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想像力又是创新思维能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像力是人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也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想像力,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思考,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想像力构成了人类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维品质。
中国古代诗歌是一部积淀厚重的文化史,又是一卷浓缩了的风景画轴。在中学语文的古代诗歌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仅仅是一个个汉字,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再加上诗歌语言的高度概括性,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如果不能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他们头脑中的可能就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学生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
所以,在古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我们可以尝试按下面三个步骤去做。
一、想像准备:化抽象的文字符号为具体的生活表象
在阅读欣赏古诗歌时,教师应先要求学生边读边把一个个死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生动的表象贮存在自己的脑子里,为下面的欣赏理解作好准备。(所谓表象是指经过人类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这是想像的初始阶段。
此时,学生会把眼前所见到的文字化为形象后同自己生活中已积累的表象联系起来,对作品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这同时也是在要求学生积累生活中的表象。如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形象性很强的诗作,几乎每一句都是一幅形象的图画,而且是大家生活中很熟悉的场面。故而先要求学生把每一句子转化成生动的表象在脑子中再现出来。一个蓬散着头发的小顽童坐在草丛中学钓鱼,一过路之人向他问路,小孩儿怕人声惊跑了他的鱼儿,只是摇手示意不答应路人。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场景,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但是这里的关键就是那个小顽童的形象。学生把他想像成什么样子,对下面理解诗作的内涵非常重要。
也有很多诗歌形象性不是很强,而是重在议论或抒情,我们同样要先予以形象化,然后再去理解。如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的前两句交代了事件的原由,也有写景。“杨花落尽子规啼”暗示了时令季节特点,“子规的啼叫”烘托了诗中伤感的情绪,这是学生在第一次感受诗作时必须在脑子里形成的一个印象。关键是三四句,如何把它的表象再现出来不太容易。此处要提示学生注意诗中的“左迁”“愁心”二词,说明作者听到的是不好的消息。作者立在夜空下,举头望明月,将自己的满腔思念和真挚的宽慰祝福之情当空遥寄。学生脑中此时再现的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而更应再现此时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场景之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的主旨内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而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知识经验的多少,决定着表象的多寡。表象贫乏,其想象狭窄、肤浅;表象丰富,其想象则开阔、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知识的积累来丰富学生的表象,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想像实施:精心架设桥梁,引领学生进入诗的境界
古诗的作者与我们的学生,其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引领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进入诗的境界,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内涵上的感悟。
上文的《小儿垂钓》诗表现的是生活中的一种情趣,诗人饶有兴趣地观看小孩子的举动,从中体会到一种童趣。怎样才能领会到作者的这一旨趣呢?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稚子”的特点:一是其年龄很小,稚气未脱,二是其天真活泼的动作令人忍俊不禁。学生只有把握了这两点,才能水到渠成的理解诗的主旨。
又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之愁是否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朋友被贬职呢?如果是仅限于这一点,学生可能会觉得李白有点儿矫情了。此时教师要及时架好桥梁,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诗的境界。一可设问“夜郎”在哪儿?二可设问古人为何那样看重离别?
第一个问题学生一看就会明白,王昌龄不是一般的被贬,而且是被发配到一个偏僻荒凉的西南边陲,其磨难自然不必多言,而李白对朋友的牵挂也非同一般。第二个问题有点跳跃性,在过去人们的通讯条件很差,分别后联系不易,人生难测,有很多时候不经意的一次分别可能就是永别。所以离别在古人看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离别诗占了很大的比重就是明证)。
有了这两个提示,学生就可以理解李白之愁,不仅有对朋友被贬职的同情和安慰,更有对朋友未来命运的牵挂和担心,故而感情才会显得那么沉重,从中我们更能领会李白对友人的一片丹心。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较容易的进入诗歌的境界,也才能更具体地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
三、想像延伸:放飞学生思绪,展现创造个性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林黛玉。”是说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同一个对象在不同人的想像中是绝不可能一样的。我们的教材只是给学生提供范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教育的重任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以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来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有的同学认为用无声的“推”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同学认为“敲”不会打破“沉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
对于这些看法,教师首先要高兴地予以肯定,要鼓励学生在想像上的创新。——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这些意见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是学生通过仔细思索之后得出的结论,都展示出了学生可贵的思维品质。可见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具备的想像力、创造力是完全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来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就是我们今天语文教学的目标。只有充分培养和发挥出学生的潜质,我们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新一代创新人才才能真正走上历史的大舞台。
(作者单位:41510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
中国古代诗歌是一部积淀厚重的文化史,又是一卷浓缩了的风景画轴。在中学语文的古代诗歌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仅仅是一个个汉字,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再加上诗歌语言的高度概括性,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如果不能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他们头脑中的可能就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学生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
所以,在古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我们可以尝试按下面三个步骤去做。
一、想像准备:化抽象的文字符号为具体的生活表象
在阅读欣赏古诗歌时,教师应先要求学生边读边把一个个死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生动的表象贮存在自己的脑子里,为下面的欣赏理解作好准备。(所谓表象是指经过人类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这是想像的初始阶段。
此时,学生会把眼前所见到的文字化为形象后同自己生活中已积累的表象联系起来,对作品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这同时也是在要求学生积累生活中的表象。如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形象性很强的诗作,几乎每一句都是一幅形象的图画,而且是大家生活中很熟悉的场面。故而先要求学生把每一句子转化成生动的表象在脑子中再现出来。一个蓬散着头发的小顽童坐在草丛中学钓鱼,一过路之人向他问路,小孩儿怕人声惊跑了他的鱼儿,只是摇手示意不答应路人。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场景,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但是这里的关键就是那个小顽童的形象。学生把他想像成什么样子,对下面理解诗作的内涵非常重要。
也有很多诗歌形象性不是很强,而是重在议论或抒情,我们同样要先予以形象化,然后再去理解。如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的前两句交代了事件的原由,也有写景。“杨花落尽子规啼”暗示了时令季节特点,“子规的啼叫”烘托了诗中伤感的情绪,这是学生在第一次感受诗作时必须在脑子里形成的一个印象。关键是三四句,如何把它的表象再现出来不太容易。此处要提示学生注意诗中的“左迁”“愁心”二词,说明作者听到的是不好的消息。作者立在夜空下,举头望明月,将自己的满腔思念和真挚的宽慰祝福之情当空遥寄。学生脑中此时再现的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而更应再现此时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场景之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的主旨内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而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知识经验的多少,决定着表象的多寡。表象贫乏,其想象狭窄、肤浅;表象丰富,其想象则开阔、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知识的积累来丰富学生的表象,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想像实施:精心架设桥梁,引领学生进入诗的境界
古诗的作者与我们的学生,其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引领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进入诗的境界,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内涵上的感悟。
上文的《小儿垂钓》诗表现的是生活中的一种情趣,诗人饶有兴趣地观看小孩子的举动,从中体会到一种童趣。怎样才能领会到作者的这一旨趣呢?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稚子”的特点:一是其年龄很小,稚气未脱,二是其天真活泼的动作令人忍俊不禁。学生只有把握了这两点,才能水到渠成的理解诗的主旨。
又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之愁是否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朋友被贬职呢?如果是仅限于这一点,学生可能会觉得李白有点儿矫情了。此时教师要及时架好桥梁,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诗的境界。一可设问“夜郎”在哪儿?二可设问古人为何那样看重离别?
第一个问题学生一看就会明白,王昌龄不是一般的被贬,而且是被发配到一个偏僻荒凉的西南边陲,其磨难自然不必多言,而李白对朋友的牵挂也非同一般。第二个问题有点跳跃性,在过去人们的通讯条件很差,分别后联系不易,人生难测,有很多时候不经意的一次分别可能就是永别。所以离别在古人看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离别诗占了很大的比重就是明证)。
有了这两个提示,学生就可以理解李白之愁,不仅有对朋友被贬职的同情和安慰,更有对朋友未来命运的牵挂和担心,故而感情才会显得那么沉重,从中我们更能领会李白对友人的一片丹心。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较容易的进入诗歌的境界,也才能更具体地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
三、想像延伸:放飞学生思绪,展现创造个性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林黛玉。”是说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同一个对象在不同人的想像中是绝不可能一样的。我们的教材只是给学生提供范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教育的重任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以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来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有的同学认为用无声的“推”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同学认为“敲”不会打破“沉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
对于这些看法,教师首先要高兴地予以肯定,要鼓励学生在想像上的创新。——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这些意见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是学生通过仔细思索之后得出的结论,都展示出了学生可贵的思维品质。可见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具备的想像力、创造力是完全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来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就是我们今天语文教学的目标。只有充分培养和发挥出学生的潜质,我们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新一代创新人才才能真正走上历史的大舞台。
(作者单位:41510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