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会雀异黄素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哗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索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存活力的影响,并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检测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对成纤维细胞⒈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0.03125,0.0625,0.125,0.25,0.5,1 mg/L金雀异黄素作用24 h时,成纤维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7.7%,113.8%,132.5%,116.4%,94.5%和83.3%.当金雀异黄素质量浓度大于0.5 mg/L,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在0.0625~0.25 mg/L之间时,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表现出促进作用.0.0625、0.125、0.25 mg/L金雀异黄素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后,S期(41.15%±2.88%,61.89%±3.16%,48.18%±1.68%)和G2期(9.76%±3.99%,10.40%±0.54%,7.46%±2.47%)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S期为30.12%±0.60%,G2期为0.61%±0.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G1期细胞(49.08%±3.58%,30.04%±1.89%,44.36%±3.92%)明显低于对照组(69.27%±0.7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个浓度组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0.4814±0.0138,0.5767±0.0291,0.5675±0.0272)均高于对照组(0.4101±0.02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1 mg/L和0.5 mg/L的金雀异黄素作用成纤维细胞后,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0.1662±0.0165,0.2017±0.0203)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一定浓度的金雀异黄素可以促进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并促进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
金雀异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观察会雀异黄素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哗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索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存活力的影响,并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检测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对成纤维细胞⒈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0.03125,0.0625,0.125,0.25,0.5,1 mg/L金雀异黄素作用24 h时,
【机 构】
:
450003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皮肤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45
【出 处】
:
中华皮肤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09年42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例1男,37岁.3年前因躯干部出现多个铜元至手掌大小红褐色浸润性斑片或斑块,轻度瘙痒,近半年左大腿内侧亦现相似皮损,于2003年8月28日至我科治疗.患者病程进展缓慢,长期不愈.此间无明显全身不适.既往患乙型肝炎已4个月;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状态良好,略显肥胖。
期刊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B在光老化皮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6例成人曝光和非曝光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定位及对比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体外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甲氧沙林+UVA法体外诱导培养细胞光老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证明老化诱导成功.Western印迹技术及RT-PCR对比检测光老化成纤维细胞及正常成纤维细胞组织蛋白酶B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 6例成人曝光和非曝光活体皮肤均见组织蛋白酶B
患者男,53岁.出生时即发现左侧背部片状色素斑,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缓慢增大,上有毛发生长,无不适症状.10余年前,患者自觉皮损处瘙痒明显,且逐渐加重,患者搔抓剧烈。
期刊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诱导体外培养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A431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雷公藤内酯醇按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分别培养A431,Annexin V-FITC/PI染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ITC标记的早期凋亡细胞及PI阳性的中晚期凋亡细胞.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结果 A431细胞经1、10、
患者男,40岁.因面颈、胸、四肢皮疹伴关节痛,乏力1年,加重6个月来我院门诊.1年前患者双手出现皮疹伴关节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中药治疗,疗效不佳.近半年来面部、耳廓、颈胸、四肢皮疹增多,关节痛加重,四肢肌肉乏力,双手握拳困难。
期刊
为进一步推动儿童皮肤科的学科发展,经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研究决定,第四次全国儿童皮肤病学术会议于2010年10月21-24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属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现将会议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期刊
光变应性反应是一种由光诱导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光变应性反应[1-3]。
期刊
临床上治疗Paget病的主要手段为手术切除,尤其是乳房外Paget病,一旦涉及肛门还需要行人造肛门.2002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乳房外Paget病6例,并配合荧光诊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期刊
目的 探讨产生IL-17的CD4+T细胞(Th17)在SLE患者组织中的定位,以及与狼疮活动的关系.方法 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免疫组化和HE染色,分析Th17细胞业群在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2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皮损组织和肺组织中的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SLE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Th17的比例,RT-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17的
患者男,23岁.因左颈部斑块3~4年,于2008年6月30日就诊.患者自述左侧颈部3~4年前出现小丘疹,无自觉症状.逐渐增大增多,丘疹融合成斑块.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未经任何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