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TBI)后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方法将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轻型TBI组(n=18)和假手术组(n=6),轻型TBI组又分为伤后3 h(n=6)、伤后24 h(n=6)、伤后72 h(n=6)三亚组。采用液压冲击法制作轻型TBI模型。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采用Fluoro-Jade B(FJ-B)荧光染色检测变性神经元。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轻型TBI后3 h、24 h、72 h邻近顶叶皮质、海马CA2/3区GFAP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5);缺失区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增生明显。FJ-B阳性神经元在损伤后3 h无明显增加(P>0.05),伤后24 h皮层区FJ-B阳性神经元显著增加(P<0.05),伤后72 h海马区FJ-B阳性神经元显著增加(P<0.05)。伤后72 h伤侧皮层区与海马区GFAP阳性细胞数和FJ-B阳性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r=-0.8285,P<0.05)。结论轻型TBI后星形胶质细胞超急性期(3 h)即出现损害和胶质反应,神经元则在急性期(24 h)至亚急性期(72 h)出现明显损害,星形胶质细胞缺失程度可以反应神经元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