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印象中,20多年前,中国散文界曾时兴过一段艺术散文。所谓艺术散文,我想应该是相对生活散文而提出来的。风行一段时间之后,尤其是近些年,受快餐文化的影响,散文的艺术性在消失,生活化倾向在迅猛扩展。扩展到了随时随地来来往往,又随时随地且拾且丢的地步,还不及云烟过眼。看过了读过了,也就过去了,大抵是留不下什么印象的。这是近些年中国散文大众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散文界的难言之隐。
想起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那些散文大家,他们的散文要么贴近现实,要么追随艺术,众多的印象无疑是深刻的。他们以其精短的文字至今仍闪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抚古思今,目前中国的散文应该警惕眼前的泛滥趋势,清楚明确地界定好散文的范畴,提高散文的艺术含量与艺术品质,争取多出力作,多出传世之作。
摆在眼前的是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北京著名作家周振华先生的最新散文集《跪拜大地》、《我爱北京》、《温暖的记忆》,包括他以前的一些散文集《原野恋歌》、《乡音乡情》、《周振华散文选》。每每读过之后,总能让人深度感觉,这一部部散文集都做到了艺术与生活的高度结合。作品来自生活,着眼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浸透于艺术之中。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些中国现代作家散文的神韵与影子。
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评价周振华先生“文风正、文气浓”。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张锲说:“周振华同志的散文,不是静态的、静止的描写自然景观,而是把他自己完全融入在了这些景物之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处处洋溢着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读他的文字,仿佛有一股新鲜的来自山野的清风,扑面而来,让人们为之爽心悦目。”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说周振华的散文作品带有“泥土的芬芳,浓烈的乡情”。
中国作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周振华的文字是热的,是用奔腾的热血凝注而成”。张平在给周振华先生散文集《跪拜大地》的序言中写道:“周振华对家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他喜欢用文字描绘自己的家乡,勾勒自己家乡的人。在他豁达的心胸和细腻的笔调中,一个个朴实生动的故事,一曲曲清新婉转的山歌,一位位鲜活生动的人物,都飘然若现。”天津音乐家协会主席关牧村干脆称周振华先生是“大地的儿子”,她说:“周振华的作品充满了爱家乡、爱北京、爱祖国的深厚情感,所以他才创作出那么多有情、有义的生动感人的作品。”
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工作,及至后来主编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先后近16年,在经我手编发的周振华先生的数十篇散文中,我得出这么一个印象,那就是他的散文可归纳为“三情”,一是难以割舍的亲情,二是中华儿女固有的故乡之情,三是他表现得尤为明显的爱国热情。这样的背景下,一个编者与作者走到了一起。多年的交往使我了解到周振华先生的生活历程,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他经受过不少非同寻常的艰苦磨难。但愈是这样,他愈对生活充满感激,我想这也应该是“愈挫愈勇”。别说从文字中,就是在生活里,我也从没听到过他的一两句牢骚与埋怨,仅有的便是他那来自原野的真诚与感恩。由此,也不难理解张平先生为何特别要赞一下他其中的一本散文集的书名了:“振华散文百篇集,取名《跪拜大地》,从哪个角度讲,我都非常喜欢和欣赏,因为这是振华感恩家乡,感恩大地,感恩祖国的真情流露啊。”
北京昌平农村的土地广袤而厚实,不仅仅生长绿色的树木与庄稼,而且生长着像周振华先生这样质朴的昌平人。他们情感丰富、思想深邃,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与赞美着自己的家乡、祖国。
以往,提起乡土散文,要么让人想起黄土地、木篱笆,老人、女孩和狗,要么让人想起小桥流水、月下小景……仿佛这些就涵盖了乡土散文应该具备的所有主题。而周振华先生不同,他不仅把乡土当成自然风景,还当成了社会风景、历史风景。他的每一篇散文里都有景,但这景跨越着不同的时空,诉说着不同的故事,牵涉着不同时代人们不同的心路历程,那种人性深处最为纯洁的地方在他平实的文字背后隐隐散发着光辉。
他写《我为亲人打毛衣》一文,让人回忆起“20多年前的全社会‘打毛衣工程’”。那时“不论是小姑娘、小媳妇,还是大嫂、大妈,甚至有不少大老爷们儿,都手不离毛活儿,一天到晚有一点空闲,都不放过”。而这一切的时代背景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准一天天好起来,裹了几辈子的大棉袄、厚棉裤逐步被绒衣绒裤、毛衣毛裤所取代,人们的服装观念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穿毛织品成了当时的最新时尚”。人人都想亲手为自己的亲人打毛衣,那密密织就的毛线里,不仅有爱情、亲情,还有友情、同事情。在作者心中,如今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各式毛衣都永远永远代替不了那个年代的毛衣,因为那里面渗透着浓浓的亲情。
周振华先生对乡土书写的选材是难能可贵的,他像一个工匠,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明珠细细串起,他回忆和描述自己真实的家园,不虚妄,不矫饰,故土上的每一件物事、每一个人,都散发着温情观照的人文气息。
如在《我深爱家乡的土地》一文中,他这样写道:“我深爱家乡这块土地,现在看来,并不很大,方圆几里或十几里,小得不必乘坐现代交通工具。那时出出进进,走过一个长长的地头儿,再骑个把钟头的毛驴就可解决问题。”但这里“记录着我童年的梦想与足迹,在山上,在田野,在墙头,在河里,追逐玩耍,打闹嬉戏。那时,哪儿有那么多令你开心的玩具,最痴迷的游戏,就是撒欢扬土,跪着和泥”。就是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几度沧桑,她饱经枪林弹雨”,“就在她躯体最虚弱的时候,鬼子挥着洋刀,踏着铁蹄……先辈与泥土在相濡以沫中,种下情、种下爱、种下地久天长,终于发现,金灿灿灌满农家日子的,就是风霜老者用那片厚厚的唇,吻湿的那片回荡乡谣的土地”。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不少人回忆起曾经在乡下的童年真实的生活,同时歔欷于京西大地曾经饱经的磨难,感动于她今日的平稳与繁荣。
看似平淡无奇的乡村生活,勾起了周振华先生纯美的梦幻,点燃了他火一般的激情,故乡每一个小小的变化,旧日里每一个不惹眼的物事,都能够让他彻夜难眠。他总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如实地记下这一切,用心去热爱这一切。
他写京郊的秋天,“市民赶在双休日,云集而至,前来感受果品‘采摘’的乐道”,他们需要“切切实实要用手去触摸和体味那份感觉,到田间地头与农民分享那份丰收的喜悦;轻轻地拧,妥妥地摘,零距离与果农交流与果品交流”。那“浓郁的秋韵,映红了苍穹,映红了山峦,映红了田野,映红了果农的脸颊,映红了农家的日子”。这些文字让人觉得踏实、真切,让人觉着由衷的喜悦。
周振华先生大多数时间在政府机关工作,但从他的文字中可见,他并未沾染上那种远离乡土的“官”气,他总是生活在一种真实的意境里。一方面,他总是尽职尽责于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身旁与记忆里的乡村图景、家乡的父老乡亲时时在他的脑海里浮沉与升华,演绎成他的文学梦幻,也催化着他的使命意识。
更为可贵的是,在这个浮华的时代,周振华先生却把自己乡土之情上升为对祖国的热爱,他“携春天”祝福自己的祖国,在他的眼里,“北京,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具备它这样广泛而又独特的属性,都不像它这样从内涵到外延的纷繁而细腻”。因为“说它古老,其实它很年轻;说它年轻,它分明是座古老的城市,古老和现代的成分是那么泾渭分明,又是那么和谐统一。在时空这个隧道,它聚集和包容着繁星一样的纷繁的文化要素,谁也数不清”。他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谱写着一曲曲崭新的颂歌,送给北京,送给自己的祖国。比如,《文艺报》总编辑、著名评论家张陵曾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周振华用散文艺术塑造新北京形象,是一种新的文学价值取向,他这种积极的态势、这种热情、这种责任心,是他的散文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最大特征。”
有人说,乡恋是散文作家创作中一支永远迷人的歌谣。而亲人、故土与祖国是周振华心中永远化不开的情结,交织成他创作的灵感之网,奏响了他笔下清新淳美的乐章。
想起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那些散文大家,他们的散文要么贴近现实,要么追随艺术,众多的印象无疑是深刻的。他们以其精短的文字至今仍闪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抚古思今,目前中国的散文应该警惕眼前的泛滥趋势,清楚明确地界定好散文的范畴,提高散文的艺术含量与艺术品质,争取多出力作,多出传世之作。
摆在眼前的是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北京著名作家周振华先生的最新散文集《跪拜大地》、《我爱北京》、《温暖的记忆》,包括他以前的一些散文集《原野恋歌》、《乡音乡情》、《周振华散文选》。每每读过之后,总能让人深度感觉,这一部部散文集都做到了艺术与生活的高度结合。作品来自生活,着眼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浸透于艺术之中。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些中国现代作家散文的神韵与影子。
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评价周振华先生“文风正、文气浓”。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张锲说:“周振华同志的散文,不是静态的、静止的描写自然景观,而是把他自己完全融入在了这些景物之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处处洋溢着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读他的文字,仿佛有一股新鲜的来自山野的清风,扑面而来,让人们为之爽心悦目。”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说周振华的散文作品带有“泥土的芬芳,浓烈的乡情”。
中国作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周振华的文字是热的,是用奔腾的热血凝注而成”。张平在给周振华先生散文集《跪拜大地》的序言中写道:“周振华对家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他喜欢用文字描绘自己的家乡,勾勒自己家乡的人。在他豁达的心胸和细腻的笔调中,一个个朴实生动的故事,一曲曲清新婉转的山歌,一位位鲜活生动的人物,都飘然若现。”天津音乐家协会主席关牧村干脆称周振华先生是“大地的儿子”,她说:“周振华的作品充满了爱家乡、爱北京、爱祖国的深厚情感,所以他才创作出那么多有情、有义的生动感人的作品。”
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工作,及至后来主编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先后近16年,在经我手编发的周振华先生的数十篇散文中,我得出这么一个印象,那就是他的散文可归纳为“三情”,一是难以割舍的亲情,二是中华儿女固有的故乡之情,三是他表现得尤为明显的爱国热情。这样的背景下,一个编者与作者走到了一起。多年的交往使我了解到周振华先生的生活历程,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他经受过不少非同寻常的艰苦磨难。但愈是这样,他愈对生活充满感激,我想这也应该是“愈挫愈勇”。别说从文字中,就是在生活里,我也从没听到过他的一两句牢骚与埋怨,仅有的便是他那来自原野的真诚与感恩。由此,也不难理解张平先生为何特别要赞一下他其中的一本散文集的书名了:“振华散文百篇集,取名《跪拜大地》,从哪个角度讲,我都非常喜欢和欣赏,因为这是振华感恩家乡,感恩大地,感恩祖国的真情流露啊。”
北京昌平农村的土地广袤而厚实,不仅仅生长绿色的树木与庄稼,而且生长着像周振华先生这样质朴的昌平人。他们情感丰富、思想深邃,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与赞美着自己的家乡、祖国。
以往,提起乡土散文,要么让人想起黄土地、木篱笆,老人、女孩和狗,要么让人想起小桥流水、月下小景……仿佛这些就涵盖了乡土散文应该具备的所有主题。而周振华先生不同,他不仅把乡土当成自然风景,还当成了社会风景、历史风景。他的每一篇散文里都有景,但这景跨越着不同的时空,诉说着不同的故事,牵涉着不同时代人们不同的心路历程,那种人性深处最为纯洁的地方在他平实的文字背后隐隐散发着光辉。
他写《我为亲人打毛衣》一文,让人回忆起“20多年前的全社会‘打毛衣工程’”。那时“不论是小姑娘、小媳妇,还是大嫂、大妈,甚至有不少大老爷们儿,都手不离毛活儿,一天到晚有一点空闲,都不放过”。而这一切的时代背景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准一天天好起来,裹了几辈子的大棉袄、厚棉裤逐步被绒衣绒裤、毛衣毛裤所取代,人们的服装观念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穿毛织品成了当时的最新时尚”。人人都想亲手为自己的亲人打毛衣,那密密织就的毛线里,不仅有爱情、亲情,还有友情、同事情。在作者心中,如今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各式毛衣都永远永远代替不了那个年代的毛衣,因为那里面渗透着浓浓的亲情。
周振华先生对乡土书写的选材是难能可贵的,他像一个工匠,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明珠细细串起,他回忆和描述自己真实的家园,不虚妄,不矫饰,故土上的每一件物事、每一个人,都散发着温情观照的人文气息。
如在《我深爱家乡的土地》一文中,他这样写道:“我深爱家乡这块土地,现在看来,并不很大,方圆几里或十几里,小得不必乘坐现代交通工具。那时出出进进,走过一个长长的地头儿,再骑个把钟头的毛驴就可解决问题。”但这里“记录着我童年的梦想与足迹,在山上,在田野,在墙头,在河里,追逐玩耍,打闹嬉戏。那时,哪儿有那么多令你开心的玩具,最痴迷的游戏,就是撒欢扬土,跪着和泥”。就是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几度沧桑,她饱经枪林弹雨”,“就在她躯体最虚弱的时候,鬼子挥着洋刀,踏着铁蹄……先辈与泥土在相濡以沫中,种下情、种下爱、种下地久天长,终于发现,金灿灿灌满农家日子的,就是风霜老者用那片厚厚的唇,吻湿的那片回荡乡谣的土地”。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不少人回忆起曾经在乡下的童年真实的生活,同时歔欷于京西大地曾经饱经的磨难,感动于她今日的平稳与繁荣。
看似平淡无奇的乡村生活,勾起了周振华先生纯美的梦幻,点燃了他火一般的激情,故乡每一个小小的变化,旧日里每一个不惹眼的物事,都能够让他彻夜难眠。他总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如实地记下这一切,用心去热爱这一切。
他写京郊的秋天,“市民赶在双休日,云集而至,前来感受果品‘采摘’的乐道”,他们需要“切切实实要用手去触摸和体味那份感觉,到田间地头与农民分享那份丰收的喜悦;轻轻地拧,妥妥地摘,零距离与果农交流与果品交流”。那“浓郁的秋韵,映红了苍穹,映红了山峦,映红了田野,映红了果农的脸颊,映红了农家的日子”。这些文字让人觉得踏实、真切,让人觉着由衷的喜悦。
周振华先生大多数时间在政府机关工作,但从他的文字中可见,他并未沾染上那种远离乡土的“官”气,他总是生活在一种真实的意境里。一方面,他总是尽职尽责于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身旁与记忆里的乡村图景、家乡的父老乡亲时时在他的脑海里浮沉与升华,演绎成他的文学梦幻,也催化着他的使命意识。
更为可贵的是,在这个浮华的时代,周振华先生却把自己乡土之情上升为对祖国的热爱,他“携春天”祝福自己的祖国,在他的眼里,“北京,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具备它这样广泛而又独特的属性,都不像它这样从内涵到外延的纷繁而细腻”。因为“说它古老,其实它很年轻;说它年轻,它分明是座古老的城市,古老和现代的成分是那么泾渭分明,又是那么和谐统一。在时空这个隧道,它聚集和包容着繁星一样的纷繁的文化要素,谁也数不清”。他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谱写着一曲曲崭新的颂歌,送给北京,送给自己的祖国。比如,《文艺报》总编辑、著名评论家张陵曾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周振华用散文艺术塑造新北京形象,是一种新的文学价值取向,他这种积极的态势、这种热情、这种责任心,是他的散文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最大特征。”
有人说,乡恋是散文作家创作中一支永远迷人的歌谣。而亲人、故土与祖国是周振华心中永远化不开的情结,交织成他创作的灵感之网,奏响了他笔下清新淳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