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为什么不喜欢读经典?不少人给出的答案是:经典看不懂!这些人认为《论语》是从故纸堆中翻出来的书,它不应属于现代的学生,《红楼梦》的故事太荒唐,鲁迅的文章太晦涩。果真如此吗?
用年代久远作为借口,那我要问,当你背着爱情诗“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时,会觉得年代久远吗?不会。因为它们好懂,因为它们传情。用语言太晦涩作为借口,我想这总比学习他国的语言容易吧?
因此,不喜欢阅读经典的原因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不会静心于经典来端坐着读,经典作品不是消遣的读物,而是必须用心去体会的。但人们太想快了,于是出现了微博、微信……当“微”字盛行时,已经说明人们不愿意“坐”,只愿意“跑”了。而“跑”的时候是读不懂鲁迅的,只会觉得晦涩难懂,哪还有心思去品味经典书籍中那一句句直击人心深处的笑与骂,呐喊与彷徨!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朱光潜也曾说过:“慢慢走,欣赏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只能欣赏表面和肤浅的东西,这是“微”盛行的原因,这也是我们觉得《论语》《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晦涩难懂”的真正原因。
于是,我们看到低成本、无内涵的《泰囧》票房遥遥领先于讲述沉重历史的《一九四二》;于是,我们看到情节简单到无须思考的微小说风靡于各大杂志;于是,我们看到莫言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书占据了书店的半壁江山,人们一本本地抽取,不问内容,只看作者……
其次,极强的功利心让我们不会静心读经典。君不见,在我们忽视经典的同时,另外一些东西在充斥着我们的心灵。英语,学生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是语文的多少倍?君不见,在忽视经典的同时,1、2、3、4……这些刚性数字将学生的心灵硬化成了“肉体计算器”,放弃了人生的思考,放弃了感情的滋养,心灵开始枯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功利之心。因为英语和奥数对高考有利,因为它们能迅速提高分数,而经典不能,而且,读经典书籍还耽误了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于是悲剧就产生了:对于技能性东西,人们趋之若鹜;而对于经典作品,这种塑造人的灵魂的东西,人们则视若无睹。人们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灵的养育。经典的“阿Q心理”“看客时代”,直刺我们的心灵深处!看客心理的冷漠,不是在老人摔倒后无人扶起,最后窒息而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吗?留学生上海机场弑母,不也是重“技能”而轻“心灵”的直接后果吗?
我越来越发现,所谓“经典落后论”,并非经典落后于时代,而是这个时代忽视了心灵的培育。经典是这个时代所拒绝的,又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我们应走向它们,迎接它们,坚守它们,于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翻开,静心去品读。
【名师点评】焦文林:这是一篇很有现实针对性的议论文。开篇先摆出人们对经典的错误认识“经典看不懂”和错误态度不喜欢经典;主体部分重点分析人们不愿读经典的真正原因——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不会静心于经典,极强的功利心让人们不会静心读经典;结尾总结全篇,指出时代需要经典,召唤读者静心品读经典。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能引述丰富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富有论辩色彩。
用年代久远作为借口,那我要问,当你背着爱情诗“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时,会觉得年代久远吗?不会。因为它们好懂,因为它们传情。用语言太晦涩作为借口,我想这总比学习他国的语言容易吧?
因此,不喜欢阅读经典的原因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不会静心于经典来端坐着读,经典作品不是消遣的读物,而是必须用心去体会的。但人们太想快了,于是出现了微博、微信……当“微”字盛行时,已经说明人们不愿意“坐”,只愿意“跑”了。而“跑”的时候是读不懂鲁迅的,只会觉得晦涩难懂,哪还有心思去品味经典书籍中那一句句直击人心深处的笑与骂,呐喊与彷徨!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朱光潜也曾说过:“慢慢走,欣赏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只能欣赏表面和肤浅的东西,这是“微”盛行的原因,这也是我们觉得《论语》《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晦涩难懂”的真正原因。
于是,我们看到低成本、无内涵的《泰囧》票房遥遥领先于讲述沉重历史的《一九四二》;于是,我们看到情节简单到无须思考的微小说风靡于各大杂志;于是,我们看到莫言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书占据了书店的半壁江山,人们一本本地抽取,不问内容,只看作者……
其次,极强的功利心让我们不会静心读经典。君不见,在我们忽视经典的同时,另外一些东西在充斥着我们的心灵。英语,学生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是语文的多少倍?君不见,在忽视经典的同时,1、2、3、4……这些刚性数字将学生的心灵硬化成了“肉体计算器”,放弃了人生的思考,放弃了感情的滋养,心灵开始枯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功利之心。因为英语和奥数对高考有利,因为它们能迅速提高分数,而经典不能,而且,读经典书籍还耽误了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于是悲剧就产生了:对于技能性东西,人们趋之若鹜;而对于经典作品,这种塑造人的灵魂的东西,人们则视若无睹。人们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灵的养育。经典的“阿Q心理”“看客时代”,直刺我们的心灵深处!看客心理的冷漠,不是在老人摔倒后无人扶起,最后窒息而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吗?留学生上海机场弑母,不也是重“技能”而轻“心灵”的直接后果吗?
我越来越发现,所谓“经典落后论”,并非经典落后于时代,而是这个时代忽视了心灵的培育。经典是这个时代所拒绝的,又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我们应走向它们,迎接它们,坚守它们,于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翻开,静心去品读。
【名师点评】焦文林:这是一篇很有现实针对性的议论文。开篇先摆出人们对经典的错误认识“经典看不懂”和错误态度不喜欢经典;主体部分重点分析人们不愿读经典的真正原因——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不会静心于经典,极强的功利心让人们不会静心读经典;结尾总结全篇,指出时代需要经典,召唤读者静心品读经典。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能引述丰富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富有论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