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条件的促进,只有在一定条件促进和保障下的人格和性格才能达到统一,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因性施教 精神危机 社会环境
近几年来在选秀节目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个性”男孩女孩们总是惹来众多网友的热议,这种反其道而行的行事方法到底是个人独特性格所在还是因为环境所迫?在“春哥”(李宇春)、“著姐”(刘著)热潮渐渐平息之后,一些家长不免对自己孩子未来的境况担忧。在此情况下,一些女子学校、男子学校应声而起,开启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新理念“因性施教”
所谓的“因性施教”,就是根据男女性别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其发挥性格的优点。可是,这种因性施教是根据男女性别不同而培养了其不同的性格特征,还是因为不同的教育方式反而束缚了其全面的发展?对于这种想要通过男女不同的培养方式来达到使男生更加坚强,女生更加自信的做法,表面上来看似乎是恰当且可行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思考,在这种分开的教学当中,是否也会扼杀孩子对某些事情的热情,这样一来是否违背了我们推行的要全面发展孩子的教学理念?时下,这种因性施教的培养方式又成为现今新一轮争议的话题。
二、“因性施教”现象产生的原因
“因性施教”现象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纷纷建立女子学校、男子学校,这种趋势似乎有望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过度强调个体的差异
“伪娘”刘著的出现,让一些骨子里具有中国传统男人那种硬汉形象的人不禁要问,孩子,你怎么了?“伪娘”这种情况的出现到底是家庭的影响还是学校的影响?真的是仅仅依靠这种单纯的更换教学方式就可以改变的吗?在2011年的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就对是否要男女分开教育的教学方式提出提议,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表示,虽然“想法很潮,但是没必要”。印杰说:“全球教育的主流仍是男女混校教育,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但这并不妨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仍然存在部分女校或男校。从实际的教育效果看,各有利弊,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要盲目追求新意改变教育模式。民办学校愿意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多种模式的和谐并存也是一种必然。”[1]但是,从现今中国的发展来看,这种因性施教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严重的国家未必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因性施教”更加突出了性别的差异,在这个重男轻女思想还没有完全根除的社会,这种做法增加了一些女孩子的心理压力,如果这种状况在孩子心里堆积时间过长就会让其感到压抑,产生自卑感,缺乏信心感,如此,似乎又违背了这种特殊建校的初衷。在当今这个要求各方面都要“给力”的社会条件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异化现象不是靠学校培养、靠家庭教育就可以控制的,不同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塑造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因性施教”并不等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才是一种应该遵循的教育理念,即对于学生来说,教育他们本身就应该在不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然后,才能因为各自材质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教育,直到今天,这样的教育理念也是值得推崇的,那是因为它诠释的是个体与个体的差异,这种差异应该是在同一的基础上的差异。这才是“因材施教”的本源意义,而“因性施教”只看到了学生身上性别的差异,并没有注意到其“材质”的不同,材质的不同才是更大的差异。从这一点上说,“因性施教”与“因材施教”相去甚远,或者说不是一个理念内的东西。[2]不是说分开教学,分开培养,女孩子就不会成为“春哥”,男孩子就不会成为“著姐”,如若真的想让孩子健康成长,除了家庭、学校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教育之外,现存的这种社会环境也必须“给力”起来。
2.利益的驱使
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人指出社会正在发生精神危机,不是说人的知识水平在降低,而是人们越来越缺少一种人文关怀,和精神文明比较起来,人们更看重的是经济利益,注重经济利益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各种不合常规的行事方式便都表露出来了,各种选秀节目纷纷登上了商业市场,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未成年的选秀活动,少儿活动成人化现象日益严重,每每看到一个又一个小孩穿着暴露的服装,搔首弄姿地为自己博得好成绩时就会让人感到心痛。小孩子难道非要这样做吗?马克思坚信:“不是人性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原本生活在单纯世界的孩子都来参加这种成人化的活动?因为很多人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成名的想法、一夜暴富的愿望,在利益的诱惑下,便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在正常行为之外的“另类”人物。另类的扮相,加上媒体的炒作,在短时间内走红的愿望便成真了,伴随而来的就是出场费、广告费……物质上富有了,一下子就脱贫致富了。这种利大于弊的选择符合大部分人的选择心态,在这样一种渐进趋于主流的社会行事方式下怎么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孩子呢?
3.家长的偏执引导
原本只是在校园里过着简单生活的单纯孩子在这种任何事情都趋向商业化的境况下逐渐变成了经济工具。当然,每一位家长的初衷都是想培养孩子的某一方面特长,试想以后在工作中、生活中或许可以独占鳌头,其却不知,在这种“急功近利”心理下渐渐把孩子培养成了为商家、为自己赚钱的工具。娱乐活动原本只是在疲劳之后用来消遣的,然而在如今的社会却成为一些父母用来速达自己心愿的跳板,娱乐崇拜既掩盖了现代生活的空虚,又增强了商品文化的魅力,孩子们在明星文化的氛围中关注更多的是物质享受和金钱的追求,从而忽视了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分量,文化的浅薄带来了快感至上的文化追求,这样必然会导致文化的堕落和人本主义精神的消沉。精神文化的流失不是在空威胁,而是它越来越以最真实的面目赤裸裸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这种精神的流失,不是说创办女子学校和男子学校进行不同的培养就可以截留的,孩子只是一块小小的染布,放在什么样的染缸里他便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布料,当今社会这个大染缸愈发不给力,然而父母却还在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成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神文明还没有构筑好,就开始叫孩子追求物质文明,不去积跬步,又怎么可能会致千里呢。
三、孩子“异化”的解决方法
社会环境给力起来,辅之以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孩子在健康成长这条道路上才会越走越稳固,青少年专家孙云晓在一场公开讲座上指出:“孩子的许多毛病是家长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3]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喜欢把男孩当做女孩来养,买女孩喜欢的玩具,买女孩的衣服,这种行为间接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塑成,家长代替孩子做事,代替孩子犯错误,以致在今后遇到问题时孩子自己不能承担责任,不能自己面对问题,男孩子变得越来越懦弱,女孩子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在此状况下,一些家长妄图通过女子学校、男子学校来改变孩子的现状,只要孩子可以坚强,可以自信,就不惜花高额学费把孩子送到这种学校学习。于是,便出现了在这些学校门前家长拥挤报名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也间接反映了家长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于是,男女混校的教学质量是否在下降又成了大家探讨的一个新的问题。其实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危机,最关键的不是家长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而是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加强心理疏导和开展心理卫生课。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做父母想象中的孩子,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而不是自己代替孩子体验生活,家长学会对孩子说“不”或许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条件的促进,只有在一定条件促进和保障下的人格和性格才能达到统一,从而进一步达到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伦理学上讲:“人性的首要原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4]在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生存什么是发展的时候,社会是否应当给点力,别把重担压在孩子身上,当历史的重负压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便成了个人的不能承受之重,孩子是承担历史重负的一部分,只是其现在还没有完全能力去承担这份责任,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快乐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是自己的主人,应该自己做主。
参考文献:
[1]新文化报.2011年3月6日.
[2]大河报.2010年11月22日.
[3]中山商报.2007年12月2日.
[4]王海明著.人性论.商务印书馆.
关键词: 因性施教 精神危机 社会环境
近几年来在选秀节目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个性”男孩女孩们总是惹来众多网友的热议,这种反其道而行的行事方法到底是个人独特性格所在还是因为环境所迫?在“春哥”(李宇春)、“著姐”(刘著)热潮渐渐平息之后,一些家长不免对自己孩子未来的境况担忧。在此情况下,一些女子学校、男子学校应声而起,开启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新理念“因性施教”
所谓的“因性施教”,就是根据男女性别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其发挥性格的优点。可是,这种因性施教是根据男女性别不同而培养了其不同的性格特征,还是因为不同的教育方式反而束缚了其全面的发展?对于这种想要通过男女不同的培养方式来达到使男生更加坚强,女生更加自信的做法,表面上来看似乎是恰当且可行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思考,在这种分开的教学当中,是否也会扼杀孩子对某些事情的热情,这样一来是否违背了我们推行的要全面发展孩子的教学理念?时下,这种因性施教的培养方式又成为现今新一轮争议的话题。
二、“因性施教”现象产生的原因
“因性施教”现象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纷纷建立女子学校、男子学校,这种趋势似乎有望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过度强调个体的差异
“伪娘”刘著的出现,让一些骨子里具有中国传统男人那种硬汉形象的人不禁要问,孩子,你怎么了?“伪娘”这种情况的出现到底是家庭的影响还是学校的影响?真的是仅仅依靠这种单纯的更换教学方式就可以改变的吗?在2011年的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就对是否要男女分开教育的教学方式提出提议,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表示,虽然“想法很潮,但是没必要”。印杰说:“全球教育的主流仍是男女混校教育,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但这并不妨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仍然存在部分女校或男校。从实际的教育效果看,各有利弊,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要盲目追求新意改变教育模式。民办学校愿意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多种模式的和谐并存也是一种必然。”[1]但是,从现今中国的发展来看,这种因性施教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严重的国家未必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因性施教”更加突出了性别的差异,在这个重男轻女思想还没有完全根除的社会,这种做法增加了一些女孩子的心理压力,如果这种状况在孩子心里堆积时间过长就会让其感到压抑,产生自卑感,缺乏信心感,如此,似乎又违背了这种特殊建校的初衷。在当今这个要求各方面都要“给力”的社会条件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异化现象不是靠学校培养、靠家庭教育就可以控制的,不同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塑造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因性施教”并不等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才是一种应该遵循的教育理念,即对于学生来说,教育他们本身就应该在不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然后,才能因为各自材质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教育,直到今天,这样的教育理念也是值得推崇的,那是因为它诠释的是个体与个体的差异,这种差异应该是在同一的基础上的差异。这才是“因材施教”的本源意义,而“因性施教”只看到了学生身上性别的差异,并没有注意到其“材质”的不同,材质的不同才是更大的差异。从这一点上说,“因性施教”与“因材施教”相去甚远,或者说不是一个理念内的东西。[2]不是说分开教学,分开培养,女孩子就不会成为“春哥”,男孩子就不会成为“著姐”,如若真的想让孩子健康成长,除了家庭、学校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教育之外,现存的这种社会环境也必须“给力”起来。
2.利益的驱使
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人指出社会正在发生精神危机,不是说人的知识水平在降低,而是人们越来越缺少一种人文关怀,和精神文明比较起来,人们更看重的是经济利益,注重经济利益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各种不合常规的行事方式便都表露出来了,各种选秀节目纷纷登上了商业市场,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未成年的选秀活动,少儿活动成人化现象日益严重,每每看到一个又一个小孩穿着暴露的服装,搔首弄姿地为自己博得好成绩时就会让人感到心痛。小孩子难道非要这样做吗?马克思坚信:“不是人性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原本生活在单纯世界的孩子都来参加这种成人化的活动?因为很多人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成名的想法、一夜暴富的愿望,在利益的诱惑下,便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在正常行为之外的“另类”人物。另类的扮相,加上媒体的炒作,在短时间内走红的愿望便成真了,伴随而来的就是出场费、广告费……物质上富有了,一下子就脱贫致富了。这种利大于弊的选择符合大部分人的选择心态,在这样一种渐进趋于主流的社会行事方式下怎么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孩子呢?
3.家长的偏执引导
原本只是在校园里过着简单生活的单纯孩子在这种任何事情都趋向商业化的境况下逐渐变成了经济工具。当然,每一位家长的初衷都是想培养孩子的某一方面特长,试想以后在工作中、生活中或许可以独占鳌头,其却不知,在这种“急功近利”心理下渐渐把孩子培养成了为商家、为自己赚钱的工具。娱乐活动原本只是在疲劳之后用来消遣的,然而在如今的社会却成为一些父母用来速达自己心愿的跳板,娱乐崇拜既掩盖了现代生活的空虚,又增强了商品文化的魅力,孩子们在明星文化的氛围中关注更多的是物质享受和金钱的追求,从而忽视了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分量,文化的浅薄带来了快感至上的文化追求,这样必然会导致文化的堕落和人本主义精神的消沉。精神文化的流失不是在空威胁,而是它越来越以最真实的面目赤裸裸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这种精神的流失,不是说创办女子学校和男子学校进行不同的培养就可以截留的,孩子只是一块小小的染布,放在什么样的染缸里他便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布料,当今社会这个大染缸愈发不给力,然而父母却还在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成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神文明还没有构筑好,就开始叫孩子追求物质文明,不去积跬步,又怎么可能会致千里呢。
三、孩子“异化”的解决方法
社会环境给力起来,辅之以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孩子在健康成长这条道路上才会越走越稳固,青少年专家孙云晓在一场公开讲座上指出:“孩子的许多毛病是家长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3]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喜欢把男孩当做女孩来养,买女孩喜欢的玩具,买女孩的衣服,这种行为间接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塑成,家长代替孩子做事,代替孩子犯错误,以致在今后遇到问题时孩子自己不能承担责任,不能自己面对问题,男孩子变得越来越懦弱,女孩子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在此状况下,一些家长妄图通过女子学校、男子学校来改变孩子的现状,只要孩子可以坚强,可以自信,就不惜花高额学费把孩子送到这种学校学习。于是,便出现了在这些学校门前家长拥挤报名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也间接反映了家长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于是,男女混校的教学质量是否在下降又成了大家探讨的一个新的问题。其实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危机,最关键的不是家长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而是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加强心理疏导和开展心理卫生课。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做父母想象中的孩子,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而不是自己代替孩子体验生活,家长学会对孩子说“不”或许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条件的促进,只有在一定条件促进和保障下的人格和性格才能达到统一,从而进一步达到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伦理学上讲:“人性的首要原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4]在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生存什么是发展的时候,社会是否应当给点力,别把重担压在孩子身上,当历史的重负压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便成了个人的不能承受之重,孩子是承担历史重负的一部分,只是其现在还没有完全能力去承担这份责任,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快乐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是自己的主人,应该自己做主。
参考文献:
[1]新文化报.2011年3月6日.
[2]大河报.2010年11月22日.
[3]中山商报.2007年12月2日.
[4]王海明著.人性论.商务印书馆.