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陈士榘眼中的林彪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彪确实是个军事天才
  
  父亲在晚年曾经几次和我谈起过林彪,由于离“九一三”事件已经较为久远,所以评价起来比较客观。
  在父亲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令他最崇拜的是毛泽东。正是因为无比信赖毛泽东,使他对其他领导人都保持一些距离。直到后来的乱世“文革”,他既没有去接近红极一时的林彪,也没有敢于去探望一些受到冤屈的将领。
  对当时我们这一代人,林彪始终是个谜。父亲在世时我多次向父亲询问关于林彪的事情。我曾经崇拜林彪,到后来当然是痛恨他。与我们这些不了解林彪的人不同,无论在林彪得势还是林彪叛逃,父亲都不是太极端。
  父亲是一个很能够打大仗的将领,他评价军事家常常是苛刻的,但是谈到林彪,他曾经说:林彪确实是军事天才,是一个历史无法抹杀要载入世界军事史册的大军事家。他如果不是贪恋权位,本来不应该弄得身败名裂。父亲早在延安就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1939年林彪到苏联治病,林彪的战功已经被苏联军界知道,斯大林也很欣赏这位才三十二岁的军事天才。当时英法盟军沿马其诺防线密集布防。苏联虽抱有幻想,也预感到德国军队这股祸水随时会威胁苏联,所以非常担忧。在一次酒会上,斯大林问起他周围的苏军高级将领,让他们判断德军战略意图和兵力部署。元帅和将军们七嘴八舌,都估计德军会集中火力攻击马其诺防线中段,但是在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面前会被拖住,伤耗必定惨重。
  那天林彪也在场,斯大林看了看他,问:“林彪同志对德军兵力走向有何看法?”性格一向冷峻的林彪用一句诙谐的语言回答:“我不是希特勒,不清楚他的真实想法。”斯大林换了个提问的方式:“如果你是德军统帅,你会怎么办?”看得出来,斯大林不是开玩笑,他的认真也让将军们围拢过来。林彪这时不慌不忙地回答:“前面几位元帅的判断都很高明。但是,我劝同志们不要过于看重马其诺防线。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用的时候,它胜过钢铁长城,坚不可摧;没用的时候,它是一堆垃圾,不值半文。”
  林彪的话与将军们的判断大相径庭,连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元帅等都不解地追问:“林彪同志能否说得明白点?”林彪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判断:“我感觉如果正面攻打,马其诺防线才会起作用,那样可能会如诸位所料想的那样演变成相持战,德国军队会难以自拔;但是不能不提防希特勒繞开防线,从侧翼做大规模迂回,全力攻击防线深远后方。那么,马其诺防线就会成为一个摆设,战局也会很快明朗。
  看着苏联将帅们依然不解的目光,林彪解释道:“在中国苏区反‘围剿’斗争中,我们中国红军经常使用这种战术。”斯大林和在场的苏军领导人虽然没有当场批驳林彪,但是心中却不以为然,因为这种战法不合常规,而且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远远无法和苏联相比。几个月后,希特勒力排众议,否决了德军参谋部稳扎稳打、攻坚突破的作战计划,指挥德军机械化部队绕道比利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斜插法国腹部。坚守在马其诺地区的盟军数十个师猝不及防,一时大乱。消息传到莫斯科,斯大林和他的将帅们大吃一惊,他们不由佩服起林彪超乎寻常的判断与预测。
  
  林彪二十岁就显出了打仗的才华
  
  父亲几次念叨,像林彪这样有军事战功的人。如果不是起劲打倒那么多人,他怎么也是一位彪炳历史的传奇人物。土地革命时期,娃娃年纪的林彪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战功累迁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军长,成为毛泽东、朱德麾下的著名战将。
  虽然南昌起义和上井冈山的时候林彪级别低,可毕竟才二十岁,从那时起就令国民党将领望而生畏,被誉为“战神”。抗日战争时期,林彪指挥了平型关大捷,一夜之间,“常胜将军”的美名传遍神州。解放战争时期,林彪接连指挥辽沈决战、天津决战、渡江战略追击战和解放海南岛等规模巨大的战役,从东北到南疆,林彪和他的四野摧枯拉朽,令国民党军不寒而栗。当父亲评价林彪军事才能的时候总忘不了注释——当然那是毛主席全局统帅的结果。
  父亲在1973年“九一三”后对我说:“林彪为什么那么恨朱德、陈毅、贺龙?他面对面骂朱德本事不行,唆使红卫兵斗陈毅、贺龙,架空聂荣臻,其实只有知道那段历史才会搞清楚。前几年的油画把井冈山朱毛会合改成毛林会合,那有点可笑了,但是让林彪做副统帅是毛主席的部署。你记住,对毛主席的任何战略都不能怀疑!所以我从来没有非议过林彪。也没有点穿过和历史事实的不符。其实我在井冈山我还不清楚?林彪所以飙升很快,得益于他有两个很有出息的堂兄林育南、林育英,他们都是早期的革命家。林彪在他们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当然后来他在党内地位显赫,那的确是因为他的战功。林彪十九岁的时候就从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但无论南昌起义还是井冈山,林彪的确只是个小人物。贺龙、陈毅、聂荣臻在元帅中排名靠后于林彪,可是贺龙是南昌起义总指挥,连后来的周士第上将也是二十五师师长,可是林彪当时只是七连连长。而且很多人不清楚,林彪是南昌起义后第二天随部队到达的。前几年把林彪捧上天,他自己也飘飘然,可是想起那些老帅当年都比他高出很多,心里也不是滋味吧。”
  父亲接着说:“南昌起义后带七连到前线作战,只有二十岁的林彪发现敌人正面火力很强,果断沿着一条干水沟从敌人侧翼进攻。敌人没有料到,仓皇撤退,从此七连名声大震。我也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他很能打仗。二十岁,放在现在是插队学生的年龄。但是林彪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就很有个性,有一次他带七连参加战斗,战斗非常残酷,双方死伤惨重。林彪考虑到保存自己连队的实力,便悄悄后撤。其实在我们军队的历史上有过不少这样的现象,军队指挥总是不愿自己的部队遭到重创,但是如果大部队统一行动,就会因为一支部队的退缩影响大局。后来毛主席多次批评‘山头主义’,这其实也是‘山头主义’的表现之一:当时战场指挥是陈赓,别看陈赓后来是大将,那个时候比林彪职位高多了。陈赓看到这个情形,就冲林彪嚷嚷开了。林彪还解释。陈赓哪有时间听,战场十万火急。陈赓说:‘你再退我就枪毙了你!’这样林彪才指挥七连全线出击。”
  
  朱德、陈毅曾经救过林彪一命
  
  林彪叛逃后不久,父亲和我长谈。其实国家领导人的事情他是很少和我谈起的。只是那时林彪叛逃,已经成了“死老虎”,他才和我谈。谈完陈赓骂林彪后,父亲又说起林彪的往事:
  “所以过去把林彪神化我是有看法的,但是我要维护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威信, 我不能影响了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所以对林彪不好的往事从来不提,尽管我们在井冈山时代就认识了。林彪那时候就有任人唯亲的毛病,他和黄、吴、叶、李、邱搞成个反党集团是有历史根源的。七连向赣南前进的时候部队军需吃紧,可是偏偏这个时候军需官携款逃跑了,而这个人又是他的表弟。这在当时是会掉脑袋的。林彪的上级七十三团团长黄浩就骂:‘林彪,你该当何罪?部队如果有人饿死,就是你的罪过,就要毙了你!你任人唯亲,还携款逃跑,你们是不是密谋的?’林彪吓得灰头土脸,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审判,当场枪毙是可能的。如果黄浩当时拉开扳机,林彪也就没有今天了。
  “但林彪运气好,正好朱德、陈毅过来。林彪知道他们说话更有分量,便说,正因为他知道军饷重要,才让表弟携带,而表弟的逃跑他绝对不知道。朱德和陈毅都是厚道人,他们听了以后说:‘你表弟这样做你是有责任的。但是应该给你改正的机会。’林彪很聪明,当场非常愤怒地说:‘我逮住他马上枪毙了他!’朱老总、陈老总在危急时刻救了他,可是林彪在‘文革’中对这两个老帅很不厚道,所以林彪众叛亲离也是不奇怪的。林彪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曾经想开小差。他和黄埔军校出身的一些军官找到陈毅,林彪对陈毅说:‘你是留过洋的知识分子,对打仗并不在行。现在队伍军心涣散,战斗力很差,这样下去与其当俘虏,不如穿着便衣走。’陈毅当时就说:‘你们要走把枪留下,现在我们是很困难,但是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奋斗,哪怕牺牲也是值得的。带枪逃跑是可耻的,你们要走空身走吧。’林彪果然伙同几个人逃跑了。但是当时也没有人管他们的闲饭,尤其白色恐怖很厉害,跑了几天走投无路,而且老百姓告诉他们民团对外地口音的人都要严查。民团是反动武装,杀人不眨眼。几天后林彪很没有面子地又跑回来了。当然,林彪后来也有自己的解释,他认为那是战略转移。当时陈毅没有饶他,当着很多官兵狠狠地批评了他。林彪面子很挂不住,尤其当了副统帅想起几十年前的‘屈辱’,他肯定不仅不会给陈老总说好话,反而会落井下石。但是陈毅批评归批评,对待处理还是很宽厚的。陈毅分析了当时的特殊情况:‘现在我们很困难,部队士气不高,几个月就减员三分之二。林彪同志还能回来,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可以继续担任七连连长,相信他会在战场上将功补过。’
  “其实林彪最早受到毛主席的注意也是陈毅引见的,那是1928年初夏,工农革命军缩编,林彪升任第二十八团第一营营长。林彪正向部队做宣传鼓动,毛主席就问身边的陈毅:‘这个年轻人是谁?’陈毅说:‘第二十八团一营营长,叫林彪,树林里的三只虎。’陈老总生动的比喻让主席很容易记住了林彪的名字。”
  回忆到这里,父亲还点评道:“在后来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林彪战功卓著,毛主席是满意的。到了发动‘文革’,毛主席本想用林彪更好地‘反修防修’,他却野心膨胀了。从1928年到1971年,他们相识四十三年,后来竟以背离毛主席叛逃的方式结束了毛主席对他的栽培。”
  父亲讲到这里是非常痛心的,因为他心疼毛主席在“九一三”以后很被動,记得父亲忧心忡忡地说:“林彪要给毛主席折寿啊!”
  
  林彪出事,父亲最心疼的是毛主席
  
  “九一三”事件以后,不少人开始怀疑主席走了一步大错棋,也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林彪事件,探讨“文革”会怎么收场。
  我问父亲:“林彪的历史,主席应该了解。一下子把他捧这么高,‘文革’又这么乱,主席是不是也有责任?”父亲非常肯定地说:“主席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晚年发生了赫鲁晓夫把斯大林焚尸扬灰的事件,而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生前非常效忠,还称斯大林是‘我们的父亲’。这件事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警惕。毛主席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也要考虑他百年之后中国会不会有人搞修正主义,会不会再有一小撮人打着共产党的旗号压迫大多数人民。他要注视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会不会孤立并且侵略中国。而党内暗藏的修正主义是最危险的,一旦他们与帝修反里应外合,中国不可避免地要改变颜色。”
  我说:“主席当年不用林彪当副统帅岂不更好嘛,也可以少受很多损失。”父亲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主席是高瞻远瞩的,虽然林彪蒙蔽了毛主席,但不正是主席才识破了他们并采取了断然措施吗?毛主席就是这么伟大,从井冈山时代我就感到中国革命离不开他。”
  父亲那时对林彪事件最强烈的反应是:“林彪让主席的身体大大不如从前了。”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对毛主席有任何非议和怀疑。
  我们这一代从林彪事件以后对毛主席晚年的做法已经有了看法,而且“文革”这场闹剧已经把毛主席的错误展现无疑。那时候我们军队大院的孩子经常凑在一起,轻声地议论“九一三”让老人家很被动,不管怎么说,副统帅是老人家选出来的:但是有父亲这样一批老将军老干部就是无条件地“迷信”毛主席,这也使“文革”能在相对稳定的大前提下随心所欲的花样翻新。
  记得我们小时候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这句话也不断见诸报端:“相信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主席要服从到盲目的程度。”这正是毛主席发动“文革”的群众基础。在我少年时代的心灵里。我就感到没有一个人对毛主席的理论像林彪解说的这样全面、这样有感情、这样富有气势、这样通俗易懂。他比喻毛主席的胸怀是那样生动:“古时候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们毛主席的肚里能开飞机。”
  不管怎么说,我们这一代对毛主席的认识是受林彪很大影响的,无论是忠臣还是奸臣,林彪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文革”中副统帅曾经神秘地接见过我父亲一次
  
  父亲后来告诉我们,1967年林彪破天荒地找过他一次,父亲很纳闷,林副主席要和我谈些什么呢?
  林彪这个人向来说话简练,也没有家长里短的客套与上下级的亲情。如果见到别的老帅,几年没有交流总要叙叙旧,但是林彪开门见山,只说了几句当年流行的客套话,比如工程兵的运动是否按照毛主席对军队的指示进行的。我父亲知道他不会仅仅为了了解运动把自己叫到家中,其中必有更为实际的事情。果然,林彪很快把话题转到他所需要的方面,由于父亲多年是工程兵的司令员,对于军队的基建了如指掌,从大西北的核基地到中南海的地下设施,父亲都领导和参与过建设。
  所以林彪先问我父亲北线设防任务,又详细询问了各个军区乃至一些要塞的工程兵建设。父亲后来回忆,这样的询问方式是部队纪律所不允许的。如果军委领导要了解,应该有个程序和记录,至少不应该是一对一的询问和了解。但是林彪当时如日中天,而且全党形成了军队是“毛主席缔造、林副主席亲自指挥”的,拒绝林彪的谈话内容也是不现实的。父亲尽量问一答一,把情况介绍得简单一些。但因为几十年军队严格的纪律,总让父亲感到不大对劲。
  林彪在谈话结束时,用他那鹰隼般锐利的眼睛盯住父亲说:“我们谈话的内容要保密,不要对杨成武讲,他是搞政治工作的,不懂得军事工程。”父亲以非常恭敬的态度回答:“我会按林副主席的指示去办。”
  父亲离开后一直惴惴不安,据他的秘书回忆,他一个晚上没有入睡,感到左右为难。虽然林彪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可这样的谈话实在有悖于部队严明的纪律。父亲从林彪的口吻中知道他对杨成武很不信任(果然几个月以后他下令逮捕了所谓“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反党集团”),可在当时,杨成武担任代总参谋长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的,怎么能不对代总长讲呢?
  父亲冥思苦想,感到这样隐藏下去终归是块心病,他用了一个比较曲折的办法向总参打了报告,当然前提是尊重“林副主席”,用“落实林副主席对工程兵的关心和指示”作了变相的汇报,也对杨成武口头讲了这件事,尤其是向军队的元老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作了汇报。
  几年以后林彪出了事,父亲才在闲聊中和我谈起这件事情,他还不无庆幸地说:“我幸亏没有隐瞒这件事情,否则会辜负了毛主席对我的信任。主席会批评我,陈士榘啊,在井冈山咱们就是一个山头的,不要和林彪搞在一起呀。”
  父亲后来多次对我说,林彪的事情和他这个人很复杂,不能全盘否定,尤其战争年代的卓越战功更无法磨灭。如果他不是对更高权力虎视眈眈和对老战友无情无义,他怎么会在飞机上活活烧死,那一刻他自己该是多么痛苦!(据《一生紧随毛泽东——回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一书)
其他文献
不是亲生父女,却胜似亲生父女,三原农民李民和从小抱养的女儿向人们诉说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任超夜话》这档为三秦父老喜爱的节目见证了这份父女亲情,并让这份情如陈年的酒一样越发越浓,越飘越远。  二十年前,想要拥有自己亲生骨肉的李民却迟迟未能如愿,无奈之下,夫妻两人丛别人那抱养了刚满周岁的小燕。李民夫婦对这个可爱的女儿非常喜欢。女儿高中毕业回到农村老家后,村里就陆续有乡亲给女儿说媒。孩子还小,一
期刊
一个神秘女子的身影频繁地出現在上海一系列特大贪污、腐败案中,而刚刚落马的上海“公路大王”张荣坤所攫取的金钱也和这个美女有关,随着办案人员的调查,这名神秘女子慢慢揭开了面纱……    高官情人蛰伏上海    1975年,卢嘉丽出生在江苏镇江。她自幼练习舞蹈,身高170厘米,形象气质极佳,很快被上海一家文艺团相中。在上海,她爱上了海归的物理学博士、一家科技公司的总经理戴维。但戴维为了事业的发展,已经和
期刊
别以为“作秀”是时下国人的专利,比之诸如今日明星之“撒娇撒欢”、学者之“胡扯胡编”、领导之“公交车秀场”,无论是身份级别还是舞台级别,她都要高得多。她是谁?答曰:大清朝“圣母皇太后”,人称“老佛爷”叶赫那拉·慈禧是也。  前不久某报以“慈禧曾向各国领袖送照片对自己相貌很自信”为题有言如下:“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历尽艰难才回到北京。此后,她对西方国家的重视程度大大加深。有些人建议她让西方国家通过她的
期刊
孙中山遗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20多年过去了,当年“执行宋庆龄同志遗嘱”的8人临时小组成员,如今只有一人健在。最近,该人士披露了宋庆龄遗嘱内容及当年8人临时小组执行遗嘱的内情。  现年81岁的李家炽,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也就是当年8人临时小组中唯一仍健在的成员。李家炽忆述,8人小组由当时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高登榜任召集人,小组内其他成员他都很熟识,汪
期刊
张学良晚年曾写过一首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年轻时代的张学良。确实是个多情种,他曾自诩:“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  张学良的女朋友很多,其实。他并没有怎么追过女人。大多是女人追他,在这方面。张作霖不管他,张学良在女人问题上。一开始就存有一种未遂意的不满足。因此张学良早年常有风流韵事,人称“花花公子”。    我为什么会特别“好女人”?    我为
期刊
【编者按】对中国人来说,2008年本应是欢乐的一年,中国经济仍然高速发展,象征着大国崛起的奥运盛事即将到来,可突然间批评声四处响起,达尔富尔问题、西藏骚乱、奥运政治化,就连一些偶然的食品安全事件也被批评者无限放大,成了西方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  现在,西方社会的反对声音突然变得如此强烈,并不是因为中国做错了,而是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到一个正在以惊人速度发展的大国。这一切,正如俄罗斯的巴尔巴施教授所说:
期刊
陈超贤这位原上海市长宁区区长,两年前在一部《党在我心中》的纪录片中,以上海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典型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  两年后,他却成为另一部反腐倡廉纪录片中的“反面教材”。  镜头前的陈超贤不再意气风发,在忏悔的同时,他希望组织对自己宽大处理,理由是“为党工作多年,任内做了3件有意义的事”——任黄浦区副区长时,建立了南京路步行街;接手建材公司转亏为盈;对长宁区有贡献。  和陈超贤一样,陆续出现在屏
期刊
美国政府基金会暗中支持    中国公安部最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西藏“3·14”事件相关案件的最新侦破情况。有充分证据证明,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达赖集团组织的“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的一部分,更是“藏青会”策划组建西藏武装游击队,试图暴力破坏西藏安全稳定的阴谋。    所谓“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    2008年1月4日、1月25日,“藏青会”、“藏妇会”、“自由西藏学
期刊
怎样领导好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怎样带领13亿人民不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怎样使中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断作出贡献?这些问题,对中国领导人来说极具挑战,而胡锦涛在他首个国家主席任内无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据新华社电  2003年春天突然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让胡锦涛等新一届中国领导人上任伊始就面临重大考验。  2003年4月的广州,戴着口罩、行色匆匆的市民在街头看到了一个
期刊
1959年3月17日,在84名喇嘛和亲信的陪同下,达赖喇嘛匆匆忙忙地离开了被解放军队占领了的西藏首府拉萨,在夜间越过边界来到了印度。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接受了他的政治避难……  这是印度方面的一种可敬的人道主义之举吗?完全不是。据现已退休的美国一位海军军官——威廉·卡森说,接纳这位西藏佛教精神领袖避难是尼赫鲁同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之间一场秘密交易的结果。艾森豪威尔答应尼赫鲁,如果印度接纳达赖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