着举手举出数来考老师,并且举出的数一个比一个大。老师很快就作出回答。学生通过计算验证了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大家都觉得很奇怪: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呢?看到学生求知若渴的样子,老师知道他们的学习兴趣来了。于是趁机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很快就会解开这个谜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收效也自然大了。
又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我选一位同学演唱歌曲,同时选四位同学为唱歌同学打分,亮分结束后问:“四个人所打的分数都不一样,这位同学的演唱分数以谁为标准呢?”从而引出课题“求平均数”,这样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氛围,让学生享受主体之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通过一系列富于思考和有吸引力的问题,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语句,真挚的感情表达教学内容,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课堂中教师不以权威监督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爱的,并以愉快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在教学“三角形”时,讲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先通过拉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木架,由操作感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再请同学举例说出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有同学举例说出“房屋屋顶的大梁”、“自行车的三角架”……我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屋顶的大梁要造成三角形的?不能造成别的形状吗?比如说平行四边形……”同学们—下子都笑了起来,因为他们都想到了刚才的操作,纷纷回答:“房子屋顶要塌了,被风一吹就左右摇摆”,我接着问:“为什么造成三角形就不会摇摆倒塌呢?”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个特征。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心情舒畅,兴味无穷。
其次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环境,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起探索,—起研究,只有积极创设“和谐”的情境,才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三、巧设练习,让学生感受练习之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年龄越小,注意的稳定性越差。一节课中,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注意力就会出现分散。这时,我们要适时、适当地安排一些练习,穿插于教学之中,使儿童的大脑处在只有一个兴奋中心的状态。练习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练习要有趣味性
根据儿童好动、好奇、好新、好胜的心理特点,我们设计有趣味性的练习,使之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学习,这样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进行“分数的意义”教学后,本人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了一个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具体做法上这样的: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电脑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画中有许多不同的事物。要求学生围绕“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进行思考,从图中选取不同的事物,以“看谁说的分数多”的形式进行练习。比赛结束后,答对的同学可以到老师处领奖品。拿奖品时,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拿奖品。如拿奖品总数的1/9、1/8、1/6 ……按要求取对奖品的,奖品就属于他,拿错的不给予奖品。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当中,不仅及时巩固了新知识,同时能够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欲望,使他们爱学数学。
2、练习要有层次性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如,课堂练习“两列火车从相距25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2.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评价标准是:能用一种方法解答的奖一个A,能用两种方法解答的奖两个A,能用三种方法解答的奖三个A。同一道题既有基本要求,又有提高要求。这样的课堂练习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数学的愉快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变学习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活动,并尽可能获得成功,以增强成功的情感体验;要善于设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智能发展。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
一、巧妙导入,让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若上课之初,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所学内容兴趣索然,那么课堂内就不能充分收到效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如何激发,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有趣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环境中去感知、体验、触景生情。创设教学情景,应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作游戏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乐趣。
如,在教“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采用了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上课,老师就对学生说:“以前是老师考学生,现在由同学们来考老师,好吗?”同学们听了都很高兴。老师满怀自信地说:“不论同学们说出的是几位数,我都可以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地判断它能否被2、5、3整除。”同学们听了,有点不大相信,但他们很想试试。于是争着举手举出数来考老师,并且举出的数一个比一个大。老师很快就作出回答。学生通过计算验证了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大家都觉得很奇怪: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呢?看到学生求知若渴的样子,老师知道他们的学习兴趣来了。于是趁机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很快就会解开这个谜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收效也自然大了。
又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我选一位同学演唱歌曲,同时选四位同学为唱歌同学打分,亮分结束后问:“四个人所打的分数都不一样,这位同学的演唱分数以谁为标准呢?”从而引出课题“求平均数”,这样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氛围,让学生享受主体之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通过一系列富于思考和有吸引力的问题,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语句,真挚的感情表达教学内容,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课堂中教师不以权威监督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爱的,并以愉快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在教学“三角形”时,讲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先通过拉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木架,由操作感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再请同学举例说出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有同学举例说出“房屋屋顶的大梁”、“自行车的三角架”……我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屋顶的大梁要造成三角形的?不能造成别的形状吗?比如说平行四边形……”同学们—下子都笑了起来,因为他们都想到了刚才的操作,纷纷回答:“房子屋顶要塌了,被风一吹就左右摇摆”,我接着问:“为什么造成三角形就不会摇摆倒塌呢?”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个特征。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心情舒畅,兴味无穷。
其次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环境,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起探索,—起研究,只有积极创设“和谐”的情境,才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三、巧设练习,让学生感受练习之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年龄越小,注意的稳定性越差。一节课中,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注意力就会出现分散。这时,我们要适时、适当地安排一些练习,穿插于教学之中,使儿童的大脑处在只有一个兴奋中心的状态。练习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练习要有趣味性
根据儿童好动、好奇、好新、好胜的心理特点,我们设计有趣味性的练习,使之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学习,这样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进行“分数的意义”教学后,本人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了一个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具体做法上这样的: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电脑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画中有许多不同的事物。要求学生围绕“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进行思考,从图中选取不同的事物,以“看谁说的分数多”的形式进行练习。比赛结束后,答对的同学可以到老师处领奖品。拿奖品时,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拿奖品。如拿奖品总数的1/9、1/8、1/6 ……按要求取对奖品的,奖品就属于他,拿错的不给予奖品。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当中,不仅及时巩固了新知识,同时能够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欲望,使他们爱学数学。
2、练习要有层次性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如,课堂练习“两列火车从相距25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2.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评价标准是:能用一种方法解答的奖一个A,能用两种方法解答的奖两个A,能用三种方法解答的奖三个A。同一道题既有基本要求,又有提高要求。这样的课堂练习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数学的愉快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变学习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活动,并尽可能获得成功,以增强成功的情感体验;要善于设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智能发展。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