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各行业的极速发展与改革更新需求的变化,各个产业的技术型人才都面临着储备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公共服务行业这种人才缺失的情况更为明显。2030年是国家规划的医药行业“健康中国”节点,也是国家下一步规划的转折点,特别是在今年初2019-nCoV病毒爆发的环境下,高职院校作为国家着重建设的专职技术人员产生地,其药理学课程的优化与诊断改进研究无疑奠定了其未来在高等教育行业的地位,并决定和保证了其下药学学子的价值与质量,因此,本文就高职院校下此专业课程的内部质量诊改体系进行了有关探讨,旨在通过此文明确体系建设方向从而更好的储备产业发展人才。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内部质量诊断体系;体系研究
技术人员质量与储备数量是决定产业优化转型和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医药行业也是如此。在现阶段医药行业面临产业快速优化调整需求的背景下,高级技术人员产出成为重点,而高职院校正是拥有与市场健康、医药等相关产业对接、输出各类药学专业人员优势。正因如此,其内药理学课程质量的内部诊改与优化体系研究才如此重要,其不但能够影响整体专业内核建设,而且决定了输出人员的价值反馈。
一、明确课程建设目标与质量标准,做好体系建设准备
学校内部课程质量诊改的基础首先就是要明确改革后能够达到的预期目标与后期执行标准。药理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得以从事医药相关产业职位所必须掌握的关键科目,因此该课程目标建立的过程一定是在符合国家对高职院校本课程的規划发展路径并依据本校药学专业的实际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等等因素确定的,如:在五年内将本学院药理学课程建设为地区级示范课程或打造出室内优质网络课程等。合理的课程目标也关系着下一步课程建设方向和质量标准的确定。药理学课程的建设方向依据整体建设目标确定,并逐步实施完善,同时学科的建设标准也要结合院校所处地区医药行业的发展环境和缺口,如若与药物经营岗位相关,课程建设则应注重药物的结构与使用;而若与药物研究、开发相关则要对应增加分子结构变化与国家相关政策教学资源。除此之外,药理学课程的质量标准也要与建设目标保持一致,校方应就该学科的资源建设条件、教学实践条件、人力资源水平、教学内容、方式,反馈效果及各方评价等七方面做严格要求[1]。
二、结合教学现状与预设标准,分析诊断
药理学课程的建设目标与质量标准必然无法一蹴而就,校方在确定前期基础后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自查”,将目前课程质量现状与预期对比,确定差距,分析每方面的原因并结合未来目标方向有指向性的努力,这个过程就是药理学课程内部质量诊改中的“诊”。如高职院校目前授课方式依然为普遍的教授-接收模式,而计划则是将药理学课程建设为线上与实践一体的学生自主模式标准,两者课堂主体和观念的不同则为差异,而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则需要校方去探究具体是因为“守旧”还是由于整体教学条件的不满足。
三、以结果为依据,创建合理阶段计划
“诊断”结束后下一步就是“改”,而要如何改,首先就需要根据诊出结果明确第一步需改进内容的实施目标及实现途径,并说明此目的能够成功实现的重要节点条件和必备保障,借由此一步步搭建计划链条,规划整体建设路径,并将每一路径的重要点位任务分配到人,从而实现整体建设目标。例如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药学实践课程设备数量少,机器偏老化无法为学生创造先进的实验氛围和建设性的指导学生用药的问题,校方可参照各自的课程质量标准和学院建设目标,指派专职人员进行实验室的设备更换或者场地建设、扩建工作,同时,可结合院校所属地区的岗位需求对应的逐步增加职业考试模拟系统和实操试验系统等等,确定年度建设指标,从而逐步完善和靠近课程的建设目标和质量标准[2]。
四、实时考核、定期复查,不断修正新发问题
在药理学课程质量核准和修正的过程中,校方应实时对课程质量和阶段目标进行验收和检查,一旦发现偏离预期情况或指标严重过低的现象应即刻自诊查找原因,避免错误的程度加深。如考核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某个班级的药理学实践科目及格率不足70%且本门课程的教师评价为C或者D,那么药学专业的相关课程负责人就必然要从教师及学生两方面入手分析两者是否有关联,进而调整改善。除此之外,年度或者季度的课程建设报告撰写也十分必要,其不但有助于高职院校领导人了解诊改推进情况和建设所需支持,内部理念的统一也对课程建设的内部诊改起到了监督和提升作用。例如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这一项,在日常的课程建设中很难发现不足,而年度的整体建设报告则可以对全年教师的参岗和技能水平做详细的分析,从而查漏补缺及时扩大团队数量,平衡需求,稳定课程质量。
五、设定期限,定时验收并规划新诊改目标
就课程建设目标而言,初期设定就一定要有期限要求,期限范围的设立不仅仅作为目标建设成败的限定条件,而且是校方在目标完成基础上预设下一步计划的依据。期限的时效不宜过短,以3-5年为最佳,时间达到后校方可根据整体进程总结报告明确目标的完成度,并根据完成度来反思初期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进而分析原由,为下一期目标设定提供背景依据和设定空间。以药理学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硬件建设为例,初期目标期限到达后,若课程建设已满足区级师范课程和地区网络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下一期建设目标即可按照同等空间设定,而就硬件设备或者师资储备建设而言,到期后若未达到建设百人实训室的目标,则要对应分析结果,若是因政策资金不到位导致,下期目标设定则需要根据目前教育建设投资政策和学校建设情况调整设定。
结语: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高端人才缺乏的背景下这种人才的缺口也面临着“择优”和相对激烈的竞争,高职院校作为二级学院其内药学专业的学生在没有学校光环的前提下,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是让其可以突围的优势之一,而内部课程质量的诊改正是提升这种优势的做有效手段,因此重视高职药理学内部课程质量诊改体系的建立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肖兰,曾慧,彭电.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内部质量诊改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4):145-147.
[2]张琴琴,原红玲,张小广.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课程诊改的设计与实施[J].职业技术,2020,19(4):61-65.
作者简介:张晓灿,1992年9月,女,云南玉溪,助教,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内部质量诊断体系;体系研究
技术人员质量与储备数量是决定产业优化转型和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医药行业也是如此。在现阶段医药行业面临产业快速优化调整需求的背景下,高级技术人员产出成为重点,而高职院校正是拥有与市场健康、医药等相关产业对接、输出各类药学专业人员优势。正因如此,其内药理学课程质量的内部诊改与优化体系研究才如此重要,其不但能够影响整体专业内核建设,而且决定了输出人员的价值反馈。
一、明确课程建设目标与质量标准,做好体系建设准备
学校内部课程质量诊改的基础首先就是要明确改革后能够达到的预期目标与后期执行标准。药理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得以从事医药相关产业职位所必须掌握的关键科目,因此该课程目标建立的过程一定是在符合国家对高职院校本课程的規划发展路径并依据本校药学专业的实际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等等因素确定的,如:在五年内将本学院药理学课程建设为地区级示范课程或打造出室内优质网络课程等。合理的课程目标也关系着下一步课程建设方向和质量标准的确定。药理学课程的建设方向依据整体建设目标确定,并逐步实施完善,同时学科的建设标准也要结合院校所处地区医药行业的发展环境和缺口,如若与药物经营岗位相关,课程建设则应注重药物的结构与使用;而若与药物研究、开发相关则要对应增加分子结构变化与国家相关政策教学资源。除此之外,药理学课程的质量标准也要与建设目标保持一致,校方应就该学科的资源建设条件、教学实践条件、人力资源水平、教学内容、方式,反馈效果及各方评价等七方面做严格要求[1]。
二、结合教学现状与预设标准,分析诊断
药理学课程的建设目标与质量标准必然无法一蹴而就,校方在确定前期基础后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自查”,将目前课程质量现状与预期对比,确定差距,分析每方面的原因并结合未来目标方向有指向性的努力,这个过程就是药理学课程内部质量诊改中的“诊”。如高职院校目前授课方式依然为普遍的教授-接收模式,而计划则是将药理学课程建设为线上与实践一体的学生自主模式标准,两者课堂主体和观念的不同则为差异,而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则需要校方去探究具体是因为“守旧”还是由于整体教学条件的不满足。
三、以结果为依据,创建合理阶段计划
“诊断”结束后下一步就是“改”,而要如何改,首先就需要根据诊出结果明确第一步需改进内容的实施目标及实现途径,并说明此目的能够成功实现的重要节点条件和必备保障,借由此一步步搭建计划链条,规划整体建设路径,并将每一路径的重要点位任务分配到人,从而实现整体建设目标。例如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药学实践课程设备数量少,机器偏老化无法为学生创造先进的实验氛围和建设性的指导学生用药的问题,校方可参照各自的课程质量标准和学院建设目标,指派专职人员进行实验室的设备更换或者场地建设、扩建工作,同时,可结合院校所属地区的岗位需求对应的逐步增加职业考试模拟系统和实操试验系统等等,确定年度建设指标,从而逐步完善和靠近课程的建设目标和质量标准[2]。
四、实时考核、定期复查,不断修正新发问题
在药理学课程质量核准和修正的过程中,校方应实时对课程质量和阶段目标进行验收和检查,一旦发现偏离预期情况或指标严重过低的现象应即刻自诊查找原因,避免错误的程度加深。如考核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某个班级的药理学实践科目及格率不足70%且本门课程的教师评价为C或者D,那么药学专业的相关课程负责人就必然要从教师及学生两方面入手分析两者是否有关联,进而调整改善。除此之外,年度或者季度的课程建设报告撰写也十分必要,其不但有助于高职院校领导人了解诊改推进情况和建设所需支持,内部理念的统一也对课程建设的内部诊改起到了监督和提升作用。例如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这一项,在日常的课程建设中很难发现不足,而年度的整体建设报告则可以对全年教师的参岗和技能水平做详细的分析,从而查漏补缺及时扩大团队数量,平衡需求,稳定课程质量。
五、设定期限,定时验收并规划新诊改目标
就课程建设目标而言,初期设定就一定要有期限要求,期限范围的设立不仅仅作为目标建设成败的限定条件,而且是校方在目标完成基础上预设下一步计划的依据。期限的时效不宜过短,以3-5年为最佳,时间达到后校方可根据整体进程总结报告明确目标的完成度,并根据完成度来反思初期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进而分析原由,为下一期目标设定提供背景依据和设定空间。以药理学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硬件建设为例,初期目标期限到达后,若课程建设已满足区级师范课程和地区网络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下一期建设目标即可按照同等空间设定,而就硬件设备或者师资储备建设而言,到期后若未达到建设百人实训室的目标,则要对应分析结果,若是因政策资金不到位导致,下期目标设定则需要根据目前教育建设投资政策和学校建设情况调整设定。
结语: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高端人才缺乏的背景下这种人才的缺口也面临着“择优”和相对激烈的竞争,高职院校作为二级学院其内药学专业的学生在没有学校光环的前提下,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是让其可以突围的优势之一,而内部课程质量的诊改正是提升这种优势的做有效手段,因此重视高职药理学内部课程质量诊改体系的建立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肖兰,曾慧,彭电.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内部质量诊改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4):145-147.
[2]张琴琴,原红玲,张小广.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课程诊改的设计与实施[J].职业技术,2020,19(4):61-65.
作者简介:张晓灿,1992年9月,女,云南玉溪,助教,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