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计算机的深入和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其自身的优越性能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并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的教学,它有着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CAI 教学中 利弊
0 引言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计算机的深入和普及,计算机这一高科技产物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且为之都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教育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不会例外,随着计算机的日趋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的使用是必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是集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直观的知识展现形式快速地进入我们的教学中,成为一种深受学生和教师喜爱的现代教育手段。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其自身的优越性能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并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的教学,它有着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就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大规模的进入我们的课堂并成为教学课堂的一个闪光点的时候,这个闪光点到底是让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还是反而弄巧成拙了呢?我们再教育过程中怎样来把握这个问题?怎样在把握多媒体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呢?这就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1 提出问题:
1.1 《四川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两个典型的课堂教学例子:
1.1.1 某位教师在上语文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邱少云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选取了电影《邱少云》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看完之后,老师让学生谈感受,可是由于脱离了文本,没有对文本的深刻体会和领悟,学生们只是说出了火烧得很大,只看到了火,而根本没有体会到邱少云的内心世界,最后老师由不得不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描写去感悟他的精神!……
1.1.2 还有一位数学教师教学“圆柱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特别的制作了一个很精美的课件,而其还适当的添加了掌声和鼓励声。教师首先利用课件演示了我们生活中的与圆柱体有关的实体,让同学们直接的感知圆柱体和其他的立柱体的异同;展示了怎样把生活中的圆柱抽象到数学中的圆柱的一个过程,让学生明白怎样画圆柱体的立体图;然后又通过演示圆柱体的表面的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了来解决圆柱体的侧面积该怎么求;最后还进行了很多的练习。整节课,一共八十多张幻灯片,学生完全是在观看幻灯片中度过的,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交流讨论的时间都没有了,更不用说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柱体了。
1.2 想想上面两种情况,课堂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和动手实践的时间被长长的媒体辅助教学资源所代替,这让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显被削弱,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很好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2 分析问题与并解决问题
这里从两个方面来粗浅的谈一谈:
2.1 从CAI对教学的作用本身而言:“CAI”介入课堂教学,其作用是辅助教师更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CAI始终只是一种教学辅助的手段,不是目的,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来确定是否使用它,而怎样使用它不能盲目崇拜和仿效。“CAI”课件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增加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有些教师也没有很好地明确“CAI”课件的辅助作用,为了把课上得形象些、生动些,会想方设法找一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画面、录像是没有必要的。就如上面的课堂教学例子《我的战友邱少云》,学生的注意力只会集中在那些图片、动画上,而肯定不会是集中到教学重难点上,其思维当然也就只会浮于表面而不深入,教师在课堂所要解决的重难点也不能得到有效地突现,长此以往,教师成了鼠标的操作者,学生则成了热闹的看客而丧失了本身的想象力、感悟力。再看上面的“圆柱体认识”好像多媒体课件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唱了主角。中小学生本身就爱自己动手实践,可这样不合理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连思考讨论、动手实践的时间都失去了!对于教师,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潇洒漂亮的粉笔字本身就会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魅力,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CAI”介入课堂教学,仅仅只是教师更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一个辅导手段,使教学更有吸引力,让学生更有好的接受知识。
2.2 从教学知识本身的要求上:有的内容老师通过讲授形式就能把课堂内容阐述清楚;有的内容需要借助灯片、动画,录像等简单多媒体手段作为一种补充就能把问题说清楚;还有些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手段才能把问题讲清楚,显然,只有第三类课程内容才有将课程内容做成CAI课件的必要。当然这里就要注意了,没有必要用CAI课件,就最好不用,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做成CAI课件。一个高质量的课件从素材到制作完成是一个相当艰巨的、耗时又耗力的过程,且做的课件往往不具有通用性,这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有的老师不懂制作CAI课件,只好请人做,这更是不太明智。有些时候教学中要求诠释的知识我们本身就可以用现实事物更好的表现出来!比如:我们在语文课上要区别:“秋天来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的过程为“飘”,“一只苹果从树上掉落到地上……”的过程为“落”。怎样设计区别“飘”和“落”就是这里的教学难点,我们可以做个动画来演示,可是在这里我们更可以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来说明,我们找来枯黄的小树叶和一个小石块,让小石块由上到下落到地上,然后让小树叶飘落到地上,给学生演示一次,然后又叫学生自己实践,动一动,体会一下这样的效果肯定会更好!像这样的教学内容能用实物演示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的,硬要制作成CAI课件,反而有弄巧成拙的嫌疑。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教学难点和抽象的过程变化复杂的教学问题,让大部分学生都不易理解,我们就可以把这些知识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运用大屏幕展示,这样可让静态知识动起来,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在实习的时候,听指导老师讲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图形的旋转”这节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探究理解旋转的性质,她先让学生猜想,然后用“几何画板”演示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学生观察后很快认识了旋转前后两图形之间的关系。在“图像的平移”的教学中她一开始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但是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平移这个概念。于是老师又用flash展示了“雪人”的平移过程,推窗户平移过程,和升国旗平移过程,让学生体会平移;紧跟着屏幕上给了一个大问号,请同学们举例说出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让学生了解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让深奥的数学知识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展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经历了知识猜想到验证的过程,使他们能对知识更深层理解。
3 结束语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教就育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此利用强大功能的现代化教学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是必然的趋势。但我们也要冷静地思考: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或者你即将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知识的领航者,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掌握更多是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领域中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等多种高新技术而开拓出的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工作的作用值得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的。
参考文献:
[1]《计算机辅助教育》.张琴珠.编著.
[2]《四川教育》.四川省教育厅出版.
[3]《信息技术教育学》.主编.刘成章..副主编.许洪杰.邹显春.
关键词:CAI 教学中 利弊
0 引言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计算机的深入和普及,计算机这一高科技产物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且为之都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教育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不会例外,随着计算机的日趋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的使用是必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是集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直观的知识展现形式快速地进入我们的教学中,成为一种深受学生和教师喜爱的现代教育手段。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其自身的优越性能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并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的教学,它有着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就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大规模的进入我们的课堂并成为教学课堂的一个闪光点的时候,这个闪光点到底是让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还是反而弄巧成拙了呢?我们再教育过程中怎样来把握这个问题?怎样在把握多媒体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呢?这就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1 提出问题:
1.1 《四川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两个典型的课堂教学例子:
1.1.1 某位教师在上语文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邱少云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选取了电影《邱少云》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看完之后,老师让学生谈感受,可是由于脱离了文本,没有对文本的深刻体会和领悟,学生们只是说出了火烧得很大,只看到了火,而根本没有体会到邱少云的内心世界,最后老师由不得不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描写去感悟他的精神!……
1.1.2 还有一位数学教师教学“圆柱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特别的制作了一个很精美的课件,而其还适当的添加了掌声和鼓励声。教师首先利用课件演示了我们生活中的与圆柱体有关的实体,让同学们直接的感知圆柱体和其他的立柱体的异同;展示了怎样把生活中的圆柱抽象到数学中的圆柱的一个过程,让学生明白怎样画圆柱体的立体图;然后又通过演示圆柱体的表面的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了来解决圆柱体的侧面积该怎么求;最后还进行了很多的练习。整节课,一共八十多张幻灯片,学生完全是在观看幻灯片中度过的,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交流讨论的时间都没有了,更不用说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柱体了。
1.2 想想上面两种情况,课堂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和动手实践的时间被长长的媒体辅助教学资源所代替,这让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显被削弱,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很好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2 分析问题与并解决问题
这里从两个方面来粗浅的谈一谈:
2.1 从CAI对教学的作用本身而言:“CAI”介入课堂教学,其作用是辅助教师更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CAI始终只是一种教学辅助的手段,不是目的,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来确定是否使用它,而怎样使用它不能盲目崇拜和仿效。“CAI”课件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增加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有些教师也没有很好地明确“CAI”课件的辅助作用,为了把课上得形象些、生动些,会想方设法找一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画面、录像是没有必要的。就如上面的课堂教学例子《我的战友邱少云》,学生的注意力只会集中在那些图片、动画上,而肯定不会是集中到教学重难点上,其思维当然也就只会浮于表面而不深入,教师在课堂所要解决的重难点也不能得到有效地突现,长此以往,教师成了鼠标的操作者,学生则成了热闹的看客而丧失了本身的想象力、感悟力。再看上面的“圆柱体认识”好像多媒体课件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唱了主角。中小学生本身就爱自己动手实践,可这样不合理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连思考讨论、动手实践的时间都失去了!对于教师,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潇洒漂亮的粉笔字本身就会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魅力,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CAI”介入课堂教学,仅仅只是教师更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一个辅导手段,使教学更有吸引力,让学生更有好的接受知识。
2.2 从教学知识本身的要求上:有的内容老师通过讲授形式就能把课堂内容阐述清楚;有的内容需要借助灯片、动画,录像等简单多媒体手段作为一种补充就能把问题说清楚;还有些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手段才能把问题讲清楚,显然,只有第三类课程内容才有将课程内容做成CAI课件的必要。当然这里就要注意了,没有必要用CAI课件,就最好不用,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做成CAI课件。一个高质量的课件从素材到制作完成是一个相当艰巨的、耗时又耗力的过程,且做的课件往往不具有通用性,这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有的老师不懂制作CAI课件,只好请人做,这更是不太明智。有些时候教学中要求诠释的知识我们本身就可以用现实事物更好的表现出来!比如:我们在语文课上要区别:“秋天来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的过程为“飘”,“一只苹果从树上掉落到地上……”的过程为“落”。怎样设计区别“飘”和“落”就是这里的教学难点,我们可以做个动画来演示,可是在这里我们更可以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来说明,我们找来枯黄的小树叶和一个小石块,让小石块由上到下落到地上,然后让小树叶飘落到地上,给学生演示一次,然后又叫学生自己实践,动一动,体会一下这样的效果肯定会更好!像这样的教学内容能用实物演示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的,硬要制作成CAI课件,反而有弄巧成拙的嫌疑。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教学难点和抽象的过程变化复杂的教学问题,让大部分学生都不易理解,我们就可以把这些知识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运用大屏幕展示,这样可让静态知识动起来,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在实习的时候,听指导老师讲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图形的旋转”这节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探究理解旋转的性质,她先让学生猜想,然后用“几何画板”演示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学生观察后很快认识了旋转前后两图形之间的关系。在“图像的平移”的教学中她一开始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但是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平移这个概念。于是老师又用flash展示了“雪人”的平移过程,推窗户平移过程,和升国旗平移过程,让学生体会平移;紧跟着屏幕上给了一个大问号,请同学们举例说出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让学生了解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让深奥的数学知识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展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经历了知识猜想到验证的过程,使他们能对知识更深层理解。
3 结束语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教就育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此利用强大功能的现代化教学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是必然的趋势。但我们也要冷静地思考: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或者你即将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知识的领航者,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掌握更多是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领域中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等多种高新技术而开拓出的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工作的作用值得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的。
参考文献:
[1]《计算机辅助教育》.张琴珠.编著.
[2]《四川教育》.四川省教育厅出版.
[3]《信息技术教育学》.主编.刘成章..副主编.许洪杰.邹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